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大地震

海城大地震

发生于中国辽宁省海城的大地震
海城大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于中国辽宁省海城的大地震。1975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点36分,在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东经122°50',北纬40°41')发生了强度是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6-21公里。[1]由于中国科学家对该次地震进行了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布了短临预报,全区人员伤亡共18308人,仅占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占总人口数的0.02%,重伤4292人,轻伤12688人,轻重伤占总人口数的0.2%。这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准确预报地震。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地震名称:海城地震 发生时间: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 震级:7.3级 震源深度:16.21公里 地理位置:辽宁省海城 震中经纬度:东经122度50分、北纬40度41分 震中烈度:9度强

地震概况

时间

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

地点

中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北纬40度41分、东经122度50分)。

强度

震级7.3级,震源深度16.21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

地震情景

海城地震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震时地光闪闪,地声隆隆。震区90%的人都看到了低空发光现象。远近所见光色和光象不尽相同,近处可见一道道长的白色光带,远处则见红、黄、蓝、白、紫的闪光。此外,还有人看到从地裂缝直接射出的蓝白色光,以及从地面喷口中冒出的粉红色光球。在海城、营口、盘锦一带普遍听到了闷雷似的响声。

破坏程度

这次地震震中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区内房屋及各种建筑物大多数倾倒和破坏,铁路局部弯曲,桥梁破坏,地面出现裂缝、陷坑和喷沙冒水现象,烟囱几乎全部破坏。

波及范围

这次地震的有感范围很大,北到黑龙江省的嫩江和牡丹江,南至江苏省的宿迁,西达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镇和陕西省的西安市,东线越出国境至朝鲜,有感半径达1000公里。

地区背景

这次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辽东半岛中南部。在地震烈度7度区域范围内,有鞍山、营口、辽阳三座较大城市,人口167.8万;还有海城、营口、盘山等11个县,人口667万。合计人口834.8万,其中城市人口占20%,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辽宁省是中国的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总产值位于全国的首列。鞍山市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全国素有“钢都”之称。该区交通方便,公路、铁路网络密集,是东北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还有大型水库1个,中小型水库109个。

地震损失

地震破坏损失

地震震中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区内房屋及各种建筑物大多数倾倒和破坏,铁路局部弯曲,桥梁破坏,地面出现裂缝、陷坑和喷沙冒水现象,烟囱几乎全部破坏。这次地震的有感范围很大,北到黑龙江省的嫩江和牡丹江,南至江苏省的宿迁,西达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镇和陕西省的西安市,东线越出国境至朝鲜,有感半径达1000公里。这次地震由于发生在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地区,因而对地面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破坏,震害现象复杂且多种多样。据震后统计,地震造成城镇各种建筑物破坏,占原有总面积12.8%公共设施破坏更为严重。其中,破坏道路近3万米,给排水管路16万多米,供电线路100余万米,通讯线路45万多米,大小烟囱400多个。损失大量工业设备和生产物资;在农村造成民房破坏占原有面积27.1%,破坏公路38公里,各型桥梁:2000余座;水利设施700多个,堤坝800多公里,喷砂埋盖农田180多平方公里,使生产资料和设备也受到很大损失。从整个震区经济损失看,城镇房屋共损坏500万平方米,城镇公共设施破坏165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损坏1740万平方米,城乡交通水利没施破坏2937个;总共折合人民币8.1亿元。城镇和工业震害所占比重较大,两者相比,城镇占总损失的61%,农村占39%。

地震衍生损失

这次地震由于发生于严寒腊月的冬季,震后的次生冻灾、火灾严重。震前,连续多日偏南风,气温逐月回升,2月2日至3日,最高气温3—6℃,冰雪消融;但风云莫测多变,震后突然转东北风,漫天大雪,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温度达一20℃以下,最高也在一5℃。气温的冷热巨变,加上多数人住在不防寒的简易防震棚内,造成了严重的冻伤。另外,防震棚多系易燃材料搭成,冬季严寒取暖再加之做饭、照明等,造成火灾亦很严重。据统计,火灾及冻灾共伤亡8271人,其中,冻死和捂死372人,冻伤6578人;震后共发生防震棚火灾3142起,烧死341人,烧伤980人。上述次生灾害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32%,比例相当惊人,是值得记取的一条教训。

成功预报

中期预报

海城地震前,中国地震部门曾经作出中期预报和短临预报。早在1970年,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根据历史地震、现今地震活动及断裂带活动的新特点,曾确定辽宁省沈阳一营口地区为全国地震工作重点监视区之一。1974年6月,国家地震局召开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提出渤海北部等地区一二年内有可能发生5一6级地震。不久,国务院就批转了国家地震局“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对7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地震中期预报。

