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縣

松陽縣

浙江省麗水市轄縣
松陽縣隸屬于浙江省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東連麗水市蓮都區,南接龍泉市、雲和縣,西北靠遂昌縣,東北與金華市武義縣接壤介于東經119°10′-119°42′,北緯28°14′-28°36′之間。總面積1406平方公裡。至2018年底,全縣設3個街道,5個鎮,11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松陽縣常住人口為204880人。2020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GDP)119.49億元,同比增長(可比價、下同)2.8%。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3.40億元,增長2.3%;第二産業增加值45.17億元,下降0.3%,其中工業增加值36.51億元,增長0.8%;第三産業增加值60.92億元,增長5.7%。三次産業比重為11.2:37.8:51.0。
    中文名:松陽縣 外文名: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331124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中國浙江省麗水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西南部 面積:1406平方公裡(2013) 下轄地區:西屏街道、望松街道、古市鎮、玉岩鎮等 政府駐地:西屏鎮府前街1号 電話區号:0578 郵政區碼:323400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箬寮風景區 機場: 火車站:松陽站 車牌代碼:浙K 地區生産總值: 地方特産:曬紅煙 知名産業:礦業、茶業 人口:204880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方言:吳語 面積:1406 km² 地區生産總值:119.49 億元(2020年)

曆史沿革

松陽縣始建于東漢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縣南鄉置松陽縣,屬會稽郡,是麗水地

區建置最早的縣份。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置臨海郡,松陽隸之。

東晉太甯元年(323年)屬永嘉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析松陽縣東鄉地置括蒼縣;同年,置處州,松陽屬處州。十二年,處州改括州,松陽隸之。大業三年(607年)改括州為永嘉郡,松陽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松陽為松州,括州置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松州均所轄。八年複改松州為松陽縣;遂昌入松陽縣。景雲二年(711年),遂昌複從松陽析出。天寶元年(742年),改括州為缙雲郡。幹元元年(758年),複為括州,松陽均所轄。二年,析松陽縣南鄉地置龍泉縣。大曆十四年(779年),括州改處州,松陽隸之。

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年),改松陽縣為長松縣。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改長松縣為白龍縣。

北宋鹹平二年(999),白龍縣複改為松陽縣,縣名一直沿用至今。

元至正十三年(1353),松陽屬處州路。至正十九年,改處州路為安南府,不久複為處州府,松陽均所屬。

明清松陽屬處州府。清宣統三年(1911年)11月,辛亥革命後,置處州軍政分府,松陽隸之。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撤處州軍政分府,實行省縣兩級制,松陽縣省轄。三年,置瓯海道,松陽為所屬。十六年,廢道,複為省縣兩級制,松陽仍為省轄。二十一年6月,置第十一縣政督察區;10月,改置第二臨時特區,松陽均隸之。二十四年6月,第二臨時特區改為麗水行政督察區。二十年4月,又改稱第九行政督察區,松陽屬之。三十四年4月,改置第六行政督察區。6月,改稱第七行政督察區,至三十八年5月,松陽均所屬。

1949年3月14日,麗水縣衛總隊副總隊長胡允孚以下官兵300餘人在碧湖起義,松陽縣長祝更生、麗水縣長張慕槎率部起義後發出松陽麗水兩縣起義通電。麗水起義後,分别建立中共麗宣工委(4月改稱處北縣委)、麗水縣政府(4月改稱處北縣政府)、麗缙永武人民遊擊支隊。

1949年5月松陽解放。8月,設浙江省第七專區;10月,改稱麗水專區,松陽均所屬。

1952年1月,麗水專區撤銷,松陽縣屬衢州專區。

1955年3月,改隸金華專區。

1958年11月21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松陽縣,原轄境域并入遂昌縣。

1963年複屬麗水專區。

1982年1月30日,國務院批準複置松陽縣,屬麗水地區。現屬麗水市。

1998年,四都鄉榔樹村榔陽自然村單獨建立行政村,且劃入望松鄉管轄,時全縣轄20個鄉鎮401個行政村。

2012年4月,齋石玄更名齋坦。撤銷西屏鎮和望松鄉建制,分設西屏、水南和望松3個街道辦事處,将葉村鄉黃公渡村劃入西屏街道辦事處管轄,寺嶺下村劃入水南辦事處管轄。

2012年12月撤銷新興鄉、謝村鄉、新處鄉建制,合并設立新興鎮。

至2018年底,全縣設3個街道,5個鎮,11個鄉。具體是:西屏街道、水南街道、望松街道,古市鎮、象溪鎮、大東壩鎮、玉岩鎮、新興鎮,葉村鄉、齋壇鄉、源鄉、三都鄉、四都鄉、赤壽鄉、樟溪鄉、裕溪鄉、闆橋畲族鄉、楓坪鄉、安民鄉。

2019年8月,全縣原有的401個行政村調整為203個,減少198個。

行政區劃

宋、元、明、清時期

宋時“有五鄉、松陽一鎮”。

元至正十年(1350年),置26都,每都10保,都有長,保有正,分任其事。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置6鄉。移風鄉管7裡5都,旌義鄉管5裡4都,布和上鄉管4裡4都,布和下鄉管4裡4都,九芝鄉管5裡3都,惠洽鄉管4裡6都。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仍置6鄉。移風鄉轄裡7都5圖31,旌義鄉轄裡5都4圖13,布和上鄉轄裡4都4圖14,布和下鄉轄裡4都4圖22,九芝鄉轄裡5都3圖14,惠洽鄉轄裡4都6圖26。乾隆三十三年(1768),原設都圖順編為142莊。宣統二年(1910年),實行地方自治,分設城區、廈田、五都、大竹溪、古市、玉岩、靖居、石倉8自治區,下轄都、圖、莊。

