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

民間廣場藝術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是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所以俗稱為“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威風鑼鼓是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據傳,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于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由于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
    中文名:威風鑼鼓 外文名: 别名: 類 型:民間藝術 屬 性: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 常見曲目:《七牌子》、《牛腰子》等 流行地區:霍州、洪洞、汾西 起源時代:于堯、舜

基本簡介

晉南威風鑼鼓是誕生和流行于山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傳統打擊樂。由于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故稱“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威風鑼鼓是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據傳,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于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

晉南威風鑼鼓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威風鑼鼓作為漢族鑼鼓藝術的一個品類,在臨汾市不僅有長遠的曆史淵源,更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威風鑼鼓最早的名稱為“鑼鼓”,俗稱“家夥”,發源地是汾霍洪三縣交界的下團柏村,主要分布在臨汾市區及霍州、洪洞、汾西、隰縣、浮山等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威風鑼鼓汲取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使自身漸趨完美。威風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由于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

常見曲目

有《七牌子》、《牛腰子》、《亂如麻》、《風攪雪》、《銀扭絲》、《倒垂簾》等,最著名的威風鑼鼓曲牌是《亂風攪雪》、《小秦王亂點兵》以及《四馬投唐》。威風鑼鼓是由鑼、鼓、铙、镲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一種打擊樂藝術形式,它内容豐富,形式多樣,融音樂、舞蹈、技藝于一體。威風鑼鼓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北方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在漢族民俗學、曆史學、社會學、美學的研究中,威風鑼鼓都顯示出重要的價值。

發展演變

傳說堯王将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舜作妻子,從此帝堯二女便以萬安村為婆家,羊獬村為娘家。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時,萬安村群衆

敲鑼打鼓送行,回來時羊獬村群衆敲鑼打鼓送回,以示威風。從那時起,就有了威風鑼鼓。經過幾千年世代相傳,演變成如今的節奏很強的威風鑼鼓。在臨汾的一些縣份,大的村子幾乎都有鑼鼓隊,而大的鑼鼓隊往往達到百人以上,擊奏起來,氣勢雄偉,姿态健美,十分威風。

起源曆史

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相傳,公元619年,唐太宗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進退有序,取得了勝利,于是流傳下威風鑼鼓。

主要樂器

威風鼓

“鼓”是我國古老的一種傳統打擊樂器,“鼓”的産生,相傳最早是黃帝制造的夔皮鼓,《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流波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撅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裡,以威天下”。《禮記.明堂位》記載:“土鼓蒉桴葦草,伊耆氏之樂也。

”1978年--1983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大型古墓中發現了“土鼓”、“鼍鼓”、“特磬”和“銅鈴”等大批禮樂器。其“土鼓”(也稱“陶鼓”)造型奇特,型似長頸葫蘆,鼓腹之間置有雙耳供人提擡,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原始土鼓;“鼍鼓”(也稱“木鼓”)鼓腔用樹幹挖空制成,口小底大,上蒙鳄魚皮,“鼍鼓”皮雖已腐朽,尚留鳄魚骨闆數枚,确為中國文獻記載的鼍鼓無疑。經放射性炭素測定,它們距今已有4600年至3900年左右,大體相當于我國古史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鼓”實物。

遠古時期,“鼓”被敬為通天神器,主要是作為祭祀禮器來供奉或演奏。随着漫長曆史文化的演進,鼓的形制和用途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從原始的鼍鼓、土鼓發展到現在千姿百态的各種鼓,它從遠古時期用以部落祭祀的禮器發展至今天已成為廣大民衆最喜愛最普及的文化娛樂表演道具。

曆朝曆代的威風鑼鼓,始終活躍在城鄉各地。唐玄宗有詩句“背陝關山險,橫汾鼓吹頻”,可見鑼鼓在唐已普遍流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威風鑼鼓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1988年參加全國首屆農民運動會開幕式表演;1989年參加慶祝國慶四十周年專題片《我愛你,中國》電視錄相;1990年敲響舉世矚目的亞運會。連續三年赴京表演的威風鑼鼓震撼了中國,也震撼了世界,被譽為古今中外首屈一指的 “民族鼓樂”“黃河之魂”“中華第一鼓”“天下第一鼓”。一時間,華夏大地掀起了威風鑼鼓熱。

