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王國

意大利王國

歐洲的國家
意大利王國是于1861年意大利統一後建立的國家,王國是繼羅馬帝國之後的第一個控制整個意大利半島的國家。在墨索裡尼的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掌權的1922-1943年這段時間裡,意大利王國也通常被曆史學家稱做“法西斯意大利”。在二戰結束前的兩年中,意大利王國轉投同盟國陣營,墨索裡尼及其狂熱法西斯主義追随者曾在意大利北部成立過一個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戰後的1946年,民怨四起,導緻在公民投票中人民選擇放棄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就是現在的意大利共和國。[1]
    中文名:意大利王國 外文名:Kingdom of Italy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所屬洲:歐洲 國歌:"Marcia Reale d'Ordinanza"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政體 官方語言:意大利語 意大利語:Regno d'Italia 貨币:意大利裡拉 著名人物:貝尼托·墨索裡尼 主要宗教:羅馬天主教

總述概要

意大利北部原為倫巴德王國領地,查理曼稱帝時,即使用“法蘭克人和倫巴德人的皇帝”頭銜,表示倫巴德是法蘭克帝國的組成部分。

意大利國王則是在帝國建立後開始使用的一個頭銜。後來擁有這個頭銜的人隻是名義上聲稱對整個意大利擁有統治權的人,因為在19世紀之前意大利從未統一過。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大利國王的稱号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領。後來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者承認了意大利的分裂,這一稱号逐漸消失。意大利國王的王冠是著名的倫巴德鐵王冠,一般均由教皇在帕維亞為之加冕。

加洛林王朝時代

查理曼的三子意大利的丕平,在781年由教皇哈德裡安一世加冕為意大利國王。統治意大利北部,這就構成中世紀意大利王國的基本版圖。

810年意大利的丕平逝世後,由其子伯納德繼承意大利國王稱号。818年伯納德去世,無後,查理曼四子虔誠者路易(路易一世)的長子洛泰爾一世,繼承意大利國王稱号。839年,洛泰爾一世将意大利國王的稱号給其長子路易二世。

843年《凡爾登和約》将查理曼帝國分為三個部分,洛泰爾一世成為中法蘭克國王,并繼承皇帝稱号。855年,洛泰爾一世逝世前将王國分為三個部分:意大利王國、洛林(洛泰爾尼亞)王國、普羅旺斯(勃艮第)王國。長子路易二世正式成為意大利王國國王及皇帝稱号。普羅旺斯王國在864年被意大利王國和洛林王國瓜分,而洛林王國則在869年被東法蘭克王國和西法蘭克王國瓜分。

875年,路易二世逝世,無後,虔誠者路易四子西法蘭克國王秃頭查理(查理二世)繼承意大利王國國王及皇帝稱号。877年秃頭查理逝世,其子卡羅曼繼承意大利國王。879年逝世,又無後。由虔誠者路易三子日爾曼人路易的兒子東法蘭克國王胖子查理(查理三世)繼承,胖子查理後來獲得西法蘭克國王及皇帝稱号。887年,胖子查理被廢黜。意大利王國從此由外姓把持。

不同家族統治時

貝倫加爾一世,費留利侯爵,胖子查理時期的實權統治者,其母系有加洛林血統。在887年尾或888年初自立為意大利國王,但隻控制東北部地區,898年統一意大利,定都帕維亞,915年被加冕為皇帝。889—898年之間一度圭多及其子蘭貝托亦稱意大利國王或與貝倫加爾同為共治國王。986年東法蘭克國王、皇帝克恩騰亦一度稱意大利國王,但最後退出意大利。900年瞎子路易(路易三世)一度稱意大利國王并擊敗貝倫加爾,并加冕為皇帝,但902年被貝倫加爾擊敗退出意大利,905年再度進入意大利時被貝倫加爾擊敗,被迫放棄意大利國王及皇帝稱号。