民國時期

民國初沿清制,置8自治區,轄都、圖、莊。

民國十七年(1928年),實行村裡制,縣轄區、村(裡)、闾、鄰。在城為裡,在鄉為村(或聯合村)。時松陽縣置城區、廈田、五都、大竹溪、古市、玉岩、靖居、石倉8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置5區。将城區、廈田、五都3區劃為第一區,轄4裡35村;改古市區為第二區,轄3裡37村;以原玉岩區為第三區,轄1裡19村;改大竹溪區為第四區,轄31村;原靖居區、石倉區并為第五區,轄40村。時松陽縣轄5區、8裡、162村、619闾、3046鄰。

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實行鄉鎮制,裡編為鎮,村編為鄉。縣城4裡為4鎮,古市3裡縮編為1鎮,玉岩裡編為鄉。改編後,第一區轄4鎮35鄉,第二區轄1鎮37鄉,第三區轄20鄉,第四區轄35鄉,第五區轄40鄉,時松陽縣轄5區、5鎮、167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調整原設鄉鎮,松陽縣設180餘鄉鎮,鄉鎮名佚。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縣轄區、鄉鎮、保、甲。時松陽縣轄5區、5鎮54鄉、313保、3269甲。縣城稱城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推行新縣制。因原有鄉鎮最小僅轄2保,最多轄30保,與新縣制綱要“每鄉最小不得少于6保,最多不得超過15保”之規定不符,調整為5區、43鄉(鎮)、312保、2210甲。縣城置南鎮、北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3月,又因“原編鄉鎮與新縣制未盡适合”,将原行政區劃調整為4區、30鄉(鎮)、259保、2461甲。縣城南、北兩鎮合并,始稱西屏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編為4區、21鄉鎮、249保、2206甲,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2019年,松陽縣的區劃調整主要經曆了9個階段,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階段,即1949年5月到1950年春;二是劃鄉建政階段,即1950年春到1956年春;三是撤區并鄉階段,即1956年春到1958年8月;四是人民公社階段,即1958年9月到1961年第二季度;五是調整公社階段,即1961年第二季度到1982年;六是政社分設階段,即1983年10月;七是1992年撤區擴鎮并鄉;八是2012年設置街道;九是2019年8月行政村規模調整後的區劃。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階段(1949年5月至1950年春)

1949年5月,松陽解放,廢除保甲制,原城竹、古市、靖居、玉岩各區分設辦事處。5月26日,撤銷各區辦事處,分别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人民民主政府。時全縣轄4區21鄉鎮,各鄉鎮轄區依舊。

1950年,順編4區分别更名為城關、古市、靖居、玉岩區,原編21鄉鎮擴編為43鄉鎮。

(二)劃鄉建政階段(1950年春至1956年春)

1952年5月,增設石倉區,轄石倉、百步、橫樟、五部、安民鄉。時全縣置城關、古市、靖居、玉岩、石倉5區,仍轄43鄉鎮。

1952年8月撤銷城關區,建江南、江北區和縣直屬西屏鎮。置王村鄉,屬江北區。10月,撤銷石倉區,原百步鄉并入石倉鄉,五部鄉并入橫樟鄉,劃歸靖居區;安民鄉劃歸玉岩區。時全縣轄1直轄鎮,江北、江南、古市、靖居、玉岩5區41鄉鎮。

(三)撤區并鄉階段(1956年春至1958年8月)

1956年3月,撤區并鄉。撤銷江北、江南、古市3區,所轄24鄉鎮合并為14鄉鎮,與西屏鎮同為縣直屬鎮。其中,項溪鄉并入陽溪鄉,四都鄉、王村鄉和寺口鄉一部分并入望松鄉,寺口鄉大部分并入崗寺鄉,竹溪鄉并入水南鄉,劃橫樟鄉的大嶺頭、後畲并入竹源鄉;萬壽、赤壽鄉合并為赤壽鄉,南源、新處兩鄉合并為莊後鄉,周源鄉并入謝村鄉;新興、莊門兩鄉區劃不變;餘葉鄉一部并入玉岩鄉,一部并入交塘鄉,根下、高吉兩鄉并入楓坪鄉,安民鄉區劃依舊。橫樟、石倉、靖居、闆橋鄉區劃依舊,象溪鄉并入雅溪鄉,裕溪、霭溪并為聯溪鄉。西屏、古市兩鎮編制居民委員會,下轄居民小組,旋改稱居民區。時全縣轄15直屬鄉鎮,2區10鄉。

1957年3月複置古市區。1958年2月複置城關區。時全縣轄4區25鄉鎮。

(四)人民公社階段(1958年9月至1961年第二季度

1958年9月,原區級建制撤銷,代之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鄉級建制改為公社下屬的生産大隊,原行政村改稱生産隊。時全縣置5人民公社,轄2鎮26生産大隊。

1958年11月21日,撤銷松陽縣建制,原轄境并入遂昌縣,行政區劃不變。

1959年4月,原紅旗、紅光、先鋒、紅星、衛星公社分别改稱西屏、古市、靖居、石倉、玉岩公社,生産大隊改稱管理區。

(五)調整公社階段(1961年第二季度至1982年)

1961年7月,撤銷莊門管理區,轄境并入赤壽、崗寺兩管理區,垵口管理區劃歸玉岩公社。

1961年9月,恢複區級建制;以原“管理區”改置人民公社;原生産隊改為生産大隊。同月,撤銷石倉人民公社,所轄石倉、汶東、橫樟管理區改置公社後并入靖居區。

1961年12月,葉村公社分置葉村、齋2個公社。

1962年1月,石倉、汶東、橫樟人民公社合并為縣直屬石倉人民公社。

1964年6月,析望松公社塘後、莊河、榔樹、西坑、陳家鋪、下包、午嶺、湯城、平田9個生産大隊,三都公社章田、柘坑2個生産大隊置塘後公社。

時原縣境内置4區、2鎮、25人民公社和1縣直屬人民公社。

1965年,撤銷西屏、古市兩公社建制,原轄大隊分别劃入西屏、古市兩鎮,1980年7月,兩鎮縣直屬。

1982年1月30日,恢複松陽縣建制,原玉岩區垵口公社劃歸遂昌縣。時全縣轄2直屬鎮,1直屬公社,4區22公社。

(六)政社分設階段(1983年10月)

