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

印刷

科技發明方面術語概念
印刷(Printing,GraphicArts,也用使用GraphicCommunications即圖形傳播的)是将文字、圖畫、照片等原稿經制版、施墨、加壓等工序,使油墨轉移到紙張、織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複制原稿内容的技術。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和指南針、火藥、造紙共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印刷術發源于中國人獨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蓋印兩種方法逐步發展而合成的,是經過很長時間,積累了許多人的經驗而成的。印刷術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把印刷術稱為"文明之母",這是再恰當不過了。
    中文名:印刷 外文名:Printing 所屬學科: 别稱:文明之母 印刷版材常見種類:PS版 樹脂版 鋅版 紙版 網版 用途:書刊印刷 新聞印刷

概述

那麼,究竟什麼是印刷呢?n就字面意義而言,着有痕迹謂之印,塗擦謂之刷。用刷塗擦而使有痕迹着於其他物體,謂之印刷。簡而言之,印刷就是生産印刷物的工業。印刷物的生産,與印章類似。先刻印章(版),後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轉移于紙、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n按印版型式,分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及孔版印刷四類。n若用倍率較大的放大鏡仔細觀察比較,則印刷品之外觀上,可概略判定其屬於何種印刷。n凡是線條上所印油墨有堆起現象者,即為凹版或凹鋼版印刷品,因凹版之印墨系堆存於較深之凹槽内,墨較濃厚也。n凡是畫面滿布隐約之白線方格布紋,而暗部墨色濃厚,光部墨色淡薄者,是為普通照相凹版印刷品。其所以有白線方格布紋隐約滿布畫面,乃系制版時加曬網線,防止印刷時刮刀将印紋凹槽内之印墨刮去也。n凡是線條或網點之中心部份墨色較濃,其邊緣有欠整,而又無堆起現象者,即是平版印刷品。乃印版之有印紋與無印紋部份均一律平坦,而邊緣部份受水侵蝕故也。目前各國彩色印刷品,多用平版印刷。n凡是印刷品之紙背有輕微印痕凸起,又其線條或網點邊緣部份整齊劃一,及印墨較其中心部份為淺淡者,則為凸版印刷品,此乃凸起之印紋邊緣受壓較重,受擠迫之物理現像。n凡是畫面滿布绉紋,有如洗石子之水泥牆壁,而暗部墨色較濃,光部墨色較淡者,乃是珂羅版印刷品。其绉紋乃是制版時版面膠膜因受光多少不同,經顯影沖洗後收縮而成,類似造山運動中所形成之山谷然,藉以承載印墨者也。n其他如瓶罐、曲面及一般電路闆等之印刷,多用孔版.n

印刷程序

按印刷生産程序分,有直接印刷與間接印刷之别。n直接印刷者,版面印墨直接與被印刷物質接觸,而移轉印墨於其上。所有之凸版印刷機(最新出品之橡皮版或塑膠版輪轉機在内)與凹版印刷機,及最老式平版印刷機中之手搖石印機,均為直接印刷。n間接印刷者,版面印墨系先轉印於橡皮滾筒(Cylinder)上,再由橡皮滾筒将印墨移轉於被印物質上,如俗稱之橡皮印刷機(OffsetMachine)是直接印刷版,印紋為反像;間接印刷版之印紋則為正像。

印刷原理

按印版之有印紋部份與無印紋部份在印刷過程中,産生印刷品的原理,可分為物理性印刷(PhysicalPrinting)及化學性印刷(ChemicalPrinting)兩類。n物理性印刷者,印墨在印紋部份完全是一種堆積承載,無印紋部份則低凹或凸起,與印紋部份高度不同而不能沾著印墨,任其空白,故印紋部份印墨移轉於被印物質上,僅屬物理機械作用。一般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乾平版印刷等,均屬物理性印刷(印刷面高於或低於非印刷面)。n化學性印刷者,印版無印紋部份(非印刷面)之不沾著印墨,并非由該部份低凹、凸起、或被遮擋,乃是由於化學作用,使其産生吸水拒墨之薄膜使然。固然,印紋部份(印刷面)吸墨拒水,無印紋部份吸水拒墨,水與油脂互相反撥,仍是物理現象,但在印刷過程中,須不斷使無印紋部份補充吸水拒墨之薄膜,故為化學性印刷。平版橡皮印刷機之印刷,即屬此類。蓋其水槽溶液中,須加入類及膠類物質,使源源供應羧基團之粘液層,方可保持印版非印刷面部份不被油脂侵染。n

