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書

煮書

讀書方法
所謂“煮”書:就是反複品讀,鑽研,将書中的内容深入了解,透徹了解。
  • 中文名:煮書
  • 英文名:Cook book
  • 釋義:反複品讀,鑽研書籍
  • 同類詞語:煮字、煮話

釋義

所謂“煮”書;其實就是一種能反複誦讀品味,直到把書讀透的過程。

出處

“煮書”一詞出自宋代董嗣杲《秋涼懷舊》中的“少年偶負投機愧,今日徒工煮字勞”。雖然意在感歎煮字的辛苦和失意,但後人仍為“煮書”而刻苦追求。

相關詩作

《論語》裡有句話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讀書時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悟出其中道理的話,就懵懵懂懂,成了“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先生。宋朝張載說:“學貴心悟,守舊無功”,說明學習貴在自己心領神會,專門抱着前人的說法是沒有功效的。宋朝楊萬裡在《庸言》中也說:“學而不化,非學也。”說明讀書不能浮光掠影,匆匆一瞥,一定要在“化”上下工夫,深入領會其含義,細緻追究其底蘊,把書的内容掰開、揉碎、細嚼、慢咽、品味、吸收,化為自己的血肉才行。薄書能讀厚,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厚書能讀薄,着意培養自己的概括力,隻有創造性地“吃書”,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左右逢緣。

虛心。宋朝林逮在《省心錄》中說:“知不知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隻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和“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的人,才能真正學到東西。

躬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明朝王守仁的這句話,道出了“知”與“行”的關系。《荀子・大略》中也說“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就是說會學習的人能把事物的道理了解得透徹,會實踐的人能探究清楚事物的疑難。

談到創作,就得提到“煮書”了。書能“煮”嗎?能。作家劉知俠的書房中,壁上懸一橫幅,上面赫然四個大字:“每日煮書”。不僅書能煮,字也能煮。宋代董嗣杲在《秋涼懷舊》一詩中寫下了“煮字”的詩句:“少年偶負投機愧,今日徒工煮字勞”。然烹煮之功,因人而異,有人急功近利煮出夾生串煙、食而無味的次品,有人則精益求精烹出香味四溢百嘗不厭的精品。大凡傳世之作和精美詩文無一不是千淘萬漉,一字一句“煮”出來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為了“煮”好一句詩,将“春風又到江南岸”先改為“春風又過江南岸”,仍不滿意,反複思索,精心“烹煮”,最後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全句生輝,成為千古妙句。唐代的賈島,更是“遣詞造句,刻意求工”的“煮書”能手,是中晚唐著名的苦吟詩人,他在《題詩後》中寫道:“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用以說明“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這二句詩是他嘔盡心血花了三年時間才錘煉出來的。唐代盧延讓是“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曹雪芹寫《紅樓夢》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清代李漁則是“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無瑕瑜互見之失矣。”文學巨匠“煮字”、“煮書”煮到“斷須滴血”的程度,真令人“一吟雙淚流”啊!

書不但可以讀,而且還真的可以“煮”的。所謂“煮”書;其實就是一種能反複誦讀品味,直到把書讀透的過程。因為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生活告訴我們:食糧是要煮熟後才會有利于更好地消化。我們讀書消化的過程就形如一個 “煮”食糧的過程,而認真、激情的态度就是“煮”書所必備的“火”,火候可大可小,這都需要“書廚”來很好地把握。

或許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是因為小時候就擁有了“煮”書這把金鑰匙,才有後來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令世人佩服才華。其實,細細品味這種“煮”書的讀書方法,的确很有道理。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大背景下,争做學習型教師已是教育發展的需求。而常态下政治、業務學習,自己自身的學習又何嘗不可以好好地“煮”呢?若新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都能經過一個“煮”的過程,我相信我們的教育教學一定會少一點遺憾、多一些精彩的;如果我們的學生對各學科的學習也能“煮煮”的話,我想孩子們也會收獲更多令自己、令人、令學校或班級更滿意、更欣慰的碩果。唐朝韓愈提出過治學的“四美”,那就是“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也就是要“多讀”、“深思”、“虛心”、“躬行”。多讀。一是要博覽群書,二是要“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句,也說明了“多讀”的道理。“好書無足走天下”,那些經過“烹煮”的詩書皆流芳百世。

當代作家中,茹志娟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于囫囵吞,應該精讀。然而,還不夠,進而要‘煮’。‘煮’是何等爛熟、透徹。”劉知俠的條幅上是四個字:“每日煮書。”如果說心靈是鍋,劉知俠好像一日三餐一樣烹煮着自己的書和文字。人靠吃飯活着,作家靠文字屹立在人間。吃飯是為了活着,活着不是為了吃飯,吃飯隻為了生存,作家的“存在”在于字裡行間。

文字是可以煮的,壞的文章文字味同嚼蠟,自然不用煮;但好的文章文字可以咀嚼,也有色香味,需要烹、炒、炖、涮等,才能烹調出滋味來,才能脍炙人口,讓自己和讀者齒頰流芳,津津樂道。吾鄉先輩作家、原福建省作家協會主席章武曾著文說自己“用激情之火烹文學之菜”,看來文學也像佳肴一樣,色香味俱全,燃旺自己的激情的人才能烹煮出來。

