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

20世紀

曆史上的一個世紀
20世紀是指1900年至1999年的這一段期間。其最令人深刻的記憶是前所未見的全球型戰争與軍事對峙(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以及知識爆炸。在這世紀,影響人們最深遠的是共産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挑戰。雖然前者對後者的大部分夭折,卻促使後者在經濟與社會上多重的修正與省思。此外,本世紀的殖民主義發展到極緻,卻在1960年代後迅速瓦解。而上世紀廣布歐洲的民族主義風潮傳到亞洲、非洲與大洋洲,卻意外導緻恐怖主義在全球盛行,尤其透過網絡等信息媒體,造成全球性的恐慌,并使下個世紀初蒙上恐懼的陰影。而知識爆炸使更多人能接受知識,并質疑與檢讨各學科的發展和研究。在藝術上,以美國為發源地的大衆文化成為最為人所知的事物。尤其透過電視、廣播和電影。大量的華人遷到北美與東南亞,許多土耳其人與北非地區人民移居西歐,不少的西班牙裔透過合法或非法的方式進入美國。這些人口的流動打破過去以種族劃分的地理概念,卻也造成許多工業國家内部的社會問題。
    中文名:20世紀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wentieth Century 時間範圍: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 大事件: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大災難:1976年唐山大地震 科技發展:互聯網的出現與普及 其他事件:冷戰、知識爆炸

科學技術

汽車工業以及其他工業開始使用流水裝配線。這種大規模的生産使商品價格降低,産出更多。汽車也因此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

航天器的發明讓世界變小了。宇航器則帶領人們向宇宙邁進,對宇宙進行的探索讓我們更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

電台、電視及電影等大衆傳媒的普及為人類帶來巨大影響,它們娛樂大衆,同樣可以傳播各種政治信息。

殺蟲劑、化學肥料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農業産值,也帶來的新的環境污染。

在基礎物理學領域内的重大發現,例如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為人類帶來了核武器、核動力及激光的發明。

宇宙學取得巨大進展,“大爆炸”理論被創立,人類開始研究宇宙的起源。

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視機等電器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90年代互聯網的興起,較大幅度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

戰争政治

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俄國等幾乎所有重要的西方工業化國家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争的起因之一就是歐洲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戰争也在東歐建立了許多新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經濟以及政治因素導緻了法西斯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随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被卷入了這場大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平民傷亡慘重,空襲、大屠殺、原子彈等都造成大批平民的死傷。德國針對猶太人的史無前例的種族滅絕據稱造成600萬猶太人的死亡,日本軍國主義對亞洲國家的侵略造成了約2000萬人死亡,然而日本始終不願面對他國造成的創傷。

俄國國内對腐朽的沙俄政權的不滿導緻了社會主義在俄國的興起。二戰之後,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為政治、軍事上的強國。共産主義思潮也向全球其他地區蔓延:中國、東歐、古巴和中南半島地區相繼成為社會主義國家。這也是冷戰開始的主要原因。

20世紀90年代初共産主義陣營的瓦解使美國成為僅存的超級大國。冷戰也導緻了蘇聯、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

二戰之後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國際合作增多。歐盟的成立以及歐元的使用标志着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殖民主義的終結,在非洲和亞洲建立了許多個獨立的新國家。這些國家在冷戰中往往與美國或蘇聯結盟,以求生存。

猶太人終于在祖先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不過他們與阿拉伯人的沖突始終未能解決,并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在20世紀末期興起,世貿大廈被撞以後這一系列問題越發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文化娛樂

電影、音樂和媒體對時尚潮流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重大影響。很多電影、音樂等娛樂産品都來自美國,尤其是好萊塢的電影在世界各地廣為傳播,因此美國文化得以在全球發展。

最早在美國和歐洲開始的女權運動愈演愈烈,女性取得更高的地位。

現代藝術更多樣化,抽象派、印象派、立體主義、行為藝術等越來越受到傳統主流藝術界的重視。

汽車大大提升了西方社會的運輸能力,很多城市的規劃中,汽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車(尤其是私人小轎車)的普及程度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标志。

