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裡斯特爾

麥克裡斯特爾

駐阿富汗美軍和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指揮官
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畢業于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現為駐阿富汗美軍和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最高指揮官,先前擔任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他曾多次參與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特種作戰,其麾下部隊曾經活捉薩達姆,并協助推翻塔利班政權。他最大的功績是2006年對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實施空襲,打死其頭目紮卡維。麥克裡斯特爾被認為擅長運用情報跟蹤并消滅叛亂分子,并且通過非傳統戰争方式保護民衆。2009年12月,因其改變了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戰略,而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1]
  • 中文名: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Stanley McChrystal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1954年8月14日
  • 職業: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
  • 畢業院校:西點軍校

簡介

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Stanley McChrystal),駐阿富汗美軍和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現任最高指揮官。出生于1954年8月14日,1976年畢業于西點軍校。他在2001年1月晉升為準将,2004年5月晉升為少将,2006年2月晉升為中将。2003年至2008年任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

2009年5月11日,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在華盛頓五角大樓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他已要求駐阿富汗美軍指揮官麥基爾南上将辭職,并推薦前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麥克裡斯特爾中将接任。6月2日,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就美陸軍中将斯坦利·麥克利斯特爾出任駐阿富汗美軍最高指揮官舉行聽證會。但一些人權組織說,麥克利斯特爾在聽證會上應當面對涉嫌伊拉克“虐囚”的詢問。

就任過程

2006年麥克利斯特爾領導特種作戰司令部期間,為這一司令部工作的美軍犯有多種“虐囚”行為,包括用槍托擊打囚徒、使用水刑以及在彩彈射擊遊戲中使用囚徒作為目标靶。其中,大多數“虐囚”事件發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機場附近美軍“納馬營”基地,特種作戰部隊在那裡設有一處審訊和拘押中心。

民間組織“人權觀察”2006年報告中,一化名為“傑夫”的美軍審訊者說,他曾看見麥克利斯特爾“數次”訪問“納馬營”基地中心。而且,“來自麥克利斯特爾将軍和五角大樓的直接命令”不允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人員視察這一中心。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也說,駐伊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存在“虐囚”行為。

6月10日,美國參議院批準前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麥克裡斯特爾出任駐阿富汗美軍指揮官,接替将要退役的麥基爾南,當天,美國參議院還批準了晉升麥克裡斯特爾為四星将軍的任命。

6月14日,新一任駐阿富汗美軍和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最高指揮官麥克裡斯特爾抵達喀布爾。6月15日,麥克裡斯特爾正式就任駐阿富汗美軍和北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最高指揮官。

計劃精髓

麥克裡斯特爾的計劃的"精髓"是滲透、瓦解武裝分子。2006年末開始,上萬遜尼派武裝份子同意放棄抵抗,領取美軍發放的差不多和警察工資水平相當得"薪水"。幾乎是一夜之間,伊拉克武裝份子的數量迅速減少到美軍可以控制的範圍。

麥克裡斯特爾要在阿富汗繼續用他的這個"錦囊妙計"。瓦解塔利班領導人有些困難,但可以從他們的士兵開刀。大多數塔利班武裝份子不太容易接受意識形态的改變,相反卻容易被一些實質的承諾撼動,比如工作的機會和保護。麥克裡斯特爾說:"我還希望逐漸向手中掌握着大規模武器的塔利班高層滲透,我相信他們會讓我們有機會打入其中。"

麥克裡斯特爾對普什圖族文化作過深入研究,他說,大多數和美國作戰的人都是些心中懷有不滿情緒的激進分子。他們需要的往往不是政府的聲音,更多隻是一份工作那麼簡單。麥克裡斯特爾告訴我:"從曆史上來講,普什圖族是一個腳踏實地的民族,他們會盡量避免用民族仇殺解決分歧。他們很容易改變立場和派别,很多塔利班并不容易被意識形态驅使,反而會被現實鼓動。我相信他們不會一直那樣頑固不化。"

