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

證券市場

發行和交易的場所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因此,廣義上的證券市場指的是所有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場所,狹義上,也是最活躍的證券市場指的是資本證券市場、貨币證券市場和商品證券市場。是股票、債券,商品期貨、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證券産品發行和交易的場所。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是為解決資本供求矛盾和流動性而産生的市場。證券市場以證券發行和交易的方式實現了籌資與投資的對接,有效地化解了資本的供求矛盾和資本結構調整的難題。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證券市場是完整的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反映和調節貨币資金的運動,而且對整個經濟的運行具有重要影響。[1]
    中文名:證券市場 外文名: 别名: 屬于: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 目的:解決資本供求矛盾和流動性 方式:證券發行和交易

定義

證券市場的結構是指證券市場的構成及其各部分之間的量比關系。

常見最基本的證券市場的結構有以下幾種:

層次結構

按證券進入市場的順序而形成的結構關系。可分為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證券發行市場又稱為“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是發行人以籌集資金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律規定和發行程序,向投資者出售新證券所形成的市場。證券交易市場又稱為“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已發行證券通過買賣交易實現流通轉讓的市場。

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發行市場是流通市場的基礎和前提。流通市場是證券得以持續擴大發行的必要條件。此外,流通市場的交易價格制約和影響着證券的發行價格,是證券發行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多層次資本市場

體現為區域分布、複蓋公司類型、上市交易制度以及監管要求的多樣性。□根據所服務和複蓋的上市公司類型,分為全球市場、全國市場、區域市場;根據上市公司規模、監管要求等差異,分為主闆市場、二闆市場(創業闆或高新企業闆)等。

品種結構

依有價證券的品種而形成。分為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衍生品市場。

交易場所結構

按交易活動是否在固定場所進行分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有形市場稱為“場内市場”,指有固定場所的證券交易所市場。有形市場的誕生是證券市場走向集中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把無形市場稱為“場外市場”,指沒有固定場所的證券交易所市場。場内市場與場外市場之間的截然劃分已經不複存在,出現了多層次的證券市場結構。

縱向結構關系

這是一種按證券進入市場的順序而形成的結構關系。按這種順序關系劃分,證券市場的構成可分為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

證券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是發行人以籌集資金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律規定和發行程序,向投資者出售證券所形成的市場。證券發行市場作為一個抽象的市場,其買賣成交活動并不局限于一個固定的場所。證券發行市場體現了證券由發行主體流向投資者的市場關系。

發行者之間的競争和投資者之間的競争,是證券發行市場賴以形成的契機。在證券發行市場上,不僅存在着由發行主體向投資者的證券流,而且存在着由投資者向發行主體的貨币資本流。因此,證券發行市場不僅是發行主體籌措資金的市場,也是給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的市場

證券交易市場是已發行的證券通過買賣交易實現流通轉讓的場所。相對于發行市場而言,證券交易市場又稱為“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證券經過發行市場的承銷後,即進入流通市場,它體現了新老投資者之間投資退出和投資進入的市場關系。因此,證券流通市場具有兩個方面的職能:其一是為證券持有者提供需要現金時按市場價格将證券出賣變現的場所;其二是為新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證券交易市場又可以分為有形的交易所市場和無形的場外市場。

證券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緊密聯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發行市場是交易市場的存在基礎,發行市場的發行條件及發行方式影響着交易市場的價格及流動性。而交易市場又能促進發行市場的發展,為發行市場所發行的證券提供了變現的場所,同時交易市場的證券價格及流動性又直接影響發行市場新證券的發行規模和發行條件。

橫向結構關系

這是依有價證券的品種而形成的結構關系。這種結構關系的構成主要有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以及衍生證券市場等子市場,并且各個子市場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買賣交易的場所。股票市場的發行人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籌集的資金是長期穩定、屬于公司自有的資本。股票市場交易的對象是股票,股票的市場價格除了與股份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有關外,還受到其他諸如政治、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因此,股票價格經常處于波動之中。

債券市場是債券發行和買賣交易的場所。債券的發行人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公司和企業。債券市場交易的對象是債券。債券因有固定的票面利率和期限,其市場價格相對股票價格而言比較穩定。

基金市場是基金證券發行和流通的市場。封閉式基金在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開放式基金是通過投資者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和贖回實現流通的。