體育不再是富人的享樂,而成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收看體育賽事、參與體育活動已經成為普通人的重要娛樂項目之一。

疾病醫學

人類在本世紀依然面對很多無法治愈的疾病。1918年~1919年在西班牙爆發的流行性感冒導緻了2500萬人的死亡。而艾滋病依然無法治愈,在很多國家,特别是發展中國家造成無數人的死亡。醫學的進步,如抗生素的發明,使人類免受更多疾病的困擾。避孕措施的廣泛使用有效降低了人口增長,器官移植則挽救了許許多多病人的生命。DNA的發現使克隆(生物體複制)和基因工程的發展成為可能。

自然資源

石油作為運輸工具的燃料和塑料的原材料,在工業中廣泛使用,石油成為寶貴的資源。中東,這個石油儲量最多的地區,在20世紀後50年成為軍事和外交的角力場。

天然能源的過度使用導緻了嚴重的環境破壞,空氣污染是全球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的元兇。森林的濫砍濫伐還使生物物種數量大幅度減少。随着開采科技的發展,人類在20世紀最後幾年所能開采的天然資源要比20世紀初多出許多。

天災人禍

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

1912年英國泰坦尼克号海難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

1935年台灣新台中地震

1937年中國南京大屠殺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納粹德國猶太人種族淨化大屠殺

1945年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遊輪海難

1945年日本廣島市長崎市原子彈爆炸

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

1977年特内裡費空難

1985年日本航空123号班機事故

1985年墨西哥墨西哥城大地震

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1995年韓國三豐百貨倒塌

1998年中國洪水

1999年台灣南投縣集集九二一大地震

重要人物

政治名人

,俄羅斯領導人,十月革命的發動者,國際共運領袖,蘇聯的奠基人;

孫中山,中國革命家,政治家,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幾千年封建主義社會。

蔣介石,中國政治家,中華民國主要領導人,帶領中國戰勝日本法西斯。

希特勒,納粹德國獨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之一,後因德國戰敗而自殺;

羅斯福,美國總統,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并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戰;

丘吉爾,英國首相,世界民主鬥士,帶領英國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戰;

聖雄甘地,印度民族運動領袖,非暴力主義創始人,世界精神導師

斯大林,蘇聯第二任領導人,領導蘇聯赢得衛國戰争并使蘇聯得到極大發展。同時也因大清洗聞名于世。

毛澤東,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創立者之一。

鄧小平,偉大的戰略家,政治家,改革家,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昭和天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之一;

戈爾巴喬夫,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在任期内推行民主和公開化,結束了兩極對立的世界格局,也使蘇聯走向解體。

其他名人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創始人,現代物理學之父;

弗洛伊德,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他的理論自誕之生到如今,卻一直飽受争議。

凱恩斯,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主義創始人,對戰後歐美福利國家制度影響甚遠。

斯蒂芬·霍金

愛迪生

畢加索

查理·卓别林

泰戈爾

魯迅

馬克·吐溫

馬丁·路德·金

世界事記

1901-1909

·1901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5周年,諾貝爾獎金設立。

·1903年4月29日,法國下令關閉所有修道院。

·1903年,法國科學家居裡夫人因研究放射性物質鐳而成為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第一位女性。

·1903年,萊特兄弟駕駛自己的飛機首次飛行了二百六十六米。

·1904年7月4日,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利用從舊金山至馬尼拉的海底電纜,發出一份環球電報,12分鐘後收到回電。

·1904年,英國發明家弗萊明發明電子管。

·1905年10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頒诏書,許諾召開由全民選舉的有立法經的國家杜馬。

·1905年,愛因斯坦創立狹義相對論。

·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發生大地震,造成1000人死亡,30萬人無家可歸。

·1907年,俄國文學家高爾基發表長篇小說母親。

·1907年12月24日,無線電廣播開始播音。

·1908年9月,法國數學家明科夫斯基在世界一首次提出把時間定為四維。

·1909年2月,英國皇家調查委員會宣布,倫敦的環境造成了道德和體質都下降的“退化的一代”。

1910-1919

·1910年8月27日,托巴斯·愛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發明----有聲電影。

