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約翰·史密斯

愛德華·約翰·史密斯

英國皇家海軍官員和船長
愛德華·約翰·史密斯(Edward John Smith,1850年1月27日–1912年4月15日),出生于斯塔福德郡的特倫特河畔斯托克,是一位英國皇家海軍官員和船長,在英格蘭利奇菲爾德的燈塔公園有一尊他的塑像。史密斯于1880年3月加入白星航運公司,成為塞爾提克号上的四副;1904年成為白星艦隊的海軍準将;1912年,被任命為泰坦尼克号的首航指揮官,在泰坦尼克号沉沒之時死于船上。
    中文名:愛德華·約翰·史密斯 外文名:Edward John Smith 别名: 出生日期:1850年1月27日 逝世日期:1912年4月15日 職業:海軍官員,船長 身份:指揮泰坦尼克号的船長 父母:愛德華·史密斯,凱瑟琳·漢考克 配偶:莎拉·伊林諾·朋甯頓 子女:海倫·梅爾維爾·史密斯

基本簡介

​愛德華·約翰·史密斯(Edward John Smith,1850年1月27日–1912年4月15日),是一位英國海軍官員和船長。他是指揮泰坦尼克号的船長,在泰坦尼克号于1912年沉沒之時死于船上。英格蘭利奇菲爾德的燈塔公園有一尊他的塑像。

家庭

愛德華·約翰·史密斯出生于斯塔福德郡的特倫特河畔斯托克。他的父親愛德華·史密斯原本是一位窯匠,母親為凱瑟琳·漢考克,他們于1841年8月2日在斯塔福德郡的謝爾頓結婚,随後經營了一間商店。史密斯就讀于伊特裡亞的學校,直到他13歲的時候才前往利物浦開始了他的航海生涯。他在吉普森公司所擁有的“韋伯參議員号”上當學徒。

1887年7月12日,史密斯與莎拉·伊林諾·朋甯頓結婚。他們的女兒海倫·梅爾維爾·史密斯于1898年生于于蘭開夏郡滑鐵盧。這個家庭住在南安普頓海非德的一座華麗紅磚房裡,房屋名稱為“木頭”(Woodhead)。

航海生涯

船長

愛德華于1880年3月加入了白星航運公司,并成為了塞爾提克号上的四副。他在澳大利亞到紐約航線的客輪上服務,地位也日漸提高。1887年,史密斯接受了他的第一個白星指揮官命令,成為共和号上的指揮官。1888年,史密斯取得了一個新的碩士學位證書,并加入了皇家海軍後備(這就是他的名字後面的"RNR"的由來),成為了一位全職海軍上尉。這意味着在戰争的時候,史密斯和他的船需要被征召替皇家海軍服務。由于他是皇家海軍的指揮官,他能在船上懸挂象征皇家海軍的藍船旗,而大多數商船隻能夠懸挂組船旗。

更高級的指揮官

從1895年到1904年,史密斯是梅傑斯提克号的船長。當第二次布爾戰争于1899年爆發之後,史密斯和梅傑斯提克号被征調去運輸送往開普殖民地的部隊。兩次前往南非的旅程都平安無事的到達。為了獎勵他的貢獻,1903年愛德華七世授予他英國征戰獎章。史密斯被認為是“平安船長”。

随着地位的不斷提高,史密斯在乘客和船員中取得了極高的聲望。最終,史密斯成為了白星航運公司的海軍準将,或者說成為了一名管轄所有其他的船長的人。甚至有一些乘客在需要穿越大西洋時,隻搭乘由他指揮的船隻。由于英國的上流社會通常會要求他當他們搭乘的客輪的船長,史密斯被稱為“百萬富翁的船長”。

在他于1904年成為了白星艦隊的海軍準将之後,在白星航線最新客輪的處女航上擔任船長,成為了他的職責之一。就在1904年,他受命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客輪——白星航線最新的波羅的海号的船長。波羅的海号的處女航從利物浦到紐約,開始于6月29日,并最終平安無事地到達了目的地。當了三年波羅的海号的船長之後,史密斯成了他第二艘“大船”亞得裡亞海号的船長。史密斯再一次平安無事地完成了新船的處女航。

在他指揮亞得裡亞海号期間,史密斯被皇家海軍授予了長期服役獎章,并加他提升為海軍司令官。從此之後,他的名字前面加上頭銜“R.D.”,意即“皇家海軍預備役軍官長期服役獎章”的意思。

奧林匹克号的指揮官

史密斯取得了“世界上最有經驗的船長”這一美譽,并再次被征召擔任遠洋航線奧林匹克号的首席指揮官,那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這艘船從利物浦到紐約的處女航于1911年6月21日成功完成,但當它正準備停靠于紐約港時它發生了一點小意外,而這件事也預兆了一些将來會發生的事。

