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禮濤

邱礼涛

中国香港男导演、摄影指导

邱礼涛,广州潮汕人,1961年生于香港,1981年至1984年间在浸会学院传理系修读电影,从事电影工作,曾在《年青人周报》、《翡翠周刊》、《凸周刊》、《文化新潮》、《星岛日报》和《TOP》等报章杂志发表过不少文章,并创办《中国青年周报》,《大影画双周刊》和《影艺》半月刊,邱礼涛曾参与70多部电影的拍摄工作。执导的电影有《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中环英雄》、《的士判官》、《夺舍》、《伊波拉病毒》、《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等。着有《醉傲千山》(香港影画出版社)和《大摇大摆》等书。[1]

    中文名:邱礼涛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贯: 毕业院校:香港浸会大学 职业:导演,编剧,摄影 主要成就:第七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提名,第九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导演提名 英文名:Herman Yau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年 出生地:香港 代表作品:阴阳路,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等候董建华发落,变节 出道地区:香港

早年经历

邱礼涛是广东潮州人,1961年生于香港。1981至1984年间在香港浸会学院(今天的浸会大学)传理系修读电影;曾经是独立短片制作的活跃份子。1983年夏天,邱礼涛在亚洲电视当了三个月的助理编导。

离开校园后,大部份时间从事电影工作,曾在《年青人周报》、《翡翠周刊》、《凸周刊》、《文化新潮》、《星岛日报》和《TOP》等报章杂志发表文章。创办《中国青年周报》,《大影画双周刊》和《影艺》半月刊。

拍过常宽、解成强、黄秋生、张学友、许志安等歌手和国际知名爵士乐手EricMarienthal的MTV;也拍过广告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宣传片。

成长故事

第一个短片

在十岁前后,邱礼涛的爸爸是香港九龙运输业总商会的主席。商会每年都举办周年聚餐。已忘了正确的是哪一年,爸爸找人把聚餐的过程用八毫米摄影机拍下来;为了能在家观看影片,他买了一部八毫米放影机。在家看着影片时,一家人都觉得这玩意很好玩。不久,爸爸买了一部八毫米摄影机回来,原因应该是想拍些东西吧。

可是印象中,摄影机买回来后,爸爸没有拍过什么,大概他当时很忙。之后的几年,那部八毫米摄影机就一直放在爸妈房间里的高处。在小孩时代,凡是爸妈放在高处的东西都有着“小孩勿动”的意味,所以他们六兄弟姊妹都不敢随便拿来玩。他们从没有想过那是一件“危险”的东西,心里只想着它不但贵重,而且容易弄坏。渐渐地,大家都似乎忘了家中有一部电影摄影机。

十七岁那年,邱礼涛在明爱中心当义工,替失明的人搞“听的图书”。所谓“听的图书”,就是用广播剧形式把一些儿童故事录下来,然后送给盲人院。为了要招募更多义工,中心想搞一些有新意的宣传。一天,偶然在家中发现那部已被遗忘的八毫米摄影机,忽发奇想地想拍一部宣传片。回到中心,把想法告诉其它义工,大家都觉得提议不错,而且很好玩。就是这样,邱礼涛用爸爸当年买下的八毫米摄影机拍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短片,影片冲印出来,爸爸的放影机大派用场。

由于摄影机不能录音,所以宣传片基本上是一部默片。为了增加观赏乐趣,邱礼涛为片子选了一段音乐,在放片时同时用录音机播放。可是,在试放时,问题出现了,画面和声音的对位经常跟原意有出入,当时不太明白原因,推想应该是放影机和录音机其中之一,或两者的转速不稳定所致。于是,在播放影片时,必须坐在放影机旁,扭动转速的微调掣来配合音乐。那个为招募义工而拍的短片已失传了,那部摄影机和放影机亦于二十多年前先后因为坏了当成垃圾扔掉,但愿这些记忆不会在我脑海中溜走。

实习生活

1983年夏天,邱礼涛在亚洲电视当了三个月的助理编导。当时,邱礼涛还是香港浸会学院(即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的学生,当助理编导其实是传理系的一个实习课程。实习是计学分的,虽然不是必修科,但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在暑假期间到相关的机构实习。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新浪潮导演中有不少来自香港电台电视部,或曾在香港电台电视部拍过不少出色的剧集,加上那时评论界对港台制作有很好的评价,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希望到港台实习,邱礼涛正是大部分里的一个。

由于名额有限,同学们都要先面试,然后等消息。面试就如见工一样,制作部的部门主管问了他一些不太特别的问题后一星期,邱礼涛知道自己不被录取,欣然接受校方安排,到了不需面试的亚洲电视当助理编导。

