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

蕨菜

凤尾蕨科植物

蕨菜;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成分,牛羊使用过量会导致死亡,人食用会导致癌症的发病率提高,它也被相信是导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原凶之一。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蕨类植物门 亚门:真蕨亚门 纲:薄囊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超目: 目:水龙骨目 亚目: 科:凤尾蕨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蕨菜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蕨菜在我国分布较广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蕨菜 中文别名:拳头菜、猫爪、龙头菜,鹿蕨菜、蕨儿菜、猫爪子、拳头菜、蕨苔

简要介绍

【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Pteridiumaquilinum(L.)K. var. Ia. Un.的嫩茎、叶。

【别名】龙头菜,鹿蕨菜、蕨儿菜、猫爪子、拳头菜、蕨苔。

【性味】寒,微苦而甘。

【功用】清热解毒,利水滑肠。

【成分】每1OOg含热量209kJ、水分86g、蛋白质1.6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log、粗纤维1.3g、灰分0.4g、钙24mg、磷29mg、铁6.7mg、胡萝卜素1.68mg,维生素C35mg,维生素B2为0.13毫克。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等。

药用成分为甾酮类化合物。

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猫爪子、拳头菜,多生长在山区土质湿润、肥沃、土层较深的向阳坡上。它的根茎粗壮、肥大,叶柄挺而直立,常常高达60厘米左右。春天,它的嫩叶刚刚长出,还处于卷曲未展时,人们便将它采摘下来,以备食用。

蕨菜是野菜的一种。它所烹制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被称为“山菜之王”,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蕨菜虽可鲜食,但较难以保鲜,所以市场上常见其腌制品或干品。

历史记载

据有关史料记载,始于西周,最早蕨是当祭品用的,清代一些地方还有这个习惯。它的名字最早见于《尔雅》。《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茁”。这里的茁,就是蕨类野菜。《诗经》则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山有蕨薇,隰有杞桋”的诗句。《诗经·陆玑疏》云:“蕨,山菜也。初生似蒜,紫茎黑色,可食如葵”。

形态特征

蕨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黑褐色,长而横向伸展,直径0.6~0.8厘米,长10余厘米,最长可达30厘米。叶由地下茎长出,细脉羽状分枝。叶缘向内卷曲。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草质化后茎秆光滑,茸毛消失。夏初,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即子囊群,呈赭褐色。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

蕨菜每100克鲜品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9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既可当蔬菜有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分布情况

蕨菜在我国分布较广,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品种各有特色,一般按产地可分为以下几种:

1、河北承德蕨菜是河北省著名的野生蔬菜,承德地区面积有3.3万公顷以上,主要分面于隆化、丰宁、平泉、宽城等地。全区年产量1000吨,是国内蕨菜主要出品基地。

2、辽宁蕨菜在辽宁省山区都有分布,尤其以东部山区分布广,数量多。主要出口日本和其他家国,国内市场也很畅销。

3、内蒙蕨菜在内蒙古各地都有分布,但主要产区在赤峰市、兴安盟等地,年产量约200吨。当地采摘期在6月份。

4、吉林蕨菜在吉林省内山区均有分布,产量多。每年5月左右开始上市,主要出口韩国,且国内销售情况也很好。

5、黑龙江蕨菜在海拔200~800米的高山地带都有分布,多与杂草混生。5月中旬开始出土,5月下旬到6初月上旬即可采收。

6、贵州蕨菜,蕨类植物在贵州分布广,种类多,食用蕨类植物有种左右。其中蕨菜在当地的采摘期为3月中旬至8月。

7、湖南蕨菜,在岳阳山区也有蕨菜分布,像湘阴、汨罗、张谷英等山上都有。

当地春天的时候是蕨菜的采摘期,过了6月左右蕨就成型长大了不能吃。本地的蕨菜分布很散,一般都是农户自己摘些用于食用和招待客人。

8、山东牟平昆嵛山区也有分布,多在雨后生长较快。

9、广西桂林全州山区分布广,种类繁多,尤其杉树林地带多。生长期3月~9月。

10、宁夏固原和甘肃榆中县兴隆山、漳县、渭源等两地分布较多,尤为漳县蕨菜品质更高。靖远县泰和山、哈思山也有大量分布,品质上乘,多销往外地。

11、安徽长江以南,皖南山区内一带较多,野生。当地有加工成咸菜和干的蕨菜。

12、宁夏西吉火石寨及月亮山附近分布广,尤为陡坡上生长的品质更高。

出口蕨菜加工方法

腌渍

原料选择:选取粗壮、无虫蛀、长度在20厘米以上的新鲜蕨菜。

处理将蕨菜切去老根,然后按长20厘米以上,每把直径5~6厘米,重量250~260克扎把。

盐渍:把蕨菜入缸盐渍。先在缸底撒一层厚约2厘米的盐,然后一层蕨菜、一层盐整齐排列放置。满缸后,其上复3厘米的盐层,达到盐量为蕨菜重量的30%。最上层放一块干净无味的木板,板上压重石。

二次盐渍:经过7~10天盐渍后,即可倒缸,将藏菜倒在另一只缸中,上面的翻到下面,按盐渍蕨菜重量的15%加盐,一层蕨菜一层盐,上面再撒2厘米厚的盐层,并注入22%浓度的过滤盐水,盖上木板,板上压重石,10~15天即可包装。

装桶:将盐渍蕨菜用22%的盐水冲洗一遍,去掉杂质,沥净水,放进衬有两层无毒塑料袋的桶中,上添一层卫生盐,灌满22%过滤的盐水,将两层塑料袋扎紧,排出空气,盖紧桶盖,放阴凉处保存或上市销售。

干制

选出鲜嫩粗壮、没有病虫害的蕨菜,去掉杂质,用开水浸煮10分钟,捞出晾晒。当外皮见干时,用手揉搓,反复搓晒10余次,经2~3天即可晒干。出口蕨菜干的标准是完全晒干,不发霉,无杂质,用手揉搓,发软打卷,无老化硬梗。

将清洗整理好的蕨菜投入沸水中烫7~8分钟。热烫液中一般加入质量份数0.2%~0.5%的柠檬酸和质量份数0.2%的焦亚硫酸钠,有条件时使用洁净的硫磺,先经熏硫后再进行热烫。每100公斤蕨菜的硫磺用量为0.2~0.4公斤,蕨菜与热烫液的比例为1:1.5~2;热烫结束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将蕨菜冷却至常温,然后晾晒或烘干。为防止蕨菜内外部水分不均,特别要防止过干使蕨菜表面出现折断和破碎,应剔除过湿结块、碎屑,并将其堆积1-3天,以达到水分平衡。同时使干蕨菜回软以便压块或包装。

蕨菜成品采用低温低湿条件下贮藏,贮藏温度以0~2℃为宜,不宜超过10℃,相对湿度在15%以下。

保鲜及贮存

蕨菜需高温煮熟后用纯净水装袋。抽气真空包装保存。

以往腌制蕨菜加工简单,不易贮藏和长途运输,影响档净与销路。当今,一种采用铝塑复合袋包装的新工艺问世,在保持蕨菜色绿、脆嫩、清香爽口等基本特色的同时,外观精美,保存期长、携带方便、卫生,产品附加值高。

一、盐腌:按7份菜、3份盐备料。先在浸腌池内撒层底盐,然后一层菜,一层盐放匀,最后再用盐层封顶,压紧10~15天后出池。

二、脱盐:将浸腌好的蕨菜投入水池中,清洗6~7小时,然后换水,再次清洗3~4小时。为缩短脱盐时间,可作适当搅拌,但要避免破碎。

三、复绿:取试剂级硫酸铜作复绿处理。复绿时,溶液温度一般控制在65℃~70℃,硫酸铜添加量以PH值在6左右为宜。复绿过的蕨菜基本接近于新鲜时的色泽,之后再清洗2-3遍,使粘附在蕨菜上的铜的残留不超过10ppm。