短临预报

1975年1月下旬,辽宁省地震部门提出地震趋势意见,认为1975年上半年,或者l一2月,辽东半岛南端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国家地震局也提出了辽宁南部可能孕育着一次较大地震。2月4日0点30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根据2月1—3日营口、海城两县交界处出现的小震活动特征及宏观异常增加的情况,向全省发出了带有临震预报性质的第14期地震简报,提出小震后面有较大的地震,并于2月4日6点多向省政府提出了较明确的预报意见。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临震预报。 

预防措施

由于震前作出了中期预测和短临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比如,营口县政府在震前采取四条应急预防措施:①城乡停止一切会议;②工业停产,商店停业,医院一般患者用战备车送回家,少数重病思者留在防震帐蓬里就地治疗。城乡招待所、旅社要动员客人离开;③城乡文化娱乐场所停止活动;④各级组织采取切实措施做到人离屋、畜离圈,重要农机具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述防震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各街道、乡一方面用广播喇叭,另一方面派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危险房屋,有的还在露天放映电影,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

成功预报减少损失

海城大地震,震级7.3,震中烈度9度多,波及了6个市、10个县,却仅有1300多人死亡,占全地区人口的0.016%。在世界历史上成功地预报七级以上大震尚属首次。

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震动了世界。这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由被动到主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它开创了人类短临地震预报成功的先河,使人们看到了地震预报的前景是光明的。据估计,海城地震预报拯救了10万余生命,避免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仅就这一点来说,这次预报可以说是地震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海城地震预报是十几年来世界上重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组织救灾

海城地震刚过,辽宁省政府就连夜在海城县成立了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医疗卫生、物资供应、抢险维修、治安保卫、地震测报等机构,立即指挥实施救灾对策方案。省内末受灾的地、市,分别在海城、营口两县设立支援救灾工作站,分工包干救援。沈阳、辽宁军区也在震区设立了指挥部,指导当地驻军进行抗震救灾。如海城县驻军在震后10—20分钟就进入了救灾现场。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救出2700余人。有一个团在地震当晚就救出426人。海城驻军某师一个侦察连,震后2分钟就进入县招待所,和随后派出的一个工兵营一起进行抢救,先后打了40多个洞,奋战了5昼夜,挖出60多人,共救活了18人。救人时一般先给伤员打强心剂,然后再抬出来,用这个方法救活了5名伤员。2月6日后,解放军开始全面清理废墟,每当清理一个地方,先喊一喊,听于听,看一看。2月9日上午11时,最后救出了一个被压埋了110个多小时的外地采购员,这个伤员身受重伤和3度冻伤,经医院及时抢救脱离了危险。

地震后,北京、吉林、河北等省市以及辽宁省内共派遣101个医疗队进入震区,医护人员共3480人。他们在当地群众和驻军协助下,在震后2、3小时内,基本上把重危伤员抢运到乡村临时设立的医疗点或交通方便的公路两侧,因地制宜地对伤员进行了急救处置。在震后12小时内基本上完成了伤员抢运任务。省政府紧急安排省内16个县级以上医院、军队3个野战医院以及灾区临时开设的3所医院接收治疗重伤员。到震后3月19日止,县级以上医院收治的4700多名重伤员已有3464人基本痊愈出院。震后震区还普遍开展了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制止了传染病的继续发生,使发病率大为减少。

震后重建

震后,灾区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较快恢复了生产,重建了家园。在恢复生产中,国家和省投资10.3亿元,震区自筹资金2.5亿元。在重建家园中,经过两年努力,农村共建用房857万平方米;经过16年努力,城镇共修建房屋355万平方米,公共设施11万平方米,国家和省级投资17.8亿元,灾区自筹4.6亿元。

地震预报的解密

1975年2月4日发生的海城地震因科学家所谓“成功预报”和政府发出临震提醒,一直被地震预报爱好者和民间科学家提起。在此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海城经验”几乎成真理和衡量标尺。在总结海城成功预报地震的一书《一九七五年海城地震》称海城地震预报符合地震预报的“长、中、短、临”四阶段预报模式,都不是完全建立在科学推理的结果上,而充斥着偶然性和牵强附会的成分。

所谓“中期预报”

1974年6月,国家地震局的地震形势会商会上,定出有六个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区域、渤海

北部区域、邯郸安阳(山西河北河南交界处)、山东临沂、黄海中部、内蒙古包头五原,在未来一两年内有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其中“渤海北部”就被视作是成功预测海城地震的中期预报。不到20天之后,1974年6月29日国务院下达了这份国发(1974年)69号文件。

实际情况一:预报区域不包括海城

根据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研究院王克林、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棋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和辽宁省地震局王安东2006年发表在《美国地震学报》的论文指出,根据当时会议摘要显示,“在这些区域中,渤海北部的金县-大连是显著区域”。这一区域距离海城震中实际上还有200公里的距离。但在海城地震后的预报总结中,这个区域被扩大化,将海城也包括进来。