衍生證券市場是以基礎證券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的。其交易品種主要有金融期貨與期權、可轉換證券、存托憑證、認股權證等。

分析方法

證券市場的分析方法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法,技術分析法、演化分析法,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于投資标的物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于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證券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補充。

(1)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是以傳統經濟學理論為基礎,以企業價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決定企業内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狀況等進行詳盡分析,以大概測算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并與當前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形成相應的投資建議。基本分析認為股價波動不可能被準确預測,而隻能在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股票并長期持有。主要教材:《證券分析》等。

(2)技術分析:技術分析法是以傳統證券學理論為基礎,以股票價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股價波動趨勢為主要目的,從股價變化的曆史圖表入手,對股票市場波動規律進行分析的方法總和。技術分析認為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股價波動可以定量分析和預測,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主要教材:《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等。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将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特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适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方面入手,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态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演化分析認為股價波動無法準确預測,因此它屬于模糊分析範疇,并不試圖為股價波動軌迹提供定量描述和預測,而是着重為投資人建立一種科學觀察和理解股市波動邏輯的全新的分析框架。主要教材:《股市真面目》等。

特征

證券市場具有以下三個顯着特征:

第一,證券市場是價值直接交換的場所。有價證券是價值的直接代表,其本質上隻是價值的一種直接表現形式。雖然證券交易的對象是各種各樣的有價證券,但由于它們是價值的直接表現形式,所以證券市場本質上是價值的直接交換場所。

第二,證券市場是财産權利直接交換的場所。證券市場上的交易對象是作為經濟權益憑證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券等有價證券,它們本身僅是一定量财産權利的代表,所以,代表着對一定數額财産的所有權或債權以及相關的收益權。證券市場實際上是财産權利的直接交換場所。

第三,證券市場是風險直接交換的場所。有價證券既是一定收益權利的代表,同時也是一定風險的代表。有價證券的交換在轉讓出一定收益權的同時,也把該有價證券所特有的風險轉讓出去。所以,從風險的角度分析,證券市場也是風險的直接交換場所。

區别

證券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的區别

證券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的區别主要表現在:

1.交易對象不同。一般商品市場的交易對象是各種具有不同使用價值、能滿足人們某種特定需要的商品。而證券市場的交易對象是作為經濟權益憑證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券等有價證券。

2.交易目的不同。證券交易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投資收益,或為了籌集資金。而購買商品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某種消費的需要。

3.交易對象的價格決定不同。商品市場的價格,其實質是商品價值的貨币表現,取決于生産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證券市場的證券價格實質是利潤的分割,是預期收益的市場表現,與市場利率的關系密切。

4.市場風險不同。一般商品市場由于實行的是等價交換原則,價格波動較小,市場前景的可預測性較強,因而風險較小。而證券市場的影響因素複雜多變,價格波動性大且有不可預測性,投資者的投資能否取得預期收益具有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風險較大。

形成發展

簡介

證券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形成的基礎

證券的産生已有很久的曆史,但證券的出現并不标志着證券市場同時産生,隻有當證券的發行與轉讓公開通過市場的時候,證券市場才随之出現。因此,證券市場的形成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條件和經濟基礎。證券市場形成于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股份公司的産生和信用制度的深化,是證券市場形成的基礎。

首先,證券市場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産發展的必然産物。随着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和商品經濟的日益社會化,資本主義從自由競争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資本家依靠原有的銀行借貸資本已不能滿足巨額資金增長的需要。為滿足社會化大生産對資本擴張的需求,客觀上需要有一種新的籌集資金的手段,以适應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證券與證券市場就應運而生了。

其次,股份公司的建立為證券市場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随着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生産規模的日益擴大,傳統的獨資經營方式和封建家族企業已經不能滿足資本擴張的需要。于是産生了合夥經營的組織,随後又有單純的合夥經營組織演變成股份制企業——股份公司。股份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向社會公衆募集資金,實現資本的集中,滿足擴大再生産對資金急劇增長的需要。因此,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公司股票、債券的發行,為證券市場的産生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信用制度的發展促進了證券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由于近代信用制度的發展,使得信用機構由單一的中介信用發展為直接信用,即直接對企業進行投資。于是,金融資本逐步滲透到證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支柱。信用工具一般都具有流通變現的要求,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具有較強的變現性,證券市場恰好為有價證券的流通和轉讓創造了條件。由此可見,信用制度越發展,就越有可能動員更多的社會公衆的貨币收入轉化為貨币資本,投入到證券市場中去。證券業的崛起也為近代信用制度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西方證券市場