922年,上勃艮第國王魯道夫二世擊敗并囚禁貝倫加爾一世,自立為意大利國王,924年貝倫加爾一世被殺。926年下勃艮第(普羅旺斯)國王雨果一世(瞎子路易的權臣,自立)趕走魯道夫二世,奪取意大利王國,933年作為交易将其舊領下勃艮第讓與魯道夫二世,947年由其子阿爾勒的洛泰爾二世繼承。

950年,貝倫加爾一世外孫貝倫加爾二世毒殺洛泰爾二世,奪取意大利王國。但奧托一世的雄心壯志,使意大利王國再次易手。

神聖羅馬帝國時

奧托一世為了拿到查理曼的皇冠,也為了獲得和查理曼相同的“法蘭克和倫巴德的皇帝”稱号,決定奪取意大利。951年便趕走貝倫加爾二世,與洛泰爾二世的遺霜阿德萊德結婚。961年羅馬教皇要求奧托一世進入羅馬稱帝。奧托一世遂于962年正式獲得,給予“羅馬人的皇帝”稱号;之後德意志國王必須在羅馬接受教皇加冕後,才能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是,意大利王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組成部分,由皇帝例兼意大利國王。不過由于皇帝遠在德意志,意大利的諸侯們并不願意這個松散的王國有存在一個有實權的國王。因此德意志國王們要加冕皇帝,往往在通過意大利到羅馬的路程上需要一番戰争。

到了奧托三世時期,奧托三世醉心于恢複羅馬帝國,長期駐紮意大利,1001年被羅馬市民暴動趕出意大利,由洛泰爾二世的後裔奧杜因繼承。但在1014年但由奧托三世之子德意志國王亨利二世進軍羅馬,奪回意大利王國。

再到了腓特烈一世時期,由于反複與意大利諸侯交戰,皇帝在意大利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必須與諸侯們合作才能維持威勢,因此意大利的諸侯們處于事實獨立狀态,在康德拉四世被教皇絕罰并逝後,出現大空位,之後的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不再例兼意大利國王。各諸侯開始獨立發展,意大利城邦時代全面來臨。

之後雖然亨利七世在1310年在米蘭獲得倫巴德鐵王冠成為意大利國王,繼任路易四世于1327年獲得意大利國王。但繼任的查理四世确定七大選侯之後,皇帝不再到羅馬進行加冕,波希米亞王國成為帝國唯一的王國,德意志國王頭銜也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正式加冕前的一個稱号。而意大利國王的頭銜,則被徹底的放棄,中世紀時代的意大利王國也就正式退出曆史舞台。

拿破侖時的意大利王國

王國建立前

1796年,拿破侖率領法軍進攻北意大利,滅亡由奧地利控制的米蘭公國。在波河流域建立奇斯帕達納共和國

(Cispadana Repubblic),首都摩納德。翌年,米蘭正式割讓,建立坦斯帕達納共和國(Transpadana Repubblic),首都米蘭。

1798年,2個共和國合并建立奇薩爾皮尼共和國(Cisalpine Republic),作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旗下的傀儡國,仍都米蘭。1802年,更名為意大利共和國,由拿破侖本人當任元首。

王國建立及滅亡

1805年又改制為意大利王國,作為法蘭西第一帝國旗下的傀儡國,由拿破侖本人當任國王。

同年,法蘭西帝國在奧斯特利茨大捷後,于12月27日與奧地利簽署普雷斯堡和約,奧地利将威尼斯割讓給法國,拿破侖将威尼斯并入意大利王國。

1814年,拿破侖宣布退位,第一帝國滅亡,王國一同滅亡。

王國滅亡後

随後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原王國領地建立倫巴德—威尼斯王國,仍由奧地利皇帝兼任國王。

