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

紅軍

中國工農紅軍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簡稱"紅軍"。全國紅軍發展到最多時達到約30萬人。由于王明“左”傾錯誤的戰略指導,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長征中,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于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後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和甘肅南部地區會師。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鬥争的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稱:中國工農紅軍 創建時間:1928年 隸屬:中國共産黨

中國工農紅軍

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全稱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由中國工農革命軍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其他工農武裝于1928年5月25日後陸續改稱。曾組成第一、二、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粉碎國民黨軍多次“圍剿”。1934年10月後陸續長征,并勝利到達陝北。抗日戰争爆發後,改稱八路軍和新四軍。土地革命戰争(見十年内戰)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簡介

土地革命戰争(見十年内戰)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不斷發展壯大,先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曾稱中央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紅軍部隊,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陝、陝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據地,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軍多次“圍剿”和“清剿”。

成立始末

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由中國工農革命軍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其他工農武裝于1928年5月25日後陸續改稱。曾組成第一、二、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粉碎國民黨軍多次“圍剿”。1934年10月後陸續長征,并勝利到達陝北。抗日戰争爆發後,改稱八路軍和新四軍。

南方八省紅軍三年遊擊戰争:土地革命戰争時期,在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堅持鬥争的中國工農紅軍和遊擊隊,反對國民黨軍進攻的遊擊戰争。1934年8月後,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陸續退出長江南北各個蘇區進行長征。留在南方八省的紅軍和遊擊隊,在中共中央分局書記項英和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的統一領導下,緊密依靠群衆,以公開與隐蔽、合法與非法相結合的鬥争策略和靈活機動的遊擊戰術,進行艱苦卓絕的鬥争,不斷取得反“圍剿”、“清剿”的勝利,牽制大量國民黨軍,在戰略上配合紅軍主力的行動。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南方八省的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投入抗日戰争。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主力之一。

1930年7月始先後由紅軍第二、六軍團和第三十二軍組成。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委。曾在湘鄂川黔蘇區粉碎國民黨軍多次“圍剿”。1935年11月開始長征。次年10月到達陝甘蘇區。抗日戰争爆發後改編為八路軍一二師。

中央紅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争(見十年内戰)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不斷發展壯大,先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曾稱中央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紅軍部隊,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瓊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左右江、川陝、陝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據地,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軍多次“圍剿”和“清剿”。

全國紅軍發展到最多時達到約30萬人。由于王明“左”傾錯誤的戰略指導,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長征中,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于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後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和甘肅南部地區會師。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鬥争的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名稱由來

紅軍是中國近代史上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統一稱号。但是,在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南昌起義的時候,人民軍隊使用的仍舊是國民革命軍的番号。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打出的旗号是工農革命軍。那麼,紅軍的稱号是什麼時候提出和使用的呢?

1927年11月13日,共産黨人潘忠汝、吳光浩、戴克敏、曹學楷等領導湖北黃安(今紅安)、麻城兩縣農民舉行起義。起義軍稱“農民自衛軍”。14日清晨,農民自衛軍解放了黃安縣城,活捉了僞縣長賀守忠等貪官污吏多人,反動政權被摧毀。18日,新生的黃安縣城披上節日的盛裝,熱烈慶祝黃安縣農民政府誕生。

黃安縣農民政府主席曹學楷宣布了《黃安縣農民政府施政綱領》。這個綱領的主要内容是:實行土地革命,工農武裝起來,推翻豪紳地主統治,建立工農政權;實行民主自由,改善勞苦群衆生活;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保護商業貿易,保護小商人;反對帝國主義,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

随後,中共鄂東特委負責人宣布:将黃麻兩縣農民自衛軍改編為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工農革命軍鄂東軍紀律嚴明,愛憎分明,積極支持農民群衆捕捉土豪劣紳,沒收地主财産,打擊反動“民團”和“紅槍會”,深受工農群衆的愛戴。人們在黃安縣衙大門貼上一副新對聯:“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沉沉埋赤子;克複黃安城,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這樣,工農群衆第一次喊出了“紅軍”的稱号。

1927年12月11日,共産黨人張太雷、蘇兆征、葉挺、葉劍英、聶榮臻等領導工人、農民和革命士兵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軍打出“工農紅軍”的旗幟。葉挺和葉劍英被任命為“工農紅軍”正副總指揮。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1928年5月25日,中央發布了《中央通告第51号——軍事工作大綱》,其中明确指示:“可正式命名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不久,中央正式通知毛澤東和朱德:“關于你們的軍隊,可正式改稱紅軍。”根據中央指示信的精神,毛澤東和朱德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随後,全國各地的工農革命軍相繼奉命改稱“紅軍”了。