西方國家證券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在西方國家,證券市場經曆了形成、發展和完善三個階段。

(一)證券市場的形成階段(17世紀初一18世紀末)

回顧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曆史,證券市場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16世紀初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西歐。當時法國的裡昂、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已經有了證券交易活動,最早進入證券市場交易的是國家債券。17世紀初,随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的生産經營方式,即股份公司形成和發展起來。股份公司的形成使股票、債券開始發行,從而使股票、公司債券等進入了有價證券交易的行列。1602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

1773年,英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喬納森咖啡館”成立,1802年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準。這家證券交易所即為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前身。該交易所的交易品種最初是政府債券,此後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後進入交易所交易。

1790年,美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宣布成立,從事政府債券等有價證券的交易活動。

1792年5月17日,24名經紀人在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聚會,商訂了一項名為“梧桐樹協定”的協議,約定每日在梧桐樹下聚會,從事證券交易,并訂出了交易傭金的最低标準及其它交易條款。

1817年,這些經紀人共同組成了“紐約證券交易會”,1863年改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在18世紀資本主義産業革命的影響下,包括鐵路、運輸、礦山、銀行等行業中股份公司成為普遍的企業組織形式,其股票以及各類債券都在證券市場上流通,這一切,标志着證券市場已基本形成。

這一時期證券市場的特點是:信用工具很單一,主要是股票、債券兩種形式;證券市場規模小,主要采用手工操作;證券市場行情變動較大,投機、欺詐、操縱行為十分普遍;證券市場立法很不完善,證券市場也較為分散。

(二)證券市場的發展階段(19世紀初一20世紀20年代)

從18世紀7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到19世紀中葉已在各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完成,工業革命推動了機器制造業的迅速發展,并使股份公司在機器制造業中普遍建立起來。如英國的産業革命在19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完成。機器大工業取代了傳統的工場手工業,機器制造業在工業體系中逐漸取得了優勢地位。從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股份公司有了極大的發展。

1862年英國有165家股份公司,80年代中期,登記的股份公司達1.5萬多家,發生在英國的這一過程,無一例外地發生于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法國、德國等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産業革命後,股份公司迅速成為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股份公司的建立和發展,使有價證券發行量不斷擴大。據統計,世界有價證券發行額1871一1880年為761億法朗,1881一1890年為645億法朗,1891--1990年為1004億法朗,1911一1920年為3000億法朗,1921一1930年為6000億法朗。與此同時,有價證券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有價證券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已不是政府公債,而是公司股票和企業債券。據統計,1900一1913年發行的有價證券中,政府公債占有價證券發行總額的40%,公司債券和各類股票則占60%。

綜觀這一時期的證券市場,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股份公司逐漸成為經濟社會中的主要企業組織形式;

第二,有價證券發行量不斷擴大,已初具規模;

第三,一些國家開始加強證券管理,引導證券市場規範化運行,如英國在1862年頒布了股份公司條例,德國1892年通過的有限責任公司法,法國1867年的公司法,1894年日本制定的證券交易法等;第四,證券交易市場得到了發展,如日本東京證券交易市場形成于1878年,蘇黎世證券交易所創建于1877年,1891年香港成立了股票經紀協會,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等等。

(三)證券市場的完善階段(20世紀30年代以來)

1929一1933年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世界最嚴重深刻和破壞性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嚴重地影響了證券市場,當時世界主要證券市場股價一瀉千裡,市場崩潰,投資者損失慘重。到1932年7月8日,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數隻有41點,僅為1929年最高水平的11%。大危機使各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于是世界各國政府紛紛制訂證券市場法規和設立管理機構,使證券交易市場趨向法制化。如美國1933一1940年期間先後制訂了證券交易法、證券法、信托條款法、投資顧問法、投資銀行法等。其他國家也都通過加強立法對證券市場的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實行全面控制和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随着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的恢複和發展以及各國經濟的增長,證券市場也迅速恢複和發展。70年代以後,證券市場出現了高度繁榮的局面,證券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證券交易也日益活躍。這一時期證券市場的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明顯的新特點。

