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封面

書刊外面的一層
封面,是指書刊外面的一層。有時特指印有書名、着者或編者、出版者名稱等的第一面。語出巴金《家》十一:“祖父方才給我的一本線裝書,我看了封面上白紙簽條的題名:《劉芷唐先生教孝戒淫淺訓》,就覺得頭痛。”。封面設計的最終目的,不僅在于瞬間吸引讀者,更在于長久地感動讀者,能夠折射出設計者對美學意識的感悟以及對形式美的追求與創新。
    中文名:封面 外文名: 定義:書刊指最外面的一層 制作材料:厚紙、布、皮等 作用:美化書刊和保護書芯的作用

詞語概念

①線裝書指書皮裡面印着書名和刻書者的名稱等的一頁。②新式裝訂的書刊指最外面的一層,用厚紙、布、皮等做成。③特指新式裝訂的書刊印着書刊名稱等的第一面。也叫封一。

基本含義

封面是對訂聯成冊後的書芯在其外面包粘上外衣的稱呼,封面也稱書封、封皮、外封等,又分封一、封二(屬前封)、封三、封四(屬後封)。一般書刊封一印有書名、出版者和作者等,封四印有版權等。

封面起着美化書刊和保護書芯的作用。同時還便于在圖書館等尋找書刊。(圖為Superjunior專輯封面)

作用

封面作為廣告,通常在一個編輯部裡面,封面的制作相對是一件好“糊弄”的事情。本來麼,通常封面的制作屬于後期,一般馬上就要出片的時候才開始做封面,時間一緊,難免不大用心。運作媒體探讨更多的都是稿件質量、圖片質量,相對他們也有非常多的各種各樣的評估方法,可是從來也沒有聽過對封面有什麼具體的要求,既然沒有标準當然就要“随機應變”。

其實如果你把傳媒視做一種産品,那麼封面無疑就是産品的包裝,在傳統行業産品包裝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門類,如果你搞不定這個,你的産品必然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在傳媒領域,以前有人做過相關的測試,一個不好的封面可以影響到将近50%以上的零售量,對于一份忠誠讀者少的新創媒體,影響則更大。既然封面的影響這麼大,那麼封面究竟是什麼?封面即廣告。

效果

一份雜志在零售市場上面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别人購買,而要達到這個目的的促銷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要靠封面來完成的。在封面設計的原則裡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五步三秒。“五步”就是指你的雜志挂在報刊亭上,讀者在五步之外就能夠從幾十種報刊封面中發現你。而“三秒”則是讀者拿起你的雜志之後,僅僅通過封面上提供的信息就能在三秒鐘之内決定購買。

要想達到五步,就要求雜志封面有一個非常顯眼的主體,能夠有效的刺激讀者的眼睛(有句話叫做:青蛙看不到不會動的東西,作為一個封面設計者,要讓封面“動”起來)。

要想達到三秒,則要靠豐富和精緻的封面選題(注意:不僅僅是封面故事)。國内的封面設計者往往對五步非常在乎,封面都做得很漂亮,但往往忽視了其促銷的作用。

封面既然發揮着廣告的作用,那麼就必須要向讀者展現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内容。這期雜志究竟做了什麼内容?有什麼内容是值得讀者花錢購買的?在封面上都要有所體現。

一個台灣朋友聊天的時候說過,總編輯在做完所有的内容編排之後,還要花一段時間,用行銷的概念将一些選題重新包裝一次,登在封面上,告訴讀者為什麼要買這本雜志。包括大标題、中标題、小标題的設計,以及拜訪的層次等等,都需要經過精心的安排。而看目前的很多雜志,封面上面僅僅有一個特别策劃的選題,往往還讓人看了不知所雲,美其名曰為了顧及封面整體。

如果把封面當作一份藝術品來展示,那麼文字少一些當然有助于突出畫面,可惜雜志是要來賣給讀者的,表面上看來很漂亮,但實際上吃了虧。所以看雜志,總覺得港台雜志封面很熱鬧,而大陸的很簡潔。

