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Enemy

Arch Enemy

瑞典金屬樂隊
1996年成立于瑞典港口城市哈爾姆斯塔德的Arch Enemy,無疑是當今金屬樂壇最優秀的旋律死亡金屬樂隊之一,堪稱“旋死王者”。arch enemy是一支來自瑞典的超級組合,隊員都有着豐富的組團經驗和高超的演奏技法。[1]樂隊成立至今已經發行了十張錄音室專輯,兩張現場專輯,三張視頻專輯和三張EP。該樂隊曾三度訪華,演出現場熱烈火爆,深受金屬樂迷喜愛。
  • 中文名:大敵
  • 外文名:Arch Enemy
  • 組合成員:
  • 經紀公司:
  • 代表作品:《Doomsday Machine》《War Eternal》
  • 别名:AE
  • 國籍:瑞典
  • 唱片公司:Century Media
  • 活躍年份:1996——至今
  • 音樂風格:旋律死亡金屬
  • 推薦曲目:Nemesis、War Eternal
  • 樂隊特征:成員發色豐富、紅藍黃黑齊聚

樂隊成員

現在成員

Michael Amott−guitar,keyboard, backing vocals(1996–present)

Sharlee D'Angelo−bass guitar(1999–present)

Daniel Erlandsson−drums(1996,1998–present)

Alissa White-Gluz−lead vocals(2014–present)

Jeff Loomis−guitar,keyboard,backing vocals(2014−present)

過去成員

Martin Bengtsson−bass guitar(1997−1998)

Johan Liiva−vocals(1996–2000)

Peter Wildoer−drums(1997)

Christopher Amot −guitar(1996–2005,2007–2012)

Angela Gossow−lead vocals(2001–2014)

Nick Cordle−guitar(2012-2014)

發展曆程

來自瑞典的Arch Enemy恐怕是當今最好的旋律死亡金屬樂團之一。他們的前三張專輯《Black Earth》,《Stigmata》以及《Burning

Bridges》的發行在極端金屬界制造了不小的影響,其極富侵略性和技術性的作品獲得了極端圈内較高的評價和不俗的銷售成績。樂隊巧妙地将Death

Metal,Thrash Metal和一部分Progressive Metal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加上樂隊成員的技術都很不錯,編曲條理清晰,使他們的音樂聽上去不僅殘暴兇猛且富于理智

Arch Enemy發行的前3張專輯皆由著名制作人Fredrik Nordstrm(曾為At The Gates、Hammerfall等巨團監制)操刀,更是如虎添翼!音樂上,Arch Enemy玩的是攻擊性旋律化死亡金屬,就好象當年的Carcass,狠辣的Riff,及快速流暢的吉他Solo。

《Black Earth》雖然是樂隊的第一張專輯,可是從編曲到錄音都很有水準!第一張專輯就能在這麼多黑團中露頭,足以證明Arch Enemy的獨特,Death Metal兇狠的Riff加上哥德堡式的旋律,沒有鍵盤做背景音網,使得吉他的旋律變化更加的清晰。

特别提出的是主唱Johan Liiva的嗓音,可能聽慣了低吼的樂迷第一次聽會别扭,總覺得唱腔與音樂不和諧,好象沒有殺氣,可當你反複聽過後就會覺得這種幹脆利落的唱腔配合快速變化的音樂竟很和諧。專輯中曲目首首精彩,是一張非常精彩的Melodic。

時隔兩年,Arch Enemy再度殺回!發行了專輯《Stigmata》。這次Amott兄弟嘗試在Riff演奏中加大了高速吉他的失真效果,形成氣勢龐大的音牆。有幾首曲目的演奏部分已經頗似Black Metal了,不過相對前作變化和鼓點不是那麼清晰了。這張作品旋律更加流暢,音樂的細節處理上也更加繁複,編曲變化加大,難度也随之增加!