反圍剿戰争

第一次圍剿

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調集軍隊向南方各革命根據地的紅軍發動反革命“圍剿”。1930年10月,蔣介石糾集10萬兵力,采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術,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的“圍剿”。紅一方面軍4萬人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采取“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共殲敵1.5萬多人,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一次“圍剿”。

第二次圍剿

1931年2月,國民黨當局又調集20萬軍隊,采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紅軍3萬人在毛澤東的指揮下,仍堅持“誘敵深入”的方針,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在5月中下旬,連續取得五場戰鬥的勝利,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

第三次圍剿

1931年7月,蔣介石親自任總司令,随帶英、日、德軍事顧問,率兵30萬人,依仗重兵,采用“長驅直入”戰術,分三路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依然使用“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避敵主力,打其虛弱”,前後3個月,殲敵3萬人,勝利地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此時,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據地也取得了反“圍剿”鬥争的勝利,使紅軍和根據地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1932年7月,蔣介石調集30萬軍隊,發動了對鄂豫皖根據地的進攻。由于張國焘的錯誤領導,紅四方面軍數戰不利,被迫撤離根據地。與此同時,國民黨10萬軍隊還向湘鄂西根據地發動進攻。紅三軍團在夏曦等人的錯誤指揮下,傷亡慘重,被迫轉移到黔東。

1932年底,國民黨調集30個師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紅軍在周恩來和朱德的指揮下,根據毛澤東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采取聲東擊西,大兵團伏擊,集中優勢兵力,堅決圍殲的作戰方針,消滅敵人3個師,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3年10月,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200多架飛機,采用“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方針,向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對中央根據地,蔣介石動用50萬兵力,分路“圍剿”中央紅軍。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李德等人先推行“軍事冒險主義”策略,後在敵人的猖狂進攻面前采取“拼命主義”,最後發展成“逃跑主義”,導緻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突圍轉移,開始長征。

軍歌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最早是由毛澤東提出來的。不過,當時頒布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隻是相關規定的條文,并不是帶有韻律的歌詞。它多是被當作标語口号、布告被張貼宣傳。直到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以後,才被譜寫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曲廣為傳唱。由于歌詞形象地把軍隊紀律概括在裡面,曲調雄壯又有力,非常适合隊伍行進時齊唱,很快在紅軍戰士和群衆中傳唱開來,其後曆經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人民解放軍等時期,且一直長盛不衰。

中國建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于1950年和1957年,兩次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詞進行修改。1957年出版的《解放軍戰士》雜志第14期上,正式刊登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标準歌詞,也就是現在所唱的歌詞: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緻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群衆一針線,群衆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人民的負擔。

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

第一說話态度要和好,尊重群衆不要耍驕傲。

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公買公賣不許逞霸道。

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面歸還切莫遺失掉。

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軍閥作風堅決克服掉。

第六愛護群衆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

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流氓習氣堅決要除掉。

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

遵守紀律人人要自覺,互相監督切莫違反了。

革命紀律條條要記清,人民戰士處處愛人民。

保衛祖國永遠向前進,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

軍旗

1927年9月初,為籌備秋收起義,剛成立的中國工農革命軍(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奉命研制了起義的旗幟樣式:旗色為紅色,象征革命;中央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國共産黨領導;星内嵌交叉的鐮刀斧頭,表示工農大衆緊密團結;靠旗杆一側旗幅的白布條上豎寫“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

9月11日,該師指戰員高舉鮮紅莊嚴的軍旗,舉行了著名的秋收起義。此後,中國工農革命軍的軍旗樣式曾作過多次修改,但組成軍旗的基礎圖案(五角星、鐮刀、斧頭或錘子)和鮮紅的旗色沒有變。1930年4月,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的《關于紅軍各級軍旗的規定的通知》中,規定旗幅上方增加橫寫的“全世界無産階級聯合起來”字樣,旗邊加飾旗須,并确定了旗幟的規格、斧頭樣式和刃鋒的方向等。1931年3月,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頒布了《蘇維埃和群衆團體紅軍旗幟印信式樣》,紅軍軍旗樣式有較大變化,鐮刀斧頭改為金黃色鐮刀鐵錘,五角星由白色改為金黃色,單獨置于旗幅内上角,以旗須顔色區分部隊屬性,還規定了授旗範圍和紅軍各級旗幟規格。

中央軍委1933年4月頒布的更改軍旗樣式命令和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1934年1月通過的中國工農紅軍軍旗樣式:“紅色底子,橫為五尺,直為三尺六寸;中為黃色交叉的鐮刀錘子,右上角為黃色的五角星,旗柄為白色”。

