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列车

空中列车

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的列车
空中电车即以悬挂的方式在空中轨道下方运行的列车。这种列车最早出现在德国,已投入商业运行。同地铁及轻轨相比,悬挂式空中列车具有造价低,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2011年,该型列车的制造技术引入中国,截止2012年,国产化率已达到90%。[1]
    中文名:空中列车 外文名: 别名: 特 点:安全,高效,整洁 首次使用地点:德国多特蒙德 首次使用时间:1984年

背景

悬挂式空中列车起源于欧美,从2011年开始引入中国,截止到2012年,整个系统的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预计2014年前,上海、温州等城市可能有空中列车投入运营。

目前国外已有温哥华、新加坡、曼谷等数个城市开设了被称为“空中列车”(Skytrain)的轨道交通系统,但主要指的是高架轻轨,在技术、使用和运营上与现代大都市中常见的普通轻轨差别不大。

而上海长宁区此次计划建设的,则是较为少见的“悬挂式空中列车”(H-bahn,德语中“悬挂铁路”之意,简称空轨),是1970年代源于德国的一项技术。

运能

与地铁及轻轨相比,预计投入运行的空中列车采用2节或4节车厢编组,聚焦中等运量的交通需求。连同乘客在内,空列每节车厢限载13吨,最多运输乘客75人次。如果按4节编组计算,单程载客人数为300人。

列车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旅行速度每小时25-40公里。按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计算,采用90秒正常发车间隔,运输能力达每小时12000人次。

结构

如果将轻轨比喻成将路面抬上天空,悬挂式空中列车就是在空中建设一道“悬索”,列车位于轨道下方,悬挂而行。其特点是列车行驶过程中,地面景观一览无遗,像是一场空中旅行。

性能

空中列车行驶时,控制行驶和方向的轮盘卡在轨道梁内,安全保障充分。在德国,悬挂式空中列车已有100多年历史,新式悬挂系统自1984年开始启用,在多特蒙德及杜塞尔多夫等城市运行至今,没有出现过运营事故。

优势

每公里造价1.5亿元左右,约为地铁建设造价的1/5;全部工程周期约1—2年,地铁则为3—5年;整体运营成本约为其他轨道交通的1/3—1/2;线路建成后便于拆卸移动,而地铁和轻轨一般难以改道;自动化程度高,全程无人驾驶,进出站定位精度高;运行噪音和污染更小,对环境干扰少,乘坐舒适性强;轨道固定在封闭钢梁内,几乎不会发生出轨或相撞事故。

劣势

投资大、工期长、地质状况“不宜动土”,是国内许多大城市谋求建设地铁时无法回避的难题。那么,空轨是否可以作为“廉价版地铁”,在城市快捷交通中担当重任呢?答案是否定的。低身价小身板的空轨,确实干不了“高富帅”地铁、轻轨能干的活儿。

首先是运力较低。空轨列车由于是吊在立柱承载的轨道下方,又要满足转弯、爬坡等需要,因此体积和重量严格受限。如在德国运行的线路只有两节车厢,每节只能容纳45—47名乘客,总载客量还不如一辆加长型公共汽车;日本湘南的空轨也只有三节车厢。

其次是如遇突发状况难以及时处理。空轨安全性虽高,但一旦遇到突发状况,由于挂在半空中,乘客即使打开车门、砸开车窗也无法逃生。在外部救援抵达前,乘客只能被动等待,贻误最佳救援时机。

一般认为,悬挂式空中列车更适合中小城市,或者在大城市中覆盖汽车走不快、地铁修不到的短途区域。比如,空轨可作为城市繁华区、大型商圈、临时博览会等区域的交通工具,或机场、地铁、火车站、长途客运站之间的中转工具。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