很快Arch Enemy在99年又推新專《Burning Bridges》,和傳統的Melodic metal不同,這張專輯要更快一些,攻擊性要更強一些,但流暢度決不遜色于In flames、Dark Tranquillity等名團。這張專輯比上張專輯變化了不少,Amott兄弟的相互配合天衣無縫,讓你享受現代Metal的雙主音吉他的魅力,每一次的雙琴互飙都讓人興奮不已!Johan Liiva的唱腔也有了改進,不再象以前那麼單一。鼓手時而穩健,時而狂野地帶動着音樂的變化。

高速的Bass不斷為演奏再加入一針“強心劑”!曲目依舊首首精彩,例如第三首,上來一段鼓花,接16小節狠辣的Riff,然後是一段抒情的Solo。

AE的音樂就象他們專輯的封面一樣,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同時隐隐的有種殘暴即将來臨的預感,這就是死亡的魅力…最精彩的要算點題曲目Burning Bridges了,強烈的Doom感,沉重的Riff,絕望的演唱,配上纏綿的小提琴和凄涼的女聲演繹,再加上曠野風聲般的背景音效,“Sonow the bridges are burnt./ A lesson learned?/ Promises broken./Tender lies softly spoken./ Changes in you, Changes in me./ Maybeit was nenver meant to be./ It wasn't you, it wasn't me./ We werefar too close to see...”緩緩流出。

那份痛苦,那份蒼涼,隻有你聽過arch enemy才能體會得到。雖然全盤隻有短短不到40分鐘,可那份來自黑暗的完美感覺卻使你久久不能釋懷。

但這樣一支好樂隊實際上并沒能獲得他們本應享有的榮譽。除了在日本被廣泛地重視推崇外,在北美和歐洲等地的影響則并不很大。比起同為瑞典旋律死亡金屬的InFlames樂隊,他們的名氣要小很多。在随後到來的2000年,樂隊與原主唱Johan Liiva由于在音樂方面産生了很大的分歧從而分道揚镳。這不得不說對樂隊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一度使整個Arch Enemy的排練終止甚至幾乎銷聲匿迹。但實際上Arch Enemy的團員們并未因此而亂了陣腳,他們一直在着手尋覓一位更具開創精神和熱情的新主唱。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搜尋,他們非常幸運地發現了一位來自德國的金屬女将———Angela Gossow。Arch Enemy的官方網站稱,Angela惡魔般令人恐懼且爆發力極強的低吼立即吸引了每一位團員。他們認定,這個女人就是他們所要尋找的。

也正由于Angela這位高大美麗的女子加盟,使Arch Enemy備受外界的關注,同時Angela也成為了樂隊的最大亮點,取代了樂隊中一直居于領導地位的Amott兩兄弟。Angela Gossow全名Angela Nathalie Gossow,生于德國科隆。由于受到家裡幾個喜歡極端音樂的兄弟的影響,Angela逐漸開始接受并喜歡上了一些重型的,殘忍的音樂。Slayer,Morbid Angel,Carcass等團體是她的最愛。

由于這些音樂的影響,她本人也變得越發的男性化,喜歡和夥伴們講粗口或者開一些低級的玩笑。爾後,Angela萌生了加入樂隊的念頭,便開始練習吉他,但技術提高得很慢。最終她決定利用擁有天生低沉嗓音的優勢而改作主唱。在進入Arch Enemy之前,Angela曾加入過兩個樂隊:Asmodina和Mistress,均擔任主唱。

樂隊作品

錄音室專輯

1996年12月12日《Black Earth》

1998年4月21日《Stigmata》

1999年7月27日《Burning Bridges》

2001年4月25日《Wages of Sin》

2003年8月26日《Anthems of Rebellion》

2005年7月26日《Doomsday Machine》

2007年9月24日《Rise of the Tyrant》

2009年9月28日《The Root Of All Evil》

2011年5月20日《Khaos Legions》

2014年6月4日《War Eternal》(戰争永恒)

現場專輯

2000年12月5日《Burning Japan Live 1999》

2008年11月26日《Tyrants of the Rising Sun: Live in Japa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