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守恒定律

宇称守恒定律

物理学术语
宇称守恒定律原本是物理学界一致相信的原理之一,这已是历史的定论,在物理学中,这种“对称性”就是指物理规律在某种变化下的不变性。宇称守恒定律是说,物理定律在最深的层次上,不分左右,即左边和右边是守恒的。1956年10月,30岁的李政道和34岁的杨振宁在美国科学杂志《物理评论》上发表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质疑》一文,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假设。1957年1月,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率先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1957年10月,李、杨二人在提出该理论仅一周年的时候,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李、杨二人获奖时的中国国籍身份,宇称不守恒理论不仅在中国科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思想界和社会层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科学思想史上一大奇观。[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类别:
  • 主管部门:
  • 名称:宇称守恒定律
  • 应用学科:物理
  • 意为:空间的左右对称
  • 物理学:物理规律在某种变化下的不变性
  • 量子力学:是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特性的物理量

简介

简单说,宇称就是一种空间的左右对称。在物理学中,这种“对称性”就是指物理规律在某种变化下的不变性。例如,在实验室做某一实验,你无论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无论是今年做,还是10年以后做,只要实验条件没有改变,所得的实验结果都应是一样的。同样,同一个物理实验,你无论放到哪一个实验室去做,都应该得出一样的实验结果。总之,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不会改变物理规律的形式和结果。

量子力学里,宇称,是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宇称守恒定律是关于微观粒子体系的运动或变化规律具有左右对称性的定律。即微观粒子体系在发生某种变化过程(如核反应基本粒子的产生和衰变等)前的总宇称(其值为+1或-1)必须等于变化过程后的总宇称。其物理意义是,粒子体系和它的“镜像粒子”体系都遵从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

宇称守恒定律与许多实验结果相符合,原本是物理学界一致相信的原理之一,曾为人们所公认。尽管由于θ与τ粒子在实验中所显现出的矛盾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宇称守恒定律的怀疑,但要推倒这棵大树简直太难了,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直到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根据对实验事实的分析,首先从理论上指出,并由吴健雄等人在实验中证实,至少在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称并不守恒。从而证明,宇称守恒定律并不普遍适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