1983年10月,實行政社分設,原人民公社先後複改為鄉,生産大隊改為行政村。同月,撤銷縣直屬石倉人民公社,置大東壩區,轄大東壩、石倉和原玉岩區安民鄉,置蛤湖鄉,隸屬大東壩區。時全縣轄2直屬鎮、5區、25鄉、399行政村。

1984年8月,塘後、莊後、聯溪鄉分别更名為四都、新處、裕溪鄉,闆橋鄉改建闆橋畲族鄉。

1985年5月,齋坦鄉更名為齋壇鄉,撤玉岩鄉建為玉岩鎮。時全縣轄2直屬鎮、5區、25鄉(鎮)、400行政村。

(七)撤擴并後的區劃

1992年5月進行撤區擴鎮并鄉。撤銷松陽、古市、玉岩、大東壩、靖居5個區公所。

保留四都、三都、望松、齋壇、葉村、竹源、赤壽、新興、樟溪、新處、謝村、楓坪、安民、裕溪14個鄉和闆橋畲族鄉。各鄉轄區不變。

撤銷陽溪、水南鄉,并入西屏鎮,鎮人民政府駐西屏鎮太平坊路31号;撤銷崗寺鄉,并入古市鎮,鎮人民政府駐古市鎮溪邊路9号;撤銷交塘鄉,并入玉岩鎮,鎮人民政府駐玉岩鎮車站路14号;撤銷大東壩、石倉、蛤湖鄉,組建大東壩鎮,管轄原3鄉轄區,鎮人民政府駐地大東壩村;撤銷靖居、雅溪鄉,組建象溪鎮,管轄原2鄉轄區,鎮人民政府駐地象溪村。松陽原轄27個鄉鎮,其中鎮3個,鄉24個,擴鎮并鄉後調整為20個鄉鎮,其中鎮5個,鄉14個,民族鄉1個。

1998年,四都鄉榔樹村榔陽自然村單獨建立行政村,且劃入望松鄉管轄,時全縣轄20個鄉鎮401個行政村。

(八)設置街道後的區劃

2012年4月撤銷西屏鎮和望松鄉建制,分設西屏、水南和望松3個街道辦事處,将葉村鄉黃公渡村劃入西屏街道辦事處管轄,寺嶺下村劃入水南辦事處管轄。

2012年12月撤銷新興鄉、謝村鄉、新處鄉建制,合并設立新興鎮。

至2018年底,全縣設3個街道、5個鎮、11個鄉。具體是:西屏街道、水南街道、望松街道、古市鎮、象溪鎮、大東壩鎮、玉岩鎮、新興鎮、葉村鄉、齋壇鄉、竹源鄉、三都鄉、四都鄉、赤壽鄉、樟溪鄉、裕溪鄉、闆橋畲族鄉、楓坪鄉、安民鄉。

(九)行政村規模調整後的區劃

2019年8月,全縣原有的401個行政村調整為203個,減少198個,減少率為49.38%;涉及調整村324個,占總數的80.79 %,其中樟溪鄉、赤壽鄉所有的行政村都納入了調整範圍。調整後,村平均人口由原來的533人上升到1054人。

類别

名稱

統計用區劃代碼

街道

西屏街道

331124001000

水南街道

331124002000

望松街道

331124003000

古市鎮

331124101000

玉岩鎮

331124102000

象溪鎮

331124103000

大東壩鎮

331124104000

新興鎮

331124105000

葉村鄉

331124201000

齋壇鄉

331124202000

三都鄉

331124203000

竹源鄉

331124204000

四都鄉

331124205000

赤壽鄉

331124206000

樟溪鄉

331124208000

楓坪鄉

331124211000

闆橋畲族鄉

331124212000

裕溪鄉

331124213000

安民鄉

331124214000

松陽縣行政區劃表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松陽縣戶籍人口24.12萬人,比2017年增長0.1%。其中,男性12.46萬人,女性11.66萬人,分别占總人口的51.6%和48.4%。全年出生人口2530人,出生率10.5‰;死亡人口1960人,死亡率8.1‰;2018年淨增人口570人,自然增長率為2.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松陽縣常住人口為204880人。

民族

松陽縣民族以漢族為主,有畲族、苗族、回族、壯族、白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松陽位于浙西南山區,地理坐标為北緯28°14′~28°36′,東經119°10′~119°42′。麗水腹地,東鄰蓮都,西南接龍泉、雲和,西北連遂昌,東北毗鄰金華武義縣。東西最寬處徑距53.7公裡;最北至赤壽鄉大川,最南至大東壩鎮大灣,南北最長徑距40.2公裡。松陽縣地域面積1406平方公裡。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松陽縣地處浙南山地,全境以中、低山丘陵地帶為主,四面環山,中部盆地以其開闊平坦稱“松古平原”,又稱“松古盆地”,為縣内主要産糧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中,山地占76%,耕地占8%,水域及其他占16%,謂“八山一水一分田”。瓯江支流松陰溪從西北向東南,斜貫松古平原,境内流長66.5公裡,境内流域面積1302平方公裡,占總面積92.6%。仙霞嶺山脈逶迤松南、松北、松中和松西。主要山峰有箬岘、包山頭、留明尖、高脂尖分布在松南、松北、松中和松西。

