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哥

一休哥

詩人、書法家、畫家和禅僧
日本著名動畫片《聰明的一休》中的主人公。全名為一休宗純,是一位禅僧。其原型為日本室町時代禅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和畫家。“一休”是他的号,“宗純”是諱,通常被稱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後來又名周建,别号狂雲子、夢閨等。影片不僅使純真聰慧善良的可愛一休形象深入人心,也成功塑造了善良的小葉子、魯莽的新佑衛門、和藹的長老、貪心的桔梗店老闆和彌生小姐、驕傲的足利将軍。一個個個性鮮明和充滿哲理的動人故事深深影響了一代人。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姓名:一休宗純 别名(綽号):一休哥 國籍:日本 出生年月:1394年 職業:禅僧 角色出處:一休宗純《聰明的一休》 日本語:一休(いっきゅう)

一休原型

一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純(公元1394-1481),是日本室町時代的一個禅僧,動畫片集描寫的隻是他童年時代的一小段生活,實際上他很不正式。

少年一休

一休的父親是後小松天皇,母親是天皇的一個妃嫔。一休出生前的六十年間,日本經曆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1392年才由足利義滿這個幕府将軍

逼使南朝議和,結束了這場六十年的混戰,十五世紀初才出現了和平的希望。幕府将軍實際上在幕後操縱朝政,天皇并無實權。一休的母親原是南朝望族藤原家人,雖然後小松天皇對她寵愛有加,卻引起了皇後的嫉恨,當發現她懷了身孕,就以她是藤原後人,同情南朝,對朝廷心懷不滿為由,把她逐出皇宮。一休是在她離宮後出生的,故此他從未過過公子王孫的生活,而是在庶民中間長大。不過從一休的詩中,仍可看出他相信自己是皇室之後的痕迹,後小松天皇确實經常召他進宮中相見,當天皇臨終時,還把他召到床邊去,但這一切并沒有改變其庶民的身份,他從未被人當作王子,一休也從不以王子自居,他遵照母親的吩咐去做和尚。對于他的母親,我們也隻有從她去世前寫給一休的一封信中略知一二,她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能傲視釋迦牟尼的高僧。

一休宗純(1394-1481)1394年正月初一生。是日本室町時代禅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和畫家。從小就很聰明。“一休”是他的号,“宗純”是諱,通常被稱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後來又名周建,别号狂雲子、瞎驢、夢閨等。他于1481年12月12日(文明十三年11月21日)病故,享年88歲。

與佛有緣

一休五歲就被母親送進京都的安國寺,當高僧象外集鑒的侍童,最初被命名為周健。他對研經很有興趣,十一歲就參與聽講佛經,十二歲開始學習寫作漢詩。在室町時代,一個有學問的和尚一定得會作漢詩,那時的佛教寺院被看成是文化堡壘,故和尚必須學會讀寫漢詩。一休青年時代是個極虔誠和遵守教規的僧徒,極為象外集鑒喜愛,後來正式收他為門徒。四年後,象外集鑒去世,一休失去老師,無比痛苦,二十三歲的他感到絕望,到琵琶湖靜戒了一周,最後決心投湖自殺。他的母親探知此事,派人去把他救活。

遁入佛門

一休放棄自殺的念頭後,決定第二年去追從禅宗開山大燈國師修練,可是大師卻很長一段時間把他拒諸門外,根本不肯接見,拒絕收他為徒。一休并不失望死心,守在寺門外等待。有一天大師出門,發現一休仍跪在寺門前,就命令門人向一休潑水,将他趕走。當他返寺時,看見一休仍跪在原地不動。這次大師點點頭,讓他進寺,正式收他為徒了。

名字來曆

1418年一休二十四歲,大師為他命名為一休宗純。一休這名字的意思,他的一首偈詩作如是解釋:『欲從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暴雨傾盤由它下,狂風卷地任它吹。

他認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兩者都是重要的,一個人得不斷來往于這兩個世界之間,但其中得有一段短暫的休息,以便在純粹的自由中得以重生,風風雨雨以及任何外界勢力都與他無關。

修成正果

兩年後,1420年,一休終于悟道。在一個夏夜,雨雲低垂,他在琵琶湖的一艘小舟上冥想,突然聽見一聲鴉啼,不覺驚叫起來,頓時大徹大悟,感到所有煩惱不安盡行消失。當他把這體驗告訴大師,大師說:『你已修成阿羅漢,但仍未成正果。』一休答道:『若是如此,我樂得成阿羅漢,并不在乎修成正果了。』大師點點頭道:『你真的是個已修成了正果的人啦!』