1.金融證券化。證券在整個金融市場上所占的比例急劇上升,地位越來越突出。尤其在美國,随着新的金融工具的紛紛出現,證券投資活動廣泛而卓有成效的進行;在日本,60年代企業的資金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證券籌資占籌資總額的比重不到20%,而到1978年,發行證券籌資所占比例已上升到44%。同時,居民儲蓄結構也出現了證券化傾向。由于保持和增加收益的需要,人們将儲蓄從銀行存款轉向證券投資。

2.證券市場多樣化。這主要表現為:各種有價證券的發行種類、數量及其範圍不斷擴大;交易方式日趨多樣化,除了證券現貨交易外,還出現了期貨交易、期權交易、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交易、信用交易等多種交易方式。

3.證券投資法人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證券投資有所變化。除了社會公衆個人認購證券外,法人進行證券投資的比重日益上升。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後随着養老基金、保險基金、投資基金的大規模入市,證券投資者法人化、機構化速度進一步加快。法人投資者從過去主要是金融機構擴大到各個行業。據估計,法人投資在世界各國的證券市場占50%左右。

4.證券市場法制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更加重視證券市場的法制化管理,不斷制訂和修訂證券法律、法規,不斷推進證券市場的規範化運行。同時,還通過各種技術監督和管理活動,嚴格證券市場法規的執行,證券市場行情趨于穩定,證券市場的投機、操縱、欺詐行為逐漸減少。

5.證券市場網絡化。計算機系統從20世紀50年代下半期開始應用于證券市場。1970年初,倫敦證券交易所采用市場價格顯示裝置。1972年2月,美國建成“全國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1978年,紐約證券交易所創設“市場間交易系統”,利用電子通信網絡,把波士頓、紐約、費城、辛辛那提等交易所連接溝通,使各交易所每種股票的價格和成交量在熒屏上顯示,經紀人和投資者可在任何一個證券市場上直接進行證券買賣。至今,世界上各主要證券市場基本上已實現了電腦化,從而大大提高了證券市場的運行效率。

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技術的推動下,證券市場的網絡化迅速發展,這主要體現在網上交易的突飛猛進上。

與傳統交易方式相比,網上交易的優勢是:

第一,突彼了時空限制,投資者可以随時随地交易;

第二,直觀方便,網上不但可以浏覽實時交易行情和查閱曆史資料(公告、年報、經營信息等),而且還可以進行在線咨詢;

第三,成本低,無論是證券公司還是投資者,其成本都可以大大降低。毫無疑問,證券市場的網絡化将是證券市場最基本的發展趨勢之一。

6.證券市場國際化。現代證券交易越來越趨向于全球性交易。電腦系統裝置被運用于證券業務中,世界上主要證券市場的經紀人可以通過設在本國的電子計算機系統與國外的業務機構進行晝夜不斷的24小時業務活動聯系,世界上各主要的證券交易所都成為國際性證券交易所,它們不僅在本國大量上市外國公司的證券,而且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從事國際性的股票委托交易。

1990年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國公司達500家,紐約證券交易所有110家,東京證券交易所有80多家。越來越多的公司到本國以外的證券市場上發行股票、債券。據有關資料,1975年美國220家銷售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80家在國外的證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票。證券投資國際化和全球一體化已成為證券市場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

7.金融創新不斷深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證券品種一般僅有股票、公司債券和政府公債券,而在二戰後,西方發達國家的證券融資技術日新月異,證券品種不斷創新。浮動利率債券、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分期債券、複合證券等新的證券品種陸續湧現,特别是在20世紀的後20年,金融創新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金融期貨與期權交易等衍生品種的迅速發展使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融資技術和證券種類的創新,增強了證券市場的活力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加速了證券市場的發展。證券品種和證券交易方式的創新是證券市場生命力的源泉。實際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金融創新就形成了加速發展的态勢并成為金融企業在激烈的競争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下,随着證券市場物質技術基礎的更新和投資需求多元化的進一步發展,21世紀會形成新的證券創新浪潮。