今天,威風鑼鼓中常見的“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挎鼓表演”、“架子鼓表演”、“陰陽鼓表演”(大小鼓)、“背鼓表演”、“車鼓表演”和“擡鼓表演”等等。鼓的形制大小根據其表演形式而定。

“鼓”的基本打法主要有“擊鼓心”、“打鼓邊”、“按鼓”、“蹭鼓面”、“磕鼓面”、“擊鼓槌”等。常用表演動作有20多個,如:“單槌繞花漫頭”、“雙手轉槌繞花”、“掏打翻槌”、“馬步擊鼓”、“走步擊鼓”、“虛步勾腳擊鼓”、“前弓步沖打”、“馬步橫移”、“雙跳步擊鼓”、“左右晃步擊鼓”、“馬步碾轉擊鼓”……

威風鑼

“鑼”是我國各地普遍流行使用的銅制樂器之一,它曆史悠久,種類繁多,應用範圍非常廣泛。1978年在廣西貴羅泊灣出土了一面西漢初期的銅鑼,這是我國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鑼”實物。從鑄造工藝來探索,遠在堯舜時期,在堯都臨汾就已有了青銅器冶煉鑄造技術

1978年--1983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古墓中出土的大批禮器裡發現一件精美的鈴形銅器,它是我國目前在龍山文化系列中發現的惟一的一件成型青銅禮器,這種青銅樂器鑄造工藝無疑也為當地銅樂器的發展有着一脈相承的關系,直到現在,“威風鑼鼓”的“鑼”仍是由當地民間作坊以古老傳統的方法進行冶煉鑄造。譬如,襄汾縣南辛店鄉北許村就已有千百年的銅樂鑄造史,《襄陵縣志》載:北許村“世以造響銅樂器為業,莊人多明七音者”。

威風鑼鼓中的“鑼”非常獨特,具有濃厚的地方傳統特色。它的形制和音色都不同于我國其它鼓樂藝術中的“鑼”。“威風鑼鼓”的“鑼”形制比較厚實,鑼面平整無臍,鑼沿較寬,便宜表演者直接捏拿托打,聲音亮而不飄,振波較短,消聲快,宜于連擊,在演奏中和大钹交替呼應,形成鮮明對比。

威風鑼鼓中“鑼”的持法有兩種,比較古老傳統的一種是左手五指直接捏住鑼沿将鑼提起,或者拇指食指捏住鑼沿,其它三指頂起鑼面成端鑼狀和托鑼狀;另一種持法比較現代,就是在靠鑼沿三分之一處固定一截卡棍,左手握住卡棍将鑼提起或者托起。行走表演中,左手持鑼多采用提鑼或端鑼姿勢,比較省力;高潮表演時,一般都是将鑼托至胸前或左肩前,向前或向左上方進行推舉表演。右手的“鑼槌”也非常獨特比較少見,槌兩頭和中間塞嵌五撮長長的纓毛,舞動起來格外鮮豔奪目。“鑼”的表演動作非常豐富,常用的有30多個,如:“轉槌擊鑼”、“抖槌擊鑼”、“擦鑼”、“按鑼”、“扣鑼壓槌”、“弓步提鑼打”、“馬步端鑼打”、“胸前托鑼打”、“肩前托鑼舉打”、“弓步對打推鑼”、“弓步轉槌擰身打”、“胸前交叉抖槌打”、“馬步左右甩打”、“變步翻槌打”、“抛槌接打”……

威風铙

威風鑼鼓中的“铙”,具有獨特而濃郁的地方傳統特色,其形制和演奏技法及聲響效果與一般鼓樂藝術中廣泛采的“铙”有很多不同。

它的形制比一般“铙”要大、要厚實,中間隆起部分不是通常“铙”那種半圓形小碗狀,而是内圓直徑約6公分,高約4公分,底部略帶凹槽的空心圓柱把柄狀,把柄的大小形狀同我國安徽潛山出土的商周時期的“獸面紋青銅大铙”把柄很相近,至今,這種獨特形制的“铙”道具制造工藝仍由當地民間作坊以傳統方法進行冶煉鑄造。

