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渠

鄭國渠

戰國末期關中地區大型水利工程
鄭國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在秦國主持穿鑿興建,約十年後完工。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于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陝西省泾陽縣西北25公裡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餘裡。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2016年11月8日,在泰國清邁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灌溉論壇暨67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傳來喜訊,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中文名:鄭國渠 外文名: 别名:大型水利工程 地理位置:泾陽縣西北25公裡 建立時間:公元前246年 曆史意義:鄭國渠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灌溉工程 所在地:鹹陽 類别:名勝古迹 開放時間:全天

基本簡介

前 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納韓國人鄭國的建議,并由鄭國主持興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馀裡。泾河從陝西北部群山中沖出,流至禮泉就進入關中平原。平原東西數百裡,南北數十裡。平原地形特點是西北略高,東南略低。鄭國渠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地形,在禮泉縣東北的谷口開始修幹渠,使幹渠沿北面山腳向東伸展,很自然地把幹渠分布在灌溉區最高地帶,不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積,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統,可灌田四萬馀頃。鄭國渠開鑿以來,由于泥沙淤積,幹渠首部逐漸填高,水流不能入渠,曆代以來在谷口地方不斷改變河水入渠處,但谷口以下的幹渠渠道始終不變。

地理位置

關于鄭國渠的渠道,《史記》、《漢書》都記得十分簡略,《水經注·沮水注》比較詳細一些。根據古書記載和今人實地考查,大體說,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陽、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縣二級階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東,比降為0.64/00,沿線與冶峪、清峪、濁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将幹渠布置在平原北緣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農田。可見當時的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測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過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數鬥”的說法,當代實測,為171公斤/立方米,鄭國渠以多沙的泾水為水源,這樣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後,經濟、政治效益顯着,《史記》、《漢書》都說:“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戲]鹵之地四萬馀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鐘為六石四鬥,比當時黃河中遊一般畝産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戰國末年,秦國的40000馀頃,約合今天的28000馀頃。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數字不實。他們從今天泾水年均流量約50多立方米/秒,而每個流量隻能溉田200頃出發,說鄭國渠最多隻能溉田萬頃上下,所謂40O00頃,當是鄭國虛報。鄭國因為欺騙,已經得罪秦國一次,看來他不會再有膽量進行第二次欺騙。鄭渠溉田面積較大,疑與以下兩種情況有關。一是曆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據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桢《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載,東周秦漢為我國氣候的偏暖期,南方溫濕氣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記·貨殖列傳》有“渭川千畝”的記載,竹性喜溫濕,也證明了秦漢時關中平原雨量比今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關中主要作物為耗水量少、耐幹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後以耗水量較多的小麥棉花等為主。秦漢時,以較多的水量來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積當然會大大超過今天。

曆史功績

鄭國渠的作用不僅僅在于它發揮灌溉效益的100馀年,而且還在于首開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對後世引泾灌溉發生着深遠的影響。秦以後,曆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曆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禦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曆代渠道。漢代有民謠:“田于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锸為雲,決渠為雨。泾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稱頌的就是引泾工程。1929年陝西關中發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餓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國近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臨危受命,毅然決然地挑起在鄭國渠遺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親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動工,數千民工辛勞苦幹,曆時近兩年,終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萬畝土地。至此開始繼續造福百姓。

新中國成立以來,按照邊運用、邊改善、邊發展的原則,對新老渠系進行了3次規模較大的改善調整與挖潛擴灌。1949年-1966年為第一階段,1966年-1983年為第二階段,80年代後至1995年為第三階段。為繼續解決灌區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減問題.

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關中三大灌區改造之一,開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設為主要内容的灌區建設,共安排8項工程和方田38.7萬畝。主要項目有:渠首加壩加閘和除險加固、總幹渠險工段整治與石渠坡腳砌護,南幹渠改善,幹、支、鬥渠襯砌與翻修,重點建築物加固改造,排水幹溝整修以及通訊線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資1571萬元,建成渠、井、電、路、樹相配套的方田面積41.8萬畝,至1993年完成項目任務,1995年8月通過竣工驗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區共有幹渠5條,長80.42公裡,已襯砌67公裡,支渠20條,長297.49公裡,已襯砌78公裡;鬥渠527條,長1206公裡,已襯砌630公裡;配套機井1.4萬眼;抽水站22處,裝機1824千瓦;設施、有效灌溉面積分别為134.04萬畝(其中抽水灌溉面積37.2萬畝)和125.99萬畝。

