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心理学的分支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能使个人和社区繁盛的力量和美德”。积极心理学家希冀“发现和培养天才和能力”,并“使正常的生活更充实”,而不仅仅是治疗精神病。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亚伯拉罕·马斯洛,卡尔·罗哲斯,和埃里希·弗洛姆倡导过与人类幸福有关的理论和实践。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人类繁盛的理论从积极心理学家的研究那里找到了实验支持。积极心理学也向一些新的方向迈进了。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包括马丁·塞利格曼、埃德·迪纳、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C.R.斯奈德、克里斯·彼得森、苏德中、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松、DonaldClifton、AlbertBandura、ShelleyTaylor、CharlesS.Carver、MichaelF.ScheierandJonathanHaidt。
    中文名:积极心理学 外文名:Positive Psychology 别名: 研究范围: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研究方向: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 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劳拉·金 定义: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开始时间:20 世纪末 研究方法: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 定价:42.00 ISBN:9787513102216 页数:260页 作者:任俊 开本:16 语种:简体中文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品牌:上海教育出版社 译者:徐红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研究内容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

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

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著名研究人物

马丁•塞利格曼

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 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博士在1998年以历史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他看到心理学中对正面的人性一直研究不够,主要精力花在了对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疾病和负面情绪上,因此在就职演讲中提出,心理学应该两手都要硬,给予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以同样的重视。从此,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他也被人尊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由于塞利格曼博士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他不但三次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还得到了美国应用心理学和预防协会颁发的桂冠奖,以及精神病理研究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此外,他还获得过基础科学方面的威廉•詹姆斯研究奖(WilliamJamesFellowAward)和应用心理学方面的詹姆斯•麦金•卡特尔研究奖(theJamesMcKeenCattellFellowAward)。Mihaly_Csikszentmihalyi

米哈伊尔•希斯赞特米哈伊

米哈伊尔•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博士是加州美国克莱门特研究大学教授、生活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多年从事创造力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心流”概念,并和塞利格曼一起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他出版有多本心理学科普着作,如《创造力》、《心流》等都成为国际畅销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由于他的杰出学术成就,他获得过CliftonStrength奖、塞切尼伊什特万奖。

爱德华•迪纳

爱德华•迪纳(Diener)博士是伊利诺伊斯大学心理系教授,是幸福研究的先驱,人称“幸福博士”,曾任国际生活质量学会主席、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也是盖洛普组织资深研究员。迪纳博士是当今被引用最多的心理学家之一,有超过3万次引用。他在幸福研究领域已经发表有超过200篇论文,获得过国际生活质量学会杰出研究奖、首届盖洛普学术领袖奖、人格心理学杰克•布洛克奖。

克里斯多佛•彼得森

克里斯多佛•彼得森(Peterson)博士自1986年以来一直在密歇根大学学习、任教,现担任心理学和组织学教授,并且曾担任临床心理学专业主任。因为他在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还被聘为ArthurF.Thurnau教授。Peterson教授是世界上论文被引用最多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他是现任国际积极心理学会的秘书长,《积极心理学杂志》、《心理科学了望》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的顾问评委,同时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积极心理学手册丛书的总编辑。他的着作《积极心理学初级读本》于2006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他以在乐观、健康、品德和幸福感等领域的研究而闻名学术界。

中国研究人物

在中国,积极心理学也已得到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学者和将积极心理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者。

彭凯平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导,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文化与认知实验室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积极心理学会执委。曾担任多家国内外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咨询与培训顾问。研究社会和文化心理学、文化和认知(包括归因、判断偏差、辩证思维、自我与同一性),论文与着作多次获得中国和美国的学院大奖,文章被多本心理学书籍、杂志收录,并任加州大学美国文化研究领导委员会委员、加州大学学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亚洲社会心理学》编委;《华人心理学》编委、《社会及人格研究》编委、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研究所”“东亚问题研究所”“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长江学者、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基金会等多项资助与奖励;曾任美国心理学会(APA)科学领导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世界华人心理学家大会共同主席(2004)。

刘翔平

刘翔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全国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健康人格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学习障碍和注意力障碍,以及积极心理学。任全国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健康人格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厦门附属中学心理健康首席顾问,出版有《当代积极心理学》等多本专着。

任俊

任俊,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心理学博士,现为国际积极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理论心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近年来曾先后在国外SCISSCI、国内CSSCI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个人专着、译着多部,包括《积极心理学》、《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等多本积极心理学专着。目前主持“积极心理学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苏德中

苏德中,剑桥大学心理系博士,英国首相全民幸福运动政策顾问,英国剑桥大学幸福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研究方向包括殷盛、积极心理质素、积极企业组织行为、商业心理学及政治心理学等。2009年获达尔文纪念奖学金,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心理学及精神科,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首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大师丹尼尔•卡内曼、剑桥大学幸福感研究所所长弗里西亚-于佩尔。

安妮

安妮:生于中国北方,长于南方,1990年代移居美国。本科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毕业后分别做过专业健美操运动员、教育学教师、心理学研究员、公司职员、记者和节目主持人。难抵对心理学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在美国人最怕失业的关口辞去在美国媒体的工作,到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学习治疗处于负面状态的人。在哈佛期间选修了本.沙哈博士(TalBen-Shahar)讲授的积极心理学课(“哈佛的《幸福课》”),从此与积极心理学结缘。2011年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里格曼教授(MartinSeligman),学习怎样把人从负面或零状态提升到正面状态。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能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并让这世界因自己的一份贡献而变得更加美好,也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拥有积极美好的人生。赵昱鲲

赵昱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博士。参与创建了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并任副主席,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成员,美国《积极心理学日报》专栏作者。共同组织了中国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着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译有塞利格曼最新着作《蓬勃人生》。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获得化学和计算机两个硕士学位,由于执着对人生意义和幸福问题的追问,而辞去纽约金融公司的工作,致力于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推广和实践。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