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

潮汕和客家地區尊奉的地方守護神
三山國王,廣東粵東地區及台灣潮州籍民衆所尊奉的地方守護神。三山指的是揭西縣河婆鎮北面的獨山、西南面的明山和東面的巾山。據載,宋太宗封此三山神為國王。文化起源于廣東潮汕地區和客家地區,通常被認為是潮汕人跟客家人始奉的“守護神”源于隋朝(581─618年)潮州府揭陽縣霖田(今屬揭西縣),其廟在潮汕各市、縣都有仿建,播及梅縣、興甯、大埔、豐順、海豐、陸豐、汕尾、惠東、台山、東莞、佛山、福建省東山縣、廣西省昭平縣等地,共有廟估計逾360座,它被潮人視為“社神”、“地頭神”,為當地民衆所奉的守護神,是閩南人、台灣人、潮汕人、客家人的共同信仰。有關三山國王的傳說,發生在粵東的潮州、惠州、梅州交界處的三座名山——巾山、明山、獨山。有關三山國王的資料,宋以前隻留下唐代名将陳元光的《祀潮州三山神題壁》及韓愈所祭的石界神,其他文字和實物無存。2007年,三山國王祭典被廣東省政府批準為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8年12月,昭平客家三山國王廟會被列為第七批廣西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仙名:三山國王 分 類:地方守護神 發源:廣東潮汕地區

簡介

三山指的是揭西縣河婆鎮北面的獨山、西南面的明山和東面的巾山。據載,宋太宗封此三山神為國王,故有此稱。三山國王祖廟在揭西縣河婆鎮西南3公裡處的玉峰(又稱大廟山)東北麓。由于河婆古屬霖田都,故又稱三山國王霖田古廟。

發展曆史

目前已知的有關三山神廟的記載,見于《宋會要輯稿》中的“三神山神祠”條:“三神山神祠在潮州,徽宗宣和七年八月賜廟額‘明贶’。”宋朝開發和統治南方時的常用策略即大量冊封南方土著的廟宇和神明,使之納入到朝廷的“教化”範圍内,三山神包括後來的媽祖也是此一時期受封成為“正統”神明的。n

在“三山國王”傳說系統化的過程中,元代翰林國史院編修劉希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山國王”一詞,也是在由其所撰《潮州路明贶三山國王廟記》中首次提出的。劉希孟将三山國王的“正統性”與韓愈的祭祀和宋代皇帝的冊封聯系在一起,這一描述也受到後世潮州府地區士大夫的認同,由此在明清兩代多次“毀淫祠”的活動中,對遍布粵東的三山國王廟并未觸動。

三山國王乃指揭西縣霖田之巾山助政明肅甯國王、明山清化盛德報國王和獨山惠威宏應豐國王。據揭陽縣志、潮州府志和永樂大典等記載,明代編修官劉希孟所撰之《明贶廟記》稱:三山神肇迹于隋,顯靈于唐,受封于宋。隋時建廟于揭西縣城西郊霖田之玉峰,稱霖田祖廟、三山國王廟和明贶廟。唐代古文學家韓愈刺潮,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曾祭玉峰之界石,即東潮西惠之分界石,其祭界石文,可與祭鳄魚文媲美,收入韓昌藜集。宋太宗賜廟額曰:“明贶”。仁宗加封“廣靈”二字。

唐朝開始,三山神成為當地山神,潮人對三山神普遍頂禮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在禳災納福,為一般民衆服務為主。相傳唐代中期,韓愈貶任潮州刺史,适逢潮州水患不斷,民不聊生,于是他便向“三山國王”祈求。果然,三天後雨過天晴,韓愈随即尊奉三山為神。n

到了宋朝,這“三山神”協助宋太宗打天下,使得宋師太原大捷,受到太宗趙光義的褒封:封巾山“清化威德報國王”,封明山“助政明肅甯國王”,封獨山“惠威弘應豐國王”,并賜廟名曰“明贶”。至宋仁宗明道年間,“複加封廣靈二字”。至此,“三山國王”經皇封,提升為國家神,成為為國家皇權服務的神靈象征。當時,其地域影響大體局限于潮汕。n

而在元初,張世傑奉宋少帝南奔潮州,“三山神”再次顯靈救助少帝突圍。經過曆代帝王的褒封,三山神由将軍、元帥、護國王等嬗變為“三山國王”,體現了封建王朝對忠義烈士的推崇和民衆對英雄豪傑的感佩。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潮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地民衆外,還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