氣候特點

松陽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無霜期長,冬暖春早,氣候垂直差異明顯。松古盆地年平均氣溫17.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7月份,極端最高氣溫40℃,出現在1997年7月10日;最低為1月,極端最低氣溫崐-9.7℃,為1997年1月5日記錄。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以3~6月為多雨季節,平均降水量816.8毫米;7~8月高溫晴熱,易出現伏旱;11月份雨量最小,僅40~50毫米。全年無霜期約236天。年日照時數1840小時。

水文狀況

松陽縣境内河流屬瓯江水系,主要有松蔭溪和小港溪,分别自西北、西南蜿蜒流向東南。松蔭溪為瓯江上遊大溪一級支流,發源于遂昌縣安口鄉,流經縣境内60.5km,南北分割松古盆地。流域面積占全縣面積92.55%。此外,有四都、三都、闆橋3鄉部分山間小溪流注入宣平港;大東壩鎮和楓坪鄉的部分山間小溪注入龍泉溪,其流域面積占7.45%。

全縣水系以松陰溪、小港為主幹,衆多山坑小溪在崇山峻嶺中彎曲迂回,大多源短流急,河道狹淺坡降較大,流量受降水控制明顯,水位易漲易落,洪、枯變化懸殊,多為山溪性河流。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

松陽縣内已發現的金屬礦種有銅、钼、鉛、鋅、金、銀、鐵、鎢、稀土等,非金屬礦種有高嶺土、螢石、伊利石、瓷土、膨潤土、明礬石、葉蠟石、白雲母、花崗岩、煤等。高嶺土、螢石、銅、钼等礦産已開采利用,其中高嶺土礦品質優良,儲量豐富,年開采量約20萬餘噸。

水利資源

縣域内共有40座水庫,總庫容7170.96萬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3座,分别是東塢水庫、梧桐源水庫以及謝村水庫,省百項千億重點工程——黃南水庫正在建設中;共有18座堰壩,如北宋的白龍堰、明代的青龍堰、午羊堰等。

植物資源

松陽現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東方水韭、銀杏、南方紅豆杉、鐘萼木(伯樂樹)4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福建柏、白豆杉、九龍山榧樹、榧樹、長葉榧樹、長序榆、鵝掌楸、凹葉厚樸、閩楠、毛紅椿、香果樹等18種。

政治

縣委書記:李漢勤

經濟

綜述

初步核算,2018年,松陽縣地區生産總值106.06億元,比上年增長7.1%(可比價),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2.47億元,增長3.2%;第二産業增加值44.44億元,增長9.7%,其中工業增加值37.03億元,增長10.6%;第三産業增加值49.15億元,增長5.5%。三大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5.5%、61.1%和33.4%。三次産業比重為11.8:41.9:46.3,繼續保持“三二一”的産業發展格局。

2020年,松陽縣地區生産總值(GDP)119.49億元,同比增長(可比價、下同)2.8%。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13.40億元,增長2.3%;第二産業增加值45.17億元,下降0.3%,其中工業增加值36.51億元,增長0.8%;第三産業增加值60.92億元,增長5.7%。

第一産業

2018年,松陽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52億元,按可比價增長3.3%。松陽縣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8.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松陽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2.24萬畝,比上年增長0.4%,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1.19萬畝,增長3.5%;全年糧食總産量3.71萬噸,增長3.7%。谷物播種面積6.12萬畝,總産量2.50萬噸,分别增長2.8%和4.8%。全年茶園采摘面積12.63萬畝,增長5.6%。全年茶葉産量和産值分别為1.30萬噸和7.45億元,分别比上年增長4.7%和0.1%。全年油茶籽産量3555噸,比上年下降2.1%,産值4686萬元,比上年增長2.5%。全年香榧産量和産值分别為148噸和458萬元,分别增長63.1%和84.7%。

2018年,松陽縣全年牧業産值2.03億元,下降4.2%。出欄肉豬8.52萬頭,下降1.5%,年末生豬存欄5.22萬頭,下降3.9%。家禽存欄25.4萬隻,增長0.6%,出欄44.98萬隻,和上年持平。

第二産業

2018年,松陽縣全部工業增加值37.03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17.68億元,同比增長27.3%,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産值增長27.8%,其中出口交貨值增長8.6%,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産值的比重為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品銷售率97.4%。利潤總額6.75億元,同比增長26.8%。

2018年,松陽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新産品産值增長25.0%,占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比重為29.7%。成品鋼材産量23.61萬噸,增長62.8%。

2018年,松陽縣建築業增加值7.42億元,比上年增長4.2%。資質以上建築企業總産值30.68億元,增長19.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37.77萬平方米,下降7.6%;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1.64萬平方米,下降17.9%。

第三産業

2018年,松陽縣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55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61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94億元,分别增長10.1%和17.5%。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2億元,增長38.4%。

2018年,松陽縣全年郵電業務收入1.49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0.21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電信業務收入1.28億元,增長1.6%。

2018年,松陽縣實現旅遊總收入41.91億元,增長46.3%。其中國内旅遊收入41.88億元,增長46.3%;旅遊外彙收入31.58萬美元,同比增長11.2%。全縣民宿床位4651張,全年民宿營業收入1.6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8年,松陽縣有高中學校3所(普通高中兩所,職業高中一所),初中學校4所,小學學校1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松陽縣培智學校),幼兒園共62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4所,民辦幼兒園38所,社區學院1所,區域成技校4所。全縣共有在校生31345人,其中高中5066人(普高2848人,職高2218人)、初中6797人、小學12687人、培智學校69人、幼兒園6726人。全縣現有教職工2192人,其中專任教師學曆合格率幼兒園為100%,小學為100%,初中為100%,普通高中為99.63%,職業高中為96.27%。擁有省級特級教師2人,市縣級名教師39人,市縣學科帶頭人86人,市縣教壇新秀381人。

科技

2018年,松陽縣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累計18 家。新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4家,累計62家。全年專利申請量563件,比上年增長5.04%;授權量336件,增長44.8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1件,增長75%。