上班的第一天,他先向部门主管报到,谈了一分钟左右便被安排当一个编导的助理。当时该编导已有一个助理,虽然邱礼涛的名衔是助理编导,其实只是助理的助理。

上班一天后回到家里,收到一个亚洲电视打来的电话,告诉邱礼涛暂时不用上班。他不明所以然,致电来的人也没有解释。翌日从校方处得知原来是电视台见邱礼涛行动不便,不宜当助理编导。这个说法使邱礼涛不开心了好几天,心里想着连实习三个月的能力也被人怀疑,他日毕业了,要进入电影圈将是天大的困难。

为消磨时间,邱礼涛在街上乱逛了两天,又收到电视台的来电,说可以继续上班,邱礼涛虽然又一次不明所以然,但很高兴。后来才知道是几位老师向电视台力荐,说他是同届中在制作科目中最出色的学生,同学们的大小制作都有他的份儿,上课时在灯桥上“飞檐走壁”般弄着照明的都少不了他。

就是老师们过奖了的“好话”,电视台给了邱礼涛一次机会。邱礼涛力以赴,三星期后,因为制作部人手不够,邱礼涛成为一位编导的惟一助理编导。

“迷”生涯

在成为一个影迷前,邱礼涛是一个乐迷。凡是和流行音乐,尤其是和摇摆音乐有关的东西他都不会放过。十五到二十岁时的邱礼涛,购买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票,都是为了看一些和音乐有关的电影。例如看《最后的华尔兹》(TheLastWaltz),因为电影里纪录了TheBand的最后一次演唱会,而且还有BobDylan和NeilYoung客串,并不是因为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Scorsese)。到京都戏院看《烈火暴潮》(TheStrawberryStatement)的早场,不是因为它是戛纳影展参赛电影,而是因为戏里有CSN&Y(Crosby,Stills,NashandYoung)的歌。

就是因为喜欢音乐,所以看了一些在香港不算是主流的电影,但那些观影经验,却不期然地使我看到更多。看过《最后华尔兹》后,知道有一个导演叫马丁?科塞斯,便特别留意他的旧作有否重映,于是邱礼涛在一些电影会或青年刊物办的特别场看了《的士司机》(TaxiDriver)、《横街窄巷》(MeanStreet)和《纽约,纽约》(NewYork,NewYork)。《狂牛》(RagingBull)在香港上映的第一天,放学后便跑到戏院去。

看过《烈火暴潮》后,邱礼涛以为曾参加影展的电影都很好看,于是便特别留意一些所谓的“参展电影”。看了英格玛.伯格曼(IngmarBergman)的《野草莓》(WildStrawberries)、黑泽明的《七武士》和《没有季节的小墟》等等一大堆电影。说实话,有些“参展电影”并不是适合我胃口的一杯茶,但有些却的的确确是一看难忘的。

职业感悟

如是者,一个乐迷渐渐地迷上电影,然后不知怎地,还拍起电影来。时不时,邱礼涛都会想拍一部音乐成分很重的电影,但这个类型的电影不容易开。说到底,都是因为对港产片来说,这类片子成本高,而且没有太多人相信它有卖钱的可能。但这不影响邱礼涛是一个迷,乐迷,影迷!

“我不是一个演员,也没有罗伯特?德尼罗的成就,但看完节目后,坐在书桌前,默默地回顾一下自己的电影生涯,发觉自己参与过的电影已有六十多部,也跟很多人合作过。有时我会觉得拍电影就是一个离离合合的过程,即使是一个长期有固定班底的导演,也甚少会有两部电影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完全相同。

初入行时,每当一部电影煞科时,总会有依依不舍的感觉。事隔二十年,人虽然没有从前的多愁善感,但每当拍完一部电影时,还是有一点感叹人生的唏嘘,尤其是当你到异地拍摄时。一部电影让一班人走在一起埋头苦干,无论大家相处得很融洽还是很冷淡,总会有别离时。虽然大家还是会继续拍戏,仍然很有可能随着导演的一声“Cu”,彼此便不会再遇上。

作为一个电影人,我会觉得拍好一部电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情谊也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生匆匆,有机会走在一起而又可以分开得无牵无挂的你我,都会有一部电影让我们去缅怀。”

演艺经历

邱礼涛1987年担任电影《英雄好汉》的摄影。1987年执导电影《靓妹正传》。1988年担任电影《法内情》、《一楼一故事》、《法中情》的摄影。1989年担任电影《我在黑社会的日子》、《三狼奇案》、《爱人同志》的摄影。1990年担任电影《僵尸福星仔》、《魔画情》的摄影。

