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幹

碧桃幹

用于斂汗澀精和活血止血的藥品
碧桃幹,藥名。見《飲片新參》。别名癟桃幹、桃奴、陰桃子。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未成熟果實。甘,微溫。斂汗,止血,止痛。治盜汗,吐血,妊娠下血,胃痛。
  • 藥品名:
  • 外文名:
  • 别名:
  • 是否處方藥:
  • 主要适用症:
  • 主要用藥禁忌:
  • 劑型:
  • 運動員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
  • 批準文号:
  • 藥品類型:
  • 中文學名:碧桃幹
  • 拉丁學名:Bitaogan FRUCTUS PERSICAE IMMATURUS
  • 界:植物界
  • 目:薔薇目
  • 科:薔薇科
  • 屬:山茶屬

性狀

該品呈矩圓形或卵圓形,長1.8~3cm,直徑1.5~2cm。先端漸尖,鳥喙狀;基部不對稱,有的留存棕紅色果柄,表面黃綠色,具網狀皺縮的紋理,密被短柔毛;内果皮腹縫線凸出,背縫線不明顯。質堅實,不易折斷。氣微弱,味微酸澀。

鑒别

取該品粉末2g,加水20ml,加熱微沸15分鐘,趁熱濾過。

濾液供下列試驗:

取濾液滴于濾紙上,幹後噴以0.1%溴酚藍乙醇液,即顯藍色斑點。

取濾液5滴,置白色點滴闆内,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顯污綠色或褐綠色。

炮制

碧桃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刷去絨毛,洗淨,幹燥。用時搗碎。酒碧桃幹取淨碧桃幹,噴适量黃酒拌勻。待酒被吸盡後,置蒸鍋内,用武火蒸30分鐘,取出,幹燥。

性味與歸經

酸、苦,平。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

斂汗澀精,活血止血,止痛。用于盜汗、遺精、吐血、瘧疾、心腹痛、妊娠下血。

用法與用量

6~9g,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調敷;或燒煙熏。

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防黴,防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