·1910年9月17日,倫敦醫生宣布,按當時的比率,40年後精神錯亂的人數将超過正常人數。

·1910年11月10日,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與世長辭。

·1911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最古老的封建國家瓦解,封建時代宣告結束,之後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直至1949年。同是1911年,挪威人羅阿爾阿蒙森成為到達南極的第一人。

·1912年3月1日,艾伯特·貝裡在聖路易斯第一次從飛行的飛機中跳傘成功。

·1912年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去世,标志着日本明治時代的結束。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撞擊冰山沉沒,一千五百一十三人喪生。

·1913年10月,巴拿馬運河開通,大西洋與太平洋水域彙合。

·1914年,女權運動領袖潘克郝斯特夫人在英國展開争取婦女選舉權的鬥争。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夫婦被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5年11月25日,愛因斯坦創立廣義相對論。

·1916年2月,法國凡爾登戰役以德國失敗告終,這是一次标志性戰役。

·1917年,德國人首次在西線戰場上使用芥子氣武器。

·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

·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末日,奧匈帝國瓦解。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年2月8日,芝加哥醫生赫裡克發表第一張記錄心髒功能的心電圖。

·1919年3月,世界無産階級的新家,共産國際宣告成立。

·1919年,《凡爾賽條約》确定了争吵不休的戰後歐洲秩序。

·1919年4月17日,當國國民議分投票決定實行8小時工作制。

1920-1929

·1920年11月20日,世界第一個無線電廣播電台----KDKA電台正式開播。

·1921年1月21日,愛因斯坦說了一句令柏林吃驚的話:他可以測量宇宙。

·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1922年法西斯頭目墨索裡尼進軍羅馬。

·1926年1月27日,20世紀最具影響的大衆傳播媒介—電視誕生。

·1926年3月,現代火箭技術之父發射世界上首枚火箭。

·1927年5月26日,福特汽車公司在底特律生産出第1500萬輛麗薩牌輕型汽車。

·1928年2月15日,英國學者經過70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新牛津辭典的編纂工作。

·1928年,米老鼠動畫片問世。

·1928年10月16日,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宣布在紐約建造68層大廈的計劃。

·1929年7月7日,美國從紐約到洛杉矶的東西海岸間的班機正式通航。

·1929年,華爾街股市大崩潰,經濟大衰退開始。

·1929年,美國電影“奧斯卡”獎設立。

1930-1939

·1930年3月14日,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被美國科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通過決議,将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不再視為大行星)。2009年3月9日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決定恢複冥王星的大行星資格。

·1930年,美國人勞倫斯發明回旋加速器。

·1931年底,美國受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式農業生産指數下降50%以上,失業人數達1320萬人。

·1931年5月1日,紐約帝國大廈正式啟用,這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迹。

.1931年9月18日,中國“九一八”事件日本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

·1932年,諾爾和魯斯卡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架電子顯微鏡。

·1933年1月30日,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德國法西斯掌權。

·1933年,英國生物學家哈沃斯首次人工合成維生素C。

·1935年12月,家用電器的王國,松下電器産業公司成立。

·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家公共電視公司在倫敦亞曆山大宮開業。

·1936年,佛朗哥發動反動人民陣線政府的軍事政變,導緻西班牙内戰爆發。

·1936年查利·卓别林拍攝了影片《摩登時代》。

·1937年6月18日,蘇聯飛行員契日卡洛夫和格羅莫夫開始首次從莫斯科經北極到美國波蘭特的飛行。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趁中國軍閥混戰之機,全面入侵中國,造成數千萬人死傷,其中南京一次性屠殺平民數十萬,連同陣亡士兵與殺害俘虜,共計30萬以上。戰争期間,日本動用包括生物與化學等各種武器,但最終未能完全擊敗中國。