1991年执导电影《中环英雄》。1991年担任电影《太子爷出差》、《猛鬼入侵黑社会》、《神算》的摄影。《神算》当年曾收三千六百万,创下1992年的票房纪录。

1992年担任电影《明月照尖东》、《女黑侠黄莺》的监制和摄影。1992年执导电影《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

1993年执导电影《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本片开启了变态杀人犯的流行人物类型,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奇案片,在血腥噱头下却注入大量黑色幽默,电影在东南亚带来很大回响,南韩和日本曾有人根据电影情节而犯案。

黄秋生凭此片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郑秀文和杨羚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提名。

《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和《伊波拉病毒》被欧美影评人誉为同类电影的经典。1993年执导电影《太子传说》并任摄影。

1994年执导电影《山鸡变凤凰》、《初生之犊》、《梦差人》。1994年担任电影《晚九朝五》的摄影。1995年执导电影《真相》、《公仆》。1995年担任电影《马路英雄2之非法赛车》、《爆炸令》的摄影。

1994年12月17日,窦唯、张楚、何勇以及作为嘉宾演出的唐朝乐队所参加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正式开演,邱礼涛担任此次演唱会的导演,并将演唱会实况制作成DVD,亲自剪辑。

1996年执导电影《伊波拉病毒》,该片有大量的恐怖、变态、血腥之镜头,可说是港产片中的典型Cult片。

1997年执导电影《夺舍》,影片以身体的交换而“代位思考”,并有意无意的触及到了当时香港回归的“移交”现实,获1997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年度推荐电影。

1997年开始,他执导《阴阳路》系列的前六部,分别是1997年的《阴阳路》、《阴阳路2之我在你左右》,1998年的《阴阳路3之升棺发财》、《阴阳路3之与鬼同行》,1999年的《阴阳路5之一见发财》、《阴阳路6之凶周刊》。《阴阳路》系列成为香港长寿鬼片的代表作。

1997、1998年间参与香港电台电视部剧集《法门》和《拯救行动999》的拍摄。1997年创立了“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出版书借工作。

1998年执导电视剧《生死之间》,任导演《9413》的监制和摄影。《阴阳路3之升棺发财》获1998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年度推荐电影。

1999年执导电影《爱情梦幻号》、《四人帮之钱唔够洗》和《夜叉》。

1999年应香港理工大学之邀参与“驻校艺术家计划”成为该大学的第一位驻校艺术家。

2000年任电影《笨小孩》、《顺流逆流》的摄影。

2001任电影《蜀山传》的摄影,同年执导电影《老夫子2001》、《七号差馆》、《杀科》并任编剧。《老夫子2001》花了十四个月才得以完成,是大中华首部由真人和三维计算机动画合演的电影,全片特技均是香港制造

2001年,邱礼涛执导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凭此片获第七届金紫荆奖最佳导演提名,李炜尚则凭同一影片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此外《等候董建华发落》分别被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选为年度推荐电影和香港影评人协会选为2001年十大华语片。

2002年执导电影《反收数特遣队》,被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选为年度推荐电影。

2002年自编自导电影《风流家族》。2003年自编自导电影《给他们一个机会》,获第九届金紫荆奖最佳导演提名。

2003年任电视剧《执法群英之敌对边缘》、《执法群英之勇者无惧》的编剧。2003年任电影《低一点的天空》、《僵尸大时代》的摄影。

2004年任电影《散打》的摄影,电影《男上女下》、《惊心动魄》的导演和编剧,电影《这个阿爸真爆炸》的监制、导演和编剧,执导电影《失惊无神》、纪录片《廉政行动制作特辑》、电视剧《廉政行动之猎户天龙》。

2005年执导电影《喜马拉亚星》,任电影《疑神疑鬼》的故事和导演,任电影《子夜冰封》的编剧和导演,任电影《非常青春期》的摄影和监制,任电影《七剑》的摄影。

2006年执导电影《半醉人间》,任电影《恋爱初歌》、《黑拳》的摄影和监制,任电影《终极忍者》、《黑白道》的编剧和导演。

2007年任电影《醒狮》的摄影,2007年任电影《性工作者十日谈》的编剧和导演,任电影《降头》的监制、编剧和导演,执导电影《人在江湖》、电视剧《廉政行动之过界》。

2008年任电影《夺帅》的摄影,执导电影《三不管》,任港台外判电视剧《我是香港人》的编剧和导演,透过来港新移民的故事,与港人回顾香港社会变迁,探讨谁是香港人。

2008年任电影《我不卖身我卖子宫》的编剧和导演。该部电影与《性工作者十日谈》都是改编于影片编剧杨漪珊所写的社会学论文,原作当中涉及到不少的性工作者,且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与特别的故事。

