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漢語漢字
川(拼音:chuā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兩岸之間有水流過。川的本義是河流、水道。但凡有河流的地方都會有平地,所以“川”又指山間或高原上平坦而地勢低的地帶,即平川。川也是中國四川省的簡稱。
  • 中文名:川
  • 拼音:chuān
  • 繁體:川
  • 部首:丿(傳統歸巛部)
  • 字碼:
  • 五筆:KTHH
  • 倉颉:LLL
  • 鄭碼:ND
  • 筆順:
  • 字級:一級(0043)
  • 平水韻:下平聲·一先
  • 筆畫:1+2、3+0
  • 釋義:本義:河流
  • 詞性:名詞
  • 造字法:象形字
  • 結 構:獨體字;獨體結構
  • 統一碼:5DDD
  • 異體字:巛、?
  • 四角碼:2200₀
  • 注音字母:ㄔㄨㄢ

字源演變

象形字。甲骨文的“川”,像一條奔騰不息的、彎彎曲曲的河流。字中兩邊的兩條曲線,形象地描畫出河流的兩岸,河中的幾個小點,是指奔湍急的河水。圖3的甲骨文中的三個小點消失了,這是為了書寫的方便,仍然為象形字,像衆水并流之形。金文和小篆基本沿襲圖3的甲骨文。隸書和楷書進一步将筆畫平直化。《說文解字》認為疏浚加深加寬“?(quǎn)”“巜(kuài)”而成川。小水為?,即小河、小溝之類。将“?”擴充一倍為“巜”,三倍為“川”,因而“川”為大河,按許慎的說法,“川”為會意字,其實“川”的含義可以從甲骨文中看出,當是象形字。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川

拼音chuān,注音:ㄔㄨㄢ

〈名詞〉

1.河流:名山大~;~流不息;百~歸海;河~;海納百川。

2.平原,平地:平~;米糧~;滿~紅葉;一馬平~;八百裡秦~。

3.道路。翟強《劉順清》第三場:“劉順清,我再走進這一條川,進溝來站定了擡起頭來看。”

4.引申指旅途。〔~資料〕旅費,路費。〔~費〕路費工資;專程(旅途)。

5.特指中國四川省:~劇;~菜;~貝;~鹽;~軍;~繡。

6.姓。

◎粵語:cyun1

詳細釋義

◎川

拼音chuān,注音:ㄔㄨㄢ

〈名詞〉

象形。甲骨文像大河流水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本義:河流。

同本義[river]

川,貫穿通流水也。——《說文·川部》。按,象水直達之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水之出于他水,溝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zhěn);百夫有洫(xù),洫上有塗;千夫有浍(kuài),浍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達于畿(jī)。——《周禮·地官·遂人》鄭玄注:“萬夫,四縣之田。遂、溝、洫、浍,皆所以通水于川也。”

有川衡。——《周禮·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騰。——《詩·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詩·小雅·天保》

川壅為澤。——《左傳·宣公十二年》

土斷而川分。——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岸迥重重柳,川低渺渺河。——宋·王安石《晚歸》

籲嗟乎!黃河東走彙百川,自來表裡太行山。——現代·陳毅《過太行山書懷》

相關詞語

川源(河川的源頭);川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遊(遊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流;河谷);川坻(河岸);川岡(河畔的山岡)。

河流的源頭。

川谷徑複,流潺湲些。——《楚辭·招魂》王逸注:“流源為川。”

引申指河神。

犁牛之子骍(xīng)且角,雖欮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朱熹注:“山川,山川之神也。”

平地,平野,平坦的陸地。[plain]

敕勒川,陰山下。——北朝樂府《敕勒川》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黃鶴樓》

逦迤前岡壓後岡,一川桑柘好殘陽。——前蜀·韋莊《山墅閑題》

莫道男兒心如鐵,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

相關詞語

平川;米糧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曠的地帶)

坃(xūn);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埙”。

川,坃也。——《廣雅·釋水》

四川省的簡稱[Sichuanprovince]

