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馬豆

利馬豆

豆科菜豆屬栽培種草本植物

豆科菜豆屬栽培種,學名Phaseolus lunatus L.,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用作糧食、蔬菜,也用作飼料和綠肥。利馬豆又名雪豆、荷包豆、洋扁豆,起源于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在我國有200-300年的栽培曆史,多為零星種植。[1]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美國、印度、馬爾加什等地,幹豆産量每公頃1000-3000kg。中國有零星栽培,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江西、江蘇、台灣等省(自治區)。

    中文名:利馬豆

    拉丁學名:Phaseolus lunatus L.

    界:植物界

    目:豆目

    科:豆科

    屬:菜豆屬

簡介

小粒型起源于墨西哥沿太平洋沿岸的丘陵地帶;大粒型起源地為秘魯。在西班牙統治秘魯期間,利馬豆出口到其它地區,裝貨物的箱子标記為 “lima (利馬) -Peru (秘魯) ” ,因此而得名。染色體數2n=22。利馬豆區别于其他豆種的最大特點是:從種臍向四周有明顯的射線。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美國、印度、馬爾加什等地,幹豆産量每公頃1000-3000kg。中國有零星栽培,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江西、江蘇、台灣等省(自治區)。

株形有直立、半蔓生和蔓生三種類型。大粒蔓生類型主根粗壯,小粒類型主根較弱。子葉出土,主莖分枝一般5-10個。直立型株高30-90cm,有限結莢習性;小葉為卵圓形,闊三角形,不整形或披針形。腋生總狀花序,自花授粉。旗瓣多為灰綠色,偶有紫色。黃白或紫紅色;翼瓣白色,龍骨瓣和花柱螺旋狀,莢扁平,長方形,有時彎典,每莢含種子2-6粒,籽粒為扁腎形,或不整菱形,粒色有白、淺黃、紅、紫、黑和多種花紋或花斑。百粒重30-200g。

要求較溫暖而穩定的氣候。月平均氣溫以16-27℃為好,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瘠薄地上也能正常生長,以排水和通氣良好土壤為宜,适宜的土壤pH值為6-7。

國際熱帶農業研究中心(CIAT)有利馬豆資源約2000份,野生材料62份。

中國利馬豆品種資源較少,均為蔓生型。小粒型品種如江西的白玉豆、花玉豆,廣西的小荷苞豆;大粒型品種如雲南荷苞豆,海南省的面豆,江西省的大花玉豆。早熟品種生育期一般90-110天,晚熟品種170-220天。

栽培 單作,或與玉米、橡膠樹等間作,在溫帶地區春播,熱帶地區于雨季開始時播種。矮生品種單作時行距50-70cm,株距15-20cm。蔓生品種需設支架。行距75cm,株距15-30cm。小粒品種播種量每公頃約55-75kg,大粒品種約130-170kg。播種深度3-5cm。播種前要求施足基肥,生長期間應重視追施磷、鉀肥,并進行中耕除草,在莢色變成褐色後收獲。

營養價值

像許多其他豆科植物一樣,利馬豆是一種良好的膳食纖維來源,可降低膽固醇。其較低的膽固醇和高纖維含量可有效阻止食肉後體内血糖的迅速提高,同時提供相當量的脂肪和高質量的蛋白質,這是糖尿病人患有胰島素抗性的良好選擇。 利馬豆可以平衡血糖,并提供穩定而緩慢的釋放能量。

利馬豆是一種可以減少抗膽固醇用藥劑量的天然食品(應該可以代替一部分的藥品)。

利馬豆含有礦物質元素–钼,一種亞硫酸鹽氧化酶的組分,可解除亞硫酸鹽的毒害。亞硫酸鹽是一種防腐劑,常被用于做食物添加劑。

利馬豆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且在食用利馬豆之後,體内的血糖含量不會升高。由于高含量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在豆子中使相當量的蛋白質緩慢的被吸收的緣故。可溶性膳食纖維在胃中吸水而形成凝膠,降低了豆子中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纖維素不會被人的腸道吸收,而是被排除體外,并把膽汁酸也帶着排出體外,因此膽固醇也就随之降低了。利馬豆含有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可防止便秘、消化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症和憩室炎。

由于食用高纖維食物可降低膽固醇,故而利馬豆可預防心髒病。另外,由于利馬豆含有葉酸和鎂,又可促進心髒健康。葉酸可降低一種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氨基酸,這種氨基酸是在一種叫甲基化周期的重要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産物。血液中有較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心髒病發作、中風或其他血管性疾病的獨立危險性因素。

利馬豆中的鎂含量是鈣通道的阻滞劑。當有足夠量的鎂存在時,靜脈血管和動脈血管會放松,減少阻礙,加快血液流動,使氧氣和養分遍布全身。

除緩慢釋放複合碳水化合物外,利馬豆可以幫助貯存更多的鐵,以增加你的精力。月經期間的婦女,處在鐵缺乏的高發期,利馬豆可增加體内鐵的含量。鐵是血紅素的組分,它從肺部輸送氧氣到身體的所有細胞,也是能量産生和新陳代謝中重要酶系統的組分。

利馬豆是另一種微量元素–錳的良好來源,對于能量生産和抗氧化防禦的酶非常重要。

利馬豆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用利馬豆加糙米或利馬豆加全麥面粉替代部分肉類。

未煮熟的利馬豆和奶油豆含有亞麻苦苷(linamarin)的物質,一種氰糖苷,對人身體有害。但是利馬豆在煮熟以後是安全的,低含量的亞麻苦苷常用于烹饪用途。生食少量的利馬豆就有可能使人患上粗暴虐待症。

利馬豆營養豐富,幹籽粒做主食,也可制成罐頭食品。鮮籽粒可作蔬菜,味美香糯;亦可制成速凍蔬菜。

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鏽病、細菌性枯萎病及病毒病。主要蟲害為豆莢螟、蚜蟲和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幹豆粒的蛋白質含量約20%,脂肪1.1-1.5%,碳水化合物58-65%。大粒利馬豆色豔味美;深色的小粒品種籽粒含氫氰酸較多,一般每100g含有10-300mg,有毒,需煮後清洗幾次才能食用;白粒品種含氫氰酸極少,食用安全。幹籽粒作主食,也可制成罐頭食品。青豆是優質蔬菜,并可快速冷凍後出售。枝葉繁茂,是良好的複蓋作物和綠肥,莖葉中可消化的營養物質約占14%,可用作青貯飼料。

參考資料

1.利馬豆·廈門信息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