1859年倫巴德部分割讓與撒丁王國。

1861年,撒丁王國更名為意大利王國。

1866年,威尼斯部分割讓與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

概述

意大利王國(意大利文:Regno d'Italia;英文:Kingdom of Italy)是于1861年意大利統一後建立的國家。

近代的意大利王國

意大利王國在墨索裡尼的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掌權的1922-1943年這段時間裡,意大利王國也通常被曆史學家稱做"法西斯意大利"。戰後的1946年,民怨四起,導緻在公民投票中人民選擇放棄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就是現在的意大利共和國。

曆史

意大利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不斷有印歐民族遷入。公元前27年至476年為羅馬帝國時期。11世紀諾曼人入侵意南部并建立王國。12-13世紀分裂成許多王國、公國、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領地。從16世紀起,意先後被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占領。1861年3月建立意大利王國。

1870年9月王國軍隊攻克羅馬,最終完成統一。1882年,德、奧、意3國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即《三國同盟條約》,同盟國集團正式形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意大利先中立,後站在英、法、俄協約國一邊對德奧宣戰,并取得勝利。1922年10月31日,墨索裡尼組成新政府,開始推行法西斯統治。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意大利起初中立,及至德國在法國取勝,乃于1940年6月加入德國一方向英、法宣戰。

1943年7月墨索裡尼被推翻。同年9月3日,由國王任命的巴多利奧内閣同協約國簽訂停戰協定,意大利無條件投降,10月對德宣戰。

1946年6月舉行公民投票,正式宣告廢除君主制,成立意大利共和國。

君主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Victor Emmanuel II of Italy) (1861年至1878年):意大利王國第一位國王。

翁貝托一世(Umberto I of Italy)(1878年至1900年):批準與德國和奧匈帝國同盟。在1900年被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暗殺。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1900年至1946年) :經曆意大利國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墨索裡尼的法西斯政權。

翁貝托二世(1946年) :意大利的最後一位國王,呼籲意大利公民投票是否将保留君主制,贊成意大利共和。

曆程

意大利王國主要分為幾個時期:

自由時期(1870年-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自由國家的失敗(1915年-1922年)

法西斯主義 (1922年-1943年)

内戰 (1943年-1945年)

意大利共和國的誕生 (1946年)

自由時期

文化與社會:

統一後的意大利和整個社會最自由時期是對立着階級,語言等分歧。 意大利共同的文化特征,社會保守,和重男輕女的價值觀。在其他領域,意大利文化有分歧。貴族和上層中産階級的家庭在這個時候是高度的傳統性的。意大利社會,往往有相互争鬥的曆史。

除此之外,識字是在這個時代的問題,1871年人口普查表示,百分之61.9的人是文盲,意大利有百分之75.7的婦女是文盲。文盲率遠高于同一時間的西歐國家。一些曆史學家稱,政府在這個時候對識字都非常寬松。意大利政府試圖在自由時期減少文盲,為建立國家資助的學校教授意大利語。公共教育最差的地方在意大利南部,因為當時獲得最少的資金。

生活水平低,在自由時期,特别是在意大利南部,經常爆發各種疾病,如瘧疾和流行病發生。最初是在1871年,每1000名就有30人死亡人的高死亡率,在1890年減少到每1000名就有24.2人死亡。此外,兒童出生後一年死亡率,1871年為百分之22.7,而兒童五歲前死亡率非常高,達百分之五十。在1891年至1900年,兒童每出生一年,生存率就會低百分之17.6。經濟與基建

經濟:

統一後,新王國面臨嚴重的經濟,政治,社會等問題。在自由時期,意大利經濟仍然高度依賴外貿和煤炭和糧食的國際價格。 統一後,意大利有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從事農業活動。随着技術進步,外國競争以及出口機會的迅速轉變,農業迅速發展。然而,這些發展并沒有惠及所有意大利人民,意大利南部的遭受夏季的炎熱和幹旱,破壞農作物。意大利是葡萄酒在歐洲最大的出口國。