形成和發展

我國的證券市場有着很久的發展曆史,但是我國證券市場有着獨特的特點,即舊中國的證券市場與新中國的證券市場之間沒有直接的繼承和延續關系,其市場發展情況也有着很大差異。因此,研究我國的證券市場必須對舊中國和新中國的情況分别予以論述。

(一)舊中國的證券市場

舊中國的證券市場有着悠久的曆史,其間幾經波折,幾起幾落,大緻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1.萌芽階段(唐代——清代)

我國在沒有證券市場和現代銀行業以前,有錢莊和票号,這是封建時代證券和證券市場的萌芽形式。

據史料記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出現了兼營銀、銀業的邸店、質庫等;到了宋代,已有了專營銀、錢、鈔行交易的錢館、錢鋪。明代中葉以後,由于政治上相對安定,商品生産有了較快的發展,特别是江浙一帶,出現市鎮勃興、商業繁榮、金融業興盛的景象,産生了證券市場的早期形态——錢業市場,其操作制度嚴格,業務内容繁多。從清代開始,随着帝國主義的入侵,大量銀元從國外湧進,各地開始使用銀元、銀兩、制錢和銅元等多種貨币,于是以銀元、銀兩兌換制錢、銅元成為當時錢莊的主要業務之一。

後來,由于各種外國紙币的侵入,市場流通貨币進一步增加,貨币兌換和買賣業務更加繁忙。這種原始的證券活動開始沒有固定的場所,後來随着交易額的擴大,交易場所逐漸固定,逐漸形成有形的交易市場。

到清代中葉,這種錢業市場在江浙兩省各地普遍發展起來。其中上海、杭州、甯波和蘇州等地發展很快,逐漸成為全國早期錢業市場的中心。這些市場同當地民族工商業有着極為密切的關系,生命力很強,它們不僅是我國證券市場的最初形态,而且是舊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2.形成階段(清末——1920年)

舊中國證券市場的形成,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是以股份企業的成立和政府發行公債為基礎的。

鴉片戰争以後,中國迅速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與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許多特權。在這些特權的保護下,外國列強不僅向中國輸出商品,而且逐漸增加了對中國的殖民地投資,外商在中國開辟商埠,建立了大量的企業,這些企業大多采用股份公司的形式,并把外國股份集資的方法帶入中國,大量發行股票。同時,來華投資的外國人,為了籌集現代大工業所需的巨額資本,迫切要求華商的“合作”,于是,在外商企業中的華商附股活動成為一個顯着的現象,從輪船、保險、銀行以及紡紗、煤氣、電燈各個行業都離不開中國人的附股。據統計,19世紀華商附股的外國企業資本累計在4000萬銀兩以上。19世紀70年代以後,清政府洋務派興辦了一些官辦、官商合辦的民用工業,如1872年李鴻章、盛宣懷籌辦輪船招商總局,後來的中興煤礦公司、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大生紗廠等,都采用了募股集資的方法。随着這些股份制企業的出現,從而在中國出現了股票這種新的投資工具。

我國最早發行的債券始于1894年,為了應付甲午戰争費用,清政府發行了“息債商款”債券,此後,政府公債大量發行。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袁世凱為鞏固權勢,加以連年混戰、軍閥割據,耗資巨大,政府又多次發行了公債。據統計,北洋政府統治的16年内,發行各種公債達5.2億元。

随着股票、債券發行的增加,證券交易市場也發展起來。1869年上海已有買賣外國公司股票的外國商号,當時稱為“捐客總會”。

1891年外商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股份公所,1905年,該公所定名為“上海衆業公所”,這是外商經營的,也是舊中國最早的一家證券交易所。該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對象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外國在上海的行政機構發行的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币公債以及南洋一帶的橡皮股票等。中國自己的證券交易始于辛亥革命前後。

1895年至1913年是中國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時期,民族工商業肇興,股票發行增多,流通漸廣。1913年,上海一些錢商、茶商等兼營證券買賣的大商号成立了“上海股票商業公會”。

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證券交易開始走上正軌。1918年,經北洋政府批準,成立了“北平證券交易所”,這是全國第一家由中國人創辦的證券交易所。1920年,經北洋政府批準,“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正式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1921年,北洋政府又批準成立了“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這些證券交易所成立後,業務興隆,盈利豐厚,使投資于證券交易所者蜂擁而至,僅上海市在1921年的半年多時間内,證券交易所就增加到140一150家。

