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門源

青海门源

门源回族自治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1]距省会西宁150公里,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总面积6896平方公里。1929年设门源县,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2013年门源回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2亿元。民族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0%左右,还有汉、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总人口15.58万人(2013年)。门源县原名“亹源”(亹,mén),因“亹”字书写起来太过复杂,后统一简化为同音字“门”。2015年11月30日,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中文名:门源回族自治县 外文名:Meny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别名: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地理位置: 面积:6896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气候条件: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 机场: 火车站: 车牌代码: 地区生产总值: 国家:中国 省:青海省

建制沿革

秦代为羌人故地,两汉、三国为西平郡辖地。

东晋十六国时,先后属前凉、后凉、南凉、北凉五国属地。

南北朝时为鲜卑族吐谷浑人牧地。隋、唐属鄯州辖地,后被吐蕃占领。

宋时为凉州吐蕃六谷部、西夏、河湟吐蕃唃厮啰等地方政权和宋王朝交替统治。

元代为章吉附马封地,属西宁州管辖。随同蒙古军队东来的部分"西域亲军",屯耕牧养留居门源。

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马步驻军实行"上马为军、下马从耕",开始从事种植业生产。明末为蒙古族麦力干牧地。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置大通卫。次年筑大通城(今门源县城)。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移大通卫于今大通有到城关镇。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卫为县,门源系大通县属红山、永安两堡。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由大通县划出北大通的红山堡、永安堡和祁连八宝、阿力克一带,西宁县划出仙米寺、珠固寺属一带地方,设置门源县,属青海省管辖。

1949年9月10日,门源解放,9月16日,成立门源县人民政府。

1953年12月19日,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门源回族自治区。

1955年6月改名为门源回族自治县。

位置境域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6896平方千米,

门源回族自治县地图

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南接青海省大通、互助县,西与本州祁连、海晏县毗邻。北纬:37.5°~38°,东经:102°~102.5°。

地质地貌

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山地面积占83.1%,盆地面积16.9%,海拔高度在2388-5254米之间。北倚祁连山,南临巍峨起伏的达坂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构成气候湿润、水量充足的门源盆地。地形复杂,平均海拔2866米,山、台、丘、沟、谷、川、滩兼有。地处祁连山系东端,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北部祁连山麓群峰耸立,南部达板山高拔陡峻,大通河谷地较平坦。

气候

门源回族自治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区。具有典型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特征。冬半年受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候影响,气候比较寒冷干燥。夏半年受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凉爽湿润。具有春季多雪多风,夏季凉爽多雨,秋季温和暂短,冬季寒冷漫长的特点。全年日照时数2264.8--2739.8小时,年太阳辐射130.68--154.0千卡/平方厘米,气温日较差11.6--17.5℃,年平均气温0.8℃,年平均降水520毫米,年蒸发量100毫米。

水文

大通河自西向东流径全境,宁缠河、老虎沟河、讨拉河等28条大小河流汇入大通河。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1条。

简介

是西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产区,这儿的油菜花同样繁盛而壮美。每年的6月中旬是花开季节,西起青石嘴,东到玉隆滩,北到与甘肃交界的冷龙岭,南到大坂山,油菜花绵延几十公里,像金黄的大海一样。由于田地多向着河道方向倾斜,所以站在河岸上向两边看,铺天盖地的都是金黄色,大通河在中间流淌,这种景色就像镶了两道金边的银丝带蜿蜒飘舞。

门源县位于青海东北部、祁连山脉东段,是青海的北大门,主要有“三大版块”的高原自然风光和遍布全县的众多历史、人文景观组成。县城东部有全省面积最大的仙米天然林区,中部有堪称高原奇观的百里油菜花海;西部有苏吉、皇城为主的大草原风光;境内有闻名遐尔的花海鸳鸯、鸾城翔凤、朝阳涌翠、冷龙夕照、骆驼曲流、狮子崖古八景;有东川、克图的卡约、辛店文化遗址、浩门古城(宋代)、旱台红山三角城(汉代)、克图三角城(宋代)、金巴台古城(唐代)、完卓古城(西夏)、边墙(明代)、岗龙岩雕(东晋)等众多的历史古迹;有70余座清真寺及仙米、珠固古佛寺,亚洲第一高位大坂山隧道、“水电走廊”坝区风景等众多的现代人文景观。

这是一片自然的雄奇与柔美交相辉映完美结合的神秘土地。5254—2300米的海拔高差,山、沟、川、谷相间的复杂地貌,冰川与温泉,湖泊和长河神奇结合的丰沛水系,构成了它内涵深邃丰厚的神韵和峻朗飘逸的气质。

北靠冷龙岭、南临大坂山所形成的门源盆地,时值夏季金黄色的油菜花临风摇曳,花香百进而,蜜香沁人心脾。东西向的长川,平畴如织,阡陌纵横,是一派高原特色的田园风光区,是青海最大的油菜基地,金灿灿的油菜花,冠以这里“门源油,满街流”的美誉,将其推至中国北方小油菜基地和全省蜂产品重地的显赫位置。每年仲夏7月,门源县都要举行隆重热烈的油菜花节。以芬芳醉人的油菜花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届时游人如织,四方商贾纷至沓来,一项项新的建设蓝图由此绘就,浩门川的美名蜚声海内外,在“祁连山之夏——油菜花节”上,你会感受到一缕菜花的芳香,蜂蜜的洁白,祁连春牌青稞油的醇烈,滴落在浩门四季的风景中。 花儿会、华热歌会、篝火晚会、大型广场舞表演、赛马会高潮不断。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