实际情况二:预报区域范围广,成功概率低

中期预报的六个区域中也只有这一地区发生了破坏性地震,其余五个区域均没有地震发生,预报成功概率是16.7%。这一概率对之后的地震预报也没有借鉴意义。

“中期预报”的证据

1、小震活动增加;2、渤海北部海平面上升;3、大连地磁异常;4、金县水准变化异常。

实际情况:证据都是误差或无关

1、小震活动增加:区域属内蒙古自治区,距海城震中十分遥远; 2、渤海北部海平面上升:潮汐台记录的海平面明显变化的数据后被证明有误;3、 大连地磁异常:在1974年6月便停止,与1975年海城地震无关;4、 金县水准变化异常:没有考虑到附近抽取地下水带来的误差。

所谓“短期预报”

被后来宣传认定为海城地震短期预报是,顾浩鼎在1975年1月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的发言。他的发言指出,根据金县的水平异常和大连的地磁异常,他预测在该区域“半年甚至一两个月内,会有6级地震”。 

实际情况一:顾浩鼎发言当时未被采纳 

在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顾浩鼎的发言并未被采纳。大会结论改为“一年内会有5至6级地震”。既然大会当时并未采纳顾浩鼎的预测,何来后来的“顾浩鼎的发言是短期预报”的结论?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官方并没有正式发布短期预报。

实际情况二:“短期预报”区域也不包括海城 

同上文所提到的中期预报一样,所谓的短期预报是基于中期预报的证据所做的预报,预报范围仅限于“渤海北部的金县-大连”区域,并没有包括海城在内。

所谓“临震预报”

辽宁省地震办主任朱凤鸣在2月4日零时30分向省政府提交的《地震情报》第14期中,明言“震级尚在不断加大”和“很可能后面有较大地震”,这些被宣布为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官方的说法是,省政府于1975年2月4日“得到该日将于海城附近发生强震的预报”。 

实际情况一:未预测地震“马上”发生

根据2004年,四位地震专家王克林、陈棋福、孙士鋐和辽宁省地震局王安东的调查显示,1975年2月4日,辽宁地震办没有一个工作人员认为,他们预测在那一天内会发生地震。朱凤鸣提交的报告中,“较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尺度是一两个星期之内,而非“马上”。

实际情况二:省领导行政命令成巧合“预报”

当朱凤鸣上报至革委会副主任华文时,华文立即要求“你们最好确定个地点,由我们通知有关县市到那里集合,立即研究防震措施和布置防震工作”。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华文的行政决定,阴差阳错地实现了海城地震的省级预报。

实际情况三:未预报前人员已撤离

由于2月3日傍晚至2月4日晨的频繁地震,一些山墙和烟囱已经倒塌。所以,一些公社和个人在没有收到上级要求的时候,已经自行疏散了。 

“临震预报”的证据

前震频繁:从2月3日18时38分到2月4日17时39分,海城共发生地震33次;其中2级到2.9级地震9次,3级到3.9级地震8次,4级到4.9级地震2次。

实际情况一:小地震后出现大地震概率低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一次地震之后,3天内在其附近发生一次大地震的概率只有大约6%。这一概率在地震预测中是毫无借鉴意义的。每年全世界范围内发生4-5级地震的平均次数多达万次。如果把这些小震都当作是大地震的前震去预报,将会导致难以计算的误报和恐慌。

实际情况二:大地震前有前震概率低

大部分大地震发生前都没有前震,只有大约10~20%的大地震有前震。依靠前震来做地震预报是不可能实现的。

地震损失低的原因

衡量一次地震预报是否成功的标准,在官方看来是死亡数字的多少。海城地震直接和间接死于此次地震的总人数只有2041人。在7.3级地震中,这个数字确实是一个成功。但这一成功也并不是完全因为地震预报结果。

首先,在1974年12月,辽宁本溪发生了5.2级地震。(据考察结论来看,这次地震是由水库引起的,属于人为地震/工程地震,与后来的海城地震无关。)次日,辽宁省发布通报,提出了三个短期预报,但随后证实这三次预报都是误报。尽管这次预报后来被证实为误报,当时辽宁省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以及沈阳军区政委的毛远新,下令组织震前演习,这客观上对一个多月之后的海城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由于地震发生时间是在傍晚,海城市房屋多是木制结构,这些也都极大地降低地震造成的伤亡。

国际评价

海城经验的唯一成功,就是结果。海城地震的预报和防范虽然大大减少了人员损失,但是其经验却被错误总结了。可以说,海城经验对其他的地震预报没有科学借鉴意义。《美国地震协会公告》曾评价说,“海城地震的预测,是结合了经验主义分析、直觉判断和好运气,这是预测地震的一次尝试。”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