鄭國渠自秦國開鑿以來,曆經各個王朝的建設,先後有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禦使渠、廣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當地。引泾渠首除曆代故渠外,還有大量的碑刻文獻,堪稱蘊藏豐富的中國水利斷代史博物館。現已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鄭國渠遺址曆來享有中國水利史“天然博物館”的盛譽。它的發現,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水利方面的成就,具有重要意義。

曆史意義

鄭國渠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剛即位,韓桓惠王為了誘使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設上,無力進行東伐,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執行疲秦之計。鄭國給秦國設計興修引泾水入洛陽的灌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王的計謀暴露,秦要殺鄭國,鄭國說:當初韓王是叫我來作間諜的,但是,水渠修成,不過 為韓延數歲之命 ,為秦卻 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恤志》)。秦王政認為鄭國的話有道理,讓他繼續主持這項工程。大約花了十年時間這項工程才告竣工。由于是鄭國設計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們稱為鄭國渠。

鄭國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陝西泾陽西北王橋鄉船頭村西北),鄭國在谷作石堰壩,擡高水位,攔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幹線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流經今泾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最後在蒲城縣晉城村南注入洛河。幹渠總長近300華裡。沿途攔腰截斷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濁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關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間構成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使高旱缺雨的關中平原得到灌溉。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産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泾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改造了鹽堿地4萬馀頃(相當于現在280萬畝)。一向落後的關中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 富庶甲天下 (《史記·河渠書》)。

鄭國渠的修成,為充實秦的經濟力量,統一全國制造了雄厚的物質條件。

鄭國渠的建設也體現了比較高的河流水文學知識,鄭國渠渠首工程布置在泾水凹岸稍偏下遊的位置,這是十分科學的。在河流的彎道處,除通常的縱向水流外,還存在着橫向環流,上層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河流中最大流速接近凹岸稍偏下遊的位置,正對渠口,所以渠道進水量就大得多。同時水裡的大量的細泥也進入渠裡,進行淤灌。橫向環流的下層水流卻和上層相反,由凹岸流向凸岸,同時把比較重因而在河流底層移動的粗砂沖向凸岸,這樣就避免了粗砂入渠堵塞渠道的問題。

曆史背景

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戰國末年秦國穿鑿的鄭國渠。當時所以要興建這一工程,除上面所說的自然條件因素外,另一個因素是政治軍事的需要。

戰國時,我國曆史朝着建立統一國家的方向發展,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以自己為中心,統一全國。兼并戰争十分劇烈。關中是秦國的基地,它為了增強自己的經濟力量,以便在兼并戰争中立于不敗之地,很需要發展關中的農田水利,以提高秦國的糧食産量。

韓國是秦國的東鄰。戰國末期,在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國中,當秦國國力蒸蒸日上,虎視眈眈,欲有事于東方時,首當其沖的韓國,卻孱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随時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采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采納這一誘人的建議。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稱鄭國渠。

鄭國渠是以泾水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農田的水利工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都說,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後來分别稱為仲山、谷口,都在泾縣西北,隔着泾水,東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壩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對鄭國渠渠首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經勘測和鑽探,發現了當年攔截泾水的大壩殘馀。它東起距泾水東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裡灣村南邊的山頭,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沖毀,已經無迹可尋,而其他殘存部分,曆曆可見。經測定,這些殘部,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1—20米不等,殘高六米。可以想見,當年這一工程是非常宏偉的。

遺址信息

富平鄭國渠遺址:流經富平的鄭國渠,全長約150公裡,可灌溉18萬馀公頃。其引水口至幹渠段,修有寬15~20米,高3~5米,長達6公裡的引水渠堤。現存鄭國渠口、鄭國渠古道和鄭國渠攔河壩,附近有秦以後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幹道遺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遺存。鄭國渠修成後,灌溉面積達280萬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使秦國從經濟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戰争準備。

鄭國渠遺址,目前發現有三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引泾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邊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明顯痕迹。地面上開始出現由西北向東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個大土坑,土坑之間原有地下幹渠相通,故稱“井渠”。鄭國渠工程之浩大、設計之合理、技術之先進、實效之顯着,在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保護

1996年鄭國渠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列入第八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名單并劃定範圍加以保護。

2015年12月1日,由陝西省水利廳組織編制的《鄭國渠遺産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日前通過專家評審,鄭國渠遺産保護工作将全面加快,并将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