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汉语汉字
杜,汉语常用字,读作dù,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一种木本植物,即杜梨,棠梨,为名词。后引申为“利用土木筑堤防洪”等义,作动词用。《说文解字》认为“甘棠也”,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土”是声旁。后有堵塞、封闭等意,即土塞木,或以木塞土。亦作姓氏。[1]
  • 中文名:杜
  • 拼音:dù
  • 部首:木
  • 五笔:SFG
  • 郑码:FBVV
  • 笔顺:一丨ノ丶一丨一
  •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
  • 平水韵:上七麌
  • 笔画:7
  • 注音:ㄉㄨˋ
  • 异体字:?、?、?
  • 统一码:675C
  • GBK:B6C5

字源演变

“杜”,形声字,从木,土声。“木”是树木的总称,“土”是声旁,亦表义。

“杜”的甲骨文字形是“土”在左,“木”在右。发展到金文后,开始变为“木”在左,“土”在右的字形,且“土”形部分变化较大,更为线条化。发展到小篆时,其字形基本承续金文,但更加整齐、规范了。隶变则把左边的“木”形部分简化了,变成了现代的标准化“杜”字形。楷书的“杜”则是上下左右,更为对称的调整。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甘棠也。从木土声。徒古切。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 并动五切,音

又塞也。《书·费誓》:杜乃擭。《周礼·夏官·大司马》:犯令凌政则杜之。

又《尔雅·释草》:杜荣。《注》似茅,皮可为索。

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缭之兮杜蘅。

又《方言》:东齐谓根为杜。

又涩也。

又《本草》:杜仲,药名。

又《博雅·释虫》:杜伯,蝎也。

又姓。《广韵》:本帝尧刘累之后。出京兆、濮阳、襄阳三望。

又《集韵》: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又《类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晋有杜蒯。

t

详细释义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birch-leaf pear

《齐民要术》:杜树大者插五枝。

杜树

一种香草

《邢疏》:杜,香草也,一名杜,一名土卤。

(Dù)姓

堵塞

Stop

《周礼·大司马》:犯令陵政则杜之。

杜耳恶闻;杜禁

关门,封闭

close

《周礼·夏官·大司马》:犯令陵政则杜之。

杜口;杜门晦迹

冲击

impact

《管子·度地》: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字头

小韵

声符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韵部

声调

上古音系

广韵

徒古

上声

中原音韵

鱼模合

鱼模

去声

洪武正韵

徒古

三荠

五姥 模

上声

分韵撮要

第十二孤古故

阳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