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學

醫學影像學

中國基礎醫學分支
醫學影像學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 中文名:
  • 外文名:
  • 類别:
  • 主管部門:
  • 學科名稱:醫學影像學
  •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
  • 修業年限:五年
  •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 門類: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
  • 學科:醫學
  • 專業名稱:醫學影像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專業簡介

曆史

1895年德國的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線,不久即被用于人體的疾病檢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診斷學。近30年來,CT、MRI、超聲和核素顯像設備在不斷地改進核完善,檢查技術核方法也在不斷地創新,影像診斷已從單一依靠形态變化進行診斷發展成為集形态、功能、代謝改變為一體的綜合診斷體系。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技術如心髒和腦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學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學在不斷湧現,影像診斷學的範疇仍在不斷發展和擴大之中。

主要課程

物理學、電子學基礎、計算機原理與接口、影像設備結構與維修、醫學成像技術、攝影學、人體解剖學、診斷學、内科學、影像診斷學、介入放射學。

培養方案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的醫學高級專門。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常規放射學、CT、磁共振、超聲學、DSA、核醫學影像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的影像診斷和介入放射學操作基本能力。

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電子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醫學影像學範疇内各項技術(包括常規放射學、CT、核磁共振、DSA、超聲學、核醫學、影像學等)及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

3.具有運用各種影像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的能力;

4.熟悉有關放射防護的方針,政策和方法,熟悉相關的醫學倫理學;

5.了解醫學影像學各專業分支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态;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教學安排

基礎課:高數、英語等。

專業課:内、外、婦、兒、生理、病理、生化、解剖(人體解剖學、局部解剖學、斷層解剖學)、藥理,影像診斷(CT/MR/DSA/B超等)、影像技術及原理及一些電子方面知識等。

實驗課:主要是解剖課,但是基本不需要太多的切切割割,大多是看。還有很多小動物試驗,如兔子等,電路實驗也有一部分。

實習:年學校上課結束後有1年時間在大的醫院實習,跟正式工作差不多了多少,就是沒有工資,醫生會把實習的當成免費勞動力。實習大多時間在影像科室如放射科、ct室、磁共振、超聲、核素等邊工作邊學習,少數時間在臨床科室轉,學習一些臨床知識。

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主要課程:物理學、電子學基礎、計算機原理與接口、影像設備結構與維修、醫學成像技術、攝影學、人體解剖學、診斷學、内科學、影像診斷學、介入放射學、影像物理、超聲診斷、放射診斷、核素診斷、核醫學、醫學影像解剖學、腫瘤放療治療學、B超診斷學。

相近專業

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檢驗、放射醫學、視光學、康複治療學、精神醫學、醫學技術、聽力學、醫學實驗學、臨床醫學、醫療美容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康複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

專業前景

主要到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放射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的工作,醫學影像學專業畢業生也可在各類醫療機構、防疫機構、醫學科研部門、血站等單位,從事臨床影像技術、功能檢查等技術工作,也可到醫療設備公司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