“威風鑼鼓”的“铙”把柄上一般都不打眼,不系綢帶,便利表演者做“手中轉铙”和“空中抛接”等特技動作。“铙”的一般性演奏以“擦拍”為主,聲音發“甕”,摩擦聲很明顯,它與“钹”洪亮高亢的音色成鮮明對照。在演奏中,铙跟钹,钹不跟铙,也就是說“铙”在“钹”擊奏的地方都參與擊奏,铙钹時合時分,形影相随。

“铙”的演奏手法主要是“上下擦拍”、“前後擦拍”、“左右扣手擦拍”,在擦拍的同時暗使巧勁擰轉把柄,使铙在手中旋轉起來,表演高潮時,铙手根據空閑時間的長短将“铙”抛向空中(最高抛七、八米),然後穩落手中,接着演奏。

“铙”的常見表演動作有10多個,如:“馬步上下擦拍”、“弓步前後擦拍”、“八字步左右扣拍”、“馬步仰舉擦拍”、“手中斜式轉铙”、“手中立式轉铙”、“單手空中抛铙”、“雙手肩前平抛铙”……

威風钹

“钹”(也叫“镲”),銅制圓形打擊樂器,形似圓盤,中間隆起的半圓體稱“碗”或“帽”,碗中心鑽孔,系牛筋、麻繩或綢布,以便雙手持握,兩面為一副,相擊發音,聲音洪亮、渾厚。

“钹”早期出現于我國南北朝時期,六世紀初,廣為流行開來,在隋九部樂中有五部用钹,唐十部樂中就有七部用钹,可見钹的使用範圍有多麼廣泛,它對民間鼓樂藝術的影響無疑也是巨大而深遠的。

在威風鑼鼓中,“钹”的演奏手法以“拍擊”為主,但表演中常加用“擦”、“磨”、“磕”和“捂”等手法,使音色更加豐富感人。拍擊過程中,雙手不時的做各種翻花動作,如:“單手翻花”、“雙手翻花”、“前後翻花”、“十字花”、“分手花”、“雲手花”、“掀頭花”、“盤手花”等等,翻花動作一般都在頭上方做,再加上各種拍擊動作,如:“單手扣拍”、“斜勢擦拍”、“大蹲扣拍”、“起身仰拍”、“弓步花拍”、“朝天悶钹”、“胸前夾拍”……金燦燦大钹和長長的綢帶在空中上下翻飛、美麗壯觀。

發展近況

新中國成立後,成風鑼鼓有了很大發展,演奏人數增加到數十人甚至數百人,樂器配置仍是鑼最多,鼓次之,钹又次之,铙最少,大體為14、8、6、4之比例。演奏形式基本是鑼與铙、钹的相互交替,鼓從中起聯結作用。表演時,演奏隊伍列成方陣、圓陣或梅花陣等圖形,鼓手身挎扁鼓,兩隻鼓槌頭上嵌紅綜,在擊鉸的空隙可使出“單挽花”、“雙挽花”、“交替挽花”和“抛鼓槌”的絕技。鑼手則緊握中間和兩頭均嵌有紅綜毛的木槌,繞槌或抛槌擊鑼。到高潮時,拍钹者便将钹舉過頭項,相擊後翻腕45度,再擊再翻腕,使钹不停轉動。钹碗後所飾紅、黃綢布不斷飄飛,與嵌紅纓的鑼槌、鼓槌緊相呼應,甚為壯觀。所穿服裝不追求細小裝飾,而注重大片色彩,以形成總體隊伍的塊狀組合。1988年霍縣300人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為首屆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進行了精彩表演。1989年臨汾地區的威風鑼鼓隊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國慶40周年文藝表演——中央電視台組織的大型文藝節目《我愛你,中國》的拍攝。1990年由410人組成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舉行的亞洲運動會開幕式上首先登場獻藝。它陣容宏偉,隊列整齊,成風凜凜,氣勢磅礴,展示了中華兒女頂天立地、威武雄壯、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民族性格。

