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渡山歌

彌渡山歌

民歌
彌渡地處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東南部。彌渡縣城過去曾是各省遊民雜居之地,南來北往的馬幫不僅給這裡馱來了商業的繁榮,也給這裡捎來了夜深人靜時思親的吟唱,于是用歌聲釋放趕馬人的懷鄉之情,用歌舞驅散飄流他鄉的孤獨,深深震撼了人們的心靈,也引起了常常經受着生離死别心痛的當地人的共鳴。而彌渡山歌則是從那時起,這裡的人們慢慢養成的用歌聲傾訴喜怒哀樂的習性。彌渡山歌小調,口口相傳。它就像一部長詩,記錄着彌渡的時代變遷,抒發着各個時代人們的内心情感,傾訴着人們各個時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和愛憎。
    中文名:彌渡山歌 外文名: 所屬專輯: 歌曲時長: 歌曲原唱: 填詞: 譜曲: 編曲: 音樂風格: 歌曲語言: 發源地: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東南部 傳承方式:口口相傳 類别:歌曲

簡介

這是一首雲南漢族山歌。彌渡地處滇西高原,是一個富饒的民歌蘊藏地。它的北部有雲嶺、怒山,南部有哀牢山、無量山,加上相距不遠的洱海和大理石林,可謂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小河淌水》《繡荷包》等沁人心脾之作皆産生、流傳于此。此歌唱詞共八句,兩段。首段四句全部是興、比,後段開始也是興句,到“花轎搭起走起來”才最後揭開了題旨,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段,是很“南方化”的。它的音樂也如唱詞,開始的兩小節長音,是南方民歌中常見的“引腔”,接下來,是四個勻稱而較快的短樂句構成的全曲的主體部分,然後,“引腔”再度出現,把音樂引入尾聲,就是第四樂句的原樣重複。

全首民歌很清晰地分成:起(引腔)——平(四個短樂句)——落(引腔+第四樂句)三個部分,結構完整。全曲為五聲羽(6)調,同本地的《小河淌水》《繡荷包》等完全一緻,再次證明地區性音調傳統的客觀存在。

彌渡小引

境内發掘的戰國青銅鼓考證,2000多年前,彌渡就進入了農耕時代.隋末唐初,洱海地區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鄧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大部落争相崛起,這裡被稱之為了“六诏咽喉”。

史書記載

唐樊綽《蠻書》卷五記載:“龍尾城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東白崖﹙今彌渡縣紅岩鎮﹚城路”。滇西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從這裡穿境而過。“白崖城……正南去開南城十一日程”記載了當時馬幫從彌渡南面去“開南”﹙今景東縣﹚的路程。《明萬曆趙州志》、天啟《滇志》皆記的“彌隻裡”、“彌隻鋪”,便是現今的彌渡縣密祉鄉文盛街。馬幫從白崖南下經“大莊”哨,過“腰惠鋪”(今彌渡縣寅街鎮加會邑村)登景東山坡﹙在加會邑村的山巒裡﹚進入密祉壩。往北上定西嶺,直達下關;往右進藏區;往左上博南古道。

現今發展

“一送小郎﹙是﹚箱子邊,箱子底下兩吊錢……”﹙彌渡方言,“吊”為“千”﹚。《送郎調》細膩地描繪出了趕馬哥上路時小倆口辭别的動人情景,淋漓盡緻地唱出了情侶惜别的依戀之情。流傳至今的彌渡《趕馬調》,民間流傳着五、六個版本的唱法,沒有人說得清它起源何時,但一聽到這歌聲,就知道那是從千裡迢迢的驿道上傳來的山歌小調。

脍炙人口的《繡荷包》、《大風刮來樹頭歪》、《月亮出來亮汪汪》、《郎騎白馬白汗衫》等山歌小調,旋律優美、委婉纏綿。一旦歌聲悠然地飄起來,趕馬人的生活,趕馬人離别親人的情形,被古道分離了的親情,仿佛就會活生生地再現出來。

人們的風俗

彌渡人自古善于用歌聲娓娓叙事,叙事的旋律中又表達着真摯的情感,也往往烙着時代的印迹。“一更裡,我夫拿去把兵當,隻為中日戰争起,不知哪日在一起……。”一聽這《妻哭五更》,便知道這歌是抗戰開始流行的。而聽《當兵曲十二月》:“正月當兵是新年,日本鬼子太欺人,自從蘆溝橋事變,中國抗戰已六年……。”

則能聽到民族覺醒的心跳聲和抗戰烽火的熊熊燃燒聲。當時還傳唱着的《送郎抗戰》、《女子抗戰》、《代信小曲》﹙“代信”彌渡方言:“捎信”﹚、《抗戰十二月》,叙述了日寇的燒殺奸淫,唱出了對入侵者的憎恨、鄙視,中華民衆奮起抗戰的英雄氣魄。

相互聯系

一首歌是一個故事。聽曲山歌小調,就是聽一個完整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旋律,表現着激揚、高亢、平靜的心情,描繪出一個個時刻、一個個季節的真實的情景。“一更陽雀叫啾啾,妹在房中巧梳頭……”唱到“三更陽雀叫兮兮,妹在房中巧穿衣……”,鋪展開的是女子等待男方來定親的難奈心情;唱到四更、五更“前穿五龍征北鬥……雙雙媒人過禮來”,聽完這曲《陽雀調》,一個磨磨蹭蹭梳頭、戴花、穿衣,滿懷期盼的姑娘,熬過一陣難奈的時光,便喜形于色地站在了你的面前。