1422年,一休二十八歲,大德寺慶,所有僧人都穿上最華麗的袈裟參與盛典,唯獨一休穿一身破敝退色的舊袈裟,腳踏一雙草鞋出席。大師問他為什麼穿這樣一身不合時宜的打扮,一休答道:『我來了已使這盛典增光,我可無意去學那些假僧人的樣。』大師聽了微笑不語。事後有人問大師是否已選定繼承衣缽的傳人,大師說:『一休,雖然他的行為像個瘋子。』

一休的『狂态』正是表達了他對那些僧侶虛僞的憤懑,他給自己起了個外号叫『狂雲子』,他寫的漢詩集就命名為《狂雲集》。他的詩在在都反映出他這種『狂』。出于對弄虛作假的僧侶極端不滿,他在大師去世前幾年就離開了寺院,他的行為走向另一極端,公然過起放蕩不羁的生活。440年是開山大燈國師涅盤十三周年祭,大德寺僧乘機攫取各地大批禮物,一休對此大為不滿,在十日祭典的喧鬧後,他離開大德寺,臨走留下一首詩給一個同門師兄:

『住庵十日意忙忙,腳下紅絲線甚長;

他日君來如問我,魚行酒肆又淫坊。』

一休的行為完全同僧規背道而馳,他縱情詩酒,飲酒吃魚,留連妓館。在《狂雲集》中他極其坦白地公開宣揚自己投身欲海的歡樂。如《題淫坊》:『美人雲雨愛河深,樓子老禅樓上吟;我有抱持睫吻興,意無火聚舍身心。』

這無疑是公開對僧衆的挑戰,目的正是諷刺那些假正經的僧人,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寺僧暗地裡都在追求肉欲,為非作歹,隻是不敢公然行事而矣。難怪開山大燈斥責這類無恥僧人『全是邪惡敗類』了。

佛路漫漫

早在1437年,一休四十三歲,正值大德寺為開山大燈國師舉辦百年大忌,一休就帶了一個女子去參拜國師之墓。一休弟子編的《年譜》中說;『師年四十三,是年适逢開山國

師百年大忌。師前往塔下參拜,一女子帶衣袋在後随行。』寺僧聚在一起誦經,為國師祈求冥福,一休非但不去誦經,卻帶那女子夜宿庵房,一邊聽誦經,一邊同女子調笑。他認為開山國師絕不會接受那群『邪惡敗類』誦經的,與其誦經不如同女子談情更合真性情。他最遵敬的一位祖師是中國的慈明和尚,就經常有老婆跟随,所以他不在乎别人譏笑,公然帶女子進寺。他還寫了一首《大燈忌宿忌以前對美人》以表态:

『開山宿忌聽諷經,經咒逆耳衆僧聲,雲雨風流事終後,夢閨私語笑慈明。』

『夢閨』是一休的另一個自号。

一休對僧人的虛僞的批評毫不留情,尤其對同門師兄養叟(大德寺第二十六任住持)更是口誅筆伐,直指養叟是『一條毒蛇』、『勾引女人的淫棍』和『麻瘋病人』。大德寺曾一度失火,養叟向有錢的俗人募到大筆金錢,以博得朝廷給他封号。不過一休知道養叟是用許諾商人悟道至福以索取這大批金錢的,他認為這是為了物質利益而強奸了禅宗。養叟死時八十二歲,其死況在其傳略語焉不詳,故隐其因,一休在《自戒》詩中,揭露養叟死于麻瘋,死前痛苦不堪。養叟的弟子門人惱恨萬分,曾一度派人去行刺,想殺死一休。

一休不隻是批判那些假正經、真貪邪的僧人,毫不妥協地維護禅宗的精神純潔,他對自己的生活和寫作的批評,也是很嚴厲的,在《自戒》詩中就這樣說:

『罪過彌天純藏主,世許宗門賓中主,說禅逼人詩格工,無量劫來惡道主。』

一休到了七十六歲,愛上了一個名叫森的盲歌女,森也不年輕,當時已經四十歲了,他們兩人的交情維持了十年之久。關于他們的相識,一休曾有如下兩段記述:『文明二年仲冬十四日,遊藥師堂聽盲女之豔歌。』『侍者森,餘聞其風采,已生向慕之志,然焉知之,故因循至今。辛卯之春,邂逅墨住,問以素志,則應諾矣。』可見年已老耄的一休是拖延了一冬,再次與森相遇,互訴衷情,一拍即合,成就了晚年一段十年情話。一休寫了很多香豔的情詩給森:

『木凋落葉更回春,長綠生花舊約新,森也深恩若忘卻,無量億劫畜生身。』

『夢迷上苑美人森,枕上梅花花信心,滿口清香清淺水,黃昏月色奈新吟。』

『鸾輿盲女共春遊,郁郁胸襟好慰愁,放眼衆生皆輕賤,愛看森也美風流。』

『楚台遙望更登攀,半夜玉床愁夢間,花綻一莖梅樹下,淩波仙子□腰間。』

盡管一休泛舟情海,遊戲人間,但他始終相信,人隻不過是一副披着血肉外表的骸骨。他在1457年寫了一篇作品《骸骨》,借一個關于骸骨的夢,來說明他的信念,認為這個世界的一切壯麗輝煌,隻不過是過眼雲煙的幻象而已。他說;『人,隻不過是副骸骨,外面披上五顔六色的皮,男女相愛,隻見色相罷了。一旦停止了呼吸,肉體腐敗,顔色盡失,愛欲也就消失了。你再也分辨得出誰生前有錢有勢、誰又是貧窮低賤了,記住,你臭皮囊下乃是一副骸骨,正在等着要現出原形。

在一休看來,這世上的一切,都是暫時的、表面的,甚至連宗教外在的形式和衣飾,也隻是披在骸骨上的表皮罷了。有一件轶事頗能說明他這觀點:有一次一個富貴之家,請一休去做法事,一休就穿着一身破舊法衣前去,那人認為他太不得體了,将他遣走。一休過了不就又再回來,這次他在舊法衣上披上一件華麗的袈裟,于是大受歡迎。一休立即把袈裟脫下,說:『讓這袈裟給你們做法事好了。』說完頭也不回,仍穿着破舊法衣,昂然離去。

一休八十一歲那年,很勉強才接受了後土禦門天皇的敕請,出任了大德寺住持,但他隻在大德寺住了一天,就再也不回去了。由于應仁之亂,大德寺再度被焚毀,一休為之籌劃重建,到文明十三年,才落成了方丈和法堂,一休于那年十一月在酬恩庵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他的弟子将他生平寫的詩搜集其來,編成《狂雲集》。其中《狂雲集》收詩六百六十九首,遺補的《續狂雲集》收詩一百五十四、法語八首、号類四十九首,合共八百八十首。當時已經有人稱這本《狂雲集》為一休的『詩傳』,因為這些詩如傳記一般記述了一休自己的生平,讀其詩如見其人。

總的來說,一休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奇人,他既是一個悟道的禅宗大師,又是一個不守清規的僧人,他的思想遠遠高出于他那時代。他的《狂雲集》具有三大特色:他表現了人的真情性,反對虛僞作假,他對祖師極為遵敬,但他又具有自己孤高獨立的精神,從他的詩偈可以理解禅宗曆史的一端;他強烈維護禅宗的精神純潔,批判以養叟為首的一批利用禅為商品達到追求名利目的的庸俗僧侶;他熱情奔放地歌頌人生,顯示出人性的光芒,大膽歌頌性與愛情,反對壓抑人性的清規戒律,揭露禁欲的虛僞。

在一休漫長的一生中,他晚年經曆了日本曆史上一段多災多難的時期,風災、水災以及随之而來的大饑荒,瘟疫流行,百姓逼得人吃人,京都街頭遍地屍骸,應仁之亂幾乎将京都夷為平地,宮宇文物盡付一焚,老百姓亡命他鄉,最後連後土禦門天皇死後,幾個月也沒錢安葬。日本十五世紀的這段曆史,是以充滿升平的希望開始,卻以災難的浩劫結束的。一休晚年經曆的種種離亂,正足以說明他寫《骸骨》所含的深意,就是在他寫給森的情詩中,我們也可能品出一種強烈的辛辣味道。

《狂雲集》使我們了解一休的生平,讀他的詩,會覺得他這個性格孤傲、感情強烈的人,在對我們說話,雖然和他相隔好幾個世紀,我們仍然能夠理解他的心聲的。

歌曲歌詞

中文

聰明的一休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我們愛你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聰明伶俐

機智啊那個也比不過小機靈

大風大雨什麼都不畏懼小機靈

淘氣頑皮頑皮淘氣數第一

罵人打架卻從來沒有你小機靈

啊啊

開動腦筋呀

困難重重

困難重重

你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愛惜時光

學習知識

你卻最努力

同情弱者

不怕邪惡

幫助别人不忘記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我們愛你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聰明伶俐

小一休!!!

聰明的一休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我們愛你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聰明伶俐

機智啊那個也比不過小機靈

大風大雨什麼都不畏懼小機靈

淘氣頑皮頑皮淘氣數第一

罵人打架卻從來沒有你小機靈

啊啊

開動腦筋呀

困難重重

困難重重

你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愛惜時光

學習知識

你卻最努力

同情弱者

不怕邪惡

幫助别人不忘記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我們愛你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

聰明伶俐

小一休!!!