但由于戰争實際情況和各個根據地互相隔離的現實,流行最廣的還是1931年版的軍旗樣式,1934年版的并不廣泛使用,隻是在中央紅軍中采用。

軍旗一般授予團級以上部隊和院校,中央紅軍軍旗由中革軍委授予。當時也有授旗到連級部隊的現象。

長征的意義

長征的意義重要表現在政治、軍事、精神三個方面。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軍長征,是震驚中外的偉大事件,是人類曆史上的偉大壯舉。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粉碎了國民黨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縱橫十四省,轉戰數萬裡,終于相繼在陝甘地區會師,勝利完成了戰略大轉移。從此,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中國共産黨以陝北作為根據地,将中國革命的勝利推向全國。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長征的偉大勝利,實現了把黨中央領導全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在西北、紅軍主力轉移到抗日前沿陣地的戰略任務,為黨和紅軍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在陝北,中國共産黨召開一系列有曆史意義的、關系抗日全局的會議,如洛川會議、瓦窯堡會議,發出全民族抗日的偉大号召,妥善地解決了西安事變,積極聯合國民黨抗日,最終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偉大勝利。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産黨路線方針的勝利。毛澤東同志在總結長征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産黨。沒有共産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産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沒有照抄照搬國外理論,而是立足本國實際制度、政策、方針、路線,并與盲目照抄、照搬國外理論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堅決而持久的鬥争,最終将中國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産黨革命路線和鬥争路線的勝利,證明了中國共産黨路線方針的正确性。

4、通過長征确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内的領導地位,确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在革命危急關頭,黨召開了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确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為有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确領導,我們黨才能堅持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緊密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道路。

5、長征的勝利,使中國共産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有了穩固的後方。中國共産黨在陝北建立陝甘甯抗日根據地,以陝甘甯抗日根據地為基點,将革命輻射到全國。紅軍到達陝北後,與陝北紅軍一道緻力于根據地的建設鞏固,最終将延安建設成中國的"紅色之都"。陝甘甯抗日根據地建設經驗,對全國有着積極的指導意義,在全國範圍内有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綏抗日根據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開創了抗日戰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戰争期間,陝甘甯邊區政府的建設和鞏固"三三制"原則的确立、土地改革地進行,一方面團結了最廣大的中間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邊區政府的建設也為共産黨後來取得政權、進行政權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蘇聯紅軍

1918-46年的蘇聯陸軍和空軍的統稱,海軍稱為“蘇聯紅海軍”,當時還沒有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

蘇軍是由列甯和托洛茨基一手締造的,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樂爾号巡洋艦的一聲炮響揭開了現代曆史上新的一頁,但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府卻沒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裝,參加武裝起義的多是武裝起來的工人、農民和沙俄舊軍隊中覺醒的革命士兵,他們訓練水平不一,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門,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走到了一起,國内戰争結束後,工農紅軍于1924~1925年期間進行了一場全面的軍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規化的無産階級軍隊。

到30年代後期,蘇軍已成為世界上敢與任何帝國主義強國匹敵的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依靠其強大的軍事力量立下了赫赫的戰功,解放了歐洲的半壁河山,把革命推進到東歐和世界許多地區,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強國。

冷戰時期,蘇軍得到了迅速的發展:40年代和50年代初率先打破美國的核壟斷,5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地裝備飛彈核子武器,并在航天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到60年代,蘇軍已具備和美國打一場核子大戰的能力,到70年代,蘇軍不僅在核子武力上逐步趕上了美國,而且在常規武力上已大大超過了美國和北約,70年代後期,蘇聯常備紅軍多達500多萬人,此外還有1000多萬人的後備力量,在戰争爆發後可随時動員。

序列

概述:

紅一方面軍:第一、三、五、七、八、九軍團(長征前)。

紅二方面軍:第二、六軍團,第三十二軍(原九軍團)。(二、四方面軍會師時)

紅四方面軍: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軍。(一、四方面軍會師前)

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根據地時,包括第四、二十五軍,後四軍轉移開辟川陝蘇區,二十五軍留在鄂豫皖,後來長征至陝北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組編為紅十五軍團。

紅軍團長征前,紅七軍團首先轉移至閩浙贛根據地,與當地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組成抗日先遣隊,由方志敏領導。

1933年6月以後(第五次反圍剿前)的序列表)

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政委周恩來、參謀長葉劍英,(後)劉伯承

共轄:

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徐彥剛、(後)左權,共轄:紅一師、紅二師

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滕代遠、(後)楊尚昆、參謀長鄧萍,共轄:紅四師、紅五師、紅六師

