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赤豆是一年生、直立或纏繞草本植物。高30-90厘米,植株被疏長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盾狀着生,箭頭形,長0.9-1.7厘米;小葉卵形至菱狀卵形,長5-10厘米,寬5-8厘米,先端寬三角形或近圓形,側生的偏斜,全緣或淺三裂,兩面均稍被疏長毛。
花黃色,約5或6朵生于短的總花梗頂端;花梗極短;小荀片披針形,長6-8毫米;花萼鐘狀,長3-4毫米;花冠長約9毫米,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常稍歪斜,先端凹,翼瓣比龍骨瓣寬,具短瓣柄及耳,龍骨瓣先端彎曲近半圓,其中一片的中下部有一角狀凸起,基部有瓣柄;子房線形,花柱彎曲,近先端有毛。
莢果圓柱狀,長5-8厘米,寬5-6毫米,平展或下彎,無毛;種子通常暗紅色或其他顔色,長圓形,長5-6毫米,寬4-5毫米,兩頭截平或近渾圓,種臍不凹陷。花期夏季,果期9-10月。
産地生境
中國南北均有栽培。美洲及非洲的剛果、烏幹達亦有引種。
生長習性
赤豆性喜溫、喜光,抗澇。全生育期需要10℃以上,有效積溫20-25℃,一般在8-12℃以上開始發芽出苗。赤豆對光照反應敏感,過早播種延長生長期,成熟期并不提早。所以由高緯度向低緯度引種時會提早成熟,而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引種時會延長成熟期。赤豆生育長短因品種而異。
生長期短的可在60-90天;生長期長的在80-120天。赤豆在開花前後需水最多,開花結莢期遇高溫、幹旱,易造成落花、落莢;過于濕潤,植株容易倒伏。在鼓粒成熟期,天氣晴朗利于光合作用,有利提高粒重。赤豆在疏松的腐殖質多的土壤中生長最好。沙土地種植赤豆粒紅有光澤。壤土地種植的赤豆發烏、暗紅色。赤豆對土壤适應性較強,在微酸、微堿性土壤中均能生長。
播種方式
赤豆為一年生豆科作物,其前茬應選小麥、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為宜,避免與豆科作物重迎茬,以免感染病蟲害而減産。其輪作方式和大豆一樣應宜采用三區輪作或四區輪作:麥、玉、豆(赤豆);麥、麥、豆(赤豆);麥、雜、豆(赤豆);麥、麥、玉、豆(赤豆)。應選較瘠薄茬口而不宜選肥茬。可以與玉米、高粱、向日葵等高稈作物間作,這樣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還可在田埂、地邊、樹空等地種植。赤豆單作或間作、套種。由于耐蔭多以間、套種方式種植,單作很少。主要形式有:
1.赤豆與春玉米、高粱、谷子套種。春玉米與赤豆以1:1或2:2方式套種。一般在玉米定苗之後,在玉米行間套種赤豆,
2.赤豆與夏玉米、夏谷混作。播種夏玉米或谷子時,赤豆随之下種,定苗時注意玉米株間留一定株數的赤豆苗。
3.棉花與赤豆套種。春天棉花出苗後,在大行内穴播一行赤豆,赤豆選用棵小早熟品種。這種套種方式,對棉花下部通風透光有利,能減少蕾鈴脫落,多坐桃。有時在棉花、花生、甘薯等作物缺苗地塊補種赤豆。
4.春甘蕾套種赤豆。在甘薯地隔溝墩播赤豆,一墩5-6株。赤豆成熟早,當赤豆收獲時,正值甘薯塊根第二次膨太高峰期,不影響甘薯産量,還多收幾十斤赤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