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

牧草

飼養牲畜草或其他草本植物
牧草,一般指供飼養的牲畜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強,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因此成為飼養家畜的首選。[1]牧草中不僅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還含有對維持反刍家畜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纖維,這是糧食與其它飼料所不能替代的。牧草品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畜牧業經濟效益的高低,需加以重視。
    中文名:牧草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英文名:fodder、herbage、forage grass 拼 音:mù cǎo 注 音:ㄇㄨˋㄘㄠˇ

簡介

牧草指作為家畜飼料而栽培的植物。廣義的牧草包括青飼料和作物。作為牧草的條件最好是具備生長旺盛草質柔嫩、單位面積産量高、再生力強、一年内能收割多次、對家畜适口性好、營養上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長骨骼所必需的适量的磷鈣及豐富的維生素類等。從這一點來看以豆科植物為好。

收割後可作為鮮草(soiling grass)、幹草(hey)、青貯飼料(ensi-lage)使用或不收割直接放牧。禾本科牧草有梯牧草(timothy)、野茅(orchard grass)、六月禾(kentucky blue grass)、細麥(拟)、羊茅、棕葉狗尾草等。豆科牧草有紫苜蓿、三葉草、三葉豆,巢菜(救荒野豌豆)、雞眼草等。因為全年都是處于固定的飼料作物的環境,所以在病蟲害防治上是比較困難的。

引證解釋

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可供牲畜放牧時吃的草。《楚辭·天問》“中央共牧,後何怒” 漢 王逸 注:“言中央之洲,有歧首之蛇,争共食牧草之實。” 張長弓 《草原似錦》:“在這兒,逐年移動侵蝕牧場的黃沙不見了,泉水清澄,牧草碧綠,山花紅豔。”

養殖

牧草是發展畜禽生産,特别是草食家畜生産的基礎。牧草中不僅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還含有對維持反刍家畜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纖維,這是糧食與其它飼料所不能替代的。優質的飼草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家畜的營養需求,如果不是在生産或育肥期,一般不必再補充精料。許多試驗表明,如果飼草的質量過低,無論補充多少精料,牛的奶産量都呈下降趨勢;可是精料在占日糧20%不變的情況下,

用高質量的開花前的苜蓿幹草替代低質牧草如麥草稭、稻稭等,牛奶日産量可從23.5kg提高到36.2kg。對于育肥期的牛和羊,在精料比例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幹草質量,家畜增重效果顯着。牧草是家畜最廉價的飼料來源。與糧食作物相比,用牧草飼喂家畜的成本要低得多。在相同面積的土地上,生産條件一緻的情況下,一畝柱花草就可以生産1000~2000kg幹草,按它的蛋白質含量15%計,可提供150~300kg的純蛋白,相當于其它作物的2~3倍。

種植技術

一、對牧區的選擇

首先牧草的種植地區面積要廣闊些,在對牧區的選擇上就要選擇寬闊平坦的地區,土壤要比較肥沃、深厚而且排水性較好的土質,能夠支持牧草茂密生長和多季生長的營養需要。在選定牧區的位置後要對牧區的土地進行一次翻修,可以使土質更加疏松,也可以将土壤中的營養分布更加均衡。

二、對牧草的選擇

牧草的種類非常的衆多,選擇最主要的條件是要草質要好、産量高、可以多季收割、生命力強、對牲畜營養價值高并提高牲畜的肉質等。大部分是以種植豆科類的作物為主,還有很多作物可以選擇比如黑麥草墨西哥玉米草、皇草牧草、甜象草牧草、紫花苜蓿等衆多品種。但是廣大牧農朋友也要根據自身農場所在的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等條件進行選擇牧草。

三、牧草的養護

廣大牧農們在選擇了牧區和牧草後,要根據牧區的大小選擇牧草的量數。将牧草種在土壤裡以後要進行養護。因為牧草的生長需要多季供給牲畜,所以要在平時對牧草的養護時要增加對牧草的施肥,提高牧草的生長速度。另外在夏季天氣比較炎熱,水分蒸發旺盛要增加對牧草的澆水。另外還要對牧草的病蟲害進行預防和治療。

最後,當牧草成熟時要及時放牧或者收割,以便牧草新一季的生長,也可以保證牧草的鮮嫩和營養充足。

品種

黑麥草

是飼養豬、鵝、兔、羊等畜禽的優質牧草,種草養畜是來一種種養結合的優良模式,是獲取較高經濟效益的一條好途徑,黑麥草是冬季牧草的最佳品種,它具有适應性好、易種植、産量高、營養好、适口性好的優點。

