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

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克勒”是英语“Colour”的音译,也有经典(Classical)的衍生义。最先吸收结合中西方文化的“老克勒”土洋结合,形成了早期的“海派文化”。21世纪,年轻“小克勒”继承了海派文化的精髓。
    中文名:海派文化 外文名: 定义: 地理位置:上海 出现时间:上世纪30年代 学派: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等

简介

海派文化同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较多的一个复杂的地域文化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对之有一个生动点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

海派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海派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形成

海派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继承了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上海开埠后,西方文明在上海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发展历史

萌芽时期

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就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了海派文化。

成长时期

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19世纪30、40年代,上海“八面来风”似的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

转折时期

1949~1965年间,建国以后,定都北京,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在电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上海虽然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但文化基础好,电影、小说在中国的影响仍然很大,这也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个中国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成熟时期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拔乱反正,在全中国范围对“文革”进行反思,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开始新的繁荣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健康地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内容

上海建筑文化,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

上海舞台文化,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形成,与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联袂”;

上海音乐文化,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调”、“梅花三弄”,迎来“广东音乐”、“欢庆锣鼓”、“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

上海书画文化,出现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上海饮食文化,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汇聚起具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

上海民俗文化,保存并革新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吸纳并发展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

特征

一是开放性,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熔铸中西,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二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上海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被动开放时期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海派文化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

继承

“克勒”是英语“Color”(彩色)的音译,也有一说是“Class”――作等级、阶级解释的,也有经典(Classical)的衍生义。以前上海最先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一群人,被称为“老克勒”,他们是也是最先吸收结合中西方文化的,“老克勒”土洋结合,形成了特定时期的“海派文化”。

进入21世纪,活跃在各个行业的年轻人的梦想是成为坚守海派文化阵地的“小克勒”。当人们被紧张的生活节奏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克勒”文化再一次人们所关注,其本身就说明了海派传统文化的不息生命力。“小克勒”们继承着海派文化的精髓,继承了上海人精致、有品位、中西合壁的个人生活情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