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之一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政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後制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位于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開放。該館保持原地形地貌,建築成一座紀念性的墓冢。右側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種文字镌刻的黑色大字“遇難者300,000”。循院牆小徑布列13塊小型碑雕,部分地記載着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及史實,是全市遇難情景的縮影。棺椁形遺骨陳列室門前,豎立着高4米的立雕母親像,室内陳放着從萬人坑挖掘出的白骨和遇難者的部分名單。
  • 中文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外文名:侵華日本軍南京大虐殺殉難同胞記念館(日)
  • 地理位置:南京市建邺區水西門大街418号
  • 占地面積:約十萬平方米
  • 類别:紀念館
  • 開放時間:08:30-16:30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建邺區水西門大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保護級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主要建築:國家公祭鼎、勝利之牆等
  • 公祭時間: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

簡介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号。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中國在50-70年代對南京大屠殺的宣傳紀念很不充分,如在文革期間由于受左的思想影響,連高中曆史課本都不記入南京屠殺了,如197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試用的高中用《中國現代史》71頁隻寫了“千百萬人民遭到殺害”卻沒專門提到南京的屠殺(南京大屠殺在公衆記憶中的消失)。

進入80年代後南京大屠殺的紀念問題徹底地被重視起來。為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這座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了擴建。紀念館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千平方米。建築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該館正大門左側镌刻着鄧小平手書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名,該館現在已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場館設置

廣場陳列由悼念廣場、祭奠廣場、墓地廣場等3個外景陳列場所組成。

悼念廣場

其中悼念廣場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的時間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災難”大型組合雕塑及和平鴿等部分組成。

祭奠廣場

祭奠廣場有刻有館名的紀念石壁、郁郁蔥蔥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國文字镌刻的“遇難者300,000”的石壁。

墓地廣場

有鵝卵石、枯樹和沿院斷垣殘壁上的三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兩旁的17塊小型碑雕,部分地記載着南京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史實,這是全市各處集體屠殺所立遇難者紀念碑縮影和集中陳列,還有大型石雕母親像、遇難者名單牆、贖罪碑、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的凄慘景象。 

遺骨陳列有外形為棺椁狀的遺骨陳列室,這裡陳列着該館1985年建館時,從紀念館所在地的江東門“萬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1998年4月以後,又從該館所在地的江東門“萬人坑”内新發掘出208具遇難者遺骨(表層土層中),這批萬人坑遺骨經過法醫學、醫學、考古學、曆史學者的嚴格鑒定,被确認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鐵證。

基本陳列

呈平頂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陳列廳内,主要陳列有:

檔案資料

當年日軍屠殺現場照片,曆史檔案資料,中外人士當年對這次曆史慘案所寫的紀實、報道和出版的專著、圖書、報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多位幸存者的名冊、證言、證詞和實物;當年屠殺南京軍民的日軍軍官和士兵的日記、供詞;崇善堂、紅卍字會、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掩埋屍體的照片、統計表、臂章證詞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主犯松井石根、谷壽夫審判的照片、判決書等。陳列室還有約翰·馬吉的 16 毫米 攝像機及 4 盤電影膠片;拉貝、京特、威爾遜等外籍證人的日記、信函、墓碑、手杖、望遠鏡等一批文物;日本老兵東史郎等人的日記、勳章等;日軍中國戰區投降典禮受降桌;李濟深、張治中等 11 位國民黨軍政要員關于南京大屠殺的題詞和留言;

物件物品

侵華日軍南京司令部使用過的挂鐘、保險櫃、軍旗;日軍使用的指揮刀、機槍、手雷、炮彈、毒氣彈、毒氣武器箱、皮帶、綁腿、軍裝、軍毯、鋼盔、啤酒瓶、飯盒、警報器等,日軍焚燒遇難者屍體用的汽油桶、殘害南京市民的鐵釘、搶劫财物毀壞的木箱;日軍當年發放的“良民證” 、 “支那事變紀念章” 、 1644 細菌部隊使用的手術剪刀和證章,慰安所日軍題字牆、戰死在紫金山的日軍官兵碑; 

相關創作

肖娴、華君武、肖平等創作的一批南京大屠殺書畫作品;美國李自健創作的《南京大屠殺屠·生·佛》油畫;趙勇創作的《南京大屠殺》系列組畫;香港施禀謀創作的雞血石雕刻;軍旅詩人王久辛創作的《狂雪》長詩銅版牆;“留下曆史證人腳印”銅版路及幸存者彭玉珍、倪翠萍銅塑、呈十字架形的“标志碑”、“倒下的 300000 人”抽象雕塑及銅質“和平大鐘”、“古城的災難”組合雕塑、“母親的呼喚”花崗岩圓雕、 “劫難·屠殺·祭奠”三組高浮雕、 “母與子”和“埋屍隊員”泥雕、 “拉貝”和“馬吉”半身雕像等,共 500 餘件。

紀錄片放映

電影放映廳,有200個座位,向觀衆放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曆史文獻紀錄片。

探索發現《南京大屠殺真相》。

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日軍占領上海後,直逼南京。國民黨軍隊在南京外圍與日軍多次進行激戰,但未能阻擋日軍的多路攻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占領。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下,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所不為。