四、脆化:将复绿后的蕨菜浸渍于0.6%的氯化钙溶液中,润湿后投入密封容器进行抽真空脆化处理,抽真空的真空度保持在0.08MP2,温度50℃~55℃,时间20分钟。因蕨菜内含果胶类物质,受热会产生果胶酶,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凝胶状态的果胶酸钙,从而维持脆性。

五、装袋、杀菌:汤汁以3.5%的食盐溶液为主。适当添加其它调味料后用柠檬酸调PH值至6左右。按每0.5公斤袋加汤汁75~85毫升装袋,热压密封,随即在105℃蒸汽中杀菌20分钟得到成品。

质量标准

①色泽:鲜绿色或略深;

②形态:苗齐、饱满、脆嫩;

③滋味:具有新鲜蕨菜应有的风味,无异味;

④微生物指标:每克蕨莱细菌总数≤500个;每100g蕨莱大肠菌群≤40MPN;致病菌不得检出。经济价值不错。

营养成分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每100克蕨菜所含营养素如下:热量(39.00千卡)、蛋白质(1.60克)、脂肪(0.40克)、碳水化合物(9.00克)、膳食纤维(1.80克)、维生素A(183.00微克)、胡萝卜素(1100.00微克)、维生素C(23.00毫克)、维生素E(0.78毫克)、钙(17.00毫克)、磷(50.00毫克)、镁(30.00毫克)、铁(4.20毫克)、锌(0.60毫克)、铜(2.79毫克)、锰(2.31毫克)、钾(292.00毫克)。

药用方法

蕨的根茎供药用。性味:甘、寒。

功用: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

中医临床用法:

1.治肠风热毒 :蕨菜花(叶)焙为末,每服10克,米饮下(《圣惠方》)。

2.治泄痢腹痛:蕨粉150~200克,先用冷水少许调匀,加红糖,开水冲服(《浙汇天目山药植志》)。

3.治发热不退:鲜蕨根50~100克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志》)。

4.治湿疹:先将患处用水或酒洗净,将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蕨菜嫩叶含胡、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

此外蕨菜还含有18种氨基酸等。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失眠。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清肠排毒的作用,还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蕨菜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具有致癌能力的食用植物。它的致癌性打破了许多人的幻想——“纯天然的食物更安全更有营养”。动物植物的演化是为了适应环境以生存下去,成为人类的“优质食物”显然不符合它们的演化方向。而植物不能跑不能跳,面对动物、细菌或者真菌的袭击,它们只能被动挨打。为了生存,许多植物演化出了一些“防御物质”——在受到侵袭时,具有一定的反击能力,原蕨苷就是其中的一种。

虽然说“蕨菜致癌”有明确的科学证据,但“致癌”的意思是“增加致癌风险”,而不是“吃了就会得癌症”。所谓“增加风险”,是指得病的可能性增加。“证据确凿”是说“会增加风险”这个事情很确定,但它跟“增加多少风险”是两回事。就蕨菜致癌而言,按照日本197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经常吃蕨菜让男性的食道癌风险增加了2.1倍,女性则是3.7倍。就增加的比例来说,的确是很大,不过考虑到食道癌的正常发生风险也不高,增加两三倍也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几率。而且这是在长期经常吃蕨菜的地区,当地的饮水中也会有原蕨苷的存在。风险大小跟摄入的量有关,如果实在是喜欢它的味道,偶尔吃几次尝尝鲜,所带来的风险也小到可以忽略。

蕨菜营养丰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常人也不宜多食。

食疗方法

【性能】: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湿,滑肠。

【成分】:含麦角甾醇、胆碱、甙类、鞣质、淀粉等。

【用途】: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小便小利,或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