·1937年,“興登堡”号飛艇在美國萊克郝斯特失事,化為灰燼。

·1938年10月22日,美國物理學家卡爾森發明靜電複印術。

·1938年11月9日,種族屠殺之夜:納粹分子搗毀猶太人商店和1300多座猶太教堂。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不宣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0-1949

·1941年6月22日,德軍開始“巴巴羅薩”行動,以305萬人、野戰陸軍75%的兵力進攻蘇聯,蘇聯傷亡慘重。

·1941年8月7日,印度文壇巨星泰戈爾逝世。

·1941年12月7日,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拉開太平洋戰争序幕。

·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宣告成立了。

·1942年,奧斯威辛集中營有計劃地消滅歐洲的猶太人。

·1943年,瓦克斯曼成功發現鍊黴素。

·1944年6月5日,盟軍諾曼底登陸。

·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先後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兩顆原子彈,共計死亡11萬人,為南京大屠殺的1/3。

·1945年,在雅爾塔會議上,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商議建立戰後秩序。

·1945年6月,51個國家在美國舊金山簽署《聯合國憲章》,同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東京時間10時30分,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号戰列艦上,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6年,世界第一台計算機問世。

·1947年10月30日,在美國的倡議下,23國在日内瓦正式簽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1947年,美國科學家巴丁和布拉頓德發明晶體管。

·1947年聖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抵抗運動”促使英國放棄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印度從此獲得獨立。

·1948年1月30日,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袖、被稱為“聖雄”的甘地遇刺身亡。

·1948年,建立以色列國。本古裡安宣讀以色列獨立宣言。

·1948年,蘇聯與西方就戰後德國經濟複蘇問題發生對抗,6月,蘇聯封鎖柏林。從6月到9月,美英空軍對西柏林進行空中補給。

·1949年8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式建立。以美、蘇為代表的兩格局形成。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産黨軍隊共殲滅中國國民黨軍隊800萬人,共産黨獲得執政權。國民黨退守孤島台灣。

1950-1959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争爆發。9月2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10月19日,中國軍隊在集安渡江。

·1951年6月,艾爾弗雷德·鮑爾創辦柏林國際電影節。

·1952年11月1日,美國試爆第一顆氫彈。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

·1953年4月,英美科學家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1953年7月23日,朝鮮戰争停戰,交戰雙方簽訂停戰協議,但從法理上講,戰争尚未結束,隻是停戰。

·1954年1月21日,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鹦鹉螺”号首次下水。

·1955年5月31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各州必須在一個“合适的”期限内取消公立學校中的種族隔離。

·1955年6月,蘇聯建成世界第一座核電站。

·1956年10月,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第二次中東戰争----蘇伊士運河戰争,埃及人民取得最後勝利。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批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伴侶号”在蘇聯拜克爾發射場由火箭送入地球軌道。

·1959年12月1日,美、蘇、英、法等12國在華盛頓簽訂《南極條約》,旨在促進對南極的和平利用。

·1959年,第一塊集成電路為商品,美國以集成電路生産為中心的“矽谷”興起。

·1959年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接管古巴政權。

1960-1969

·1960年7月,美國人梅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

·60年代,美國青年在思想文化領域對正統價值标準公開反叛和挑戰。“嬉皮士”運動興起,最能代表其生活方式的是吸毒、搖滾樂和性解放。

·1960年黑非洲覺醒:剛果獨立

·1960年9月24日,美國8.6萬噸巨型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号”下水,核動力的使用在軍事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1961年4月,敖遊太空第一人----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太空飛行成功。

·1961年,冷戰領導人赫魯曉夫和肯尼迪在維也納會晤。

·1961年8月12—13日夜,東德政府修築一道環繞西柏林的圍牆,防止其居民大量流入西德。

·196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愛恩斯教授發明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機器人。

·1962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破譯DNA遺傳基因結構密碼的工作者。

·1963年,馬丁.路德.金在美國領導有色人種展開“民權運動”。

·1963年5月25日,非洲統一組織成立。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遇刺身亡。

·1964年10月16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繼任。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2月19日,《外層空間條約》在聯合國通過。同年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爆發。