以上兩個是紅軍戰鬥力最強的軍團

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犧牲在西路軍上)、政委朱瑞、參謀長陳伯鈞、曹裡懷,共轄:紅十三師、紅十四師

紅七軍團(1933年9月成立)軍團長肖勁光、(後)尋淮洲、政委肖勁光(兼)、(後)樂少華、參謀長粟裕,共轄:紅十九師、紅二十師、紅二十一師

紅九軍團(同為9月成立)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參謀長郭天民,共轄:紅三師、紅三十四師

紅六軍團(未設軍團指揮機構,由十七師首長指揮),共轄:紅十六、十七、十八師

另外,紅一方面軍還有以下幾個直轄軍和師:

少共國際師(後改為第十五師)師長陳光、政委肖華

紅三軍,軍長賀龍、政委關向應,共轄:紅七、八、九師

閩浙贛新十軍,軍長匡海龍、政委聶洪鈞,共轄:紅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師

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政委王平章,共轄:紅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師

紅二十六軍,下轄第四十二師,師長王泰吉、政委高崗

紅二十八軍,軍長廖榮坤、政委王平章,共轄:第八十二師、八十四師

紅二十九軍,軍長陳淺倫、政委李艮

紅四方面軍

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

共轄:

紅四軍,軍長王宏坤,政委周純全,共轄:紅十師、紅十一師、紅十二師

紅九軍,軍長何畏,政委詹才芳,共轄:紅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師

紅三十軍,軍長餘天雲、政委李先念,共轄:第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師

紅三十一軍,軍長王樹聲、政委張廣才,共轄:第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師

紅三十三軍,軍長王維舟、政委楊克明,共轄:第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師

(當時未有紅二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于1936年7月2日于四川甘孜成立)

1934年10月以後,即長征開始時的序列表

中革委及紅軍總部

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周恩來

共轄:

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左權,共轄:紅一師、紅二師、紅十五師

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參謀長鄧萍,(後)葉劍英,共轄:紅四、五、六師

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參謀長劉伯承,共轄:紅十三師、紅三十四師(即湘江血戰中的全軍後衛,全師幾乎無人生還。)

紅八軍團,軍團長周昆、政委黃更、參謀長黃睿,共轄:紅二十一、二十三師

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後)何長工、參謀長郭天民,共轄:紅三、二十二師

還有兩個軍委縱隊及教導師

軍政委員會共轄:

主席:方志敏

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共轄:紅十九、二十、二十一師

中革軍委分會共轄:

主席:賀龍

紅二軍團,軍團長賀龍、政委任弼時、參謀長李達,共轄:紅四、六師

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政委王震、參謀長譚家述,共轄:無師。隻有第四十九、五十一、五十三團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共轄:

主席:張國焘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參謀長李特

共轄:紅四軍,軍長王宏坤、(後)許世友,政委王建安,共轄:紅十、十一、十二師

紅九軍,軍長何畏、政委陳海松、參謀長王學禮,共轄:紅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師

紅三十軍,軍長餘天雲、政委李先念,共轄:紅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師

紅三十一軍,軍長孫玉清、政委詹才芳、參謀長龔炳章,共轄:紅九十一師、九十二師、九十三師

紅三十三軍。軍長王維舟、政委張廣才,共轄:第九十八、九十九師

以下三個軍為各根據地獨立軍

紅二十五軍,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參謀長戴季英,共轄:四個團

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師長劉志丹,政委楊森

紅二十七軍第八十四師,師長楊琪、政委張達榮、參謀長朱子修

1935年7月——8月的序列表

1935年7月21日,中革軍委将紅一方面軍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九軍團依此改為第1,第3,第5,第32軍,紅四方面軍的第4,第9,第30,第31,第33軍的番号不變。

1935年8月15日,由朱德和張國焘率第5,第9,第31,第32,第33五個軍(左路軍),向阿壩地區開進,黨中央和前敵總指揮部率第1,第3,第4,第30四個軍(右路軍),向巴西,班佑前進。

1935年11月——1936年10月

直羅鎮戰役結束後,中共中央成立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1935年11月組成軍委後方辦事處,統一領導前、後方的供給、運輸、醫院、學校和地方武裝。1935年11月恢複紅一方面軍番号(1936年2月,主力東征時,曾用“中國人民紅軍先鋒軍”稱号)。第4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随同第4方面軍行動)。

1936年8月——1937年7月

1936年9月,黨中央批準成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團,同年12月,擴大組織,組成中央軍委。1936年10月組成前敵總指揮部,下設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轄第1方面軍(西征期間稱西方野戰軍,之後,所轄部隊統歸前敵總指揮部指揮)、第2方面軍、後方司令部。1937年1月,紅軍大學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