【用法】:煎汤,研末,或煮食,炒食。

【注意】:用以滑肠通便,须作菜食。炒肉或煮汤甚美。作菜食,因经过浸、漂、加热,清热解毒、利湿作用较弱。素食、久食能伤人阳气。

【功效】:

1.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

2.下气降压。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3.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4.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长代粮充饥,有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附方】:

1、蕨菜散:蕨菜研末,每服3~6g,米饮送下。

源于《圣惠方》。本方取蕨菜清热解毒及利湿之功。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

2、蕨菜木耳肉片:蕨菜15g,以水浸漂后切段;木耳6g,又水泡胀;瘦猪肉100g,切片,用湿淀粉拌匀,待锅中食油煎熟后放入,炒至变色,即加入蕨菜、木耳及盐、酱油、醋、白糖、泡、泡辣椒等翻炒均匀食。

蕨菜、木耳质滑润而能利肠道,便性偏寒凉,唯与肉同炒,则较平和而味而鲜美。用于老人、虚人津血不足,肠燥便秘或大便不利。

古典论注

1.《食疗本草》:补五脏不足,气壅经络筋骨间,毒气。

2.《本草拾遗》:去暴热,利水道。

3.《本草再新》:滑肠,化痰。

4.《本草求原》:降气。

5.《南京民间药草》:治食嗝、气嗝。形态特征。

6.《本草纲目》:治咳嗽、理气。

食用方法

蕨菜只有少数可食用,荚果蕨、鹿角蕨菜与肉桂蕨都可食用。凤尾蕨长有羽状复叶,比荚果蕨味道苦,还有一种鸵鸟蕨菜,每株上可采摘3~5棵。蕨菜根和一小部分茎都可食用,叶子已舒展开的蕨菜不应再食用。蕨菜可以冷食也可热食。

1.蕨菜可鲜食或晒干菜,制作时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吃时用温水泡发,再烹制各种美味菜肴

2.鲜品在食用前也应先在沸水中浸烫一下后过凉,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质和土腥味

3.炒食适合配以鸡蛋、肉类

鲜炒蕨菜

【原料】:新鲜的蕨菜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洗去浮土和表面的绒毛。切掉蕨菜尾部发黑的部分。在滚水中烫2~3分钟,再放冷水中浸泡时间长一点,浸泡了1个小时,涩味就几乎没有了。也有说浸泡2天的,其实没必要。蕨菜切成段、胡萝卜丝、肉丝、泡发的海米、葱姜蒜末。

【做法】:热锅温油,爆香葱姜,加入肉丝炒2分钟。加入胡萝卜丝、海米一起翻炒2分钟。加入蕨菜段大火翻炒2分钟。烹入几滴黄酒提鲜。再煸炒几分钟,按个人的口味,加入胡椒粉、盐调味就可以了。做法虽然很简单,却可以吃到蕨菜滑润软嫩的鲜纯滋味。

凉拌蕨菜

【原料】:蕨菜、蒜(按个人喜好)。

【做法】:

1、蕨菜洗净切段;

2、放开水中煮大约一分钟;

3、捞出后过冷开水;

4、蒜切成蒜泥;

5、加入剁椒、生抽、糖、醋、盐、麻油、葱花拌匀;

6、淋在蕨菜上拌一拌即可。

猪肉炒

【原料】:

蕨菜350克,猪肉150克,蒜苗两根,辣椒两根,油适量,糯米酒适量,盐适量,酱油适量。

【做法】:

干蕨菜在开水煮20分钟后,用煮过的水泡半天以上待用手可以扯断。湿蕨菜可直接使用。

猪肉切片,蕨菜用手掰断、蒜苗辣椒切段。

锅内不用加油,先把蕨菜炒干,加半碗水、加盐煮几分钟(这样蕨菜比较入味)将水分炒干。

将炒好的蕨菜盛出,另起锅。热锅放油,将辣椒爆香。

加入猪肉翻炒,加盐、糯米酒,猪肉炒至两面焦黄。

加入炒干的蕨菜翻炒,加一点水,酱油焖两分钟,稍稍收汁,加入蒜苗翻炒几下即可。

蕨菜拌海茸丝

【原料】:

海茸丝50克,水萝卜适量,红辣椒适量,大蒜适量,白糖适量,酱油适量,白醋适量,红油适量,

蕨菜100克。

【做法】:

先把海茸丝用凉水泡发20分钟左右,之后焯水过凉一下。

水萝卜洗净切丝,蕨菜焯水过凉,切成小段。

红辣椒切丁备用,之后将上面的所有食材,装在小碗中。

加适量的白糖,蒜泥,酱油,再倒入适量的白醋、红油,拌匀一下。

装盘,香菜点缀一下,即可食用。

酸辣蕨菜

【材料】:蕨菜适量、咸肉适量、姜适量、大蒜适量、干辣椒适量、陈醋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糖适量

鸡精适量

【做法】:

1、蕨菜洗净,焯水过凉水,切大小合适的段备用。

2、姜切丝,蒜切片,干红辣椒切丝,咸肉切丝。

3、锅热放入咸肉煸出油至肉丝变金黄色。

4、倒入姜蒜干红辣椒爆香。

5、倒入蕨菜大火翻炒片刻。

6、调小火放入陈醋。

7、加入酱油15ml。

8、加入盐。

9、加入糖。

10、加入鸡精。

11、转大火炒匀即可关火。

适宜人群

蕨菜适宜高热神昏、筋骨疼痛、肠风热毒、排尿不利、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等患者食用。每次30克左右。

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忌食,常人亦不宜多食。

潜在危害

1.孙思邈:久食成瘕。

2.孟诜:令人脚弱不能行,消阳事,缩玉茎,多食令人发落,鼻塞目暗。

3.《食疗本草》:冷气人食之多腹胀。

4.蕨菜中含有的与癌症有关的物质有苯草酸、蕨内酰胺、黄碱醇类化合物、橡黄素以及与橡黄素类似的一些物质。这些致癌物质在蕨菜的根茎中的含量最高,叶中次之。

据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蕨菜致癌的试验表明,蕨菜可使大鼠诱发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

科学家还对经过烹调加工过的蕨菜致癌试验表明,即使经过加工的蕨菜,也能诱发癌症。

一些研究显示,蕨菜中的原蕨苷具有明确致癌性,而这种物质在蕨菜幼苗中含量尤其丰富,应尽量避免食用,并进行适当加工。

典籍资料

1.食用蕨菜始见载于《诗经》:“陟坡南山,言采其蕨。”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蕨薇于首阳山的故事,所以后世以采蕨薇作为清高隐逸的象征。

2.《尔雅·翼》载:“蕨生如小儿拳,紫色而肥。”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蕨菜已作小儿拳”之句,宋朝诗人黄庭坚也有诗曰:“嫩芽初长小儿拳。”此皆指蕨菜。蕨菜产区,群众一般把蕨菜俗呼为“拳头菜”、“拳芽菜”或“佛手菜”,“佛手鱼翅”由此而名,实即“蕨菜鱼翅”。

3.蕨菜为山珍,入馔历史极其悠久。《诗经·召南》:“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唐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商朝末年,孤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灭后发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饥,最后都饿死在首阳中。西汉初年,有“四皓”之称的甪里先生、夏黄公、东园公和绮里季,志行高浩,寿长德劭,因逃避秦乱,携妻将子,隐居今陕西境内的商山,采蕨而食。汉高祖刘邦听说后,非常敬仰,遂下诏请他们下山做官,但他们拒不应诏,继续过其清贫的隐居生活。故商山一带至今称蕨莱为“商芝”。“商山芝”或“紫芝”。《本草拾遗》又载:“四皓食芝而寿”,是说这四隐士食蕨而长寿。“四皓”所写的《商之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充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优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由此可见,蕨菜有延年益寿的食疗功效。