印刷色彩

按印刷品之色彩顯示,可概分為單色印刷與多色印刷兩類。單色印刷,并不限於黑色一種,凡以一色顯示印紋者皆是。n多色印刷(PolyColorPrinting)又分增色法(CasingMethod)、套色法(RegisterMethod)及複色法(Multi-colorMethod)三類。n增色法者,在單色圖像中之雙線範圍内,加入另一色彩,使增其明晰鮮豔,以利閱讀也。一般兒童讀物之印刷,多采用之。n套色法者,各色獨立,互不重疊,亦無他色作範圍邊緣線,依次套印於被印物質上而成者。一般線條表,商品包裝紙、及地形等之印刷,多采用之。n複色法者,依據色光加色混合法(AdditiveColorMixingProcess),使天然彩色原稿分解為原色分色版,再利用顔料減色混合法(SubtractiveColorMixingProcess),使原色版重印於同一被印物質上,則因原色重疊面積之多少不同,而得畢肖原稿之天然彩色印刷品者也。所有彩色印刷品,除為數甚少之增色法與套色法而外,全屬複色法所印。n

印刷版材

按印刷版所用之版材不同,有木版,石版,鋅版(亞鉛版),鋁版,鎳版,鋼版,玻璃版,石金版,美版,電鍍多層版,紙版,尼龍版,塑膠版,橡皮版等。n木版,百版、玻璃版等,因不能彎曲,隻能用於平床機印刷。鋼版多用於凹版印刷。其馀則為平版或輪轉印刷機所用。n合金版類有鉛、銻、錫合金溶液澆鑄之紙型鉛版或鑄為活字之排版。有鎂,鋁合金米拉可版(MiracolPlate),及、鎳合金之蒙尼金屬版(MonelMetal)等。n多層金屬版有丁面底之雙層金屬版(BimetalPlate)及丁面層鋼底(甚至有用不鋼材者)之三層金屬版(TrimetalPlate)。n因版材不同,所用印刷機,印刷墨、印刷技術、及印刷效果亦互異。n印刷版材常見種類:nPS版:(俗稱膠印版)适合彩色或單色較精密的印刷,适用機器為平版印刷機。一般留版可供續印所使用,印刷的品質相當精密與良好。n樹脂版:适用批量生産(商标印刷機,輪轉機)。如名片機、圓盤機适用一般少量的名片、店卡、請柬、貼紙均可。n鋅版:如名片機、圓盤機、燙金機适用,特别使用在燙金、壓凸(使用版)上,品質良,另有平版印刷用之版材(為國内最早的平版印刷之版材)。n紙版:适用于快速印刷機等(用完即丢棄),此版因為紙質版材,故無法保,其造價亦較為低廉。n網版:适用于網版印刷機等,此版适合印一些較為特殊的材質,如;PVC、布料、玻璃等。n

被印材料

按被印材料的不同,有紙張印刷,白鐵印刷、塑膠印刷,紡織品印刷,木闆印刷,玻璃印刷等。n紙張印刷為印刷品之最大宗,約占95%,無論凸版、平版、凹版、孔版均可适用,故稱普通印刷。n用紙張以外之被印材料,多屬特殊印刷。n