12月15日,日軍将中國軍警人員2000餘名,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屍滅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餘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餘全部被殺害。

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餘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抛屍江中,隻有數人幸免

17日,日軍将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餘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18日,日軍将從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餘人,以鉛絲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複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餘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别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後,“比賽又在進行”。

在日軍進入南京後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強奸、輪奸事件,無論少女或老婦,都難以幸免。許多婦女在被強奸之後又遭槍殺、毀屍,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内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幾天不息。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和财産化為灰燼。無數住宅、商店、機關、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後的南京,滿目荒涼”。

後來發表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污辱這個城市”,他們“單獨的或者二、三人為一小集團在全市遊蕩,實行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終至在大街小巷都橫陳被害者的屍體。“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屍體”。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

中華民族在經曆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占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南京大屠殺慘絕千古人寰!

建設與發展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現為正縣級事業單位,隸屬于南京市委宣傳部,館内設立一室四部五個部門,即辦公室、資料陳列部、展覽工作部、人事财務部、技術設備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下轄“日本曆史教科書問題研究分會”)挂靠該館。館裡設立黨支部。多年來,特别是近幾年來,該館圍繞場館建設做了不懈努力,并在硬件環境改造建設、文物資料征集研究、對外宣傳擴大影響、隊伍建設提高素質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

圍繞場館環境建設改造,該館注重以灰白色大理石為主要建築基調的體現,構成了一部由石頭壘成的史書,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先後獲得“中國八十年代十大優秀建築設計獎”和“中國九十年代環境藝術設計十佳”等殊榮。在環境建設上,突出渲染了南京大屠殺的主題氛圍。

多年來,該館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對内圍繞着基地建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外圍繞和平反戰宣傳及國際輿論鬥争、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等,開展了深入細緻的工作,在國内外産生了重要影響。

接待來客

建館至今,先後接待了日本、美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内的800多萬中外觀衆,每年為觀衆提供講解和放映曆史資料片6000餘場。先後接待了喬石、李瑞環、李鵬、楊尚昆、榮毅仁、尉健行、宋平、丁關根、王兆國、李鐵映等2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海部俊樹、日本自民黨前代理總幹事長野中廣務,泰國特使、前總理班雅拉春·安南,澳大利亞參議長瑪格麗特·裡德等十多位外國國家領導人。同時,該館還先後引進了《納粹屠殺猶太人展》、《日軍侵華70年史實展》、《拉貝先生文獻資料展》、《東史郎日記案資料展》、《日本畫家鐮田茂男先生油畫展》、《生命的簽證》(以色列)等10個在國内外有重要影響的臨時展覽。先後赴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等30多個市(府)縣(省)、丹麥王國奧爾胡斯市,以及國内的北京、上海、武漢、福州、合肥、長春等22個城市舉辦了展覽,觀展觀衆達100多萬人次;還先後赴日本、美國、丹麥、德國、波蘭等國進行和平友好交流活動60多場。幾年來,該館堅持圍繞南京大屠殺曆史史實,在市教委和部分學校的積極配合下,開展了送展下鄉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在共建教育基地的過程中,該館與全市80餘家學校和單位簽定了共建協議,配合學校和一些單位開展了入黨、入團、入隊、成人宣誓、專題會、主題現場會、祭奠等各類活動。該館還組織專家學者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先後赴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南京郵電學院、南京師專、解放軍理工大學、六中、南師附中、曉莊學院等大中學校,以及江蘇省政協機關、福州市級機關、下關區級機關和部分企事業單位作愛國主義教育演講及南京大屠殺專題報告數十場,對學生進行南京大屠殺史實和與日本右翼鬥争的宣傳和教育;還為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專、南京曉莊學院、琅琊路小學等學校,提供開門辦學的便利,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義務講解員,并為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提供資料和場所,較好地發揮了基地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在隊伍建設上,建立和形成了一批以國内外大專院校教授、社科院、檔案館、博物館研究員為主體的專家學者隊伍;建立和形成了一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見證者隊伍;建立和培養了一支以專職講解員為主體的、若幹大、中、小學學生義務參與的講解員隊伍;建立和培養了一支樂于為基地建設努力奉獻的員工隊伍。

重要意義

該館先後獲得五項國家級榮譽,即被全國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中宣部命名的百家“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團中央授予的“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團中央、總政治部六部委命名的百家“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全國總工會評出的“全國工會系統外事接待先進單位”。還先後獲得省文明單位等五項省級榮譽和市文明單位等七項市級榮譽,即連續四年被江蘇省委、省政府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被江蘇省外辦評為“江蘇省外事接待先進單位”,被江蘇省教委和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委員會分别評為“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和“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被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連續六年被評為市“文明單位”、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五次被評為“南京市當年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之一、市社科聯“先進學會”、市“宣傳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市“人防工作先進單位”等,同時,該館黨支部是市級機關“先進黨組織”之一。

