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

狗尾草

禾本科狗尾草屬植物
狗尾草(學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一年生。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葉鞘松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葉舌極短;葉片扁平,長三角狀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狀或基部稍疏離;小穗2-5個簇生于主軸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橢圓形,先端鈍;第二穎幾與小穗等長,橢圓形;第一外稃與小穗第長,先端鈍,其内稃短小狹窄;第二外稃橢圓形,頂端鈍,具細點狀皺紋,邊緣内卷,狹窄;鱗被楔形,頂端微凹;花柱基分離;葉上下表皮脈間均為微波紋或無波紋的、壁較薄的長細胞。穎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中文名:狗尾草 拉丁學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綱: 超目: 目:禾本目 亞目: 科:禾本科 亞科:黍亞科 族:黍族 亞族: 屬:狗尾草屬 亞屬: 組:狗尾草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一年生。根為須狀,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稈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厘米,基部徑達3-7毫米。葉鞘松弛,無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邊緣具較長的密綿毛狀纖毛;葉舌極短,緣有長1-2毫米的纖毛;葉片扁平,長三角狀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鈍圓形,幾呈截狀或漸窄,長4-30厘米,寬2-18毫米,通常無毛或疏被疣毛,邊緣粗糙。

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狀或基部稍疏離,直立或稍彎垂,主軸被較長柔毛,長2-15厘米,寬4-13毫米(除剛毛外),剛毛長4-12毫米,粗糙或微粗糙,直或稍扭曲,通常綠色或褐黃到紫紅或紫色;小穗2-5個簇生于主軸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橢圓形,先端鈍,長2-2.5毫米,鉛綠色;第一穎卵形、寬卵形,長約為小穗的1/3,先端鈍或稍尖,具3脈;第二穎幾與小穗等長,橢圓形,具5-7脈;第一外稃與小穗第長,具5-7脈,先端鈍,其内稃短小狹窄;第二外稃橢圓形,頂端鈍,具細點狀皺紋,邊緣内卷,狹窄;鱗被楔形,頂端微凹;花柱基分離;葉上下表皮脈間均為微波紋或無波紋的、壁較薄的長細胞。染色體2n=18(Avdulov, Krishnaswamy, Tateoka):穎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

主要亞種

巨大狗尾草(拟)(亞種)Setaria viridis(L.) Beauv. subsp.pycnocoma(Steud. )Tzvel.

與原亞種的主要區别為植株粗壯高大,約60-90厘米,基部數節具不定根,基部莖約7毫米。葉鞘較松,上部不太包稈,無毛。産中國多省區;生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坡、路邊、灌木林。歐洲、亞洲中部、西伯利亞、烏蘇裡和日本也有分布。

産地生境

産全國各地;生于海拔4 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原産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現廣布于全世界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模式标本采自北歐。

生長習性

狗尾草喜長于溫暖濕潤氣候區,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及粘壤土為宜。

發生規律

狗尾草為一年生晚春性雜草。以種子繁殖,一般4月中旬至5月份種子發芽出苗,發芽适溫為15-30℃,5月上、中旬大發生高峰期,8-10月份為結實期。種子可借風、流水與糞肥傳播,經越冬休眠後萌發。

綜合防治

主要危害

與農物争奪水分、養分和光能:雜草根系發達,吸收土壤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很強,而且生長優勢強,耗水、耗肥常超過作物生長的消耗。雜草的生長優勢強,株高常高出作物,影響作物對光能利用和光合作,幹擾并限制作物的生長。

雜草是作物病害和蟲害的中間寄主:不少雜草是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病菌和害蟲常年在雜草上或根部寄生或過冬,次年春天再遷移到作物上進行危害。

降低農作物産量和品質:由于雜草的直接和間接(病蟲害傳播)危害,會明顯影響作物産量和品質。

影響人、畜健康:如麥田雜草毒麥和種子,含有毒麥堿,混入小麥粒内,可引起人和牲畜中毒;蒼耳籽内也含有毒物質,誤食多量後,會造成人、畜中毒。

增加管理用工和生産成本:雜草較多的農田,其除草的用工量消耗多,同時由于大量用工,增加了生産成本。

狗尾草俗稱毛毛狗,為果園雜草的優勢種之一,繁殖力強,危害嚴重。

防治措施

合理輪作:這是改變雜草生态環境抑制和減輕雜草危害的重要農業措施。

物理除草:最常用的是利用地膜覆蓋,提高地膜和土表溫度,燙死雜草幼苗,或抑制雜草生長。

土壤耕作:利用犁、耙、中耕機等農具,在不同時間和季節進行耕作,對雜草有殺除作用。

人工除草:狗尾草适生範圍廣,傳播途徑多,因此,對蘋果園四周及果園内要适時中耕2-3次,把雜草消滅在幼苗階段。

藥劑防除:可用克蕪蹤,拉索、撲草淨、敵草隆等除草劑防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