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

汉语汉字
徽(拼音huī)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三体古经文字中,产生时间可能更早。《说文》中说“徽,衺幅也。一曰三纠绳也。从糸,微省声。”这里说的是“徽”的本义,指三股绳合在一起构成的绳索。引申义有束缚,标志之义。《文选·张衡〈思玄赋〉》中说“舒訬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这里的“徽”通“袆”,指古代妇女用来蔽膝或覆头的佩巾。[1]
  • 拼音:huī
  • 繁体:徽
  • 部首:彳
  • 五笔:TMGT
  • 仓颉:HOUFK
  • 字级:一级(编号3420)
  • 平水韵:上平五微
  • 名称:徽
  • 笔画:17
  • 释义:(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同本义徽,三股绳也。――《说文》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
  • 注音字母:ㄏㄨㄟ
  • 统一码:基本区 U 5FBD
  • 结构构型:左中右结构
  • 四角码:2824₀

字源演变

“徽”字始见于三体古经文字中(图1)。《说文》中的篆文字形(图2 )由“彳”、头发的示意图、“攴”构成。《说文》对“攴”的解释是轻轻的敲打,在此字里面有轻微提醒之义。整个字的意思就是督促人们在上街的时候头上要缠住有家族标志的头巾。“徽”是形声字。三体石经“徽”字古文从糸、微(wēi)省声。“糸”表意,篆书形体中像线绳。微有细小意。表示徽是由细小的三股线构成。本义是指三股线合成的绳子,如《易·坎》中说“系用徽纆,寘于丛棘。”绳子可用于捆绑,故“徽”又引申为束缚。由绳之义又可引申为系琴弦的绳,又引申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现代常用的“标识”之义由此引申而来。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例句

英译

例词

huī

名词

绳索。

宋·崔伯易《珠赋》:连徽挺扠,洒网持枻。

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凯口囤》:人腰四徽一剑,约至木憩足,即垂徽下引人,人带铳炮长徽而起。

rope

徽索;徽纆;徽缠;徽绳

琴徽,系琴弦的绳。

《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

颜师古注:徽,琴徽也。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黛绿慵挑,金粉羞调,卸朱徽银甲小。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琴轸系弦之绳谓之徽。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ed instrument

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蜀中雷氏斫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螺蚌之徽。

宋·朱熹《杂着·琴律说》:盖琴之有徽,所以分五声之位,而配以当位之律,以待抑按而取声。而其布徽之法,则当随其声数之多少,律管之长短,而三分损益,上下相生以定其位。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琴之十三徽,犹十二经络之穴也。

表示某个集体或活动的标志、符号。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扬徽者,公徒也。

杜预注:徽,识也。

《文选·潘岳〈闲居赋〉》:其西则元戎禁营,玄幙绿徽。

emblem;sign

徽车;徽物;徽识;国徽;校徽;帽徽

绑腿布。

《说文·糸部》:徽,邪幅也。段玉裁注:即《诗》之邪幅也。

bandage

通“挥”。弹奏。

《淮南子·主术训》:夫荣启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感于和;邹忌一徽而威王终夕悲,感于忧。

高诱注:徽,骛弹也。

晋·葛洪《抱朴子·擢才》:白雪之弦,非灵素不能徽也;迈伦之才,非明主不能用也。

通“袆”。佩巾

三国魏·嵇康《琴赋》:新衣翠粲,缨徽流芳。

通“辉”。光辉

南朝·梁·江淹《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虽仄影毗道,苟身赞德。朝徽不昭,民听具溢。

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不能青苹引风,阳燧要景;复降纶册,徽采兼明。

徽州的省称。

Huizhou prefecture

徽墨

安徽省的简称。

Anhui

徽调

动词

束缚;捆绑。

《文选·扬雄〈解嘲〉》:徽以纠墨,制以锧鈇。

bind

徽束;徽猛

停止;静止。

《尔雅·释诂》:徽,止也。

晋·陆机《挽歌》之三: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

still

形容词

美好;善良。

《尚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陆德明释文:徽,王云美,马云善也。

周秉钧易解:言舜慎重完善五种常法。

good

徽睇;徽绩;徽徽;徽显

引申为盛,大。

徽祚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许归切

衺幅也。一曰三纠绳也。从糸,微省声。

说文解字注

标帜。 【组词】:国徽、徽章、校徽

衺幅也。

卽诗之邪幅也。传曰:邪幅,逼也。所以自逼束也。笺云: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胫,自足至厀。按内则谓之逼,许云谓之徽,未见所出,葢犹蔽厀谓之褘与。释诂曰:徽,善也。止也。大雅笺云:美也。自逼束之义之引申也。

一曰三纠绳也。

三纠,谓三合而纠之也。丩部曰:纠,三合绳。易系用徽纆。刘表曰:三股曰徽,㒳股曰纆。一说纠本三股,三纠当为九股。

从糸,微省声。

许归切。十五部。

广韵

许归切,平微晓‖微声微1部

徽,美也。又三纠绳也。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

古文:?。《唐韵》许归切。《集韵》《韵会》吁韦切。?音挥。《说文》:衺幅也。

又《尔雅·释诂》:善也。疏:徽者,美善也。《书·舜典》:愼徽五典。《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又:太姒嗣徽音。

又《正字通》:琴节曰徽。《前汉·扬雄传》:高张急徽。注:琴徽也,所以表发抚抑之处。嵆康《琴赋》:徽以锺山之玉。注:以玉为徽也。

又《说文》:三纠绳也。《玉篇》:徽,大索也。《易·坎卦》:系用徽纆。扬雄《解嘲》:折胁拉髂,免于徽索。

又徽嫿,奔驰貌。马融《广成颂》:徽嫿霍奕,别骛分奔。

又州名。《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

又与幑通。帜也。《礼·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号。注:徽号,旌旗之属也。扬雄《羽猎赋》:徽车轻武。注:徽车,有徽帜之车也。

又与褘通。张衡《思玄赋》:扬杂错之袿徽。注:《尔雅》曰:妇人之徽谓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缨也。

◎按《尔雅·释器》本作褘。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徽”字是左中右结构。首先先写“彳”字旁,在第三笔一竖结束书写。随后开始中间部分的书写。在第十三笔一点结束中间部分书写。最后开始在正右方书写最后一部分。在第十七笔一捺结束“徽”书写。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xm

i̯wə

王力系统

h

ǐwəi

董同龢系统

juə̆d

周法高系统

xm

jiwər

李方桂系统

hm

jəd

两汉

西汉

东汉

jəi

j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wəi

北魏後期北齐

jwəi

齐梁陈北周隋

jwəi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x

jwe̯i

拟音/王力系统

h

ǐwəi

拟音/董同龢系统

x

juəi

拟音/周法高系统

x

iuəi

拟音/李方桂系统

x

jwĕi

拟音/陈新雄系统

x

ǐəi

音韵汇集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合口呼

次清

许归切

xjuəi

集韵

平声

合口呼

次清

吁韦切

Xiuəi

韵略

平声

吁韦切

增韵

平声

呼韦切

中原音韵

阴平

齐微

全清

xui

中州音韵

平声

齐微

呼归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全清

呼回切

xuei

分韵撮要

阴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