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

漢語漢字
劍(拼音:jià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于西周金文,形聲字,古字形從金佥聲,後改為從刀佥聲。本義指随身攜帶的雙面有刃的兵器,呈長條形。古籍中又可活用為動詞,指用劍砍或刺殺。
  • 中文名:劍
  • 拼音:jiàn
  • 繁體:劍
  • 部首:刂
  • 字碼:
  • 五筆:WGIJ
  • 倉颉:OMLN
  • 鄭碼:ODVK
  • 筆順:
  • 字級:一級(編号1587)
  • 平水韻:去聲二十九豔、去聲三十陷
  • 注音字母:ㄐ一ㄢˋ
  • 總筆畫:2+7
  • 造字法:形聲字
  • 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 區位碼:2903
  • 統一碼:5251
  • 異體字:劒、剣、劎、劔、鐱、剱、?

字源演變

“劍”是典型的形聲字。周代金文(圖1-3)的“劍”一般從金、佥(qiān)聲,隸定作“鐱”。古代的劍是金屬材質的,所以字形用“金”作形旁,右半部的“佥”是它的聲旁。“劍”字的本義是古人帶兵打仗時候所使用的武器。

在小篆的字形中,聲旁“佥”移至左半部,右部改用“刀”作形旁,與現代字形相同;部分篆文與漢碑隸書作“劒”,字形用“刃”作形旁,聲旁仍為“佥”,隸定作“劒”,形旁“刃”也表示刀。後來從刀、佥聲的字形成為主流。現代通行的楷書将“刀”寫成立刀旁“刂”,左半部根據草書簡化為“佥”,是偏旁類推。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名詞

(1)(形聲。從刀,佥(qiān)聲。本義:古代兵器。長刃兩面,中間有脊,短柄)

(2)同本義[sword;dagger;sabre]

劒,人所帶兵也。——《說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為劍。——《管子》

負劍辟咡诏之。——《禮記·曲禮》

劍寒花不落,弓曉月逾明。——虞世南《從軍行》

古代兵器名。兩面有刃,中間有脊,短柄。

sword;dagger

《管子·地數》:“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铠、矛、戟。”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詞:“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曹禺等《膽劍篇》第一幕:“他穿着越國文官的朝服,戴冠佩劍。”

寶劍;舞劍;劍拔弩張;刻舟求劍

〈文言〉指劍術。

swordplay

《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于前。”

陸遊《醉歌》:“學劍四十年,虜血未染锷。”

劍客;劍士

(Jiàn)地名。四川劍門山的簡稱。

李商隐《井絡》詩:“井絡天彭一掌中,漫誇天設劍為鋒。”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Jiàn)地名。雲南劍川的簡稱。

張泓《滇南新語·生啖彘》:“劍人究以燎毛者為上品。”

(Jiàn)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用劍割削或刺殺。

kil lwith sword;

dagger

潘嶽《馬汧督诔序》:“﹝司馬叔持﹞白日于都市手劍父雠,視死如歸。”

王禹偁《霍光論》:“吳起,一将軍也,劍其妻,而《史記》壯之。”

高文秀《渑池會》:“相如,你若保主公無事回還,我面搽紅粉,劍去髭鬓也。”

〈文言〉挾在脅下。

《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诏之,則掩口而對。”孔穎達疏:“劍,謂挾于脅下,如帶劍也。”

劉大櫆《程孺人傳》:“孺人愛之甚,盛夏不敢持扇,遇啼哭,辄劍以行。”

〈文言〉帶劍;佩劍。

韓非子·人主》:“私劍之士安得無離于私勇而疾距敵。”

劍履上殿

常見詞組

劍拔弩張、劍号、劍客、劍麻、劍眉、劍術、劍俠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刃部】居欠切(jiàn)

劒,人所帶兵也。從刃佥聲。

劍,籀文劒從刀。

說文解字注

人所帶兵也。

段注:桃氏為劒:有上制,有中制,有下制。注雲:此今之匕首也,人各以其形皃大小帶之。

從刃,佥聲。

段注:居欠切,八部。

劍,籀文劒從刀。

廣韻

居欠切,去梵見‖佥聲談1部(jiàn)原列梵韻依王韻改酽

劒,《釋名》曰:“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廣雅》曰:“龍泉、太阿、幹将、镆鋣、斷蛇、魚腸、純①、燕支、葵偷、屬陳、幹隊、堂谿、墨陽、巨阙、辟闾,并劒名也。”崔豹《古今注》雲:“吳大皇帝②有寶劒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靑冥、六曰百裡。”《列子》雲:“孔周有三劒: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霄陳。”吳王賜子胥屬镂之劒而死。周穆王有锟鋙劒,切玉如泥。居欠切。一。

【校釋】①純鋼:《廣雅》作“純鈞”;葵偷,《廣雅》作“蔡倫”;屬陳,《廣雅》作“屬鹿”,均當依《廣雅》改正。②大皇帝:原作“太皇帝”,據巾箱本、钜宋本及《唐韻》改。霄陳,《列子·湯問》作“宵練”,當據改。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韻會》并居欠切,檢去聲。《玉篇》:籀文劒。《說文》:人所帶兵也。《釋名》:劒,檢也,所以防檢非常。《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劒铠矛戟。

又操劒殺人亦曰劒。潘嶽《汧督馬敦诔序》: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于市,手劒父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