意大利政府于19世紀70年代投入巨資發展鐵路,從1870年到1890年,建造超過兩倍長度的鐵路。 1881年的人口普查發現,超過1百萬勞動者長期就業不足。

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意大利的一部分部隊參加了八國聯軍攻打中國的義和團。1901年9月7日,清朝特許權割讓天津給意大利。

法西斯主義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墨索裡尼曾反對征兵制,抗議意大利占領利比亞。随着時間的過去,他隻是呼籲革命,不提階級鬥争。在戰争期間,墨索裡尼曾在意大利軍隊,并在一次戰争中受傷。盡管他聲稱已在戰鬥中受傷,他受傷原因仍廣泛被認為是手榴彈意外爆炸而受傷。1922年10月,墨索裡尼利用工人罷工,并宣布了他要求向意大利政府給予法西斯政治權力,否則就會發動軍事政變。由于政府沒有立即作出反應,法西斯支持者向羅馬進軍,自稱是法西斯打算恢複意大利法律和秩序。法西斯的領導下,墨索裡尼被命名為意大利總理。

1922年10月28日,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命墨索裡尼成為意大利總理,讓墨索裡尼的法西斯黨追求自己的政治野心,隻要他們支持君主制和利益。墨索裡尼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政治領導人,成為39歲意大利總理。

極權社會:

法西斯主義的文化與社會裡,隻有法西斯将被視為"真正的意大利",誰沒有宣誓效忠法西斯就會被放逐,不能獲得就業。法西斯政權宣傳手法,是在新聞片,廣播,電影中故意贊同法西斯主義。1926年通過法案,要求電影院要播放宣傳新聞片。墨索裡尼借羅馬天主教穩定政權,縱然他之前反對教會。

警察國家:

出于安全的制度,完整的國家權力,墨索裡尼于1923年成立志願民兵,他們通常穿黑色的制服。墨索裡尼主張打擊有組織犯罪,特别是在西西裡黑手黨和意大利南部其他地區,法西斯在這些地方有很大的權力,這些權力使他能夠起訴黑手黨,迫使許多黑手黨逃往國外(例如美國)或被捕監禁。

國家主義:

國家主義(Statism)是一種提倡以國家力量達至經濟或社會目标的意識形态。由于國家意識的凝聚,使一國認為其國力淩駕于其他國家之上,并且将主要重心放在宣揚自身文化及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其他國家或超國家組織的文化與利益。如果是指一人對國家的熱愛以及為國家利益所付出的奉獻,則稱為"愛國主義"。經濟國家主義,鼓吹國家在經濟運行中占有主要和指揮地位,其方式包括通過國有企業或其他政府機構直接參與,或通過經濟計劃間接實現。

國家主義的兩個高潮是采行中央計劃的法西斯主義,(納粹德國)和共産主義(原蘇聯),但在世界各國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從二戰結束至原蘇聯解體,許多西歐國家采用了混合經濟體制(10-45%的公有制)。在新加坡,60%的國内生産總值來自于政府相關企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23年,意大利士兵占領了希臘科孚島的一部分,最終接管希臘。在1936年在西班牙的法西斯政權做出了最重要的戰前軍事幹預。意大利支持佛朗哥領導的運動。意大利派出飛機,武器,總兵力超過 60,000人援助西班牙民族主義者。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速戰速決後占領阿爾巴尼亞。