但是,由于這些交易所經營的對象除少數國内債券外,多數經營本交易所的股票,而且又是套用銀錢業的臨時拆借放款,以期貨買賣為主,大量進行股票買空賣空。到1921年秋,由于銀根緊縮,許多交易所難以維持,紛紛倒閉,從而發生了曆史上有名的“信交風潮”。到了1922年,全國僅剩下十幾家證券交易所,使證券交易從此轉入蕭條和衰落。

3.“複蘇”與短暫“繁榮”階段(1937——1949年)

抗日戰争爆發後,随着國民黨軍隊的節節敗退,公債交易驟降,公債交易市場日漸蕭條。而相反地,股票市場在沉寂了十幾年以後,出現了“複蘇”的現象。當時,由于日僞當局禁止一切公債、外股、金銀、外彙和棉花、棉紗等物資的集中交易和暗中交易,于是,大量遊資集中到華股上,使華股交易逐漸興盛起來,專門經營股票交易的公司猛增,僅上海一地的股票公司、證券貿易行就由十幾家猛增到1940年的70多家,天津的證券交易行最多時達到100多家,日僞當局曾查禁股票交易,但未能奏效,從而改為疏導利用。

1943年9月,下令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複業,專做華股買賣,上市公司先後增至199種,自證券交易所複業後,股票投機頻繁,股市動蕩不安,股價劇烈波動。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對證券交易先是明令禁止,1945年8月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被停業解散,但是,黑市交易并未停止。于是,國民黨政府轉而籌劃建立官方證券市場。

1946年5月,國民黨政府決定設立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額定為10億元,由原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股東認購6/10的股份,其餘由中國、交通、農民三銀行及中央信托局、中央郵政儲金彙業局認購。當年9月,該交易所正式開業,分股票、債券兩個市場。1948年2月,挽津證券交易所開業,該交易所的股本為10億元,交易一度十分興旺,場外交易也十分活躍。

1948年,國民黨政府宣布實行币制改革,通令全國各交易所暫行停業,使短暫“繁榮”的股市走向衰亡。

(二)新中國的證券市場

解放初期,通貨膨脹,物價上漲,黑市猖獗,投機盛行,為了穩定市場,打擊黑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天津、北京等城市成立在人民政府管理下的證券交易所。但是,随着國家财政好轉,币值開始穩定,交易量下降,不久,随着“三反”、“五反”運動的開展,證券投機活動受到控制,證券交易所業務逐漸蕭條。建國初期的證券市場,不僅時間短暫,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舊中國的證券交易活動在建國初期被消滅前的一種過渡形式。到1952年,人民政府宣布所有的證券交易所關閉停業;1958年國家停止向外借款;1959年終止了國内政府債券的發行。此後的20多年中,我國不再存在證券市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随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閑散資金日益增多,而由于經濟建設所需資金的不斷擴大,資金不足問題十分突出,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各方面要求建立長期資金市場,恢複和發展證券市場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的證券市場也便在改革中應運而生。

1.發行市場。我國證券發行市場的恢複與起步是從1981年國家發行國庫券開始的。此後,債券發行連年不斷,發行數額不斷增加,債券種類由國家債券擴展到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國際債券的發行。我國的股票發行始于1984年。

1984年9月,北京成立了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并發行了股票。同年11月,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的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之後,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也面向社會發行了股票。全國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繼發行了股票。在政府的引導下,随着股份制試點企業的增加,我國股票發行規模不斷擴大,股票發行涉及境内人民币普通A股、供境内外法人和自然人購買的人民币特種股票B股,還有在境外發行的H股和N股等。

2.交易市場。我國的證券交易市場始于1986年。1986年8月,沈陽信托投資公司第一次面向社會開辦了證券交易業務,之後,沈陽市建設銀行信托投資公司和工商銀行沈陽證券公司也開辦了這項業務。1986年9月,上海市幾家專業銀行的信托部門及信托投資公司開辦了股票“櫃台交易”,1988年4月和6月,财政部先後在全國61個大中城市進行轉讓市場的試點。

到1990年,全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已基本形成,随場外交易市場的形成,場内交易市場也迅速發展起來,1990年11月26日,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營業,成為我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991年4月11日,我國另一家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營業。兩家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國證券市場由分散的場外交易進入了集中的場内交易。