·1968年,法國爆發[五月風暴],法國大學生和工人反對戴高樂。

·1969年,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登上月球。

1970-1979

·1970年,德國總理維利·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起義紀念碑前下跪。

·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衛星成功。

·1970年10月,意大利恐怖組織“紅色族”成立,它的出現與西歐青年中盛行的極左思潮有關。

·1971年4—5月,32萬美國群衆在華盛頓舉行反對越戰的大示威。

·1972年6月17日,“水門事件”被揭露。這一政治醜聞使尼克松在8月8日晚被迫辭去美國總統職務。

·1973年1月,越南戰争結束。

·1973年8月8日,韓國民主人士金大中在日本抨擊樸正熙集團的獨裁統治,遭韓國中情局特工綁架,被押回漢城受審。世界輿論反響強烈。

·1974年8月,聯合國召開第一次世界人口會議,從政治和發展角度審議人口問題。

·1976年7月20日,美國“海盜一号”不載人宇宙飛船在經過近11個月的5億英裡的飛行後,在火星軟着陸成功。19分鐘後,着陸成功的消息傳回地球。同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10年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7月26日,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在美國誕生。同年,在中國改革開放開始。

·1979年12月24日,蘇聯入侵阿富汗。

·1979年伊朗革命:霍梅尼從巴黎返回德黑蘭。

1980-1989

·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争爆發。

·1981年,美國洛杉矶加州大學醫院醫學中心診斷出首例艾滋病。

·1982年,南極上空臭氧洞擴大,威脅人類生存。

·1982年,非洲遇到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幹旱,殃及36個國家,受災人口1.5億,100萬人死于饑荒。

·1982年4月,英阿馬島争奪戰。

·1982年12月1日,美國克利夫蘭醫院的賈維克醫生為克拉克進行首例心髒移植手術,手術後克拉克存活了111天17小時53分鐘。

·1983年3月28日,美國總統裡根發表電視講話,聲稱為使美國不再生活在“核毀滅”的威脅下,将研制太空布置反彈道導彈系統,即“星球大戰計劃”。

·1983年9月1日,韓國客機被蘇聯導彈擊落。

·1984年12月3日,位于印度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發生毒氣洩露事故。

·1985年5月17日,戈爾巴喬夫公布嚴厲的禁酒決定,針對4000萬酗酒者開展“反酗酒運動”。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号航天飛機爆炸失事。

·1986年4月26日,蘇聯(現在烏克蘭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

·1987年7月11日,世界50億人口日。聯合國确定當天上午8時35分在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出生的嬰兒馬特伊·加伊帕爾為第50億個出生的人。

·1988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轟然坍塌,德國結束分裂。

1990-2000

·1990年8月,伊拉克出兵科威特。

·1990年,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分裂45年的德國終于統一。

·1990年南非非國大領導人納爾遜.曼德拉在28年監禁之後重獲自由。

·1991年1月17日,巴格達時間淩晨2時40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向伊拉克發起代号為“沙漠風暴行動”的大規模進攻,戰争以伊拉克的失敗而告終。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開會,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

·1991年,南斯拉夫内戰爆發。

·1992年4月29日,美國洛杉矶種族沖突震驚世界。

·1992年6月9日、15日,日本參、衆兩院分别通過允許向海外派兵的法案。

·1992年8月12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達成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

·1993年2月25日,韓國32年來的第一位文人總統金泳三就職。随即展開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

·1994年,盧旺達發生部族大仇殺,至少有50萬人被殺害,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1994年,十年内戰導緻蘇丹發生饑荒,數十萬人死亡。

·1996年2月23日,英國科學家威爾馬特和他的同事宣布用母羊的胚胎細胞“克隆”成功了第一隻克隆羊。

·1996年7月19日-8月4日,第26屆奧運會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

·1997年7月1日,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同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

·1998年,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與莫妮卡.萊溫斯基的性醜聞案震動美國與世界。

·1998年亞洲發生金融危機,全球股市動蕩。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收回澳門主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