印刷品用途

因印刷業務之種類不同,用途亦異。如書刊印刷、新聞印刷、廣告印刷、鈔券印刷、地圖印刷、文具印刷、特殊印刷等是。n書籍雜志之印刷,以往采用凸版印刷。近年多改用平版印刷。n新聞印刷,以往盡用凸版輪轉機印刷,因其快速而印量大也。近為适應彩色需要,改用平版或照相凹版輪轉機印刷。n廣告印刷,含彩色圖片、畫報、海報等在内,大部份采用平版印刷,間或亦有用凸版,凹版或孔版印刷者。n鈔券及其他有價證券印刷,以凹版印刷為主,亦須以凸版及平版輔佐,而盡其全功。n地圖印刷則以照相平版為适宜。因其幅員大、精度高、套色多、印量少、而原稿又多為單色也。n文具印刷,如信封、信紙、請帖、名片、帳冊、作業簿本等,必須成本低廉、大量印刷,因而品質較次,故多以凸版印刷為優先考慮。n包裝印刷,小如各類鹼甜菜蔬食品,糖果、餅乾、蜜餞、大如各型包裝用之瓦楞紙箱以及室裝潢布置用之壁紙等,均多以照相凹版印刷。n特殊印刷,如瓶罐、燙金、浮凸、軟管、電子、電路、标貼、車票、箔片。n

印前作業排版

CorelDRAW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綜合性軟件包,具有圖形繪制、圖像處理、網頁制作、印刷排版、卡通動畫等多種功能。CorelDRAW在國内的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地方就是應用于出版物的印刷排版的前期工作,俗稱印前作業。雖然這僅僅隻是CorelDRAW的一部分功能,但因為我們在處理其他工作時,也會相應習慣性地調用其他軟件,如處理圖像我們會馬上用起Photoshop,制作網頁會用Dreamweaver,處理動畫會用Flash等等;所以在這裡,我将以一張小卡片為例,從圖形的排版到刀模圖的繪制進行簡單的介紹。n在進行印刷排版之前,我們要先對工作對象進行一些分析,比如用什麼紙張,準備上什麼印刷機,采用什麼工序,要不要進行什麼藝術加工或什麼特殊工藝等等。n規格是拼八模/正度對開紙,雖然有一些浪費的紙張,但這種情況是難免的,如果想減少紙張的浪費,我們可以在拼版之前先用筆和紙預算一下,比如本例版,拼八模後的卡片的印刷面大小為500x740mm,而正度紙的對開尺寸為546x787mm,大度紙的對開版面是597x889mm,特度紙的對開大小是444x634mm,顯然用其他的紙張的浪費似乎就更大了,所以還是用正度紙合适。n

工藝技術和管理

膠印是當今國内印刷企業采用的最主要印刷方式,它的工序主要流程是:設計制作—數碼打樣—CTP/菲林打樣—印刷—後道—質檢。在生産中經常會因種種故障而影響正常生産,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在日常膠印生産上和管理上,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見,可供業界同仁參考。

1.印版滾筒表面應塗鉻和鎳

四色海德堡膠印機,如果印版滾筒表面是塗鋅或鐵,那麼鋅或鐵都會與水鬥溶液裡的酸起化學置換反應生鏽、氧化,滾筒體不能緊貼襯墊物和印版,如滾筒面長期泡在酸液裡,會産生腐蝕生鏽,印版滾筒體改成塗鉻或鎳就不會産生以上事故。

2.水鬥溶液不應滲透到印版滾筒表面

機台操作員工,如果将印版襯墊襯得不平整或破損後沒及時更換,使印版在滾筒上不平整,把酸性水鬥溶液滲到印版滾筒體表面,酸性水鬥溶液與印版滾筒表面接觸,造成印版滾筒表面腐蝕生鏽,所以在裝版時要把印版緊貼襯墊,使之間沒有任何間隙,這樣就可避免酸性水鬥溶液滲透到印版滾筒表面,印版滾筒就不會腐蝕生鏽。

