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月

清和月

農曆四月的别稱
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每個季度都有三個月,清和月是農曆四月份。[1]
  • 中文名:清和月
  • 外文名:
  • 别名:陰月
  • 節日時間:
  • 節日類型:
  • 流行地區:
  • 節日起源:
  • 節日活動:
  • 節日飲食:
  • 節日意義:夏季初始
  • 設定地點:
  • 設立機構:
  • 設定時間:農曆四月
  • 含義:清靜平和

基本信息

古代“清和”之意,一為清靜平和,多形容國家升平景象或人的性情;二指天氣清明和暖。南朝謝靈運詩雲:“首夏尤清和,芳草亦未歇”。

古代将農曆四月作為初夏,即夏季的第一個月,别稱清和月。曹丕《槐賦》雲:“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天清和而溫潤,氣恬淡以安治”。 因此,清和以四月為主。 古琴譜《陽關三疊》中的“清和節當春”唱詞,首見于明初龔稽古的《浙音釋字琴譜》(1491年),唐時未有此唱詞。此句唱指暮春時節,與後面歌詞中的“柳色新”等情景相照應。

其他名稱

四月:餘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相關詩歌

初夏閑吟,兼呈韋賓客

白居易

孟夏清和月,東都閑散官

體中無病痛,眼下未饑寒。

世事聞常悶,交遊見即歡。

杯觞留客切,妓樂取人寬。

雪鬓随身老,雲心着處安。

此中殊有味,試說向君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