當德國于1933年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取得權力,墨索裡尼說:"這次勝利,希特勒就是我們的勝利"。雖然納粹不贊成墨索裡尼和法西斯意大利,但希特勒早就崇拜墨索裡尼的口才和能力。繼占領埃塞俄比亞,墨索裡尼和希特勒企圖改善各自國家的關系,但在私人,個人和政治緊張局勢仍然存在。這兩個意識形态有顯着的相似之處,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在1934年6月第一次見面,商讨奧地利的獨立危機問題。私下,墨索裡尼說希特勒隻是"一個愚蠢的小猴子"。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始入侵波蘭,墨索裡尼于9月24日公開宣布,意大利有權選擇進入戰争或保持中立,這将導緻國家失去其國家的尊嚴。墨索裡尼告訴他的女婿,他嫉妒希特勒的成就,并希望希特勒的實力将會減慢盟軍反攻。在制定戰争計劃,墨索裡尼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決定吞并大部分非洲和中東,以納入其殖民地,但軍隊司令曾警告說,意大利缺少坦克,裝甲車和飛機提供以進行長期戰争,并警告墨索裡尼 "這是自殺"最終,墨索裡尼采取了建議,在一定程度上,等待着德國入侵法國,然後才決定參與戰争。由于德國以閃電戰打敗法國,意大利對法國宣戰。1940年,英國皇家海軍突然向意大利發動空襲,結果削弱了意大利的主要戰艦。但對意大利沒有造成嚴重損害。1941年12月,意大利潛水員放置了炸彈成功擊沉兩列英國戰艦。 1942年,意大利海軍嚴重打擊英國護航編隊的行動,令英國海軍多列船隻沉沒。随着時間的過去,盟軍海軍開始反攻,并把意大利的優勢奪去。

到了1943年,已經失去意大利政府及民衆支持的墨索裡尼,對于世界來說,墨索裡尼被看作他的國家沒有能力和缺乏訓練的軍隊在戰鬥中失敗。尴尬的墨索裡尼被國王奪去權力。法西斯成員投票以廢除墨索裡尼作為黨的領袖。幾天後,即1943年7月26日,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正式取消墨索裡尼總理職位,墨索裡尼被立即逮捕。意大利簽署了停戰協議,然後與同盟國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的戰争。

希特勒在得知墨索裡尼被罷免後,立即派遣隆美爾率領德軍進入意大利北部,與已經在意大利的阿爾貝特·凱塞林部隊對意大利軍隊強行繳械。9月3日,意大利王國向盟軍秘密投降,當日,英國将領蒙哥馬利率軍渡過墨西拿海峽,在意大利本土登陸。9月8日,意大利和盟軍停戰。9月10日,隆美爾攻占意大利首都羅馬,控制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大利全境。9月13日,希特勒派遣奧托·斯科爾茲内率領傘兵突擊隊奇襲墨索裡尼的關押地,用滑翔機将其救出。9月23日,墨索裡尼在意大利北部小城薩羅宣布成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自任領袖兼外長,同南部的意大利王國政府分庭抗禮。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成立後不久,就被迫同德國簽訂協議,割讓南蒂羅爾和的裡雅斯特,并同意德國可以在适當的時候占領威尼斯。

1944年1月11日,墨索裡尼在維羅納槍決了齊亞諾以及其他曾投票反對他的法西斯黨領導,這使得他進一步喪失支持,在此之後,他幾乎完全依靠德軍。 6月4日,盟軍占領羅馬,此後,由于準備登陸諾曼底,盟軍在意大利暫時停止了大規模的進攻,使得墨索裡尼的政府得以苟延殘喘。在此期間,墨索裡尼政權在北意大利大肆屠掠,據戰後統計,在此期間内,超過72000人遭到屠殺,約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猶太人被送入集中營,一大批婦女和男孩被強奸或雞奸。瘋狂的統治引發了大規模的反抗,遊擊隊紛紛建立。1945年4月,盟軍在意大利戰場發動大規模攻勢。4月23日,盟軍進抵波河,俘虜3萬名德軍,墨索裡尼的統治瓦解,共和國政府宣告解散,領導紛紛逃亡。4月26日,盟軍占領維羅納,4月27日,又占領熱那亞。4月28日,墨索裡尼夫婦在科莫湖畔被遊擊隊抓獲并槍決,屍體随即被運回米蘭示衆。

最後一位國王

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兒子翁貝托二世于1946年被迫退位,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後正式成為現時的意大利共和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