3.水鬥溶液PH值酸性大強

機台人員應嚴格控制水鬥溶液的濃度,操作工藝中,應在滿足圖紋清晰、版面空白無油膩、版面不髒不糊的前提下,PH值控制在5—6.5之間。因為在強酸中印刷,會産生印版耐印率低、油墨乳化值高,油墨不易幹燥,從而引起背面粘髒、墨色暗淡、不光亮不鮮豔等。

4.版面水分太大

機台操作工還要嚴格控制印版表面水分,水分控制略大,印版不易顯髒,水分控制較少,一旦受氣候或外部環境的影響,印版容易挂髒,所以,掌握水墨平衡很重要。n此外,衡量膠印技工水平高低,就看是否做到“三平”(滾筒平、水輥平、墨輥平)。n

5.加強工藝技術管理

以上事故主要是在工藝管理上沒有控制好版面水分和水鬥溶液PH值濃度,管理不到位,膠印機台人員的人為原因造成事故。n所以,應該加強企業内部工藝技術管理,提高職工技術素質,提高工作質量。n

行業術語

P數:指16開紙張一面。n菲林片(Film):是通過照排機轉移印刷品電子文件的透明膠片,用于印刷曬版。n克數:衡量紙張厚度的重要指标。n打樣(Proofing):制作印刷樣稿的過程。n出片:用電子文件輸出菲林片的過程。n膠版印刷(Offset):平版印刷,所用印刷版材是平滑的。n膠版紙:印刷紙質的一種,紙張表面沒有塗布層,多用于信紙、信封等。n光銅(Artpaper):印刷紙質的一種,表面有塗布層,并且有光澤,多用于彩色宣傳品印刷。n無光銅:印刷紙質的一種,又稱啞粉紙,表面塗布層經過亞光處理,多用于彩色宣傳品印刷。n令(Ream):衡量紙張數量的單位(1令等于500張)。n印刷n對開:指将全開紙從中裁一刀為對開。nMO:印刷前期用來存儲電子文件的大容量可擦寫介質。n色樣(ColorSwatch):所要印刷顔色的标準。n撞網:又稱龜紋,指四色加網套印時出現兩種或以上顔色的重疊。n叼口(Gripper):印刷機上紙時的叼紙處。n出血(Bleed):為裁切印刷品而保留的位置。n實地(Solidplate):指滿版印刷。n光邊(Cropping):指塗布層印刷成品的裁齊。n專色(Spotcolor):指四色(黃、品紅、青、黑)之外的特别色。n硬刮和軟刮:凹版印刷中刮刀的不同裝法在印刷中所産生的效果是不樣的。硬刮是指刮刀離支撐刀片較短,效果反差大,易磨損版輥,對解決版面不幹淨會有一點作用。軟刮是指刮刀離支撐刀片距離較長點,效果是色調平緩,易産生灰霧。對于版上淺網部分的轉移會有一定的幫助。n

印刷的種類

浮雕印刷(Relief)

浮雕印刷是将印刷品經過壓力加工使能與原稿相似者,一般制作對象均是油畫之類。因為油畫在原畫上有顔料之厚度,而普通印刷成品隻能表現其平面的,如果能使印刷品成為與原來一樣的該凸就凸,該凹就凹,那不是更真實嗎?浮雕印刷又分為高級品及大衆品兩種。高級品是使用質量極好的紙張印刷精制,在數量上很有限。大衆品則使用普通紙張印刷,為大衆普及品,因此在生産數量上較多。當印刷完畢之後,在印刷物上面附上膠膜,然後将預先制好的壓盤(即自原畫經照相制版所得之凹凸版)在印刷品上進行加壓工作,就能夠制成與原畫相同之美麗複制品。此種浮雕印刷品以名畫複制為最多,其他尚有被利用在美術畫集或風景明信片之類等等。

燙金銀箔方式(Foil-Stamping)

