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力

内聚力

社会心理学术语
群体的内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或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社会心理学家常在内聚力概念的框架下使用群体相容、群体满足、群体团结和成员吸引等术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二是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内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有认同感、归属感与有力感。
  • 中文名:内聚力
  • 外文名:
  • 定义:
  • 英文名:group cohesiveness
  • 应用学科:心理学
  • 应用范围:社会心理学

概念

认同感。这是个体在认知和评价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情感倾向。内聚力较强的群体,各个成员对一些社会事件与原则问题,都持有一致的认识与评价,即认同感(identification)。这种认同感往往会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个体对社会刺激束手无策时,此时群体其他成员对其影响就会更大。

归属感。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体现群体内聚力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每个成员在情绪上加入群体;作为群体的一员,他们以群体的规范为准则,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维护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即归属感(belongingness)。

必须指出的是,每个人对自己所从属的某个最主要的群体怀有最为强烈的归属感,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安全感。一般的,人们对家庭的归属感要比对工作群体和学习群体的归属感更为强烈。

有力感。在群体内聚力较强的前提下,当一个成员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望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肯定性评价,以支持其行为,从而使其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使该成员信心更足,意志更强,即为有力感(sense of strength)。

可见,群体内聚力表现为知、情、意三方面。认同感给予个体认知上的支持,归属感是给予个人情感体的依靠,有力感则带给个体意志力量,从而使群体与个体的相互作用能坚持不懈。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常常将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的团结相提并论,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差别的。群体内聚力往往指群体内部的团结,但它也可能包括了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而群体的团结既包括群体内部的团结,也包括了群体之间的团结。为评价应变软化模型中内聚力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标准尺寸的圆柱体模型,采用单向加载方式开展数值模拟研究。

作用

群体内聚力对群体及其成员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强群体的稳定性,提高群体成员的自尊感与安全感,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等方面。

在内聚力较强的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沟通更多,大家都愿意留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害怕被群体排斥或拒绝,因此,容易接受群体的监督与控制,遵守群体的规范,参加群体组织的活动,完成群体规定的任务,从而保证该群体的稳定性。

群体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一致,在遇到群体压力时,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和服从行为。内聚力越强的群体,各成员的从众性和眼从性也越高。

在内聚力较强的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目标一致,意见统一,相互支持,从而在心理上增强了自信心与安全感。各成员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以及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随之而提高,自尊心也会提高,从而会更加热爱自己所属的群体。

社会心理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就意识到,由于内聚力是群体各个成员的“心理结合力”,因而内聚力的高低,对群体的工作效率必定会有影响。然而,群体的内聚力与群体的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研’究表明,群体内聚力与群体工作效率并不总是呈正相关。

沙赫特(Schachter,1951)将被试分为五个组,控制不同的实验情境:①强掣,聚力+积极诱导;

②强内聚力+消极诱导;

③弱内聚力+积极诱导;

④弱内聚力十+积极消极诱导;

⑤对照组。

其中,内聚力的强弱是由指导语的控制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诱导是用群体其他成员的名义写的纸条递给被试,积极诱导要求增加生产,消极诱导则要求减少生产。

各纽的生产任务是制作棋盘。对照组是在没有上述两种控制的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共16分钟,对四个实验组被试都不进行诱导,只给以中性纸条;第二个阶段共16分钟,每个实验组被试都受到6次诱导。

结果表明,实验的第一阶段,各组成绩并无差异,而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内聚力的强弱和不同的诱导产生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效应,从而使群体生产率产生明显的差异。积极诱导能提高生产率,尤其是对强内聚力组的作用更大,该组成绩最好;而消极诱导则会降低生产率,其反作用也很大,尤其是对弱内聚力组,该组成绩最差。

上述结果说明,要提高一个群体的工作效率,除了提高群体的内聚力外,还必须对群体成员加以正确的引导。即不能仅从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来提高内聚力,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相反,如果引导失误,群体内聚力越强,本位主义倾向越严重,群体的工作效率就会越低。

群体内聚力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所有影响人际喜欢与吸引的因素,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群体中地位越高的人,他们的内聚力越高;群体中成员与其他成员相类似的程度越高,该群体的内聚力也越强。

个人进入群体,付出努力越多,内聚力越高;群体为其成员所提供的奖励(如尊重、经济报酬等)越多,内聚力也越高。

这种威胁会提高成员对群体的亲和力与责任感。群体与群体之间处于竞争状态时,各自的群体内部就会产生压力与威胁,迫使所有的成员自觉地减少分歧,统一意见,一致对外,提高忠诚度和向心力,对群体目标的承诺程度也增强了,以避免所属群体受到损失。如美国心理学家迈顾斯进行的三人一组的步枪射击小组实验,表明有竞争的小组比没有竞争的小组结合得更紧密。

小群体比大群体内聚力更高。小群体成员间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更多,他们之间交往频繁,共同活动,因而凝聚力自然也就提高了。一般的,高内聚力的群体具有作为群体成员的自豪感、对群体其他成员的喜欢和群体帮助个体实现其理想与目标等特征。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