中國西南地區的省,簡稱“川”或“蜀”,位于長江上遊,省會成都。秦時設蜀郡。漢設益州部。唐設劍南道,又分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度使。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為益州、利州二路,分峽路為夔州、梓州二路,總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産生。南宋設有四川宣撫、制置、總領等職,統轄四路軍政财賦,元時合四路置四川行中書省。明代置四川布政使司(省級),清代為四川省。四川省東部為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區;西部屬青藏高原,氣候高寒。主要河流有長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岷江和嘉陵江等。水能豐沛。工業部門較齊全,以重工業為主。東部四川盆地農業發達,稻米、油菜籽、桑蠶繭和生豬産量居全國前列,西部為中國重要林區和木材生産基地。

旅途[journey]

如:川費(旅費);專程(旅途)。

用同“穿”。

川,借為穿。——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

廣東,蟻入箱,須置川山甲。——明·方以智《物理小識·制蟻法》

穿過蘇州一座城。——《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公案斷歪烏盆傳》

蕭雲仙迎入川堂,作揖奉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姓。

川,姓也。見《姓苑》。——《萬姓統譜·先韻》

竅,孔洞。七竅,指頭面部七個孔竅(眼二、耳二、鼻孔二、口)。

有獸焉,其狀如麋,其川在尾上,其名曰罴(pí)。——《山海經·北山經》郭璞注:“川,竅也。”

◎川

拼音:cuān,注音:ㄘㄨㄢ

〈形容詞〉

通“氽(cuān)”。烹調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裡稍微一煮。[quick-boil]

如:川丸子(氽丸子)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一下】【川部】昌緣切(chuān)

貫穿通流水也①。《虞書》②曰:“濬?(quǎn)巜(kuài),距川。”言深巛之水會為川也。凡川之屬皆從川。

【注釋】①“貫穿”句:張行孚《釋巛》:“川訓貫穿通流水,謂水至川則貫穿通流而無所礙。”貫、穿、通:同義連用。貫穿通流,即通流,通暢流動。②《虞書》:指《臯陶谟》。今本作“浚畎浍距(到)川”。

說文解字注

毌穿通流水也。毌,各本作貫。毌,穿物持之也。穿,通也。巛則毌穿通流,又大于巜矣。水有始出謂川者,如《爾雅》水注川曰谿(溪),許雲泉出通川為谷是也。有絕大乃謂川者,如臯陶谟?巜距川,考工記浍達于川是也。本小水之名,因以為大水之名。

《虞書》曰:謂古文臯陶谟。

“濬?巜,歫(距)巛。”歫各本作距,今正。今《尚書》作畎浍距川者,後人所改也。

言深?巜之水會為川也。此偁《尚書》釋之。以見《尚書》之川與川字有間矣。川,今昌緣切。古音在十三部。讀如春。雲漢之詩是也。

廣韻

昌縁(緣)切,平仙昌‖川聲元3部(chuān)

川,山川也。蔡邕《月令章句》曰:“衆流注海曰川。”《釋名》曰:“川者,穿也,穿地而流也。”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巛部】川;康熙筆畫:3;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昌緣切,音穿。《釋名》:穿也。穿地而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閑,必有川焉。《爾雅·釋水》:湀辟流川。注:通流。疏:湀辟者,通流大川之别名也。又:過辨回川。注:旋流。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蔡邕《月令章句》:衆流注海曰川。《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

又《禹貢》:奠高山大川。傳:大川四渎。疏:川之大者,莫大於渎。四渎,謂江,河,淮,漢也。《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嶽《關中記》:泾、渭、灞、滻、鄷、鎬、潦、潏,凡八川。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

又三川,郡名。《史記·秦始皇紀》:滅二周,置三川郡。《前漢·高祖紀》:斬三川守李由。注:應劭曰:今河南郡也。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又四川,省名。《韻會》: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又口川。《周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朱子詩》:口川失自防。

又川衡,官名。《周禮·地官》: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

又竅也。《山海經》:倫山有獸如麋,其川在尾上。注:川,竅也。

又葉樞倫切,音春。《詩·大雅》:旱既大甚,滌滌山川。早魃為虐,如惔如焚。《前漢·叙傳》:昔在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