在書籍的封面或木闆或塑膠面等等經常看到的金色字體或圖案,其表現方式是将所需燙金的圖案或文字制成凸型版加熱,然後在被印刷物上面放置所需顔色的鋁箔紙,加壓後其鋁箔便落至被印刷物上,此種效果奇佳,同時使其鋁箔密接在印刷物上,又永不褪色。

磁性印刷(MICR)

磁性印刷大部分用在有價證券之支票方面為多,以免蒙受假冒之作用,磁性印刷被稱為MICR,亦即是Magneticlnk.CharacterRecognition之簡稱。其主要印刷用途是由0-9等數字及符号,在支票下方以磁鐵粉混人油墨裡印刷此種數字或符号。由于文字所産生之電氣波差不同,因此,才構成分類處理上之鑒别。磁性印刷在支票上應用非常廣泛,如美國,一年支票流通量有200億張之多。在工作方法上,分為手工與機械兩種。n磁性印刷所用之紙張本身就混合鐵粉而帶磁性性質。在印刷時由于各數字及符号之油墨所附荷之電波差不同,因此,在印刷時與紙張磁性相吸而構成其不同之電波差以達其目的。磁性印刷在未來不僅是支票上之利用,甚至于其他有價證券均可以使用。n

凹凸壓印(Embossing)

使用壓力方式使紙張産生浮凸現象,當然這是利用紙張的彈性機能而産生的感覺。凹型和凸型兩種模型是必要的,一般方法是把凸型放置在乎台上固定,然後稍為加熱,凹型由上至下壓,則紙張便産生凹凸之形狀。有很多情況是商标或圖案外緣必須壓印成立體凹凸形時,則必須在四邊精密套準規線,否則其形态和印刷部分便不能完全吻合。

浮出印刷(凸字粉印刷)Thermography

使平面上的印刷物變成立體凸狀,這是浮出印刷加工之方法,在商業上甚有利用價值,因其能表現高貴大方。特别是贈送禮物之包裝紙、标簽、包裝盒更能顯現其商品之價值。其方法極為簡單,即在普通的印刷物印刷之後,使用樹脂粉末(為香港目前所使用之松香粉之類)撒布在未幹之油墨上,則粉末即融解在油墨裡,然後加熱就能使印刷部分隆凸起來。浮出印刷所使用的粉末有光豔的,無光澤的、金色、銀色、螢光色等等。印刷方式有采用凸版印刷與平版印刷。一般此種印刷機器均使用半手工化的制作,但目前已被發展為全自動化機器了,即由印刷到上熱采用一貫作業方式,使得生産量急速增加,現代被利用最為廣泛的莫過于立體面壁紙,其他如包裝紙、标貼、包裝盒、名片、信封、信紙、賀年卡片均利用甚廣。

壓印成型(Die-cutting)

在我們生活範圍裡印刷物經常有圓形或圓角或其他不規則情形,這是當印刷完畢後壓切成型的效果。此種壓切方式是先裝成一個木制模型然後由周圍以薄型鋼片刀順其邊緣圍繞,再加以緊搏後壓切。

雕刻凹版印刷(凸墨印刷)

雕刻凹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印刷術,以前主要是精細的印件如紙币、證券、郵票等。

制版與印刷

雕刻凹版的印刷制作與柯式印刷等有很大的分别,首先把來稿放大約十倍,把外圍線用手工刻劃在一塊鋅片之上,再用一部縮細機械把外線縮回原大刻在一塊約八份一寸的銅片上。而這件銅片上是塗有一些防腐蝕薄膜的,因為銅片隻是勾上字的外圍線,所以要用手工将粗身地上的薄膜刮去,然後用藥水将印紋蝕深,最後仍要用放大鏡及雕刻刀,耐心地将線邊、尖角等位置修好,再鍍上一層鉻,這印版便大功告成。n在印刷方面,這當然要用一部特别的凹版印刷機。它的方法是印版經過油墨槽,再經一片平直的鋼片刮去版面多餘的油墨,後再經過一抹油紙,将多餘的油墨抹清。這時凹下的印紋便藏滿油墨,放上紙張,經壓力油墨便轉移到紙上,因油墨較厚,所以幹涸後便有凸出的感覺。若是做擊凸效果,增加壓力,不加油墨,可造成精細的凸印效果。n

