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之尊

九五之尊

汉语成语
九五之尊,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wǔ zhī zūn,旧指帝王的尊位。出自《周易·乾》。[1]
  • 中文名:九五之尊
  • 外文名:
  • 拼音:jiǔ wǔ zhī zūn
  • 近义词:
  • 反义词:
  • 出自:《易经·乾卦第一》
  • 实质:帝王之称
  • 原文: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纹饰:实有九龙,前后各见五条

成语释义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九五:数有九,五居正中,若峰,在其之巅。具鼎盛之势,不偏不倚。

九五者,位高而不傲,谦和之德,是为太和之意对应。

周易中的卦之说,也是这样的道理,前九可做卦象总势看待——极阳是最好的走势。 后五表示,若要保证最好的状态,则不要加以干扰,不要再求太多, 勿成九九归一势。

如:《中国成语大辞典》有“九五之尊”条,释文如下:“九五:《易》中卦爻位名,术数家以为是人君的象征,因指帝王的尊位。”(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页)

如:《辞海》有“九五”条,释文如下:“《易经》中卦爻位名。九,阳爻;五,第五爻。《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省略号原有。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871页)

成语出处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一种简单的说法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另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历来被尊为六经之首,对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因此“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之说应比较可信。

成语用法

示例

成汤之胤,位~,承帝王之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

成语解析

后天之相,基于五行。人教大兴后,施教化,定礼法,衍化“九五”之数:

五灵——天、地、人、神、鬼。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时——春、夏、季夏、秋、冬。

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气——风、热、湿、燥、寒。

五音——角、徵、宫、商、羽。

所谓“九五”,囊括大千世界,尽展滚滚红尘,但凡未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皆要受九五约束。

“九五之尊”者,享人皇气运。周文王演后天六十四卦,为《周易》,首卦为乾,为天。乾卦六爻皆为阳,乃极阳、极盛之相,第五爻称为九五,九即为阳。此爻,正应“九五”之数,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第一爻,应帝王之相。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天地人神鬼——人皇者,为人教一方之主,只尊天地,神鬼皆要避让。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