駐阿美軍司令

駐阿富汗美軍司令麥克裡斯特爾中将和美國總統奧巴馬有幾分神似。兩人都瘦骨嶙峋,精力充沛,思路缜密。在西點軍校,奧巴馬宣布要向阿富汗增兵3萬,同時又說一年半以後就開始撤軍。麥克裡斯特爾聽罷,對阿富汗總統卡爾紮伊說,這是戰争的“轉折點”。喜歡逛舊書店的将軍最近正在看莎士比亞的作品,他咬文嚼字地解釋道:“借用丘吉爾的話說,我不認為這是結局。我甚至不認為這是結局的開始。但我确實認為這是序幕的終結。”

不久前,麥克裡斯特爾搭乘黑鷹直升機到阿富汗南部一個小城視察。他沒穿防彈背心就走進當地一家農貿市場。阿富汗人紛紛聚攏過來。将軍通過翻譯問道:“你們需要什麼?”一個阿富汗人說:“我們要學校。”另一個說:“我們要安全。”将軍點點頭:“我們正在努力,但成功需要時間。”

但他還有多少時間?阿富汗戰争打到第九年,塔利班越打越多,美軍死傷空前。今年8月底,他給奧巴馬寫了個緊急報告,要求增兵4萬。他說:“阿富汗的形勢危急,美國處在失敗的邊緣。”國會和白宮争吵了3個多月,奧巴馬終于拍闆增兵3萬,這将要耗資300億美元。國際上的評論說,奧巴馬在豪賭。而為這場豪賭“操盤”的麥克裡斯特爾說:“未來會有更多漫漫長夜,更多犧牲。但也會有更多阿富汗人得到一個機會。”

55歲的麥克裡斯特爾将軍不怕打仗。他父親曾率部占領德國,後來參加過朝鮮戰争和越南戰争。他家中所有人不是在當兵,就是嫁給了軍人。1976年,麥克裡斯特爾從西點軍校畢業以後,加入了特種部隊,靠戰場上一路拼殺挂上了将軍的肩章。至今他仍保持着近乎苛刻的生活習慣,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一天隻吃一頓飯,一口氣能跑8英裡。跑步的時候,他喜歡戴着耳機聽有聲書。在美國本土的斯圖亞特堡陸軍基地駐紮時,他是基地裡跑得最快的人。而之前的第一名是彼得雷烏斯将軍,曾任美軍駐伊拉克的最高指揮官。正是他力薦麥克裡斯特爾接掌阿富汗戰局。

麥克裡斯特爾在伊拉克當過5年特種兵司令,作戰彪悍。他曾在2006年和2007年對“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展開兇猛進攻。2006年6月6日,他的部下發現了“基地”組織頭目紮卡維。兩架F-16戰機迅速起飛,用兩枚500磅的炸彈将其炸死。但麥克裡斯特爾說,他在伊拉克戰場學到的并不是怎麼打仗,而是知道了武力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當時伊拉克已陷入内戰,遊擊隊越打越多。彼得雷烏斯将軍上任以後,美軍與伊拉克反抗力量達成和平協議,提高伊拉克軍隊的戰鬥力。軟硬兼施下,伊拉克的暴力事件降低到開戰以來的最低點。在麥克裡斯特爾看來,彼得雷烏斯拯救了伊拉克戰局,現在該自己在阿富汗如法炮制了。或許正因如此,他到阿富汗不久,就對一位盟軍将軍大發雷霆:“有個家夥拿了一支步槍跑進一棟樓,我們就必須丢下一個500磅的炸彈嗎?如果我們不負責任地使用武力,我們就輸掉了這場戰争。”他說,“除暴行動的成敗不取決于你殺了多少人,而取決于有多少人被你說服,有多少人沒有被殺,有多少房子沒有被毀。”

麥克裡斯特爾讀過有關塔利班的書,覺得這些人其實很現實,如果他們覺得勝利無望,就會投降。但首先,美軍和喀布爾當局要有足夠實力保護他們。今年年初,有個塔利班地方部隊司令帶着手下投降了,兩星期後此人全家被塔利班槍殺。這件事對麥克裡斯特爾觸動很大。他也曾和阿富汗一位省長交談。省長說:“你們不要住在帳篷裡。”因為住在帳篷裡讓阿富汗人覺得美軍随時會開溜。麥克裡斯特爾點頭說,美軍會堅持到阿富汗人完全獲得了安全。但增兵真的能解決問題嗎?喀布爾一家餐館的老闆亞萊爾搖頭說:“不可能打敗塔利班,因為他們實在太多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