文體

截至2018年底,松陽縣有鄉鎮綜合文化站19個,文化館1個,縣級公共圖書館1個,古市分館1個,圖書總藏量22萬冊,文博機構3個,館藏文物1890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文保點182處,曆史文化建築1032處。廣播電台1座、電視發射和轉播台1座。松陽縣行政村的有線電視聯網率達100%,有線電視用戶數6.2萬戶,其中有線數字電視用戶6.2萬戶。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電影下鄉全年共放映0.19萬場。綜合檔案館1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52個全宗,共計10.43萬卷、15.92萬件。2018年,松陽縣運動健兒共獲得獎牌112枚,其中全國賽獲得5金2銀2銅,省級以上獲得4金12銀10銅,市級以上獲得12金28銀37銅。

2020年7月,入選浙江省級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衛生

2018年,松陽縣共有醫療衛生計生機構162家,其中縣級醫療機構2家,縣級衛生計生機構3家,鄉鎮(街道)衛生院及分院、社區衛生服務站31家,村衛生室及巡回醫療點98家,民營醫院3家,其他醫療機構25家。衛健系統衛技人員1084人,執業醫師(含助理)561人,注冊護士570人,全科醫生數109人。床位數945個,其中民營醫院開放床位210張。

交通運輸

2018年,松陽縣公路貨物周轉量45310萬噸公裡,比2017年下降42.72%;公路旅客周轉量5965萬人公裡,比2017年下降0.11%。2018年末公交運營車輛58輛,年客運總量284萬人次。

松陽境内高速公路1條(龍麗高速),省道2條,為S222省道龍麗線和S220省道上松線,縣道有港口至排居口、玉岩至遂昌黃壇口、靖居口至闆橋等24條公路,鄉道有泉址—三都煤礦、外大陰—内大陰等17條公路,實現了各鄉鎮和所有村莊通等級公路。

松陽縣内以公路交通為主,轄區内公路總裡程1540公裡,其中龍麗高速52.8公裡,省道67公裡,縣道308.6公裡,鄉道114.6公裡,專用公路15公裡,村道982公裡。有松陽到杭州、甯波、溫州、柯橋(經過紹興)、金華、衢州、義烏、虹橋(經過樂清)、麗水等地直達班車。衢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衢麗鐵路啟動項目前期。

著名人物

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号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人。紹興四年進士。翰林學士、吏部尚書、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工詞,詞風早年婉麗,中年學東坡,南渡後多感懷國事,轉向簡淡宏闊,晚年簡潔。着有《建康集》、《石林詞》、《石林燕語》等。

葉法善

葉法善(616-720)字道元,古市鎮人。其曾祖父道興、祖父國重、父親慧明,三代皆為道士。葉法善自小便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深刻領會了道教的精義并熟練掌握了煉丹之術。唐顯慶年間,信奉道教的唐高宗聞聽法善的名聲之後,诏他入京,留在宮中奉為法師。當時,高宗曾下令廣召天下方術之士,準備合煉“神丹”,以求長生不老。法善深知金丹含有毒素,對身體無益,于是竭力勸谏。高宗接受了他的意見,并命他裁辦此事,法善遣退了90餘人,合煉長生不老神丹之事就此停止。葉法善自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曆時50年,始終未曾失掉皇帝的尊寵。唐玄宗執政後,更加信任葉法善,稱他“有冥助之力”。唐先天二年(713),拜其為鴻胪卿,後又封越國公,但法善不為爵位尊貴所動,仍願為道士,隻是奏請在故鄉卯山建道觀,唐玄宗準奏,并賜名“淳和仙府”。

張玉娘

張玉娘(1250-1276)字若瓊,号一貞居士,西屏鎮人。她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聰慧,文才出衆,尤其擅長詩詞,當時人都把她與漢代女文人班昭相比。曆代有識之士很看重張玉娘的詩詞和為人,對她的詩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元代,張玉娘生前所着《蘭雪集》遺稿傳入京師。學士虞伯生閱讀了她的詩,當讀到“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時,不禁贊歎:“可與風、雅、頌并稱,豈婦人女子所能及耶?選”清順治年間,戲曲家孟稱舜将其事迹寫成傳奇《張玉娘閨房三清鹦鹉墓貞文記》,後與《西廂記》、《牡丹亭》、《嬌紅記》并稱四美,由紀曉岚負責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其立傳介紹。近代和現代有許多著名學者對其作品和生世與當時社會作為學術研究課題着文評價,把她和李清照、朱淑真等人被并稱為“宋代四大女詞人”。

王景

王景(1337-1412)字景彰,号常齋,元末明初松陽縣人,少時便聰敏異常,博覽群書。所寫文章高深雄健,深得古人文風精髓,當時被贊譽為“上繼屈宋,下并班馬”。明洪武四年(1371),考中舉人,并被授予懷遠教谕。當時天下初定,學校待興。王景與縣學諸生員披荊斬棘,興建學宮,講授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學生多有成就。不久,王景應诏入朝,拟《藩王朝觀儀》、作《京城鐘鼓樓記》。明太祖皆親自批閱,而後升任開州知府,任職期間獎勵農桑,均免徭役,執政公正嚴明,百姓安居樂業。由于政績顯着,又被提拔為山西右參政。王景在山西任職期間,勤政愛民,革清吏弊,卻不幸因觸犯權貴被貶至雲南臨安。雖生活困頓,箪瓢屢空,但他并不介意,每天讀經史書籍自娛自樂。

明成祖繼位後,王景被朝廷重新召回京城,授予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管朝廷诏書拟寫和重大活動記錄等事務。當時朝廷“诏敕皆出于景”。在此期間,王景還參與了我國最大的一部史書《永樂大典》及《太高祖皇帝實錄》的編撰工作,王均為總編。永樂十年(1412),王景因病去世,留有《玉堂稿》、《南诏稿》傳世。

