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汉语汉字
足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读作:zú。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其古字形像人的腿和脚,本义指人的下肢,包括脚和小腿。后转指脚。又引申为动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茎,或支撑器物的脚,物体的基部等。足又有有充足、富裕、满足、止、完成、能够等意思。
  • 中文名:足
  • 拼音:zú
  • 部首:足
  • 五笔:KHU
  • 仓颉:RYO
  • 郑码:JI
  • 笔顺:横折横竖横撇捺
  • 字级:一级
  • 笔画:7
  • 四角号码:60801
  • UniCode:CJK
  • 注音:ㄗㄨˊ
  • 异形字:?,?,?
  • 结构:上下结构
  • 统一码:基本区 U 8DB3
  • 四角:60801

字源演变

“足”,象形字。甲骨文像连腿带脚的整个下肢。甲骨文又作“图2”形,从口从止,乃“图1”形的简化。足、疋本为一字,战国时期开始分化,战国古玺所见疋字有写作“图6”,至《说文》小篆写作“图7”,上面的口不封口。甲骨文与金文中足、正形体多混同。后来正字上部逐渐变为一横,二字形体才明显分化。足之本义众说纷纭。或以为指脚,或以为包括脚、胫(小腿)、股(大腿),又或以为指膝盖以下部分。不过足逐渐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脚。晋左思《咏史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又泛指动物的蹄、爪,以及植物的根茎,或支撑器物的脚,物体的基部等。另引申有充足、富裕、满足、止、完成、能够等意义。足又音jù,义为过分,或指增添。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名词

支撑器物的脚

代指整个身体

植物的根茎

基址;底脚

借指坐骑

指无缺佚、删削,内容完整的书籍

参考资料

拼音

词性

释义

形容词

充实;完备;足够

纯的

富裕的

完备;完美

兴盛

很;十分;非常

身体素质

拼音

词性

释义

动词

谓用足踢或踏

使满足

重视

完成

充满

补足;凑满

过度谦敬,以取媚于人

值得

穷尽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属皆从足。即玉切。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

说文解字注

(足)人之足也。在体下。从口止。

依玉篇订。口犹人也。举口以包足已上者也。齿、上止下口。次之以足、上口下止。次之以疋、似足者也。次之以品、从三口。今各本从口。非也。即玉切。三部。凡足之属皆从足。

康熙字典

(古文)疋《唐韵》即玉切。《集韵》《韵会》《正韵》纵玉切。亚音哫。《说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释名》:足续也,言续胫也。《易·说卦》震为足。疏:足能勤用,故为足也。《礼·玉藻》:足容重。注:举欲迟也。

又《广韵》:满也,止也。《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诗·小雅》:既沾既足。《礼·学记》学然后知不足。《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尔雅·释草》:虃,百足。注:音纤。

又姓。《战国策》:足强。注:韩人。

又《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时,苗足本。注:足,犹拥也。

又《广韵》:添物也。《类篇》:益也。《前汉·五行志》:不待臣音,复谄而足。

又《韵补》:叶子悉切。《易林》:欲飞无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为贼。

音韵汇集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全清

子句切/即玉切

tsjuo

入声

全清

即玉切/将喻切

tsjuok

集韵

去声

全清

遵遇切

tsio

入声

全清

纵玉切

tsiok

韵略

去声

子遇切

入声

纵玉切

增韵

去声

子遇切

入声

纵玉切

中原

入声作上声

鱼模

全清

tsiu

中州

入声作上声

鱼模

臧醑切

去声

鱼模

臧絮切

洪武

去声

全清

将豫切

tsy

入声

全清

纵玉切

tsyuk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