墨西哥玉米草

是一年生的優質牧草,其莖稈粗壯,枝葉繁茂,質地松脆,味甜,牛、羊、豬、魚、雞、鴨、鵝都愛食。

再生能力強,年可割7~9次,每667平方米(1畝)産青草2萬公斤以上。營養豐富,粗蛋白含量為13.68%,賴氨酸含量0.42%。

玉米草既耐酸也稍耐鹽堿、耐水肥、耐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我國凡是能種玉米的地區均可種植。莖葉直接飼喂,也可青貯,消化率較高,賴氨酸含量高達玉米粒含賴氨酸的水平,投料20kg即可養成1kg鮮魚,用它喂奶牛,産奶量比喂普通飼草提高5%~10%。種一畝墨西哥玉米,可頂8~10畝玉米。

墨西哥玉米草播種季節與各地玉米近似,可育苗移栽,也可直播。行株距50×30cm,畝實5000~6000株穴,每穴2~3粒,揪播深2cm,畝用種約1kg。苗高50cm可第一次刈割一次,每留茬比原留稍高1~1.5cm,注意不能割掉生長點,以利再生。

皇竹草

皇竹草是從哥倫比亞引進的雜交育成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生長期可達到25年。它具有高産、優質、用途廣泛等優點,被譽為飼草之王。

皇竹草營養豐富,富含動物需要的17種氨基酸,幹草粗蛋白含量達18%,精蛋白含量達16%,每畝所産鮮草相當于8~10畝玉米蛋白質含量,是草食畜禽的優質飼料。産量高,每年可收割10~12次,畝年産鮮草4~5萬斤,可喂4~6頭牛,20~40頭羊,200~400隻兔。

适應性強,适宜各種土壤,耐瘠、耐濕,栽培簡單,管理粗放,隻需深耕松士,用農家肥作底肥,開出排水溝,畝用種量1000株,按行、窩距2.7尺~2.1尺挖窩,土質較差适當增加栽種量,栽種時用土壓實,澆足定根水。成活10天後,每畝用15~20kg尿素提苗,每次收割後視情況施肥。該草幾乎無病蟲害,隻需防治土蠶危害即可。

收割采用整株收割方式,留茬3~6寸。飼喂魯西黃牛、西門塔爾牛、夏洛萊牛、利木贊牛兔雞、鵝、魚、豬需收割嫩一些,飼喂牛、羊收割可老一些,繁殖可采取壓稈和分蘖方式。

春季栽種的有墨西哥玉米草等,秋季栽種的有黑麥草等;皇竹草在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種,北方除了冬天,其他時候也可以種。

甜象草

台灣甜象草是大陸地區從台灣引進的優質高産牧草。據台灣牧草種植委員會統計,每公頃産量為200~400噸,即畝産14~28噸,抗寒能力強于皇竹草,粗蛋白含量稍低于皇竹草。較耐寒,越冬後恢複生長快,抗性較強,試驗期間未發現病蟲害,粗脂肪、鈣、磷均稍高于桂牧一号。是一種高産優質的牧草,值得推廣應用。

從外觀看,台灣甜象草和皇竹草比較相似,但不少養殖者的實踐證明:将甜象草與皇竹草、桂牧1号同時喂鵝、兔做實驗,動物一般會首先選擇甜象草,其次是皇竹草。台灣甜象草不僅産量高,而且含糖量高,适口性非常好,在未來的幾年,有望成為畜牧養殖的首選牧草品種。

兩岸關系好轉後台灣甜象草在江西、四川、廣東、廣西等地都有種植。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為苜蓿屬(MedicagoL.)多年生豆科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廣泛、最重要,也是我國分布最廣、栽培曆史最久、經濟價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被譽為“牧草之王”。1公斤優質紫花苜蓿草粉相當于0.5kg精飼料的營養價值。氨基酸含量非常高,幹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是玉米的5.7倍,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紫花苜蓿屬于多年生優質豆科牧草,高30~100cm,根系發達,主根深入土中長達數米,側根主要分布于20~30cm以上的土層中。莖直立或斜生,基部多分枝,莖中空或有白色的髓。三出羽狀複葉,葉片長10~25mm,寬10mm。花冠紫色,含花8~25躲。種子呈腎型,長2~2.5mm,寬1~1.3mm,黃褐色,陳舊種子為深褐色。

紫花苜蓿适應性廣泛,喜溫暖和半濕潤到半幹旱的氣候條件,在年降水量隻有300mm、PH值為6.5~8.0範圍内均能生長。最适宜在地勢高燥、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長。具一定的耐鹽性,據測定,幼苗的耐鹽度(全鹽含量)為0.3%,成長植株的耐鹽度一般為0.4~0.5%。國際上根據抗寒性的不同,将紫花苜蓿品種分為10個休眠級。休眠級為10的品種冬季不休眠,适于冬季溫暖地區種植;休眠級為1的極休眠,适宜于冬季極其寒冷的地區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