那時奧林匹克号在港口導航員的指令下正要停泊在59号碼頭,十二艘拖船正幫助她入港,其中一艘拖船被奧林匹克号右舷螺旋槳的尾流影響,因而失控并撞上了其他更大的船,甚至一度無法脫身。但在經過一番努力後,該艘拖船還是蹒跚的回了港口。

霍克号事件

1911年9月20日,奧林匹克号第一次發生了嚴重的事故,它與一艘英國軍艦HMS霍克号相撞,在這次撞擊事件中,軍艦失去了它的船頭。盡管這次撞擊讓奧林匹克号的兩個水密艙區都被淹沒,以及一根螺旋軸産生了扭曲,他仍然能緩慢的駛回南安普頓。

泰坦尼克号

盡管惹過一些麻煩,史密斯仍然再次被任命為最大的輪船皇家郵輪泰坦尼克号首航指揮官,以駛離南安普敦。有些消息來源聲稱,他當時已經決定于完成泰坦尼克号的處女航後退休。

1912年4月10日,史密斯戴着禮帽,穿着長大衣,搭了一輛出租車從他家到南安普敦碼頭,随後登上泰坦尼克号。該船由南安普頓出發,最終目的地是美國紐約。當它即将啟航時,另一艘定期航船紐約号因為水中移動的體積龐大,造成水流大量回填的吸引力幾乎撞上了她的船體,導緻了一小時的誤點。啟程後,泰坦尼克号先穿過英吉利海峽停泊在法國瑟堡,接納了更多旅客,之後又停泊在了愛爾蘭的昆士敦,最終它載着1324乘客和892名甲闆工作人員駛向紐約。

4月14日下午11時40分,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兩小時40分後沉沒,估計約有1,500人死亡,包括史密斯本人。

死亡原因

史密斯在泰坦尼克号沉沒的那晚是如何死去已不得而知。在羅伯特·巴蘭德的《探索泰坦尼克号》一書中,宣稱史密斯于清晨2點13分走入了艦橋,10分鐘後船沉入了海底。初級電報員哈羅德·布萊德報告說,他看到史密斯在船最終下沉開始之前幾分鐘,于開放式艦橋上跳入了海中。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在船沉沒之後帶着一個小孩遊向了冰冷的大海。

泰坦尼克号是在深夜11點40分左右與冰山相撞,但直到第二天清晨的2點20分才沉沒,因此船長史密斯的死亡日期确定為1912年4月15日。

1991年8月9日,歐洲的一個海洋科學考察小組租用的一艘海軍搜索船正在冰島西南387公裡處考察時,意外地發現并救起了一名60多歲的男子。當時,這名男子安閑地坐在一座冰山的邊緣,他穿着幹淨平整的白星條制服,猛吸他的煙鬥,雙目眺望無際的大海,臉上顯示出一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表情。但誰也不會想到,他就是失蹤近80年的“泰坦尼克”号上大名鼎鼎的船長史密斯,并幾次拒絕對他的援救。

著名的海洋學家馬文·艾德蘭博士在救回史密斯船長之後,告訴新聞記者說,沒有任何事情的發生會比此事更讓他吃驚。他不知道在北大西洋那兒發生了什麼,被救的人并非行騙之徒,而是“泰坦尼克”号上的船長,是最後随船一起沉沒後失蹤的人。更為驚奇的是,史密斯雖則已是140歲高齡的老人,但仍然像位60歲的人,而且在他獲救時,一口咬定是1912年4月15日,并幾次勸阻救助人員不要救他,船既然已被冰山撞沉了,最後的氣浪把他抛到了冰山上,他這個船長也隻有與冰山共存了。

精神病心理學家紮勒·哈蘭特對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後,認為他的生理和心理很正常。哈蘭特博士曾于

1991年8月18日的一個簡短新聞會上指出,通過保存在航海記錄中的指紋驗證,可以确認他的身份就是船長史密斯。

形象信息

史密斯首次在電影中出現,是在1943年由德國演員奧圖·渥尼克,所演出的納粹宣傳影片《泰坦尼克号》。接着在1953年的同名電影中,則由布萊恩·阿荷聶飾演。接續扮演史密斯一角的,包含了1958年電影《難忘的一夜》中的勞倫斯·奈史密斯、《求救鐡達尼号》中的哈利·安德魯斯,以及1996年電視迷你電視系列劇泰坦尼克号中的喬治·C·斯科特。

在1997年版的《泰坦尼克号》電影中,是由伯納德·希爾飾演此一角色,劇中他拒絕同伴幫助自己離開船隻,并且将自己關在駕駛艙中。當海水開始進入駕駛艙,并且在水壓下使得窗戶破裂時,史密斯也同時命喪于此。在詹姆斯·卡麥隆2003年的紀錄片《深淵幽靈》中,史密斯的角色則是由約翰·杜凡飾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