印刷系統

印刷系統主要由供墨部刮刀、印刷版輥、壓印輥等部分組成。

供墨部分

根據印刷版輥直徑的大小手動調節印刷正面的調節手輪,調節墨盤底座上下移動,以印刷版輥不接觸油墨墨盤面。版軸不接觸油墨盤邊緣為調整極限,版輥在墨盤中的浸入量一般在版輥直徑的1/4~1/3為宜。n根據生産量、油墨用量的多少,可以采用氣動循環泵供墨的方式,以減輕在生産過程的工作量,提高産品質量的穩定性。操作者根據印刷品在油墨桶回流處或紮在墨盤的進墨管上,以過濾掉油墨中的雜質和油墨墨皮。n攪墨棒一般是用鋁合金制成的棒狀物,表面有螺旋狀的連續突起,即所謂“波紋”、兩端有磁性材料,可以吸附在版輥上。印刷時攪墨棒漂浮在油墨一面,版滾轉動時,受吸附作用朝反方向轉動。轉動時,波紋帶動表層油墨運動起來,從而把油墨打均勻,避免印産品生相應的質量問題。n

刮刀

刮刀在供墨系統中的作用是将印版表面空白部分的油墨刮除,保準個凹版滾筒圖像區的精确載墨量、在非圖像區保留最少的油墨。這一層極薄的油墨層能在刮刀片與印版滾筒接觸面之間起到潤滑作用。如果墨層太厚或印刷距離太短,印刷時非圖像區就會在印刷品上留下模糊的印迹;如果墨層太薄,刮墨刀片與滾筒之間的磨損會太大,影響印版輥與刮墨刀的使用壽命,不能保證效果。

印刷版輥

凹版印刷用印版的結構由基礎鋼輥、鎳層、銅層、和鉻層組成,制作工藝師在鋼輥的基礎上采用電鍍的方式将其他被鍍層鍍到輥的表面。其中鋼輥師整個滾筒的基礎和載體;鎳層師結合層,能使銅層與鋼輥之間牢固地結合在一起,不至于在制版印刷的過程中脫落;銅層師滾筒最重要的部分,所有的雕刻操作說明即制版過程都是在銅層中進行的;鉻層是保護層,由于金屬銅材質較軟,而凹版滾筒在印刷的過程中藥經受不鏽刮刀的刮磨,因此隻有足夠的硬度才能保證版滾筒耐印力達到要求,所以,在完成制版之後,要在整個滾筒的表面鍍一層鉻。n印刷中網點的微觀變化在宏觀上改變着圖像的階調層次。所以說,網點是印刷中最小的、也是最基本的印刷感知單位。凹版上是以圖像或線畫的墨層厚薄來表示圖像層次的。凹版上印刷部分凹陷的深度淺,填墨量就很多,印刷後印品上的墨層就越厚;而印刷部分凹陷的深度淺,填墨量就少,轉印到印品上的墨層就薄;墨層厚的部位,就顯得圖像暗,油墨層薄的部位,就顯得明亮,凹版印刷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反映圖像的層次的。凹版印刷中凹印版上存在網牆,印刷上網牆的存在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起支撐凹版印刷過程中刮墨裝置上的刮墨刀;二是為了防止在印刷過程中,凹版上網穴與網穴之間油墨的相互流動。n

壓印輥

在壓印輥的作用下,産生适量的變形,使承印物與油墨有充分接觸的機會,同時,由于網點内的油墨離開刮墨刀位置到壓印點的距離内,表層溶劑油部分已揮發,因而對承印物的潤濕黏着性有所下降,在壓印時網點内的新鮮油墨可以從網點的邊緣溢出,并與基材黏附,從而實現油墨轉移。此對淺網的油墨轉移有特别的意義,這也是在一定程度内增加印刷壓力可以提高油墨轉移率的原因。壓印輥表面壓印橡膠,一般有氯丁橡膠和丁氰橡膠兩種

