基本资料
生态环境
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
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
木姜子干果含挥发油约2%-6%,主要成分为柠檬醛(citral),牻牛儿醇(geraniol),柠檬烯(limonene)等。种仁含油55.4%,主成分为月桂酸(lauricacid)39.5%,癸酸(capricacid)41.7%,还含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acid)8.1%,癸烯酸(decenoicacid)2.7%,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acid)1.0%,肉豆蔻酸(myristicacid)1.0%,油酸(oleicacid)1.7%,亚油酸(linoleicacid)2.9%,辛酸(caprylicacid)0.1%等。
药理作用
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燥湿健脾消食;解毒消肿。主胃寒腹痛;暑湿吐泻;食滞饱胀;痛经;疝痛;疟疾;疮疡肿痛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健脾燥湿,助消化,外治疮毒。
2.《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肠胃有热者忌用。
3.《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
附方
①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水泻腹痛:木姜子研末,开水吞服一钱。
③治发痧气痛:木姜子、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
④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关节痛:木姜子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湖南药物志》)
⑥治疔疮:木姜子捣绒外敷。(《贵州民间药物》)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湿润气候。喜光,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适生于上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黄壤以及山地棕壤,在低洼积水处则不宜栽种。
栽培技术:种子繁殖,在8月底至9月初,果皮变成紫黑色,种仁色白坚硬,种子充分成熟时采种。将果实浸泡,洗净种壳附有的蜡质层,在室内湿沙层积贮藏。种子经过一个冬季的贮藏催芽,于2月份条播,每1hm260-75kg,播种后30d左右即可发芽,发芽率35%左右,每lhm2可育苗本7000~8000株。
田间管理:从移栽至第2年幼株期间,每年应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3年后,每年至少松土1次。栽后1-2年晚秋或冬季,在0.8-1.2m高处,剪截主干顶部,促使侧枝生长,形成矮化林,以便采果。当进入开花期,应分辨雌雄株逐步疏伐。
病虫害防治:红蜘蛛,发芽展叶期喷20%三氯杀螨可湿性粉剂600倍2次,花期喷1次乐果40%乳油1000倍液,7-8月增喷1次乐果40%乳油1000倍液。卷叶虫,人工摘除卷叶,用80%敌敌畏3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