茹志娟說“煮書”主要指的是讀書,别人的書再好,對讀書的人來說,都是生的,需要烹煮一番。囫囵吞棗隻是生吃,要鬧肚子的。人們常把書籍比作食糧,是食糧,自然要烹煮的,煮熟後才會有利于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營養。叔本華曾告誡讀書人不要讓自己的頭腦變成别人思想的跑馬場,大概也就是告誡讀書的人不要生吞活剝别人的書,要自己去烹煮、消化,才能變為自己思想的養分。我覺得“煮書”除了用激情的柴薪,理性和智慧也如騰起的火苗,能給頭腦和心靈這兩口鍋不斷加熱。

最早提出文字可以煮的應該是宋代的董嗣杲,他在《秋涼懷舊》一詩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少年偶負投機愧,今日徒工煮字勞。”可惜他在詩裡感歎的是煮字的辛苦和失意。煮字最辛苦的當屬被後世稱為“郊寒島瘦”的兩位苦吟詩人――孟郊和賈島,賈島嘔心瀝血三年寫了“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兩二句詩,他在《題詩後》中寫道:“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代盧延讓是“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煮字煮書,要耐得住寂寞,優秀的作品從來不是立等可取的快餐,有時需要烹煮很長時間,甚至一生的時間。曹雪芹在煮字煮書時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也用“味”來形容《紅樓夢》,真正的文字是有味的,曹雪芹煮字所用的調味品是辛酸淚。這讓我想到烹煮文字時我們經常添加的醋,但我覺得曹雪芹添加的是酒。醋和酒都是用米釀制的,主要看怎樣發酵。

酸甜苦辣鹹,文字的滋味不一而足。将文字盛入心靈之鍋,燃旺激情的火焰,用思想調制,這樣的文字才能補充人的血液,營養人的骨骼。

怎麼引導小學生“煮書”

實踐證明,“煮書”是反複鑽研、品味,要大聲朗讀,讀出聲音和感情。閱讀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煮書”的過程,重視個性閱讀的探究,提倡創造閱讀的引導,要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實踐中感知和積累語言,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啟迪,獲得閱讀的樂趣。下面談談小學生課内外“煮書”的策略實踐。

一、課外“煮書”有選擇,巧安排

幫助學生選擇和安排“煮書”計劃是教師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是建立班級圖書角,美其名曰“煮書食材架”,有計劃地安排全班學生有序閱讀。二是指導學生根據語文學習的内容選擇輔助性讀物開展延伸閱讀,并在課堂教學中着重引用這些書中的相關内容。三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指導學生選擇個性化的讀物閱讀并不斷指導。四是引導學生多途徑閱讀。經典圖書數量不多,可鼓勵學生去圖書館借閱,或自購、互借、網絡閱讀,保證每位學生能在一定時限内共同閱讀完必讀書目。五是經常開展“煮書”活動或比賽,并将生成性的成果辦成黑闆報或電子報展示、評價、激勵。由于有選擇,巧安排,課内外相結合,學生在清晰有序的目的性閱讀之中獲得了“煮書”的快樂和收獲。

二、“煮書”教育廣搜索,有趣味

“煮書”主題教育,意在通過“煮書”的故事等讓學生懂得讀書應該博采衆家、細細品味,并進行創新理解和運用的道理。為了達到趣味性目的,通過互聯網搜索“煮書”的真實故事講給學生聽,積累“煮書”名言、詩句等讓全班共朗讀、齊欣賞,從中獲得“煮書”意識教育。在此基礎上開展趣味“煮書”活動,引導學生提高“煮書”基本功。

三、課内“煮書”多方式,勤引導

(一)創境閱讀,感受文本,豐富語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體會、感受語句。如聯系上下文,發揮既有認知作用,轉換角色置身文中等。教學《趕海》,以大海壯麗的畫面、充滿激情的導語把學生帶入文本,成功地把學生轉化成“趕海一員”,在“螃蟹東逃西竄”的導語情境中,享受抓不甘束手就擒“螃蟹”的樂趣,“捕獲”的喜悅難以忘懷。學習“捉大蝦”部分,學生抓住“武将”和“俘虜”查字典知意思,回憶影視“武将”和“俘虜”的形象模拟捉大蝦,為模仿造比喻句提供了“體驗”認知的基礎。

(二)圖文互化,引導想象,感悟意境理解文字,發掘思想,感受情感,陶冶情操,都需要憑借“煮書”閱讀來實現,尤其是對于“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妙境的課文。《西湖》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秀美典雅的風光,令人神往。閱讀第4段描寫月光下西湖美景的句子時,我讓學生看圖聽讀,讀圖說文,聽讀想象,在圖文一體的反複誦讀中,再配以優美抒情的小夜曲,學生沉浸在“月明東升,清風徐來,還有琴聲相伴”的美妙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邊讀邊畫,深化理解,加深印象。語言也是可以畫出來的。在“畫一畫”閱讀體驗中,學生多感官、多角度有滋有味地“煮書”,增強了情趣,加深了印象。

(四)邊讀邊演,語言化為行動,培養情感

表演是活化了的語言,增強了閱讀的感染力。教學《小稻秧脫險記》中小稻秧陷入險境的内容時,我這樣做:學生自讀,分别找出表現小稻秧和雜草動作、神态的句子讀一讀,小組推選導演,安排小稻秧、雜草角色按劇情表演,抓住“團團圍住”“氣勢洶洶"“不由分說"“一擁而上”等關鍵詞,在表演,集體評價.總結偏差的反複中實現文本描述與表演的匹配性,展現雜草蠻橫無理的霸道形象,感受“臉上蠟黃,病倒了”的小稻秧的無奈與可憐,激起學生的同情心。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教學的整合,有責任與義務引領學生享受“煮書”的樂趣,感受祖國文化的燦爛與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