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呼吸機

簡易呼吸機

适用于心肺複蘇的裝置
簡易呼吸機,又稱複蘇球,氣囊,皮球等,是應用機械裝置建立壓力差産生肺泡通氣的動力原理制成,也可以用來代替、控制或改變人體的自主呼吸運動。适用于心肺複蘇及需人工呼吸急救的場合,尤其适用于窒息、呼吸困難或需要提高供氧量的情況,具有使用方便、痛苦輕、并發症少、便于攜帶、有無氧源均可立即通氣的特點。
    中文名:簡易呼吸機 外文名: 用途: 别名:人工呼吸機 原理:以機械裝置建立壓力差 類型:簡易呼吸機、寶壓型呼吸機 每分通氣量:潮氣量×呼吸頻率 方法:加壓人工呼吸法

簡介

通常由進氣閥壓縮單元氣囊和患者閥組成,一般配有儲氣袋、呼吸面罩等附件。是一種通過操作者按壓設備上壓縮單元氣囊,從而實現向患者肺部通氣的複蘇裝置。如果搶救現場沒有毒性氣體可以隻接儲氣袋,氧導管,如現場有多人進行搶救,接氧管及接儲氣袋動作由助手進行。開口器适用于出現口腔緊閉,口咽通氣道不能進入口腔内的情況時使用

類型

①簡易呼吸機: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銜接器。

②寶壓型呼吸機:将預定壓的氣流壓入病人呼吸道,使預定壓轉為零壓或負壓,轉為呼氣。

③定容型呼吸機:将預定潮氣量壓入呼吸道,使其轉為呼氣。

④定時型呼吸機:吸氣與呼氣、呼氣與吸氣的轉換,按預定時間轉。

連接使用

一、呼吸機的使用

①面罩: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合作并間斷使用呼吸器的病人。

②氣管内插管:适用于神志不清的病人,應用時間不超過48-72小時。

③氣管套管:需較長期作加壓人工呼吸治療的病人,應作氣管切開,放置氣管套管。

二、呼吸機的調節

①每分通氣量:(每分鐘出入呼吸道的氣體量)=潮氣量×呼吸頻率。

②肺泡通氣量=(潮氣量-死腔)×呼吸頻率:為每次通氣量的2/3。

③死腔量=存在于呼吸道内不起氣體交換作用的氣量,為每次通氣量的1/3。

④正負壓調節:一般不使用負壓,但在肺泡過度膨脹及呼吸頻率太快時适當運用負壓。

三、呼吸機與自主呼吸的協調

①呼吸器與病人自主呼吸的節律合拍協調,這是治療成功必須注意的關鍵問題之一。

②對神志清醒的病人,在使用之前要解釋,争取病人的合作。

③呼吸急促、躁動不安的,不能合作的,可先使用簡易呼吸器,作過渡慢慢适應。

⑤少數患者用簡易呼吸器仍不能合拍者,可先用藥物抑制自主呼吸,然後使用呼吸器,常用藥物:安定、嗎啡。

使用範圍

①呼吸突然停止或即将停止。

②在吸入100%氧氣的情況下,動脈血氧分壓仍達不到50~60mmHg。

③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儲留而引起意識和循環功能障礙。

加壓人工呼吸法

簡易呼吸器

用物:簡易呼吸器、吸引器、氧氣治療盤内盛治療碗、鑷子(兩把)、壓舌闆、吸痰導管。

操作步驟:

①病人平卧,解開衣扣及褲腰,臉側向操作者,操作時應先以導管吸盡病人口腔及呼吸道之分泌物、嘔吐物及其它異物。

②移枕至病人肩背下,操作者立于病人頭頂側,左手托起病人下颌,盡量使其頭後仰。

③右手握住呼吸活瓣處,将面罩置于病人口鼻部,以固定帶固定或以銜接管與氣管相接,左手仍托住病人下颌,使其頭部維持後仰位。

④右手擠壓呼吸囊,繼而放松,如此一擠、一松有節奏地反複進行,每分鐘14~16次。

⑤如需給氧,将氧氣接于呼吸囊入口處,以每分鐘6升左右的流量給氧。

機械呼吸器

用物:所需類型呼吸器,其它用物同簡易呼吸法。

操作步驟:

①檢查呼吸器各部件、銜接各部件及管道。

②根據病情調節各使用參數

③打開動力電源,觀察呼吸器運行,檢查各銜接部件是否漏氣,單向活瓣、開關是否靈活,觀察潮氣量及壓力表指數。

④依據室溫和通氣量,調節霧化器溫度。

⑤連接氣管導管或套管施行呼吸器呼吸。

注意:

1、使用過程中,随時注意各工作參數量是否正常。

2、如病人有自主呼吸,觀察是否與呼吸機同步。

3、定期放出套囊内氣體(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套囊内),每4小時放一次,一次3~5分鐘。

4、避免将管道折疊或牽拉,防止脫出。

5、使用完畢整理呼吸機。

注意事項

1、面罩要緊扣鼻部,否則易發生漏氣。

2、若病人有自主呼吸,應與之同步,即病人吸氣之初順勢擠壓呼吸囊,達到一定潮氣量便完全松開氣囊,讓病人自主完成呼吸動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