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葉小灌木,高60-80厘米。枝多而細直,呈帚狀,具縱紋,被短柔毛。葉片紙質,生于短枝上的橢圓形或近長圓形,生于長枝上的闊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1-2厘米,頂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圓或長楔尖,全緣,幼時兩面被較密的長柔毛,老時脫毛;中脈兩面均凸起,側脈極纖弱,通常僅于基部的1對較明顯,網脈密而顯著,兩面均凸起;葉柄長3-5毫米,被柔毛,短枝上的葉無明顯的葉柄。頭狀花序近無梗或于果期有長達8毫米的短梗,單生于側枝之頂,直徑7-10毫米;總苞鐘形或近圓筒形,直徑6-8毫米;總苞片5枚,内層與外層的形狀相似,大小幾相等,長圓形或近長圓形,長8-10毫米,寬2.5-3毫米,頂端鈍,背面被緊貼的絹毛;花托小,不平,無毛,直徑約1.2毫米。花雌性和兩性異株,先葉開放;雌花花冠紫紅色,長約13毫米,舌狀,舌片長約6毫米,頂端3淺裂,兩性花花冠白色,管狀2唇形,長約13毫米,5裂,裂片極不等長,長的達8毫米,短的長僅1.5毫米;花藥長達6毫米,頂端尖,基部箭形,尾部漸狹,長約1.5毫米;雌花花柱分枝外卷,頂端略尖,兩性花的子房退化。瘦果紡錘形,長約7毫米,密被毛。雌花冠毛豐富,多層,淺白色,長約10毫米,兩性花的冠毛少數,2-4條,雪白色,長7-8毫米。花期5月。
生長環境
田紫草一般适生于低山丘陵坡地、灌木叢中、平原荒地、田邊、路旁、河湖灘地、沙自灘、石礫質山坡、崗地等。作為田間雜草,它常大量生度于管理不善的冬、春麥田、馬鈴薯和油菜等旱作田中。多伴生于草甸、草甸草原、幹草原、荒漠草原和沙生植被中。在摞荒地上或各類田間荒地上能成片成長,形成群聚。田紫草适應的生态幅比較寬:從寒溫帶到中亞熱帶的氣候條件均能适應。對土壤要求不嚴,既耐幹旱,又耐土壤貧瘠。它在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的幹旱而貧瘠的礫質山坡上能夠生長。對礫質土、砂土到黏性土均能适應;土壤pH為5.6-9.0,耐鹽堿性比較強。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甯夏、甘肅、新疆、浙江、江蘇、安徽、湖北和四川等省(區)、也是黃河三角洲的廣布種;俄羅斯西伯利亞、高加索、哈薩克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蒙古、朝鮮、百日本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田紫草在亞熱帶地區,春、秋二季均能出苗。秋季出的苗可以越冬,來年5月上旬開花,5月下旬至6月下旬結實并成熟,果熟後植株很快枯死;春季出的苗一般于7月中旬種子才能成熟,表現出一年生的性狀。物候期一般比冬小麥提早15-25天(指秋季苗)、晚春、初夏出的苗花期可推遲到8-10月。一年生的生育總天數120天左右;越年生的生育期總天數為270抄-300天左右。在溫帶地區一般呈一年生性狀,其物候期比亞熱帶地區推遲20-30天。田紫草冬性比春性生長快,植株也高大,種子産量高且飽滿,再生力也比較強,一般刈割1-2次後仍能再生。
繁殖方法
田紫草依靠種子進行繁殖。種子成熟後借助風力或粘附在動物身上傳播。新成熟的種子經短時間休眠,遇适宜條件即可萌發出苗,發芽率在80%以上。
主要價值
田紫草植株細弱,莖、葉柔軟,營養豐富,無毒、無怪味,但全株被伏糙毛,影響飼用效果。除馬不食外,各種畜、禽均可利用。駱駝喜食,綿羊、山羊樂食,牛少量采食,終年均可利用。幼嫩莖、葉切碎後,豬、兔、雞、鴨和鵝等均喜食。人亦可食用。種子經榨油後的油粕富含營養,可作精飼料,各種畜、禽均喜食。田紫草在開花前,粗蛋白質、粗脂肪、無氮浸出物的含量是相當高的,可與優質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相媲美;果期,粗蛋白質、粗脂肪含量明顯下降,粗纖維與無氮浸出物卻明顯上升,可見,以開花前利用最為合理。
參考資料
1.麥家公·植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