高煥然

高煥然(1861-1934)字昕齋,号魯才,象溪鎮象溪村人,幼年尊師好學,博覽群書。清光緒三年(1877),在科舉中考中貢生頭名,十一年(1885)考中鄉試,二十四年(1898)考中進士,先後出任廣東長甯、靈山知縣。因性格耿直,得罪上司,被免官職。高煥然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勉勵自己,說:“官可不做,人不可不為。”返鄉後,他極力勸讀,民國二年(1913)與族兄創辦象溪初級小學,民國十四年(1925),受當地賢士大夫們的推舉,擔任《松陽縣志》的總編。高煥然實事求是,細心考證,以對曆史負責的态度盡心編輯此書,書成後,深得各界人士好評。

劉德懷

劉德懷(1873-1930)字鐘玉,赤壽鄉界首村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東渡日本,入明治大學研習教育,是松陽第一位留學生,在日本期間參加孫中山先生創辦的同盟會。學成回國後,提倡實業,興辦教育,倡議女子天足。光緒三十一年(1905)創辦震東女子兩等小學堂,開處州女子教育之先河。後參與王金發等籌劃發動的浙東起義,參加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鬥争,是松陽辛亥革命元老。1911年處州光複後,任處州軍政分府民政局長。民國5年(1916)任縣視學,民國7年(1918)任縣學務委員,為倡導松陽新學不遺餘力。

陳鳳生

陳鳳生(1902-1935)又名子榮,安民鄉安岱後村人。年輕時曾在杭州、上海經營藥材生意。1929年返鄉。因受閩北農民暴動的影響,逐步傾向革命,并在松、遂、龍三縣邊境建立以貧苦農民為基礎的“青幫”組織。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到達浙西南。陳鳳生主動迎接紅軍進駐安岱後村,并提出參加紅軍和共産黨。同年6月,他被任命為松、遂、龍遊擊隊總指揮。7月22日,玉岩區蘇維埃政府成立,他擔任區政府主席,後又任中共玉岩區委書記。在他的帶領下,浙西南革命鬥争開展得如火如荼。9月開始,國民黨當局調集7000多人,瘋狂“圍剿”浙西南革命根據地。9月19日,陳鳳生率遊擊隊配合紅軍進行頑強抵抗,後彈盡糧絕,被迫分散活動。敵人為抓獲陳鳳生,對陳的親屬和鄰居進行迫害。為不連累鄉親,陳鳳生毅然主動現身,并慷慨陳詞:“一人做事一人當,我為民族解放,窮人翻身,死而無憾,陳鳳生在此!”

陳鳳生被捕後,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視死如歸,始終不洩漏黨的機密,表現了一個共産黨員的高貴品質。1935年12月22日,他英勇就義,年僅34歲。

風景名勝

松陽田園風情旅遊度假區

地處松陽核心地帶以及人文資源豐富的松古平原,規劃總面積33.6平方公裡。區内人文資源集聚,千百年來農耕文化遺韻深厚,古鎮、良田、茶園、溪流等資源類型多樣,儲量豐富,有大木山茶園景區、松陰溪景區、雙童山景區、獨山風景區、卯山國家森林公園等一批高品質文化旅遊勝地。

松陽老城旅遊風情小鎮

位于松陽縣城,是首批省級旅遊風情小鎮。作為中國曆史文化名鎮,松陽老城依托豐富的曆史建築、特色民居,一直展示和傳承着深厚的農耕文化和曆史人文底蘊,是發展城市旅遊的主戰場,也是品味松陽曆史文化、享受田園慢生活的重要場所。老城内的明清古街被譽為“活着的清明上河圖”,是松陽曆史最為悠長、文化沉澱最為深厚的街區。古街商肆林立、古風依舊,明清時期的建築格局至今保存完好,多為清代至民國建造的土木結構二層樓房。

自唐以來,明清一條街就是松陽的商業貿易中心,至民國時期達到鼎盛,号稱五裡長街,煙酒稅局、郵電局、銀行都曾設在這條老街上。時至今日,這些臨街的百年老房多數仍作為商業用房,各種傳統商業店鋪生意興隆,如鐵匠鋪、金銀鋪、炭燭鋪、錫箔鋪、裁縫鋪、草藥店、修篾店、剃頭店、釘秤店、刻字店等仍在營業,是麗水市保留最完好的古街區之一,也是我省保留比較好的古街區之一。建成了非遺館、中醫藥文化廣場、藥皇宮、湯蘭公所、何聯奎故居、松州文裡、善應堂、山中雜記、茑舍、威尼斯驿站等文旅示範項目。

大木山茶園景區

位于松陽縣新興鎮,是國内首個将騎行運動與茶園觀光休閑融合的景區,茶園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同時融合茶園觀光、茶事體驗、體育賽事、養生度假等功能。連續多年成功舉辦了浙江省自行車系列公開賽越野繞圈賽,獲評全國茶旅金牌路線,入選全國首批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示範園,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松陰溪景區

松陰溪景區上遊至石門圩老大橋,下遊至水文公園,兩岸綠道環線長20.5公裡,是松陰溪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濕地公園的核心區塊。區域内自然生态資源豐富,中華秋沙鴨、白鶴等珍稀野生鳥類種類繁多,人文自然景觀資源豐富,同時建設了獨山驿站、水文公園、石門圩廊橋等品質項目建築,是集生态觀光、農耕體驗、濱水休閑、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箬寮原始林景區

位于松陽縣安民鄉,景區總面積4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95%,被譽為“天然氧吧”。這裡山水靈動,風情野性,主峰箬寮岘海拔1502.3米,為松陽第一高峰,是觀賞日出和雲海的絕佳勝地,每年五月延綿數千畝的“十裡花海”猴頭杜鵑疊錦享譽江南,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雙童山景區

