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片

类型片

不同影片形态
类型片,又称类型电影。是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比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音乐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犯罪片等。
  • 中文名:类型片
  • 外文名:genre film type film
  • 别名:类型电影
  • 活动类型:音乐歌舞片,戏剧片,西部片
  • 特点:以叙事为主

定义

可以按照理想主义法(idealist method)、经验法(empirical method)、先验法(apriori method)、社会习俗(social conventions)四大方法进行定义。电影类型更容易被识别而非被定义导致电影类型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十大电影类型:动画片、幻想电影、黑帮片、科幻片、西部片、体育电影、悬念片、浪漫喜剧、法庭电影、史诗片。

十大电影类型下属的分支电影类型比较多,按故事发生的环境和社会背景分:西部片(The Western)、战争片(War Film)、太空歌剧电影等。按主题分:科幻片、色情片、犯罪(警匪)片(Contemporary Crime: Detective & Gangster)等。

按情感分:喜剧片、恐怖片和悬疑惊悚片(Horror Film & The Suspense Thriller)、悲剧电影等。按拍摄方式分:变形宽银幕电影等。按照表示手法分:35毫米,16毫米或8毫米拍摄的电影。按观影人群分:儿童电影,青少年电影,女性电影等。按投资成本分:B级片(小成本电影)、高投资电影、低成本电影。

其他的类型还有历史传记片(The Historical & Biographical Film / Epic Film)、黑色电影(Film Noir)、社会政治片(Social-Political Drama)、歌舞片(音乐剧)(The Musical)、剧情片(Drama Films)、动作片(Action-Adventure)同志电影(Queer cinema)、独立电影等。如今的好莱坞并没有pure genres movie(纯类型电影),所以对于类型分类多种多样。按照电影构成因素来说,近几年崛起的超级英雄电影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类,特工电影则是区别于西部片和动作片的存在。

出现原因

在好莱坞制片制度的影响下,电影创作不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制片制度使电影制作成为一种批量的、流水线式的规范化过程,模式化成为其基本特征。固定模式的确定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因此,类型片是必然的结果。

类型片的基本特征

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

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

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历史沿革

早期类型片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经济和中下层居民数量迅速增长,好莱坞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当时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好莱坞的类型片主要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 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劳埃德,H.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

一战后类型片

第二个时期是一战之后好莱坞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真正意义上的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1933)、《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公敌》(1931)、《疤面人》(1932)和《吓呆了的森林》(1936);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

二战后类型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好莱坞的类型片大多是故事片和纪录片,如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和《出使莫斯科》(1943);顾柯的《费城的故事》(1940);霍克斯的《约克军曹》(1941);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疑影》(1943)和《救生船》(1944);W.休斯登的《马耳他之鹰》(1941);H.金的《皇家空军中一名美国佬》(1941);朗格的《刽子手也死亡》(1943)和《东京上空三十秒》(1944);刘别谦的《生死问题》(1942)和《天堂可以等待》(1943);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迈尔斯东的《鼠与人》(1940)、《北极星》(1943);I.匹查尔的《月落乌啼霜满天》(1943);普雷明格,O.的《劳拉》(194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青年思想最动荡的年代,好莱坞类型片则相应出现的表现青年疑虑、反抗的所谓“反英雄”影片有:雷伊的《无因的反抗》(1955),卡善的《伊甸园东方》(1955),J.洛甘的《野餐》(1956)以及后来的M.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A.潘的《邦尼和克莱德》(1967),D.霍珀的《逍遥骑手》(1969),施莱辛格,J.的《午夜牛郎》(1969),T.马里克的《荒原》(1973)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七八十年代好莱坞类型片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艾伦,W.的《安妮·霍尔》(1977)和《汉纳姐妹》(1986);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1980);R.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雷德福,R.的《普通人》(1980);H.罗斯的《转折点》(1977);齐纳曼的《朱莉亚》(1977)等。

现代类型片

20世纪九十年代后美国只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于是乎才出现了所谓的“美国大片”。类型片可以说是一种重复、模仿、复制和批量生产的非艺术品。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赚取更大的票房利润。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