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

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

俄羅斯茹科夫斯基市舉辦的展會
2015年第12屆莫斯科國際航展于2015年8月25日在莫斯科郊外茹科夫斯基市開幕,由俄羅斯工業貿易部,俄羅斯技術公司主辦,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了航展開幕式本屆莫斯科航展室内展館占地16,000㎡,參展飛機133架,有600多家俄羅斯企業和30多個國家的150家外國公司參展,包括中國、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捷克、美國、伊朗等。由于因烏克蘭危機遭到西方國家的制裁與抵制,外國公司參加本屆莫斯科航展的數量比往屆大幅減少。[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展會名稱: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
  • 舉辦地點:俄羅斯

創辦背景

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MAKS)是俄羅斯航空工業各企業和設計局聯合舉辦的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始于1992年,從1993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莫斯科航展是檢閱俄羅斯航空航天科技發展的最佳場所,旨在全方位展示俄羅斯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的最新産品和技術而俄羅斯強盛的航空工業實力也奠定了莫斯科航展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

俄羅斯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莫斯科航展,總統本人往往都會親自出席開幕式并參觀主要展廳、觀看飛行表演,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迫切需要鞏固并捍衛其在航空、航天及國防裝備領域的優勢地位,進一步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争力。

在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開幕式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相信此次航展不會受到國際政治局勢影響,繼續成為業内人士交流、推進産業合作和尋求新的合作夥伴的有效平台。他還透露,本屆航展不乏一些頗具分量的大單。他說:“俄羅斯以開放的态度面對航空航天工業領域的高效務實合作,願意在國内和國際市場積極推廣俄制客機和運輸機,同時提升我國在航天領域的獨特潛力,鞏固軍用航空裝備生産方面的領先地位。”

參展情況

2015年8月25日,為期六天的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市開幕。來自俄羅斯國内外的700多家航空航天企業參加本屆展會,航展看點包括精彩紛呈的飛行表演以及各種新式裝備展示。

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了開幕式。據航展主辦方之一、俄工業和貿易部消息,580多家俄羅斯企業和約150家外國公司參加本屆航展,航展參觀者總數将突破40萬人次,參展企業數量較上一屆大幅增加,中國企業參展規模有所擴大。普京提到本屆航展期間将簽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協議,其中涉及俄産“蘇霍伊超級100 ”型客機出口。

俄羅斯國際航空航天展創辦于1992年,從1993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全方位展示俄羅斯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最新産品和技術。

參展内容

第十二屆莫斯科國際航展吸引了來自俄羅斯國内外的700多家航空航天企業參加展會。參展的外國企業來自20多個國家,包括中國、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捷克、美國、伊朗等。對于一些中國企業來說,這次參加莫斯科國際航展有新的突破和亮點,展台規模和展品數量均有提高。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240平米的展台上,新一代民用支線客機新舟700的全尺寸艙段吸引了衆多參觀者的目光,這是新舟700的全尺寸艙段首次在境外國際航展亮相。

中航工業還帶來了運12F新一代渦槳通用支線飛機,并将在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中航工業副總經理吳獻東介紹說:“這一次我們讓運12F這個機型做飛行展示,不是簡單地秀一把,這是為了讓潛在的客戶更多地了解我們的飛機。此外,運12E飛機将在航展期間獲得俄羅斯航空管理部門頒發的适航證,這是中國公司在俄羅斯及前蘇聯地區獲得的第一個适航證。這對于中國飛機進入俄羅斯和獨聯體市場具有裡程碑意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第6次來俄參加莫斯科國際航展,此次展出的展品彙集了其所屬企業生産的全系列産品和新産品,比如長征七号運載火箭、東方紅五号通訊衛星平台等。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展廳參觀時,還專程來到長城集團的展台,詳細觀看了展品,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俄兩國航天合作,促進兩國友好關系發展。長城工業集團公司總裁殷禮明透露,展會期間,公司與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公司計劃簽署落實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有關文件。

“這幾年中國航天發展得比較快,不斷開發出新的産品。在國際合作方面也有新的成果,也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中俄之間在航天領域的合作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除了在科學探測、衛星應用這樣系統級的合作以外,在專業的技術基礎方面也有新的合作。”

十二屆航展将從28日起對公衆開放,并持續到8月30日結束。在15萬平米的露天展區可以看到俄羅斯最先進的軍用裝備各種型号的戰鬥機、直升機、導彈和防空系統、新型無人機等。除了實物展示,在茹科夫斯基的上空,每天都将有精彩的飛行表演,俄羅斯著名的“俄羅斯勇士”、“雨燕”和“俄羅斯雄鷹”特技飛行隊都将亮出自己的“絕活”,讓慕名而來的航空愛好者們大飽眼福。

評價

對于中國和俄羅斯在支線飛機制造方面存在的既合作又競争的關系,吳獻東認為,面對航空工業發達的美國和歐洲,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大于競争。雙方依靠各自的市場,聯合起來,應該有理由培育出有競争力的航空工業。

“在未來幾年,中國和俄羅斯在航空工業領域的合作會有一個更深入的進展。我們認為,從産品到技術合作,進而到市場共享、資本合作,這将是一個逐步加深的合作。對于我們實現全面的、新型的戰略工業合作具有深遠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