4.伯夷兄弟和四皓隐士食蕨的方法,尚有待考证。据《齐民要术》记载,后魏年间,甘肃天水人吃蕨菜的方法是,二月间采集,制成干菜,放到秋冬时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明人吃蕨菜的方法是,采取嫩茎,用灰汤煮去粘液,晒干当菜吃。清人则是用滚水泡软,择去根叶及粗梗,选取极嫩部分,用鸡汤煨熟而食。当代,蕨菜可煮,可烧,可煨,可炖,可炒,烹制方法甚多,菜肴品种不胜枚举。

5.相传刘邦的儿子刘高有一天出城打猎。突然一阵狂风卷来,把他和他的随从卷到云雾之中。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他被挂在一棵松树上。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他想找回皇宫的路,可是哪里找的到?于是他在树林里转了几天,肚子饿了只能吃点蕨菜充饥。等随从找到他,他已经死去好几天了。太医们从他的身上找出了致死的根源,但为时已晚。从那以后,汉朝人都不食蕨菜。如果不是蕨菜的罪过,那么汉朝的历史就要重写了。

饮食禁忌

经期能吃蕨菜吗?

经期不能吃蕨菜。

1.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

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所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4.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5.当今科学研究表明蕨菜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蕨菜清肠排毒的功能特别适合经期女性食用,因为经期女性常常有便秘的情况,而且经期就是一个排毒的时期,所以在经期食用蕨菜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但是有的人吃蕨菜会有不良的反应,所以女性还是要根据个人体质决定经期要不要吃蕨菜。

与蕨菜相克的食物

黄豆蕨菜黄豆富含维生素B1,而蕨菜却含有维生素B1分解酶,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与蕨菜搭配的食物

鸡肉蕨菜二者搭配具有补髓添精、补肾壮阳之功效。

香菇蕨菜二者同食有益气开胃的功效。

药理作用

该品之原种植物P.Aquilinum,牛、羊及马食之可中毒,猪食之无碍。毒性物质可能系硫眩酶,故维生素B,有治疗作用。有人认为,毒性物质不仅是硫胺酶,还有其他成分。对全骨髓造血系统都有伤害,特别是抑制红细胞之生成,抑制红细胞对59Fe的摄取。此外也有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减少,发生广泛的点状出血。牛大量食此草质,有小肠的伤害、溃疡,血尿及膀胱肿瘤,给大鼠喂食,也可致癌,特别是小肠部位。

最新研究:原蕨苷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科学家还从蕨菜中提取了一种叫做“原蕨苷”的致癌物质。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原蕨苷对牛吃了会造成骨髓损坏,对羊吃了会失明,而对人则有什么影响呢?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中部山区调查过吃蕨菜和食道癌的关系。发现在那里的居民中,吃蕨菜使得男性的食道癌发生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则增加了3.7倍。在英国的北威尔士地区,胃癌发生率一直很高。

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些研究结果只是出现在学术刊物上。而某些宣传“野生蔬菜”的人,热衷于引用“科学研究发现”来支持“纯天然”的“营养”和“安全”,却对这些研究视而不见。更有甚者——包括某些百科条目,还宣称“科学研究表明蕨菜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而对于吃少量蕨菜有一定的防癌作用的说法学术界对这样的评价是“令人吃惊的”。

那我们该怎样降低呢?

人们一般要把新鲜蕨菜用草木灰或者碱水处理。而这样的处理,会大大降低原蕨菜苷的含量。这样的处理只是降低,但不是消除,对于原蕨苷的毒性和限制剂量,国际上尚无明确标准。所以我们必须谨慎食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