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

刀豆

豆科刀豆屬植物

刀豆(Leguminosae)豆科刀豆屬的栽培亞種,一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也是豆科植物刀豆的種子。秋、冬季采收成熟莢果,曬幹,剝取種子備用;或秋季采摘嫩莢果鮮用。刀豆的幹燥成熟種子,别名刀豆子,大刀豆。化妝品采用其幹燥的種子。纏繞草本,長達數米,無毛或稍被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卵形,長8-15厘米,寬(4-)8-12厘米,先端漸尖或具急尖的尖頭,基部寬楔形,兩面薄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側生小葉偏斜;葉柄常較小葉片為短;小葉柄長約7毫米,被毛。總狀花序具長總花梗,有花數朵生于總軸中部以上;花梗極短,生于花序軸隆起的節上;小苞片卵形,長約1毫米,早落;花萼長15-16毫米,稍被毛,上唇約為萼管長的1/3,具2枚闊而圓的裂齒,下唇3裂,齒小,長約2-3毫米,急尖;花冠白色或粉紅,長3-3.5厘米,旗瓣寬橢圓形,頂端凹入,基部具不明顯的耳及闊瓣柄,翼瓣和龍骨瓣均彎曲,具向下的耳;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略彎曲,長20-35厘米,寬4-6厘米,離縫線約5毫米處有棱;種子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約3.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1.5厘米,種皮紅色或褐色,種臍約為種子周長的3/4。花期7-9月,果期10月。

    中文名: 拉丁學名:Canavalia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薔薇亞綱 Rosidae [Cronquist系統] 超目: 目:薔薇目 亞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科:蝶形花亞科 族:菜豆族 Trib. Phaseoleae 刺桐亞族 亞族: 屬:刀豆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刀豆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北京地區及長江以南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刀豆 别稱:挾劍豆,野刀闆藤,葛豆,刀豆角,

形态特征

纏繞草本,長達數米,無毛或稍被毛。

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卵形,長8-15厘米,寬(4-)8-12厘米,先端漸尖或具急尖的尖頭,基部寬楔形,兩面薄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側生小葉偏斜;葉柄常較小葉片為短;小葉柄長約7毫米,被毛。

總狀花序具長總花梗,有花數朵生于總軸中部以上;花梗極短,生于花序軸隆起的節上;小苞片卵形,長約1毫米,早落;花萼長15-16毫米,稍被毛,上唇約為萼管長的1/3,具2枚闊而圓的裂齒,下唇3裂,齒小,長約2-3毫米,急尖;花冠白色或粉紅,長3-3.5厘米,旗瓣寬橢圓形,頂端凹入,基部具不明顯的耳及闊瓣柄,翼瓣和龍骨瓣均彎曲,具向下的耳;子房線形,被毛。

莢果帶狀,略彎曲,長20-35厘米,寬4-6厘米,離縫線約5毫米處有棱;種子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約3.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1.5厘米,種皮紅色或褐色,種臍約為種子周長的3/4。花期7-9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刀豆喜溫耐熱,喜強光、光照不足影響開花結莢。對土壤适應性強。刀豆抗逆性強,适應性廣,适合中國大多數地區種植。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間(有栽培)。熱帶亞熱帶及非洲廣布。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于4月上旬清明前後播種,由于種皮堅硬,吸水慢,要先用水浸泡一晝夜後再播。按行距60厘米,窩距45厘米,深10厘米挖窩,每窩播種子3-4顆,施豬糞水後,蓋火灰及細土約厚4厘米。不能使用人糞,因易爛種爛根。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插杆搭架引蔓 蔓生刀豆在苗高30-40厘米,莖蔓頂端彎曲扭轉時,及時搭架插杆引蔓。架高要求在200厘米以上,以便于進出采摘,架材宜用堅固木料,以防倒塌,主架上要另鋪木杆或用繩子縱橫相聯。插杆長應在200厘米以上,以便引蔓上架,待莖蔓上架穩定後,可撤去插杆。

肥水管理:刀豆開花前不宜多澆水,要注意中耕保墒,以防落花落莢。葉期結合中耕除草,每667平方米用複混肥25-30千克進行第1次追肥。坐莢後第2次追肥,以磷鉀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用過磷酸鈣15千克、氯化鉀10千克,同時注意經常澆水,保證充足的水分。在結莢盛期視情況追施2-3次葉面肥;結莢中後期以氮磷鉀配合追肥1-2次,以防早衰,延長結莢期。開花結莢期還應适當摘除側蔓或進行摘心、疏葉,以利提高結莢率。

主要價值

膳食

刀豆味甘,性平,無毒。刀豆具有溫中下氣、止嘔逆、益腎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病後及虛寒性呃逆、嘔吐、腹脹以及腎虛所緻的腰痛等病症。此外,虛寒呃逆及胃寒嘔吐,宜與生同食;腎虛腰痛的人宜與豬腰子一同食用,效果顯著。

藥用

《本草綱目》:“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醫林纂要》:“和胃,升清,降濁。”《滇南本草》:“治風寒濕氣,利腸胃,燒灰,酒送下,子,能健脾。”《四川中藥志》:“治胸中痞滿及腹痛,療腎氣不歸元及痢疾。”《綱目》:刀豆,《本草》失載,惟近時小書載其暖而補元陽也。又有人病後呃逆不止,聲聞鄰家,或令取刀豆子燒存性,白湯調服二錢,即止。此亦取其下氣歸元而逆自止也。……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滇南本草》:健脾。《中藥材手冊》:補腎,散寒,下氣,利腸胃,止嘔吐。治腎氣虛損,腸胃不和,嘔逆,腹脹,吐瀉。段成式《酉陽雜俎》:“樂浪有挾劍豆,莢生橫斜,如人挾劍。”注意

刀豆生吃或炒不熟吃容易引起中毒。因為其含有一種毒蛋白“凝集素”,含有溶血素。人吃了中毒會在3小時左右出現惡心、嘔吐、肚子痛、頭暈等症狀,因此要注意炒熟,如果涼拌食,也要煮10分鐘。1

病蟲防治

刀豆抗逆性強,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蚜蟲等。

根腐病可用70%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600倍液澆根防治。

蚜蟲可用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或吡蟲啉乳油2500倍液噴霧防治。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刀豆

含量參考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40 千卡

蛋白質3.1 g

脂肪0.3 g

碳水化合物7 g

不溶性膳食纖維1.8 g

鈉8 mg

鎂29 mg

磷57 mg

鉀209 mg

鈣49 mg

錳0.45 mg

鐵4.6 mg

銅0.09 mg

鋅0.84 mg

硒0.9 μg

維生素A37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0.05 mg

維生素B2(核黃素)0.07 mg

煙酸(煙酰胺)1 mg

維生素C(抗壞血酸)15 mg

維生素E0.4 mg

參考資料

1.刀豆·美食天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