随着對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廣泛宣傳,該館在國内外的影響日益擴大,很多國内外的遊客都慕名前來參觀和憑吊。他們普遍反映,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及日本廣島原爆紀念館,均被列入世界文化保護遺産,而同樣作為二戰中世界三大慘案之一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也要按照世界文化保護遺産的要求來規劃和發展。全國、省、市政協委員也分别就加強該館基本建設,在全國、江蘇省和南京市政協會議上有過多次提案,均提出按世界文化保護遺産的規模來規劃與建設。目前,該場館擴建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正在積極議定之中。

活動大事記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館以來,特别是近幾年來,為更好地發揮該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以及開展國際輿論鬥争,向全世界廣泛宣傳南京大屠殺真相,回擊日本右翼勢力的反華行徑,該館始終堅持圍繞南京大屠殺曆史史實,利用不同的時機,先後開展了一系列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在國内外産生了較大影響。

1、配合國家、省、市教委召開了“全國中小學生紀念抗日戰争勝利50周年大會” 。

2、承辦“江蘇省暨南京市紀念抗日戰争勝利50周年大會”。

3、與江蘇省有線電視台合作舉辦“永不忘卻——紀念抗日戰争勝利50周年知識競賽大型電視晚會”。

4、承辦了“日本東京TBX電視台國際衛星現場直播晚會”。

5、與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舉辦了“人人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二期工程建設捐贈一元錢”活動。

6、承辦了“紀念東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50周年大型座談會”。

7、舉辦了“金陵祭”系列活動:

(1)在國内的北京、合肥、武漢和江蘇連雲港、丹陽、鹽城、南通、揚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十城市舉辦巡回展覽。

(2)組織“留下曆史見證”中日萬名中學生尋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活動。

(3)舉辦《約翰·拉貝先生文獻資料展》,邀請拉貝先生外孫女烏爾蘇拉·賴因哈特揭幕。

(4)舉辦南京大屠殺書畫作品展。

(5)實施建造了“古城的災難”大型雕塑。

8、組織進行了東史郎日記案手榴彈試驗,并舉行了試驗報告書、公證書送達儀式。

9、與河海大學聯合舉行了“河海大學新生莫忘國恥宣誓儀式”。

10、配合國家、省、市教委召開了“全國中華美德研讨現場會”、“全國德育教育現場會”。

11、舉辦了“萬人坑”遺址發掘新聞發布會。

12、舉辦了“榮字”1644細菌部隊人體活體試驗遺骨發掘新聞發布會。

13、舉辦了批判日本反動電影《自尊——命運的瞬間》座談會。

14、組織了聲援東史郎正義行動系列活動。

15、堅持進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見證人口碑資料的搶救活動。

16、組織進行了抗議日本右翼勢力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召開“20世紀最大的謊言——南京大屠殺的徹底檢證集會”系列活動。

17、邀請和組織了東史郎中國南京、北京、沈陽、上海之行的系列聲援活動。

18、赴丹麥舉辦了“珍愛和平與生命——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國際大救援”展覽。

19、引進了日本畫家鐮田茂男的“二十世紀的記憶——奧斯維辛·南京”畫展。

20、組織20多名專家學者、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七次赴日本參加“和平交流”活動。

21、組織了支持李秀英東京訴訟、夏淑琴南京訴訟和楊明貞東京國際女性戰犯法庭訴訟活動。舉辦了南京專家學者聲援李秀英東京訴訟座談會和夏淑琴南京訴訟座談會。

22、建造“萬人坑”遺址陳列館工程。

23、與南京市外辦共同組織了日本《紫金草》合唱團來甯舉行座談會和演出活動。

24、與南京市作家協會共同編輯出版了首部南京大屠殺題材的詩集《不屈的城牆》,并組織召開了“永恒的悼念——《不屈的城牆》詩集首發式暨詩歌朗誦會”。

25、與南京市委外宣辦、市文化局共同組織承辦了香港藝術合唱團“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大型廣場音樂會。

26、與省影劇公司共同組織承辦了電影《紫日》首映式新聞發布會、影片研讨會等南京首映活動。

27、與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紀念魏特琳逝世60周年暨南京大屠殺國際學術研讨會”。

28、連續16年接待了日本南京植樹訪華團來館悼念活動。

29、配合上海市西中學、上海華師大二附中、金陵職業教育中心、審計學院等學校開展悼念儀式、成人宣誓儀式及各項專題活動。

30、每年12月13日,在該館悼念廣場舉辦“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大型悼念活動。

館長簡介

朱成山,副研究員,男,漢族,1954年7月生,江蘇南京人。南京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專業研究生班畢業。1993年起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兼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日本曆史教科書問題研究會會長、中國抗日戰争史學會、江蘇省博物館學會、江蘇省黨史學會等學會理事。中國科技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7所高校兼職教授。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科技帶頭人,南京市政協委員。

他先後多次赴美國、日本、波蘭、德國、丹麥等國參與國際學術研讨與和平交流活動,并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30多所院校舉辦專題講座。編著出版《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集》、《外籍人士證言集》、《東史郎日記案圖集》、《金陵血淚》、《金陵血證》等100多萬字的史料專著,擔任《拉貝日記》和《東史郎日記》中文版曆史審校,撰寫并發表了200多篇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