用途特點

1、配合身段動作戲曲表演程式性的規範動作,稱為“身段”。角色的上下場勢,和在場上的動作表演,都要依照腳色行當,人物身份、性格、感情、行動和其所處的規定情景,需要用不同的鑼鼓點子給予配合,以幫助表現身段動作的規整性和情節、情緒上的連貫性。

2、引導和結束

唱腔戲曲中各種人物的唱腔,其開始之前和收住之後,或唱段與唱段之間的銜接、變換,需用鑼鼓點子作為起止和交代,鑼鼓能起到指示唱腔的闆式類别和歌唱速度等作用。

3、伴奏念白、加強語氣戲曲的念白與吟誦詩句、引子,都是有韻律的。在一段念白的開始與結束,或大段念白,律句、偶句之間,或從念白過渡到唱腔時,都常用鑼鼓穿插,用以承前啟後,點明句逗,劃分段落,從而加強節奏感,烘托語氣、語勢上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輔助表現喜怒哀樂等感情。

4、烘托氣氛、渲染情緒戲曲中戲劇氣氛、情緒、環境、情景,常需要借助于樂隊伴奏的配合渲染。當管弦之聲不足以表現時,鑼鼓便發揮它特定的作用。另外,鑼鼓有時也兼作一些音響效果,如表示風雨雷電的各種自然現象,這也是傳統戲曲中的一種借助手段。

樂器組合

不論什麼劇種,戲曲鑼鼓都不外乎鑼、钹和鼓這兩大類。其中,因各類樂器的形狀、型制與制做、使用上的不同,而又有許多品種。鑼钹類有:钲鑼、篩鑼、大鑼、小鑼(手鑼)、馬鑼、镗鑼、雲鑼;大铙、钹、大钹、水钹、齊钹、镲钹、小钹、鉸子、碰鐘等。鼓類有:單皮鼓(班鼓)、懷鼓、堂鼓(唐鼓)、大鼓、盆鼓等。作為打拍子用的尚有檀闆、梆子、木魚等。每種樂器以其音調高低寬窄的不同,又有着許多品種及其名稱。演奏鑼鼓時,必須把各種樂器有組織地編排配合起來,由鼓闆指揮才能奏出有節奏、有規律的各種音響。各劇種在樂器品種、音色調門的選擇上,樂器的數量和組合配置上,以及所演奏出來的各種節奏型花樣(一般稱為“點子”,有的稱為“牌子”)上,大體都與劇種演唱風格相結合,形成本劇種的獨特風格。如京劇鑼鼓基本上由四種樂器組合而成:大鑼、小鑼、钹、鼓闆(鼓、闆是兩種樂器,鼓是單皮鼓,闆為檀木闆,兩者都由鼓師掌握,故列在一起)。依照特殊的需要,有時并加用堂鼓、小钹,用以表現特定的情景、氣氛和戲劇情緒。

鑼鼓的組合運用,大體分為3類:第1類由大鑼、小鑼、钹、鼓闆組成,以大鑼為主體;第2類由小鑼、鼓闆組成,以小鑼為主體;第3類由钹、小鑼、鼓闆組成,以钹為主體。以上,第1、第2類組合所演奏的各種“點子”是常用的;第3類隻是在特殊情況下使用。這幾類由于樂器配置不同,其音響效果、情緒表現也就不同。同一種點子,可以分别用3種組合形式奏出,雖然節奏一樣,名稱相同,但由于其中主要樂器的不同,音色、音量、力度等的變化,所表現的情調和渲染的情緒也因之迥異。

樂曲組成

樂曲由四個部分組成:

1、在雄壯嘹亮的引子後,展現了一幅熱情歡欣、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旋律跳蕩,節奏明快,情緒熱烈;尤其是最後的鑼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豐富的十面鑼為主奏樂器,情緒更為歡騰、高漲。

2、以吹管樂器富有号召性的音調開始,轉入弦樂組和笛子先後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現了人們内心的喜悅,然後笛子與彈撥樂器以較快節奏和跳躍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