位于松陽縣水南街道,雙童主峰有雙岩兀立,高逾百仞,從山南正面望去,宛如雙童倚負讀書,每逢山頭積雪,秃然露頂,維妙維肖,得名雙童積雪,與百仞雲峰等并稱“松陽古十景”。景區現以山地運動、高空體驗、鄉村度假、文化演繹、互動娛樂作為核心競争力,着力将其打造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山地生态休閑運動勝地。

卯山

位于松陽縣古市鎮,為國家森林公園、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為唐代道教宗師葉法善得道之處,被譽為道教聖山,也是江南葉姓發祥地。

延慶寺塔

位于松陽縣西屏街道塔寺下村,始建于北宋鹹平二年(999年),作為磚木結構的古塔,在江南是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慶寺塔為六角七層,高38.32米,鶴立于山澗,塔體全為古磚壘砌,底層四周挑角飛檐,閣檐外伸最寬,似亭翼然。各層南北東西,均設有拱券式遠眺門窗。塔身中空,有一粗直木與塔刹對合,直木上裝置有傘骨式木架。遊人可通過圈孔,經一層層直登塔巅。塔巅安置有七個互相串鎖住的鐵鑄圓盤輪,纏住鐵質心柱,矗向空中。該塔自始建造,曆經千年,由于微微的地殼運動,令塔基左部下沉,使塔身傾斜,固有“東方的比薩斜塔”之稱。

黃家大院

位于松陽縣望松街道烏丼村,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明末清初松陽首富黃中和祖孫三代,曆時60餘年苦心經營,花巨資建造的大型宅院,該院是浙西南規模較大的傳統民居建築之一,建築構思精巧,木雕工藝精湛,雕刻文化内涵豐富,且保存現狀基本完整,是研究浙西南地區民居建築格局類型和建築雕刻文化的重要實例,被譽為“木雕藝術殿堂”。

石倉古民居

位于松陽縣大東壩鎮石倉,始建于明末清初,有規模恢宏的清式民居、古店鋪、祠堂、廟宇等建築物近三十餘座。這些古建築内的藝術構件、楹聯匾額、民俗文物、村落、溪流、橋梁、古樹名木,處處演繹出村落古老的曆史,是省級曆史文化保護區。

安岱後蘇維埃舊址

位于松陽縣安民鄉安岱後村,該村層巒疊嶂,地勢險要,是粟裕、劉英率紅軍挺進師創建的浙西南遊擊根據地之中心地,現保留有10多處革命遺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全縣域生态博物館(工坊)

全縣域生态博物館(工坊)除了是一個景觀作品外,通過各項功能整合,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多功能空間。它是一個展示空間,是展示松陽人文地域特色、生産生活形态的重要窗口;它是一個主客共享的開放空間,當地村民和外來遊客都可以在建築中開展文化活動、社交娛樂等各類公共活動,成為松陽高腔、山邊馬燈等本土民俗活動展示平台;它還是一個發展空間,依托建築本身,結合當地特色農副産品和加工技藝,發展農業特色工坊等新業态,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模式調整、鄉村生産生活方式變革。

紅糖工坊,位于樟溪鄉興村,是集傳統紅糖加工、技藝體驗、産品展賣、建築藝術等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項目;豆腐工坊,位于大東壩鎮蔡宅村,是一個集油豆腐加工、參觀、體驗于一體的豆腐産業發展和鄉村旅遊項目,也是石倉田園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契約博物館,位于大東壩鎮六村,是一座契約文化展陳場館,同時拓展為外來者和村民交彙共享場所;平田農耕館,位于四都鄉平田村,是一處對外展示鄉土農耕文明和傳統手工藝文化的窗口;王景紀念館,位于望松街道王村,屬于松陽“建築針灸”鄉村博物館體系。

地方特産

松陽傳統十大特色小吃

1.薄餅:端午節吃薄餅是松陽傳統的飲食習俗之一。松陽的薄餅以皮薄、餡料精細著稱,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2.黃米粿:黃米粿是将松陽高山中一特有灌木燒成灰,瀝取其汁制成,色味獨特,為松陽民間傳統節慶或招待貴賓之佳肴。

3.清明果:松陽民俗,清明食青果,能驅邪避毒。其色澤翠綠,味道清新且帶蒿香,食之别有風味。

4.麥豆飯:清明過後,農家會選取新鮮麥豆粒和上等糯米,加入松陽竹葉煙熏火腿心或臘肉切碎的肉丁一起焖,綠紅白三色相間,風味絕佳,令人垂涎,是農家待客的佳肴。

5.延壽烏飯:農曆四月初八,松陽人有吃烏飯的鄉俗。據說是葉法善發明的一種道家保健食品,稱“青精飯”,久食可以延年益壽,容顔煥發。

6.灰汁糕:重陽節松陽民間有做灰汁千層糕的習俗。制作時用蒸籠炊熟一層薄澆一層,至籠盈滿止,一層層熟後分明可揭。取其“百事吉利,年年長高”的口彩。

7.燈盞盤:皮薄餡大的八寶燈盞盤最大的特點,松陽街頭随處可見這種小吃,路人腹肌眼饞,可随見随買,趁熱即食,别有一番風味。

8.沙擂:松陽民間元宵節吃的不是元宵,而是沙擂。将無餡的糯米湯團倒入已放上擂制過的白糖、熟芝麻的托盤,滾三滾沾上一層芝麻而成,吃時軟糯香甜,滑而不膩,獨具特色。

9.糖糕:松陽民間過年都有做糖糕的習俗。糖糕色澤暗紅,香甜可口,也有人在米粉中放入鮮嫩艾葉搗成的糊汁,做出來的糕色澤青綠,又稱青糕。

10.仙草豆腐:人們将葉法善常食用的野草取名叫“仙草”。用它制成的仙草豆腐味道軟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是松陽夏秋季節一種流行的清涼小吃。