2009年任电影《魔方宅男》、《短暂的生命》、《永久居留》的摄影,任电影《头七》、《同门》的编剧和导演,执导电影《Laughing Gor之变节》、《死神傻了》。

2010年执导电影《花田喜事2010》、《叶问前传》。

2011年执导电影《变节:潜罪犯》、《竞雄女侠秋瑾》。

2012年执导电影《青魇》。

2013年执导电影《叶问终极一战》。

2014年执导电影《精武青春》。

2014年执导三级电影《雏妓》,主演任达华、蔡卓妍双双凭着电影《雏妓》夺得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最佳男女主角。

人物评价

邱礼涛向来快手多产,并不为市道左右,在港产片导演中有其独特的代表性。除了是类型片多面手外,他还有另一条社会良知写实言志的路线,通俗类型框框内写人写情亦不乏佳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多艺熟,他从大量小本制作实战经验中磨练出一套“经济美学”,乍看貌不惊人,却极富香港电影人的高效率和“执生精神”。承袭前人的作品是邱礼涛作品的特点,他观察事物角度刁钻,理解精准,有悲天悯人的一面,而将前作的主题“去到尽”或者另辟蹊径又是他另一种创意所在。

既能放得下身段保持低姿态,满足恶趣味,一面又坚持甚至可以讲是固执地维护港影之传统与尖锐。黑帮、三级、恐怖、喜剧,他样样拿捏过,尝试过,他秉承的是港九鱼龙混杂的殖民地历史所灌输的特殊气质,通俗与低俗并举,却丝毫未向其妥协,反而犀利不减当年,将Cult进行到底,足见个性执拗,思想“顽固”。(阿木9评)

邱礼涛的最大特点就是每部作品中通常都有一两处的神来之笔,但整体看又常常会有些许缺憾。他本人似乎也是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边缘人,即使他曾经掀起了好几个类型风潮,如《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饱》(1993)开启了变态杀人犯的流行人物类型,《阴阳路》(1997)成为长寿鬼片的代表作,但他从来都不是王晶。

在类型的承接及发展的过程中,邱礼涛只把自己当作身处其中的一分子而已,一旦赚够了钱就去开拍自己心目中的喜好作品,2001年的《等候董建华发落》就是一个例子。邱礼涛的高效率使他成为业内的快枪手,作品的成本及水平可以得到有限范围内的保证,但又因为制作条的粗疏,很多作品都不是那么耐看。邱本人对底层、黑色等极端风格十分偏爱,制造“恐怖”和具“血腥感”的凌厉影像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新浪娱乐评)

邱礼涛堪称是香港恐怖电影的鼻祖,曾掀起了香港电影好几个类型风潮,开启了变态杀人犯的流行人物类型。他行事特立独行,别人喜欢拍大制作,他却偏偏喜好导演低成本影片。别的导演总会想尽一切法子取悦观众,他却毫不客气地让观众在强烈得令人作呕的残暴与血腥里反思。他本人最欣赏的恐怖片是大师库布里克的《闪灵》,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影片中出现的不是简单粗暴的惊恐,而是那种不经意间的“背脊一阵阵发凉”。事实证明,他做到了。(搜狐娱乐评)

邱礼涛被称作是港产cult片的宗师,一部《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被公认为登顶“港产cult片的巅峰”,也成就了黄秋生的金像影帝;而邱礼涛又并非简单意义上的cult导,《性工作者十日谈》和《等待董建华发落》中大放异彩的现实意味让人对他刮目相看;他在香港拍过无数小成本影片、鬼片、三级片。(谷逸评)

邱礼涛从1987年第一部电影《英雄好汉》开始,这二十多年正是香港本土电影从颠峰逐步走向低谷的过程,他是香港本土电影成长的见证者。从邱执筒的电影类型来看,属于“题材杂家”,有限制级的,有偏文艺的,有偏商业的。从邱从影经历来看,他属于标准的工兵、救火队,编、导、演、制等工种全能来。邱导形成了一种电影气候:500-1500万港币之间投资的影片,这是在电影理想与消费市场的“中庸之道”,这种折中也是香港本土电影的一个中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独立评论人王旭东评)

相关信息

电影拍摄

2011年10月31日,邱礼涛作为导演,开拍《laughing gor 2潜罪犯〉,将于2011年12月29日在香港上映。导演邱礼涛表示,很想把Laughing的题材做成一个系列,所以不会轻易让主角死去。“Laughing的故事从监房重新开始。”主要演员:除谢天华、黄宗泽等电视剧版原班人马,更有演技派吴镇宇、杜汶泽以及有“翻版陈法拉”之称的新任港姐朱晨丽加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