3、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後,笛子以明亮的音樂和散闆旋律,展現出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雲鑼則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猶如陽光下的水庫粼波。

4、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一開始用潮州大鑼鼓的打擊樂器,并借鑒其“火炮”點子加以發揮,氣勢磅礴,在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旋律後,打擊樂隊又運用京劇鑼鼓中擅長表現緊張、急促、激烈場面的“急急風”、“馬腿”和蘇南吹打中的“螺蛳結頂”點子加以發展,構成了第三段的鑼鼓,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樂曲中段慢闆部分,運用左手滑、按、吟、揉等技法,結合在傳統筝曲的韻律上,更具可聽性,為大衆所歡迎。

節奏類型

戲曲鑼鼓的名目繁多,結構複雜,但卻有幾種基本節奏類型,它們是構成各種鑼鼓點子的主體或骨幹。以京劇鑼鼓而論,基本上有下列類型:①沖頭類型。這種節奏型的特點,是大鑼與铙钹的音響在強弱拍位置上交替出現。如将大鑼音響以k表示,铙钹音響以C表示,則為‖:kc:‖這一節奏音型的任意反複。這種節奏類型,在京劇鑼鼓中運用得頗為廣泛,是其他許多鑼鼓點子的結構基礎。②長錘類型。這種節奏型的特點,是大鑼與小鑼的音響,分别出現在強拍與次強拍上,而铙钹的音響則出現于兩

個弱拍上。如以t表示小鑼音響,則這種節奏型為‖:kcte:‖的任意反複。這種節奏型也可以靈活變化,可以是四拍子形式,也可以是二拍子乃至散闆的形式。③閃錘類型。這種節奏型的特點,是它具有六拍子的效果,大鑼與铙钹音響分别出現于強拍與次強拍,而小鑼兩次出現于弱拍,形成‖:ktct:‖這種節奏音型的任意反複。不過由于傳統戲曲很少用六拍子或三拍子,因此在實際演奏時,這種節奏音型仍用二拍子處理。④紐絲類型。這種節奏型的特點,是在小鑼聲部的切分節奏,成‖:ktctt:‖這種節奏音型的任意反複,具有很特殊的音響效果。以上節奏類型,為京劇鑼鼓所常用。各種鑼鼓點均以這幾種節奏型為基礎,複雜的鑼鼓點則往往是多種節奏型的組合。

特色表演

早先的配器是8面平鑼、一面鼓、兩付铙、兩付钹、一面鬥鑼。铙钹分屬金、木、水、火,鼓屬土,居中。土可生萬物,8面平鑼居東、西、南、北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面八方。敲打起來,成風凜凜,故名“威風”。其傳統套子[神羊鳴盛]共分三番;頭番表示堯王遊康衢,康衢老人擊壤而歌;二番表示華封三祝,祝多福、多壽、多子;三番表示萬民歌頌堯帝禅讓王位的弘恩大德。原有曲牌百餘種,流傳下來的有[擂鼓子][小茴香][西河灘][風調雪][亂撕蔴][金山川][安合][老虎下山][緊槌按鑼][風攪雪][二仙盤道][四馬投唐][五馬破曹][東河沙][五路元][十樣景][十七钹][收點子]等數十種。表演人數一般為30人,其中挎扁鼓的4人,拍铙的3人,擊钹的4人,敲銅鑼的18人,敲小鬥鑼的1人。隊形基本固定,表演可原地、可行進。有弓步擊打、轉身擊打、碾磨擊打,及扭腰、提胯、晃頭等動作。解放前均由男子表演,解放後一些縣、鎮組織巾帼女子威風鑼鼓隊。祖孫兒媳四世同堂的家庭威風鑼鼓隊,春節元宵期間,各村鑼鼓隊雲集縣城,迎風對擂,大抖威風,是一種帶有競技性質的鑼鼓舞蹈。

除此而外,在重大節日還有上百人的大型表演,其編隊是以一種道具(打擊樂器)組成方塊列隊,一律着黑色武士服,配戴墨鏡,行進中整齊的舞步,顯得莊重威武;廣場表演則圍成多層大圈,在大鼓指揮下舞動擊打,顯得熱烈活潑,使人增添力量。