新聞排列在一起,和其他版面沒有什麼特别的區别。這是因為當時信息量小,很多報紙隻有4個版、8個版,如果頭版不做内容,無疑是種浪費。可惜在現在,報紙動辄32版以上,有的更是突破了50個版,而頭版的任務也發生了本質的轉變。

以前的頭版是内容,現在的頭版則像雜志一樣充當廣告的作用,隻不過這種廣告更多的帶有“索引”的性質。如果仍舊按照以往的思路運作頭版,那麼頭版上能出現的新聞條數很難超過10條,但如果把頭版當作廣告,那麼頭版上的信息量至少可以翻個三四倍,這在競争日益激烈的報業市場,是個非常有力的競争點。

内容設計

封面是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内容。在當今琳琅滿目的書海中,書籍的封面起了一個無聲的推銷員作用,它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将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購買欲。封面起着美化書刊和保護書芯的作用。有的封面設計則側重于某一點。

如以文字為主體的封面設計,此時,設計者就不能随意地丢一些字體堆砌于畫面上,否則隻僅僅按部就班地傳達了信息,卻不能給人一種藝術享受。豈不說這是失敗的設計,至少對讀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殊不知,沒有讀者就沒有書籍,因而設計者必須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設計者在字體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編排設計等方面都比較講究,在傳播信息的同時給人一種韻律美的享受。

另外封面标題字體的設計形式必須與内容以及讀者對象相統一。成功的設計應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肅的;科技性讀物設計應該是嚴謹的;少兒性讀物設計應該是活潑的等等。

好的封面設計應該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亂,就是要有主有次,層次分明,簡而不空,意味着簡單的圖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細節來豐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圖形的有機裝飾設計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後有一種氣氛、意境或者格調。

書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種文化。因而在封面設計中,哪怕是一根線、一行字、一個抽象符号,一二塊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設計思想。既要有内容,同時又要具有美感。達到雅俗共賞。

總之,一本好的書籍不僅要從形式的吸引上打動讀者,同時還要經得“耐人尋味”,這就是要求設計者具有良好的立意和構思,從而使書籍的裝幀設計從形式到内容形成一各完美的藝術整體。

意義

封面設計的最終目的,不僅在于瞬間吸引讀者,更在于長久地感動讀者,能夠折射出設計者對美學意識的感悟以及對形式美的追求與創新。它所表達的意蘊豐富與否,它的生命力長久與否,均體現在它的創意之中。因此,創意是封面設計生命之所在。

重要性

封面設計要素

很多報紙和雜志要麼不重視封面,而重視的則往往會請一些設計人員來做頭版與封面的設計,希望能做到“更好看”,這些設計人員并不理解頭版和封面的真正功效,當然不能做出适合市場的設計。圖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設計的三要素。

設計者就是根據書的不同性質、用途和讀者對象,把這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表現出書籍的豐富内涵,并以一種傳遞信息為目的和一種美感的形式呈現給讀者。

封面為什麼會這樣重要呢:

1、封面是最體現雜志從業人員的美學上和傳播價值上的傾向的,所以它既是雜志從業人員創造力的表達,也是雜志觀點(社會觀點、雜志哲學)的表達。

2、從市場的角度來考慮,要在衆多雜志裡脫穎而出,封面的醒目性、可識别性以及抓住眼球的能力決定了雜志零售的成效。

3、在一個常時态和宏觀效果來看,雜志封面能營造話題,形成長期深入的營銷力量,并體現雜志文化。

定位

封面設計的成敗取決定于設計定位。即要做好前期的客戶溝通,具體内容包括:封面設計的風格定位;企業文化及産品特點分析;行業特點定位;畫冊操作流程;客戶的觀點等都可能影響封面設計的風格。所以說,好的封面設計一半來自于前期的溝通,才能體現客戶的消費需要,為客戶帶來更大的銷售業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