松陽十大當家菜

1.八寶菜:松陽人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炒制八寶菜。八寶菜是以紅白蘿蔔絲為主,加入腌蘿蔔絲、豆腐幹、腌白菜、香菇、冬筍絲、油豆腐絲、海帶絲等等,湊成8樣,用素油炒成一菜,故稱“八寶菜”。 因春節時,人們多吃葷腥油膩食物, 八寶菜可消食化積用來開胃,同時過年吃“八寶菜”有家庭鄰裡和睦、萬事和順、八方進寶之意。

2.山粉圓:除夕夜,松陽農家少不了上一盤熱乎乎的山粉圓,祝一家人來年美滿幸福,團團圓圓。松陽的山粉圓多用番薯粉、芋艿拌入雞湯和肉鹵汁,加少許碎肉、蝦米和佐料,拌勻蒸制而成。食用時切成小塊狀、片狀、條狀等各種形狀,加入筍絲、胡蘿蔔絲和肉絲等其它佐料爆炒。

3.煨鹽雞:煨鹽雞是松陽傳統名菜,具有去濕利氣,補腎安神之功效,是民間流行的待客主菜之一。将宰殺清洗幹淨的土雞在陰涼處晾曬半天,去除表面水分,再将酒灌入肚内以鹽擦之,放入香姑、蔥、等佐料後,用棉紙包好放進沙鍋中,用粗鹽炒熱将雞四面填滿掩實,慢火煨熟切塊裝盤即可。煨制的鹽雞色澤金黃,皮脆肉嫩,骨酥味香,深受大家喜歡。

4.歇力茶燒豬腳:歇力茶是松陽民間常用的一種草藥,具有祛風除濕、增強體魄的功效。将歇力茶樹根切碎放入鍋中煎熬制成湯汁備用,再将洗淨豬腳切塊用溫湯過水,放進歇力茶湯汁中加适量米酒及鹽、味精等調料炖熟即可。用歇力茶燒成的豬腳肥而不膩、茶香可口,是松陽民間的一道傳統藥膳名菜。也有人用歇力茶與雞蛋同煮,俗稱柴根蛋,具有同樣的藥膳功效。

5.白片兒土雞鍋:白片兒為本地特産,由松陽蘿蔔經傳統工藝精制曬幹而成,鮮味爽口,風味獨特。食時用開水浸泡後,可用于炒、燒鍋仔、煮湯、做餡等,尤其是和松陽本地土雞炖燒,有補脾胃、禦風寒之功效,且味道鮮美、純真,食之難以忘卻。

6.撈湯菜火胴骨:撈湯菜是松陽地方特産,取自本地綠色高山蔬菜經傳統方法精制曬幹而成,清新爽口,風味獨具。食時用開水浸泡後,可用于炒、燒鍋仔、煮湯等。撈湯菜炖火胴骨是松陽人很喜歡吃的家常菜,本地賓館、酒店也多将其作為當家菜肴。

7.火腿卵鼈:卵鼈是松陽民間對水煮荷包蛋别緻的稱呼。糖霜卵鼈是松陽民間規格最高的待客習俗,一般隻有貴客和新婚女婿才有資格享用。火腿卵鼈則是招待客人常備的一道菜肴,主料選用松陽特産雀山雞蛋和竹葉熏火腿,以水煮荷包蛋燒法烹饪而成。該菜肴荷包蛋白嫩如玉,易于消化,味道鮮美爽口,很受大衆喜愛。

8.豆腐娘:松陽豆腐娘色澤奶黃,味道鮮美,主料價廉物美,制作簡單,在民間流傳久遠。松陽豆腐娘一般選用精選黃豆用水浸透,用石磨磨漿而成,燒制時多添加肉末、海米、蔥蒜等配料,燒好的菜肴濃淡适口,鮮香誘人。

9.洋芋餅:松陽玉岩産的洋芋因氣候和土質的原因,具有與衆不同的品質,煮熟拍扁時粘而不碎,反成餅狀。加工成的紅燒洋芋餅色澤醬紅,味鮮汁濃,口感軟糯,味道肥美,是具有濃郁松陽地方特色的農家佳肴小菜。

10.鹵筍鹹:鹵筍鹹是松陽有名的家常菜。将竹筍去殼切塊放入鍋中,加入腌鹹菜的鹵菜汁,中小火煮約一小時至筍塊入味,出鍋裝盤即成。其味鮮微酸,爽口開胃,存放時間相對較長,在松陽民間是風味獨特的佐餐佳品、進酒妙菜。

所獲榮譽

2014年12月,松陽縣獲評“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範縣”。

2015年9月,松陽縣被列為“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試驗區”,系全國唯一。

2015年,松陽縣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2015年,松陽縣獲評“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2015年10月,松陽縣獲評“中國茶葉産業示範縣”。

2016年1月,松陽縣獲評“拯救老屋行動”整縣推進試點縣。

2016年1月,松陽縣獲評“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縣”。

2016年1月,松陽縣獲評“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範縣”。

2016年10月,松陽縣獲評“2016年度中國十大最美茶鄉”“2016年度全國重點産茶縣”。

2017年7月,松陽縣獲評“國家衛生縣城”。

2017年10月,松陽縣獲評“2017年度中國重點産茶縣”“2017年度中國十大生态産茶縣”。

2017年12月,松陽縣獲評“國家級生态縣”。 

2018年7月,松陽縣獲評“省級生态文明建設示範縣”

2018年11月,松陽縣獲評“中國茶業百強縣”“中國茶旅融合競争力全國十強縣”。

2018年12月,松陽縣獲評“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縣”。

2019年7月,榮獲2019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号。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确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2020年12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0年12月,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範縣市。

2021年7月,入選浙江首批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首批試點名單。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