藝術價值

臨汾市都會舉行大型鑼鼓表演,在市中心的露天廣場上,來自省内外的鑼鼓高手雲集于此,各自亮出自己的拿手曲目,一争高下。鼓聲節奏感強,雄壯威武,聲音可以傳到數十裡開外。山西鑼鼓曆史悠久,是山西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精粹,據說,早在堯舜時,山西人就用鑼鼓來表達喜慶。這種世代延續的山西鑼鼓不僅種類多,而且表演方式也是千姿百态。領鼓者頭頂着鼓,腳上架着鼓,兩耳挂着鼓,雙肩還扛着鼓,仍能上翻下躍,仰打側擊,表現了極高的技巧。堯是中國史前傳說中的一位帝王,姓伊祁氏,号陶唐,所以又稱為唐堯,他曾建都于平陽(今臨汾)。相傳在堯統治時,天上有九個太陽,還有很多兇猛的野獸也不時出來傷人,堯便派後羿射下8個太陽,消滅害人的野獸。此外,他還親自帶兵去讨伐南方的部族,并啟用鲧來治理洪水。他的文治武功一直為天下百姓所傳誦,是“三皇”之首。威風鑼鼓極具人民性、時代性,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威風鑼鼓反映了淮河人民剛毅、健壯、诙諧、開朗、粗犷,幽默的個性。著名學者吳曉邦評論:“威風鑼鼓悲劇和喜劇兼而有之,是中國漢族歌舞藝術的重要美學特征,也是中國民間歌舞藝術的基本格調”。

長期以來,“威風鑼鼓”在當地都大受歡迎,它的使用範圍也由過去僅限于本族内祭祀、懷念先祖的活動,擴展到日常生活的婚嫁、節日慶典中,有時冬閑下來,人們也要興高采烈地打起鑼敲起鼓,以慶豐收。因此,“威風鑼鼓”成為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的重要的群衆文化形式,不僅本村本屯,有時外鄉外埠也來邀請參加喜慶、禮俗活動,對該村(屯)乃至柳州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群衆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衆的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将産生重要的作用。1988年以來,山西的威風鑼鼓從農運會到亞運會,從省城的民間藝術節到天安門廣場的四十周年大慶,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間藝術的威風,譽享全國,聲聞世界。

晉南威風鑼鼓

晉南威風鑼鼓在2006年被文化部列為首批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王偉峰,男,1974年10月11日出生,漢族,1992年進入臨汾市鼓樂藝術學校專業學習威風鑼鼓,1994年進入臨汾市鼓樂藝術團工作。2005年參與創作的《黃河雄風》一舉奪得在山西臨汾舉辦的民間鼓舞鼓樂大賽最高獎“山花獎”,2007年成立了臨汾市堯都區新鼓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威風鑼鼓培訓、演出的工作。2012年,在第二屆國際那達慕大會開幕式上,組建培訓的500人鼓樂節目《擊鼓而歌》,在熱場表演中獲得大會總導演陳維亞、以及音樂總監卞留念的高度認可。

原臨汾地區鑼鼓藝術家協會會員

山西省鑼鼓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山西威風鑼鼓一級編導

山西威風鑼鼓一級演奏

cip國際職業認證高級鼓樂培訓師

新鼓源文化傳媒藝術總監

代表作品:

大型鼓樂:第二屆那達慕大會500人《擊鼓而歌》

大型鼓樂:北京懷柔第二屆運動會開幕式300人《鼓舞飛镲》

威風鑼鼓:《金盾戰鼓》

威風鑼鼓:《彜州戰鼓》

威風鑼鼓:《眉車雄風》

威風鑼鼓:《愛裡雄風》

威風鑼鼓:《拆彈勇士》

威風鑼鼓:《試訓雄風》

威風鑼鼓:《鼓舞盛世》

威風鑼鼓:《海之魂》

舞台鼓樂:《厚土警魂》等

創作特點:緊扣時代主題、突出企業文化,彰顯民族特色、傳承曆史文化。

執教特點:嚴肅活潑,勞逸結合;善于激發演員自發能動性,長于傳授思想精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