與此同時,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如武漢、天津、沈陽、大連等地還成立了27家證券交易中心,接納多種債券和投資基金交易。一些交易中心還同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網,使兩家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活動得以輻射、延伸。不僅如此,1990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還建立了全國證券交易所自動報價系統(STAQS),該系統中心設在北京,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國内證券交易比較活躍的大中城市,為會員提供有價證券的買賣價格信息以及報價、交易、交割和結算等方面的服務。該系統1991 年4月開始并網運行,至1994年,已有分布全國的42個城市的189 家會員公司。

1993年2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又一家證券交易網“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NET)宣布成立。中證交NET系統中心設在北京,以通訊衛星連接全國各地的計算機網絡,為證券交易提供服務、交易、清算、交割和托管服務,提供證券市場的投資咨詢及信息服務。該系統1993年4月28日正式開業,至1994年,該系統衛星通訊網絡複蓋了全國100多個城市,入網證券商達幾十家。

直到1998年,我國證券交易市場一度形成了以“兩所兩網”為主體、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層次化特征。當時的場外市場除了北京的STAQ和NET系統,其餘大都是地方政府為搞活本地經濟、促進股權流動而自行設立的區域性的産權交易市場。它們主要定位于解決當地法人股、内部職工股和基金證券等的交易流通,而且規則各不相同、機構與管理混亂,一些上市公司質量低下,極易引發金融風險和社會問題。盡管這些市場對于當地企業的改制和融資确實起了比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國家一直未制定統一的政策法規對櫃台交易市場進行有效的規範和管理,緻使櫃台交易存在不少問題。

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出于防範金融風險、整頓金融秩序的部署,地方交易中心和法人股市場相繼受到清理,各種形式的股票場外交易被《證券法》所明令禁止,從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兩所體制,即滬、深交易所并存發展,股票流通集中在交易所的格局。但此後股票内在的流通性要求和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各部門的債券融資、投資者投資等現實需要仍推動各類場外市場随中央政府管制力度的強弱而時強時弱,或以地下、半地下市場的方式繼續存在。法人股的場外協議轉讓市場并不因STAQ、NET的關閉而停止,該市場最活躍的形式是以拍賣的方式進行流通,拍賣行成了法人股“交易所”。

但到2001年7月,中國證監會正式否認這一市場的合規性。同時興起的是各地的技術産權市場,它們承擔了場外市場的部分職能。為解決STAQ、NET關閉後的遺留問題,2001年6月1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業務試點辦法》,選擇了6家證券公司作為試點單位,通過它們的網點辦理原NET、STAQ系統11家挂牌公司流通股份的交易。一些摘牌退市的股票也由中國證券業協會選取合格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

理論

簡介

證券投資的理論及其進展

證券投資學

證券投資學着重介紹證券投資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知識,主要涉及證券投資工具、證券市場及其運行、證券交易的程序和方式、證券投資的風險與收益、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和證券投資管理與評價等内容。

發展

證券投資學一個引人注目的應用領域和進展,就是演化證券學。它是運用生物進化原理系統闡釋股市運行機理的新興交叉學科,是證券投資研究的一個具有生命力和豐富内涵的新領域。與現代金融學的“理性人”、“有效市場”相關假設不同,演化證券學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争與适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環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是揭示股市生存法則最有潛力的前沿科學。其開山之作《股市真面目》颠複了股市運行機理的傳統理論,可稱為達爾文式的範式革命。

演化證券學的理論精髓,在于它摒棄了機械論的思維方式和理想化假設,揭示股市運作背後的生物進化邏輯,指出股市波動在本質上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認為的鐘擺式的“機械運動”,其典型特征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适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波動軌迹難以被定量描述和準确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隻要認同演化證券學的基本原理,把股市看做是一個獨具魅力的鮮活複雜的生命有機體,而不是一台甘于被人随意擺弄的呆闆機器,運用演化分析方法來觀察和研究市場,那麼,我們就能夠突破傳統理論的局限性,擺脫錯誤思維方式的束博,清除認識論上的盲點,規避方法論上的誤區,建立起真正符合股市内在運行規律的正确方法。也隻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不被市場的表象所欺騙,早日獲得持續性盈利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