中國印刷行業現狀與趨勢

現狀

近年來,中國書、報、刊印刷行業經營效益較為穩定,毛利率維持在15%-16%之間,銷售利潤率維持在12%-14%之間。但與其他行業相比,行業投資回報率并不太理想,行業總資産報酬率低于6%,淨資産利潤率低于8%;所幸兩項指标都呈波動上升趨勢。n據《書、報、刊印刷行業市場前瞻與領先企業分析報告前瞻》統計,我國書、報、刊印刷行業銷售規模在經曆2009年小幅下降後,2010年重新回到兩位數增長速度,行業銷售收入達672.93億元。與此同時,行業利潤達到31.77億元,同比增長43.71%。n2011年,首都出版版權工作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改革,加快資源整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出版産業的融合,創新和完善新聞出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努力開創首都出版和版權工作的新局面。據前瞻網調查,從《中國印刷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截至2010年11月底,北京地區新聞出版業收入達到466.17億元,同比增長9.45%;資産總額達到935.15億元,同比增長8.74%;利潤總額30.59億元;從業人員11.58萬餘人。新聞出版行業收入總額在全市文化創意産業9大領域中排名第四位。n

未來将有可能出現以下趨勢:

中國傳統印刷業發展迅速但畸形,利潤低下、信息不對稱嚴重,買賣溝通不暢、熟人交易為主等等問題屢見不鮮。電子書打壓書刊印刷,廉政之風打壓包裝印刷,數碼印刷搶占個性化印刷,我們傳統印刷行業産能過剩,全國平均開工時間隻有50%,南北差異巨大。可以預見的印刷行業的互聯網化,甚至制造業的互聯網化将會是趨勢!網絡渠道更加的方便,便捷,節省資源,保護環境,節約人力。對于此,傳統印刷行業也需要盡早改變。n1、大中型出版機構一體化運作;n2、出版機構與技術提供商的合作将進一步深入;n3、中小型出版機構将走服務外包之路;n4、新型數字出版機構不斷湧現,以互聯網形态為主;n5、閱讀器廠商開設網絡書店;n6、傳統渠道全面向電子渠道轉型;n7、運營商進入全流程數字出版;n8、将出現更加細分的專業數據庫服務商。n當然,中國數字出版産業的發展仍然面臨着各種各樣的格式、産品價格、商業模式、結算、用戶體驗等諸多問題。n

而這些趨勢的發展和問題的解決都将基于一個主旋律:合作。而合作的目标是1+1=11。請注意,不是1+1=2,而是11,是希望獲得更大的價值,對于以幾何級數發展的産業而言,隻有更大的價值才可以稱之為價值。為此,我們還要做很多艱苦而細緻的工作,比如共同組建建設性聯盟,探讨如何将數字出版與出版機構更深入結合,制定切合實際的數字出版戰略規劃,規範商業模式和市場策略,以及進一步厘清合作夥伴等。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明确我們要什麼,能給合作夥伴帶來什麼,我們的合作能給産業帶來什麼。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在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面臨消費萎縮、渠道漫長、技術叠代不夠等現實問題時,海量的個性定制潛在需求成為互聯網時代抛向印刷業的橄榄枝。随着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印刷企業仍然不能停下創新腳步,繼續探索如何挖掘用戶個性化需求,釋放消費潛力。2020年我國印刷品進口金額為25.16億美元,出口金額為115.83億美元,商業印刷品和出版物印刷品是國内印刷品進口的主要商品,包裝印刷品和商業印刷品是國内印刷品出口的主力。

