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最早于1910年由山东高等学堂增设附属中学开始,历经100余年。深厚的积淀与锐意进取的精神,使山大附中立于不败。[1]80年代以后,她更以“校风好,教育教学成果优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东邻林木蓊郁的山大老校校园,南近欧式风格的洪楼广场,享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赏心悦目的育人环境。
    中文名: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别名:山大附中 创建时间:1910 类别:公办 类型:中学 学生人数:1460 教师人数:81 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南市 学校属性:省重点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北路177号 学校地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学校历史

概况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随着山东大学的诞生而诞生。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官立山东大学堂,设专斋、正斋(相当于中学)、备斋(相当于小学)。迄今已经102年的发展历史。100多年来,山东大学附中和山东大学一样,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复校的多次变革。曾汇纳过几所中学。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发展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创立

清朝末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中,山东巡抚袁世凯于1901年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是年11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首任校长是政界闻人唐绍仪(时称管理总办)。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分专斋、正斋(中学)、备斋(小学),分斋督课。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课程。学制初为三年,后改为四年。1904年由泺源书院迁入杆石桥新校址(现为山东省实验中学)。1906年7月将原来的正斋和备斋改称预科。时任监督为陈庆和。1910年山东高等学堂增设附属中学。后因战乱停办。1926年6月30日,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下令在济南重建山东大学,颁布教学大纲(附省立专门六校,高中四校并归大学办理)。

1926年7月24日经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将山东省第一、第二、第六、第十四等四所中学的高中部学生拨给省立山东大学作为附属中学,同时向社会招生。著名社会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季羡林先生就是在1926年考入山东大学附中的学生(他1929年转入由山大附中高中部改设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193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n

停办

1928年8月日军占领济南,山东大学迁校临沂,此后山大附中停办。全国解放以后,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恢复生产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此就必须准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建设人才,在这种新形势的要求下,1952年6月7日,山东大学(山大几经变迁,此时校址在青岛)决定成立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筹备委员会,山东大学副校长陆侃如为主任委员,叶锦田等六人为委员。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于1952年11月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同年招收学员138名(原全国妇联副主席郝建秀同志就是山大速中第一届毕业的学生),由山大陆侃如副校长兼任速中校长,赵凌同志任专职副校长,邵平同志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工农速成中学学制四年,共招收学员957人。

1953年5月18日山大党委决定撤销工农速成中学临时党支部,设立党总支,决定邵平同志为党总支书记。1955年7月28日教育部通知自1955年秋季开始,工农速成中学执行普通中学校历,53、54年入学的学生一律改为四年制。1956年7月10日邵平任山大工农速成中学校长。1958年7月18日工农速成中学分文、理科招收二年制高中班学生100人。是年就原校改为山大附属中学。同年山大奉命从青岛迁入济南后,山大海洋学系留驻青岛成立山东海洋学院,山大附中易名为山东海洋学院附属中学。1963年夏,青岛市教育局接收了海洋学院附中,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隶属于青岛市教育局领导。

山东大学1958年下半年由青岛迁至济南后,着重解决迁校后的问题,于1959年1月5日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暂不恢复附中。后来由于国家经历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20余年中山大附中一直处于停办阶段。

发展

“文革”以后,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教育事业获得新生并得到迅速发展。当时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绝大多数院校设有附属中学,且办学质量较高,多数成为当地的名校。从客观上说,山东大学周边中学较少,山大教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突显出来,重建山大附中已成为山大广大教职工的愿望和要求。1983年初山大党委经研究,决定筹建中学,校名暂定为“山东大学职工子弟中学”,并由当时的总务处处长梅恒起同志任筹委会主任,史佩云同志为临时负责人。校舍临时设在山大老校二宿舍南门外一排平房内,同年8月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一个教学班24人、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教学班47人,任课教师6人,学生全部为山大教职工子女。1984年3月24日,“山东大学职工子弟中学”经山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核定规模500人。

基础设施

学校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配有五个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一流的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双向控制的闭路电视系统、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架借阅,吸引着众多渴求知识的学子们。

师资风采

山大附中引领风骚,立于不败,得益于先进的办学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民主、人文、规范的管理方法。

山大附中现任校级领导由:校长赵勇,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庄晓迎,副校长陈立军、申桂华;部门领导有:办公室主任郑廷伟、教务处主任董会丽、副主任朱子炎,政教处主任甄广军,副主任汤华财、教科室主任王波、总务处主任刘光利,校团委书记张敦迎、工会主席王振泉。

学校设有数学、语文、外语、理综、文综、艺体等教研组。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2130余名学生,131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103名。学校有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33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学科带头人3名,获省级以上优质课奖励者18人,硕士研究生46人,博士1人。

办学理念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有着“严谨、团结、进取、创新”的校风, “励志、勤奋、多思、求新”的学风和“敬业、严谨、博学、拓新”的教风,并以“校风好,教育教学成绩优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更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习方面,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很出彩:本校组织了许多次社会实践,让孩子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能早一步踏入社会,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从社会实践中理解父母的辛苦等。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坚持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因为有自由、所以思维活跃;因为有民主、所以积极参与;因为有倾听、所以善于表达;因为有宽容、所以敢于挑战;因为有责任、所以乐于奉献;因为有归属感、所以形成合力” 的管理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引导学校师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教育科研引导学校的发展,提出了“立足学校实际,坚持校本研究;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发展;引领学校文化,营造心灵家园”的科研理念,坚持“学校工作科研化,教学研究课题化”的工作思路。

学校重视教师发展,通过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实施分层评价、分层培养,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引导、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通过创造氛围,设计课程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学校建立了科学系统的特色课程体系,开设了学科拓展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等具有开创性的课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成立了家长学校, “让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满意”是我们的教育服务理念。今天,山大附中校舍精洁、秩序井然,书声琅琅,笑语欢歌;明天,山大附中人才辈出,桃李芳华,发展拓新,更加辉煌。山大附中给予学子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培养与孕育。

中考佳绩

“山大附中”人称“状元的摇篮”,是对学校骄人成绩的肯定。有4名学生获“中考状元”,97年及2000年均囊括济南市中考第一、二名,2000年及2002年济南市中考前十名中,山大附中均占其三。每年各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近百人次。“因材施教,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荣誉

由于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历下区学科竞赛优胜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尝试教学实验基地”,2002年、2003年先后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和“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达标验收。连续12年被评为历下区优秀学校和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12年,2009级中考成绩更是稳居全市第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