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星

磁星

中子星的种类之一
磁星(magnetic star)泛指具有较强磁场、其磁性能够通过塞曼效应、谱线偏振等途径直接测量到的恒星。早期主要指有磁场的中等、大质量恒星(非简并星),后来也包含白矮星、中子星(简并星)。这个概念起源于恒星磁场的测量,当时人们只在少部分中等、大质量恒星中测量到了磁场,而大部分都没有显示可观测的磁性。因此有了磁星(magnetic star)和非磁星(non-magneticstar)之分。在非简并星领域,磁星(magnetic star)这一概念也一直沿用。根据观测,中等、大质量恒星中仍然只有一小部分有可观测到的磁场,这其中绝大部份都是特殊的A、B型恒星(peculiar A/B type star, 简写为Ap/Bp星),磁场在300-30000高斯;极少数为早B型星和O型星。[1]在首次测量到恒星磁场的30多年后,天文学家陆续在简并星和低质量恒星测量到了磁场,它们也就都归为磁星。其中,同类简并星中有异常强磁场的也有自己专门的名称,如磁场强于108高斯的白矮星叫作高偏振星(polar);以通常强于1013高斯的磁场作为能量来源的中子星称作磁陀星(magnetar),它们是磁星大家族中的一种新奇的极端类型。[2]
  • 中文名:磁星
  • 外文名:magnetar
  • 别名:
  • 分类:
  • 发现者:
  • 质量:
  • 平均密度:
  • 直径:
  • 表面温度:
  • 逃逸速度:
  • 反照率:
  • 视星等:
  • 绝对星等:
  • 自转周期:
  • 赤经:
  • 赤纬:
  • 距地距离:
  • 半长轴:
  • 离心率:
  • 公转周期:
  • 平近点角:
  • 轨道倾角:
  • 升交点经度:

历史

磁场在观测和理论上都是天体基本的重要物理属性,影响着天体的形成、演化等过程,对星体的自转速率、化学成分、质量损失、吸积、气体湍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测量天体的磁场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Hale首次测量了太阳黑子的磁场,在千高斯量级。而第一次测量非太阳天体的磁场则是在40年后:基于恒星光谱中谱线的塞曼效应,天文学家Babcock成功测到了恒星78Vir的有效磁场(经线磁场)。这也拉开了测量天体磁场的序幕,相关工作越来越多。到1958年,Babcock编制发表了第一个磁星列表。这个列表共包含了89颗磁星,其中有70颗为Ap星。随着观测深入,人们陆续测量到了Bp星、早B型到O型星、白矮星、中子星的磁场。

磁场起源

磁场的起源还没有定论,主流机制有以下两种:

1.化石场理论(The fossil field theory)。对于非简并星,起源于恒星形成过程中的星际磁场的压缩放大;对于简并星,起源于前身星磁场的压缩、放大。

2.发电机理论(Dynamo theory)。见发电机理论词条。

科学研究

中国FAST的高灵敏度观测还发现了重复快速射电暴及偏振角变化,揭示快速射电暴来源于遥远宇宙的磁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