歌曲代表

歌曲代表與原唱

彌渡山歌得以向全國傳播,首先得益于雲南花燈表演藝術家袁留安先生。袁留安先生青年時曾在大理州彌渡縣工作,搜集整理了《繡荷包》《十大姐》、《彌渡山歌》等雲南經典民歌,得到了著名民歌演唱家黃虹等很多人的青睐。

黃虹,著名的雲南民歌歌唱家,原名黃瓊芝,出生于昆明一個酷愛民間歌舞的家庭,從小受到雲南花燈、民歌小調、抗日歌曲、滇劇音樂的熏陶,早年積極投入抗日戰争和中國革命。

新中國成立後,黃虹一直是雲南省歌舞團的獨唱演員,1953年她參加了雲南及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彙演,由她整理、編詞、編曲、演唱的雲南民歌,在群衆中廣泛流傳,如《小河淌水》、《放馬山歌》、《我望槐花幾時開》、《猜調》、《趕馬調》、《繡荷包》、《彌渡山歌》等,這些歌中有些被選入音樂院校的聲樂教材中,有的被改編為器樂曲。

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雲南,中國著名歌唱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李谷一老師生于雲南,于1984年發布專輯【鳳陽花鼓】與【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并收錄彌渡山歌【繡荷包】【小河淌水】【山對山來崖對崖】等代表歌曲,讓彌渡山歌走向全國。

《放羊調》從正月放羊唱到臘月放羊,《采茶調》唱的是正月采茶到臘月,《大采花》唱出了正月到臘月媳婦回娘家采花戴頭上的情形,《魯班調》從一月唱到十二月,唱的是一間房子如何蓋了起來。許多山歌小調,唱“一”必然唱到“十”,有“一送”就有“十送”;從“一更”起唱,就要唱到“五更”。

“擡頭明月光,低頭思故鄉。”彌渡“望月思情,以月寄情”的山歌小調比比皆是。“一更裡,月出頭,情郎不來妹焦愁,不脫花鞋連着睡,小手彎彎做枕頭……”這首《貪花鬧更》從月亮出山唱到月兒落西,唱出了“露水夫妻不長久”的黑色幽默;“月亮出來照山崖,照着小妹繡花鞋……。”《山對山來崖對崖》與前一支歌嘲笑的情調完全不同,歌聲中,皎潔的月光裡蘊涵着的是心心相印的純樸之情。

故事講述

彌渡從遙遠的古代中走來,經曆了古驿站帶來的喧嚣、兵家長期征戰以及明代以後的屯兵、開疆移民活動。在深隧的曆史隧道中滞留了人民的豐富情感,也沉澱着彌渡數不清的山歌小調。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文化部門和很多民間文化音樂人士曾經進行很多次的收集記錄,現存的印刷集冊中,人們能看到的就有284首山歌、400多首花燈小調。然而,當這些記錄、收集者再次深入民間的時候,又會發現許多鮮為人知的山歌小調。一位幹部三年前在他80歲高齡的父親辭世後為其整理遺物時,發現一本民國三十年記錄下的《山歌十四首》白棉紙手稿,抗戰時期的山歌小調就是由此發現的。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阿妹歌聲意切切,阿哥聽來情真真。這首中國民歌——《小河淌水》,出自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堪稱“東方小夜曲”。或唱或聽,優美的旋律使人陶醉,熟悉雲南的人,還會想起“到了彌渡,不想媳婦”的民諺。

名字的發展

彌渡,曾名迷渡。相傳這裡原是一片浩瀚的水鄉澤國,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彌渡”。為諱水患,清代改稱彌渡。它猶如一塊翡翠鑲嵌于滇西高原。唐代,彌渡是南诏王國腹心之地。10多萬中原将士和商賈遊民,不僅給這片豐腴的土地帶來了農商技術,也給這塊多情的地方傳播了黃河文化。于是,彌渡便有了“燈從唐朝來,藝從唐朝起”之說。到了明朝洪武年間,軍屯、民屯、商屯和開疆移民活動連綿不斷,又給這裡帶來了纏綿婉轉的長江文化。

經過曆史的滄桑,彌渡以其境内漢族和彜、回、白等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滲透,綜合自己地方民族文化的長處,博采祖國南北文化的精華,形成了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燦爛多姿的傳統文化。

彌渡是“花燈之鄉”、“民歌之鄉”、“山歌之鄉”。《小河淌水》源于密祉。詞曲改編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于彌渡縣的密祉。他回憶1947年春天的一個晚上作這首曲子時的情景說:“密祉放羊調優美的旋律讓我想起家鄉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風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來亮汪汪》的歌名。雲南大學《教學唱》主編江骛建議用《小河淌水》更好,這首歌發表後,逐漸流傳開來。

”密祉不僅山歌調子優美動聽,而且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發源地。這裡的龍燈盛會起源于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曆史。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兩天,18個村的群衆彙集密祉大寺,獅、龍、鳳乘興起舞,男女老幼同場賽唱,晝夜狂歡,氣氛熱烈,實屬罕見,被譽為“東方的狂歡節”。

代表山歌

彌渡山歌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山對山來崖對崖》,這首歌富有節奏性,是一首傳唱很廣的情歌,我國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最早于1984年演唱,著名歌手張也、劉芳、阿幼朵等都演唱過。

歌詞:

山對山來崖對崖

蜜蜂采花深山裡來

蜜蜂本為采花死

梁山伯為祝英台

耶咿哪

山對山來崖對崖

小河隔着過不尼來

哥擡石頭妹兜沙

花橋擡起走過尼來

耶咿哪

山對山來崖對崖

蜜蜂采花深山裡來

蜜蜂本為采花死

梁山伯為祝英台

耶咿哪

山對山來崖對崖

小河隔着過不尼來

哥擡石頭妹兜沙

花橋擡起走過尼來

耶咿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