廟宇統計

據不完全統計,粵東地區各地已知的三山國王廟超過200座。其中,汕頭65座,揭陽60座,潮州25座,梅州45座,汕尾109座。

2012年實地調查,汕頭市濠江區三山國王廟有38座。由此,前述不完全統計,粵東三山國王廟超過200座是十分保守的。n

    揭西縣霖田祖廟(始建于隋,至今有1400年曆史)。n饒平縣鴻埕大廟(始建于宋,至今有800多年曆史)。n汕頭市龍湖區官埭國王廟(始建于元朝至正初年,至今已有670多年曆史,是汕頭市現存最古老的三山國王廟)。n汕頭市潮陽區棉城蛇臍古廟(始建于明,有500多年曆史)。n汕頭市澄海銀砂古廟(始建于明,有600多年曆史,1996年重建),n汕頭市金平區浮隴三山國王廟(始建于清乾隆甲午年,有240年曆史,占地7.5畝,是汕頭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三山國王廟)。n汕頭市達濠王爺宮始建于明朝,清乾隆五十年改建三山亭,1985年遭火災,遂重建,2009年末重修。n汕頭市達濠青籃田心宮,始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1987年重修。n梅江區三角鎮半坑公王廟(始建于明,有600多年曆史)。

    傳播

    劉希孟《明贶廟記》記載“潮之三邑(海陽、揭陽、潮陽),梅、惠二州,在在有祠,歲時走集,莫敢遑甯”。明、清以來,随粵東移民所至,三山國王的香火被帶往鄰近省市,後來又漂洋過海,傳到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三山國王廟移民從家鄉帶來的原有的信仰而建立起來,反映了移民們為求生存、求發展而團結起來的思想意志。建神廟奉祀三山國王,舉行遊神賽會,正是利用它作為團結的形象。除單一籍祀神作為團聚的舊形式,在一些地方三山國王廟還起着地方性同鄉會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作用。

    祭祀形式

    每年農曆2月25日“國王生”,民衆到當地廟宇隆重祭拜。春節遊神時,三山國王也是被扛上街遊慶者之一。潮汕各地民衆以往還視它為“地頭爺”,新生兒女或親人病故,都進廟向國王禀報,好比登記或注銷戶口。對于台灣民衆來說,各王的封号及神誕日為:獨山惠威宏應豐國王是農曆3月16日;巾山助政明肅甯國王是農曆2月28日;明山清化盛德報國王是農曆3月24日。

    供奉神明

    清化威德報國王:大王,姓連名傑,字清化,聖誕是農曆二月二十五日。n

    助政明肅甯國王:二王,姓趙名軒,字助政,聖誕是農曆六月二十五日。n

    惠威宏應豐國王:三王,姓喬名俊,字惠威,聖誕是農曆九月二十五日。

    粵東地區三山國王廟

    據不完全統計,粵東地區各地已知的三山國王廟超過200座。其中,揭陽60座,汕頭65座,潮州25座,梅州45座,汕尾19座。經過重新整修、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有揭西霖田祖廟(始建于隋,至今有1400年曆史,成立有廟理事會),饒平鴻埕大廟(始建于宋,至今有800多年曆史),潮陽棉城蛇臍古廟(始建于明,有500多年曆史,相傳是當時全潮陽最大的三山國王廟),澄海銀砂古廟(始建于明,有600多年曆史,1996年重建)。此外,汕頭市區已發現三山國王廟有30多座。

    台灣島三山國王廟

    陳春聲教授根據各種調查資料互相校正核對,發現台灣的三山國王廟當坐170座左右。

    三山國王的由來

    據清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稱,獨山、巾山和明山三山對峙,「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穴,自稱昆季,受命于天鎮三山,托靈于王峰之界石,廟食一方」。鄉民遂于巾山之麓置祠合祭,水旱疾疫,有禱必應。宋太祖趙匡胤開基以後,劉?拒命,王師南讨,潮守侍監王某訴于神,天果然雷電以風,助王師之讨伐,劉?兵敗,南海以平。

    宋太宗征太原時,在城下見金甲神三人,操戈駛馬,沖鋒在前。凱旋後,觀三金甲神在城上。人以潮州三山神奏告太宗。宋太宗即诏封明山神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神為助政明肅甯國王,獨山神為惠威宏應豐國王。賜廟額為「明贶」。歲時合祭。另據《潮州府志》,三山國王之事迹略異。府志稱,宋代末年,恭帝被北擄去。文天祥立端帝于福州,改元景炎。

    元兵壓境時,張世傑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陽縣境,又被圍。情勢危急之中,忽見天氣驟變,風雷晝晦,有兵馬三支,從三面山中,由三位将軍率領,沖殺而出,驅退元兵,斯圍即解。帝與衆臣正欲向三支兵馬緻謝,兵馬迅速按原路退去,頃刻間不見蹤影。風雷過後,細視周圍,三面環山,一為綠樹蒼蒼,一為白石峨峨,一為土色赭赭。于是封三山為三山國王。邑人立廟祀王,所塑神像則一為青面,一為白臉,一為赭顔。此三山即為獨山、巾山和明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