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韩信草

水韩信草

中药材名称
水韩信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光叶蝴蝶草ToreniaglabraOsbeck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之功效。用于热咳,黄疸,泻痢,血淋,疔毒,蛇伤,跌打损伤。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学名:水韩信草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目:管状花目
  • 科:玄参科
  • 属:蝴蝶草属
  • 种:光叶蝴蝶草
  • 采收时间:夏、秋季采收
  • 毒性:无毒

基本资料

水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蓝花草、水远志(《南宁市药物志》),倒胆草,老蛇药(《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光叶翼萼的全株。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

植物种属n

玄参科植物光叶蝴蝶草。n

形态特征n

水韩信草又名:光蝴蝶草、光叶翼萼、光叶蓝猪草。匍匐或多少直立草本,节上生根;分枝多,长而纤细。叶具长2-8毫米之柄;叶片三角状卵形、长卵形或卵圆形,长1.5-3.2厘米,宽1-2厘米,边缘具带短尖的圆锯齿;基部突然收缩,多少截形或宽楔形,无毛或疏被柔毛。花具长0.5-2厘米之梗,单朵腋生或顶生,抑或排列成伞形花序;萼具5枚宽略超过1毫米而多少下延之翅,长0.8-1.5厘米,果期长1.5-2厘米;萼齿2枚,长三角形,先端渐尖,果期开裂成5枚小尖齿;花冠长1.5-2.5厘米,其超出萼齿的部分长4-10毫米,紫红色或蓝紫色;前方一对花丝各具1枚长1-2毫米之线状附属物。花果期5月至次年1月。

生长环境n

生于山谷,路旁及潮湿草地上。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功效作用n

功能n

清热利湿,解毒,散瘀。n

主治n

用于热咳,黄疸,泻痢,血淋,疔毒,蛇伤,跌打损伤。n

用法用量n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n

相关论述n

《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用于疔疮肿毒,蛇伤,热咳,黄疸,血淋,跌打损伤。”词条图册更多图册n

临床应用n

1、治风湿咳嗽:水韩信草30g,兔耳风15g。水煎服。

2、治黄疸:水韩信草60g,栀子12g。水煎服。

3、治血淋:水韩信草30g,车前草30g。水煎服。

4、治疔毒、蛇咬伤:水韩信草适量。捣敷患处。(1-4方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n

加工炮制n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