日文

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

あいしてる

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すき

いっきゅうさん

いっきゅうひん

どきょうはまんてんだよ

いっきゅうひん

いたずらきびしく

いっきゅうひん

だけどけんかは

からっきしだよ

さんきゅうひん

アーアー

なむさんだ

とんちんかんちん

とんちんかんちん

きにしない

きにしない

きにしない

きにしない

のぞみはたかく

はてしなく

わからんちんども

とっちめちん

とんちんかんちん

いっきゅうさん

相關影視

基本介紹

又名:聰明的一休真人版/聰明的一休2012

導演:樹下直美

編劇:高橋ナツコ

主演:鈴木福/小林星蘭/二宮星/成宮寬貴/安田成美/東山紀之

類型:劇情/喜劇/兒童

國家: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2012-06-30

片長:107分鐘

上世紀70-80年代風靡日本、中國、台灣等亞洲地區的日本動畫片《一休哥》,對于今天40歲以上的人還記憶猶新。劇中“一休哥”那舔舔手指,雙手在頭頂打轉的坐禅姿勢純真可愛,那首“格叽格叽格叽格叽,一休桑”的主題歌更是脍炙人口,流唱一時。以該動畫片為藍本的真人版《一休哥》将由日本富士電視台在下個月播出,這對于“一休迷”們無疑是一大驚喜。

人物介紹

劇中一休的扮演者是日本當紅童星鈴木福。看到網上公布的劇照,許多人都認為鈴木福剃光了頭穿起袈裟的樣子十分可愛,與動畫片上的一休很像。劇中小葉子的扮演者是童星小林星蘭。為了演好一休小和尚,鈴木福特地到寺廟體驗小和尚生活,并且做了許多關于一休生平事迹及人品的功課。真人版的《一休哥》是否會像動畫片那樣受人喜愛,“一休迷”們正翹首以盼。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室町幕府時期。曾經是皇子的一休不得不與母親分開,到安國寺當小和尚,并且用他的聰明機智解決無數的問題。一休勤奮好學,愛動腦筋,不僅聰明過人,還富有正義感,無論是将軍,桔梗店老闆還是新右衛門先生,都難不倒他。他用自己的機智和勇氣幫助窮人、教訓那些仗勢欺人的惡人。

影片不僅使純真聰慧善良的可愛一休形象深入人心,也成功塑造了善良的小葉子、魯莽的新佑衛門、和藹的長老、貪心的桔梗店老闆和彌生小姐、驕傲的足利将軍。一個個個性鮮明和充滿哲理的動人故事深深影響了一代人。

真實曆史

一休宗純是日本室町時代禅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和畫家。“一休”是他的号,“宗純”是諱,通常被稱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後來又名周建,别号狂雲子、夢閨等。據《一休和尚年譜》記載,一休1394年1月1日生于京都,父親是後小松天皇,母親出自世家藤原氏,相傳為藤原照子。 一休六歲時,成為京都安國寺長老象外鑒公的侍童,名周建。十五歲以後為僧,十六歲從随西金寺謙翁和尚,命名宗純。1428年,一休的師父華叟病故,34歲的一休開始在民間雲遊。1474年,一休81歲時,受後土禦門天皇的诏令,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以修繕因應仁之亂而荒廢的寺院。他晚年住在今天京都府京田邊市的酬恩庵(俗稱“一休寺”)。1481年12月12日,一休因高燒不退病逝,享年88歲。

關于一休的聰慧,有這麼一段公案:當一休住在安國寺時,室町幕府第四代将軍足利義持獨攬朝綱大權,他惟恐皇室奪回實權,便想方設法斷除皇家血脈。以機智聞名朝野的一休,也因此成為了将軍“欲除而後快”的人物。于是他便設了一條毒計,欲找一條“反上抗命”的口實,将其殺害。一日,将軍在府邸作好布置之後,便派人請一休到府邸。一休抵達時,玄關屏風畫了一隻大老虎,從林中凝視着一休。将軍讓一休把畫中的老虎用繩子綁起來。大家都覺得一休再怎樣機智,也無法做到此事。然而一休毫不以為意,立刻卷起袖子,綁上頭巾,手拿繩子說:“将軍,我已經準備好了,請你把老虎趕出來。”将軍頓時語塞,隻好放棄謀害計劃。

人生經曆

在很多人眼裡他是一位大德高僧。但對于日本禅門臨濟宗來說,一休既是革新聖徒,又是離經叛道的狂徒。他雖曾出家持戒,但後來卻認為禅宗禁欲教條虛僞。他開始喝酒吃肉,甚至出入風月場所,尋歡作樂,及後來對盲女“森”的愛情詩。這些也不是污蔑一休,他曾作詩稱“瘋狂狂客起狂風,來往淫坊酒肆中”。還寫詩稱贊與盲女的愛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鴛鴦私語新。新約慈尊三會曉,本居古佛萬般春”。這些詩可不是大德高僧所能作的。從這點來看,日本的這位所謂的高僧,也隻是一介淫徒罷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