從這個角度上理解,“讓合作夥伴更有價值”具有現實意義,勢必将成為未來中國數字出版産業發展的重要話題。

全球印刷市場現狀

《中國印刷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全球印刷市場分為三大塊:美國、歐洲和亞洲各占全球印刷市場的三分之一。中國印刷工業總産值在2006年已躍升至世界第三位。全球印刷市場總值為6100億美元,北美占32%,歐洲占32%,亞洲占28%,其他地區占8%。然而,到2011年,全球印刷市場将“東移”:北美将占28%,歐洲将占31%,亞洲占30%,其他地區占11%,全球印刷市場總産值将達7200億美元。歐洲印刷市場有兩個相反的趨勢:東歐印刷市場在未來5年的增長率高達51%,而西歐則隻有12%。從2006年~2011年全球前12大印刷市場的圖表來看,中國已經取代德國和英國成為第三大印刷市場。然而,到2011年,印度将從第12位躍至第8位。另一個顯著增長的市場是印度尼西亞,2011年總印量将達100億美元。

印刷發展史

印刷術起源于中國,發源于中國人獨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蓋印兩種方法逐步發展而合成的,是經過很長時間,積累了許多人的經驗而成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現存最早文獻和最早的中國雕版印刷實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7世紀,唐朝初期出現雕版印刷。

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9),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是有記載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術。1241年至1250年楊古為忽必烈的謀士姚樞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學》、《近思錄》和呂祖謙的《經史論集》等書散布四方。元代科學家王祯(1260-1330)發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幾種版本加以證明。其中常被人們提到的是被稱為宋本活字本的《毛詩》。由于該書的《唐風•山有樞》篇内的一版中“自”字橫排著,完全可以證明是活字版。王祯在《農書》中叙述木制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闆木作印盔,削片為行,雕版木為字,用小細鋸锼開,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試大小,高低一同。然後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盔字即滿,用木榍榍之,使堅牢字皆不動。然後用墨刷印之”。王祯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萬字的《旌德縣志》100部。

中國金屬活字的早期記載,見于元代科學家王祯(1260-1330)在《造活字印書法》(1298):“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書,但上項字樣,難以使墨,率多印壞,所以不能久行。”元朝(1271-1368年)已有雙色紅、黑套印之書籍。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四十三卷二十冊。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栾城集》等。明朝時期(1368-1644年),出現了雙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層次的彩色印刷品。15世紀中葉,約翰•谷登堡(1397-1468)從1436年開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闆木質印書機,1445年開始設廠印書。直到1477年幾乎傳遍了歐洲并在歐洲流行開來,成為現代印刷術的起源。

1589年,西方的鉛活字和印刷機傳入中國,中國出版業開始以鉛活字印刷出版圖書。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最早的圖書——《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鉛活字本的《新舊約聖經》(漢字)1838年英國人台約爾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漢文鉛字,1842年被報到香港1844年美國人谷玄在澳門設花華聖經書房,利用台約爾的這套鉛字經營鉛印業務。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诏令制木刻活字。253500個木刻活字,在一年内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金簡在圖文并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中記述造木活字的程序。1845年.德國又生産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機。1860年,美國生産出第一批輪轉機。以後德國又相繼生産了雙色快速印刷機、印報紙用的輪轉機,以及雙色輪轉機,到1900年又制成了六色輪轉機。

從1845年起,大約經過一個世紀的時間,各工業發達國家都相繼實現了印刷工業的機械化。1859年美華書館遷往上海,在這一年由該館技師美國人别利改進了漢文活字規格,定出了37種标準,奠定了漢文鉛字制度的基礎。他又創造了電鍍字模,發明了元寶式排字架。他還把中文鉛字分成常用、備用和罕用三類,每類都以《康熙字典》部首檢字法排列。提高了鉛印書的生産效率。從此中國開始創辦活字印刷機構,印刷業逐步走上了機械化的道路。與此同時,西方石印術也傳入中國并得到相當的發展。凹版印刷術世紀末期也開始在中國使用,圖書産品的形式也發生變化——精裝與平裝開始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