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河畔羅斯托夫

頓河畔羅斯托夫

羅斯托夫州的首府
頓河畔羅斯托夫(俄語:Ростов-на-Дону;英語:Rostov-on-Don)是羅斯托夫州的首府,位于東歐平原的東南部頓河河畔,地理坐标47°14′N、39°42′E。羅斯托夫州是俄羅斯最大的州之一,這裡氣候宜人,著名小說家安東·契诃夫,諾貝爾獎獲得者肖洛霍夫和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的故鄉。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376名。
  • 中文名:頓河畔羅斯托夫
  • 外文名:俄語:Ростов-на-Дону;英語:Rostov-on-Don
  • 别名:
  •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類别:州首府
  • 所屬地區:俄羅斯高加索地區
  • 地理位置:羅斯托夫州
  • 面積:348
  • 下轄地區:
  • 政府駐地:
  • 電話區号:
  • 郵政區碼: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人口數量:
  • 著名景點:
  • 機場:
  • 火車站:
  • 車牌代碼:61, 161
  • 地區生産總值:
  • 人口數量:1 130 305(2018年)
  • 建城時間:1749年
  • 主要目的:經濟、交通和科學文化中心
  • 語 言:俄語
  • 發 展:農業種植基地之一

基本概況

俄羅斯地名:頓河畔羅斯托夫(Ростов-на-Дону)

羅斯托夫(Rostov)是個瀕臨頓河(Don River)的工業要城,現已改名為Rostov-on-Don(或譯為在頓河的羅斯托夫)

俄羅斯人口第十大城市。

城市簡介

頓河畔羅斯托夫始建建于1749年,地處頓河下遊右岸高地上,西南距亞速海塔甘羅格灣46公裡,是聯邦北高加索地區經濟、交通和科學文化中心,同時也是整個南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1761年建為要塞,1761年發展為居民點,19世紀開辟為南方大港,地處農業腹地,因其宜人的環境,成為了俄羅斯不多的農業種植基地之一,為農産品集散與加工中心。19世紀下半葉,卷煙,煉鐵,農機,造紙等工業逐漸發展,成為了蘇聯最重要的農機生産中心之一,聯合收割機和中耕機的産量占到了全蘇聯的70%以上,輕工及船舶造修等部門也較為發達,在制鞋,卷煙和縫紉機生産上占有重要地位。七十年代,通向瓦羅尼日,哈爾科夫及外高加索地區的鐵路通車,大大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同時也成為通往亞速海和黑海以及高加索地區和中亞地區的重要通道,有5條歐洲鐵路鐵路彙集于此。海輪可溯頓河直達,成為以貨物中轉為主的重要的河海聯運港口。

頓河畔羅斯托夫(Ростов-на-Дону)被稱為“俄羅斯的南方之都”,位于頓河河畔,距離亞速海50公裡,是俄羅斯人口第十大的城市(2015年約112萬人)。這裡氣候宜人,風景優美。

風景名勝

聖母瑪利亞誕生大教堂:頓河畔羅斯托夫的聖母瑪利亞誕生大教堂位于市中心,距離南面的頓河約500米,教堂東西700米,各有一座跨越頓河的大橋,西北方向2000米是火車站。周圍還有2座教堂,前方廣場有神父塑像。

舊切爾卡斯克(Старочеркасск):是哥薩克人最早的聚集地,距離羅斯托夫市區30公裡,在小城中心有一座哥薩克博物館,裡面記錄着傳奇的哥薩克人的生活。 在小城裡還有一座漂亮的東正教教堂,據說當年哥薩克起義失敗後,起義領袖就是在這所教堂被處決。

羅斯托夫國立馬戲院(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цирк):羅斯托夫國立馬戲院位于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市,建于1957年,隸屬俄羅斯聯邦馬戲管轄。最初,頓河畔羅斯托夫像所有城市一樣,各馬戲團處于流動中,并沒有固定的表演場所,表演到哪,就在哪搭起一個大帳篷。直到十九世紀末,夏季馬戲團在大薩多沃伊街的波克羅夫斯基集市附近建造了第一個固定馬戲院……該馬戲院由俄羅斯著名建築師格奧爾基·亞曆山德羅維奇·彼得羅夫(Г. А. Петров)和巴魯林·亞曆山大·弗拉基米洛維奇(А. В. Барулин)負責設計建造,可容納1490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歐洲最大馬戲院之一。

城市軍事榮譽紀念碑 (Стела «Город воинской славы»):城市軍事榮譽紀念碑位于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市,為紀念頓河畔羅斯托夫被授予了俄聯邦軍事榮譽城市而修建,2010年5月6日盛大揭幕,所在廣場也因此更名為“軍事榮譽廣場”。紀念碑主體為一根高達6.5米的紅色花崗岩圓柱,圓柱頂部是一個青銅的俄羅斯國徽,方形底座的正面是頓河畔羅斯托夫的市徽,反面是俄聯邦總統授予這座城市軍事榮譽城市的指令。紀念碑被4個方形紀念柱圍繞,每一個柱子上均記錄着頓河畔羅斯托夫與納粹軍隊抗衡的曆史。羅斯托夫市杜馬為該紀念碑撥款1900萬盧布,在偉大的衛國戰争勝利65周年慶前幾天順利完工。

十大城市

1 莫斯科 Moscow 莫斯科州 中央

2 聖彼得堡 Sankt Peterburg 列甯格勒州 西北

3 新西伯利亞 Novosibirsk 新西伯利亞州 西伯利亞

4 下諾夫哥羅德 Nizhny Novgorod 下諾夫哥羅德州 南方

5 葉卡捷琳堡 Yekaterinburg 斯維爾德洛夫州 南方

6 薩馬拉 Samara 薩馬拉州 南方

7鄂木斯克 Omsk 鄂木斯克州 西伯利亞

8 喀山 Kazan 鞑靼斯坦共和國 南方

9 車裡雅賓斯克 Chelyabinsk 車裡雅賓斯克州 南方

10 頓河畔羅斯托夫 Rostov-on-Don 羅斯托夫州 南方

著名人物

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俄羅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遷居到頓河上的羅斯托夫市。二戰時的蘇聯炮兵連長,因勇敢獲得二枚勳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薩克8年,此段經曆後來成為他作品的主題。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營生活的作品,被吸收進作協,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無法在國内出版而在境外發表,被開除出作協,随後獲得1970年諾貝爾獎,随後因出版描寫極權主義的巨著《古拉格群島》被驅逐出國,到美國後毫不留情地批評自由主義,蘇聯解體後又大罵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毀了俄羅斯,立場讓左右兩派都無法相處。他死後,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