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汉语汉字
申,汉语一级字,读作shē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电,引申泛指伸展,又引申指延缓、说明、下级向上级禀报、重复、鬼神(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神也”)、十二地支的第九位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 中文名:申
  • 拼音:shēn
  • 部首:丨
  • 字码:U:7533;GBK:C9EA
  • 五笔:JHK
  • 仓颉:LWL
  • 郑码:KIC
  • 笔顺:丨フ一一丨
  • 平水韵:上平十一真

字源演变

申,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申”字(图A1、图A2)由两边的线条(拟想的电火发光的线条化)和中间的曲折线条(电光闪射、急折延伸的电鞭的形状)组成,金文中的“申”字(图B1、图B2)在此基础上上开始异变,把其中的直折线条变为圆转的弧线,到秦代小篆字形(图C1、图C2)时讹变更大,渐渐将折伸的电鞭变成中竖,两旁的电火也渐渐变成“臼”形。在小篆的基础上,隶变时把“臼”中间的笔画连而为“曰”,最终发展为汉代隶书中的“申”字(图D)和的楷书中的“申”字(图E)。在字义上,“申”字的本义是“电(闪电)”,引申泛指“伸展,舒展”,又引申指“延缓,延长”、“陈述,说明”、“下级向上级禀报”、“重复,一再”、“鬼神”、“十二地支的第九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编辑

申shēn ㄕㄣˉ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用于记时:~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陈述,说明:~述。~斥。~辩。~冤。三令五~。~请。~报。

重复,一再:「~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姓。

详细释义

编辑

申 shēn

〈动〉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restrain]

申,束身也。——《说文》

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畏忌自申。——《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

勒兵申教令。——《汉书•元帝纪》

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

申体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赋》

又如:申束(约束)

舒展。通「伸」。伸展,伸张 [stretch]

形可劫而使诎申。——《荀子•解蔽》

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礼记•郊特牲》

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说苑•正谏》

行止屈申,与时息兮。——班超《北征赋》

又如:申张(伸张;扩大);申水(商业用语。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申水」);申主(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

表明,表达 [express;make known]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车行》

又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达意思;致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结好);申挺(辨明而从宽处理);申约(申明约令;重申缔盟);申奖(表示奖励);申酌(借杯酒而表达);申致(送达;送给;表达)

申诫;告诫 [warn]

即三令五申之。——《史记•孙武列传》

又如:申守(再次警诫加强守备);申救(告诫,郑重的训诫);申戒(告诫);申析(申说辨析);申敕(告诫);申诏(申令告诫);申禁(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申儆(儆;训戒);申宪(绳之以法;依法处理);申警(警戒;儆戒);申严(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

申雪;昭雪 [right a wrong]。如:申恨(诉说怨恨);申宥(施恩宽宥);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申涤(申雪)

重复地说,重申 [repeat]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再命);申复(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申报,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 [report to superior]

须先具价申禀。——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申解(申报;解送;上报的文书);申状(上报的文书);申达(下级官府对上级行文表述);申表(上报的奏章);申闻(向上级报告);申破(上报说明);申黜(申报上级予以开除);申文(行文呈报)

通「呻」。欠伸 [groan]

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

到,至[arrive]。如:申旦(通宵达旦);申旦达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长);申停(延缓执行)

施,用 [apply]。如:申用(采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膨胀);申愤(伸张义愤);申泄(倾泄;抒发)

词性变化

申 shēn

〈名〉

地支的第九位 [the ninth of the twelve Earth Branches]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44年为甲申年

用以纪月,即农历七月

用以纪日

用以纪时,即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

申末酉初,虹亘中天,日气蒸云,竟天作黄金色。——《三元里抗英》

又如:申牌(十二时辰之一。指十五时至十七时);申酉戌亥(申:15—17时;酉:17—19时;戌:19—21时;亥:21—1时)

周时国名。姓,传为伯夷之后。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Shen state]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

申 shēn

〈形〉

明, 明白 [clear]

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证,狱不讯鞠。——《后汉书》

申 shēn

〈副〉

重复,一再 [repeatedly;oftentimes;again and again]

伊尹申告于王。——《书·太甲》

又如:申告(反复告诫);申言(再次陈说;重复述说)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第十四下】【申部】

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吏臣(臣,一作“㠯(以)”)哺时听事,?(申)旦政也。凡?之属皆从?。失人切。

?,古文申。

?,籒文申。

说文解字注

【卷十四】【申部】

申,神也。

注:“神”不可通,当是本作“?”,如“巳,巳也”之例。谓此?酉之篆,即今引申之义也。浅人不得其例,妄改为神,考诸古说,无有合者。《律书》曰:“?者,言阴用事,?则万物,故曰?。”《律历志》曰:“?坚于?。”《天文训》曰:“申者,申之也。”皆以?释?,为许所本。而今本《淮南》改“?之”作“呻之”。其可㢑一而已。或曰“神”当作“身”,下云“阴气成体”。《释名》、《晋书·乐志》、《玉篇》、《广韵》皆云:“?,身也。”许说身字从申省声,皆其证。此说近是,然恐尚非许意。

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

注:《韵会》无“体”字。阴气成,谓三阴成为否卦也。古“屈伸”字作“诎?”,亦叚(假)信。其作“伸”者,俗字。或以羼入许书【人部】耳。《韩子·外储说》曰:“?之,束之。”今本“?”讹“绅”。?者,引长;束者,约结。《广韵曰》:“?,伸也,重也。”

从臼,自持也。

注:臼,叉手也。“?”与“䢅”、“要”同意。当是从丨,以象其?;从臼,以象其束。疑有夺文。丨,即余制切之厂字也。

失人切。

注:十二部。

吏㠯(以)哺时听事,?旦政也。

注:哺者,日加申时食也;申旦政者,子产所谓“朝以听政,夕以修令”、公父文伯之母所谓“卿大夫朝考其职,夕序其业,士朝而受业,夕而习复”也。

凡申之属皆从申。

?,古文申。

注:“虹”、“陈”篆下如此。

?,籒文申。

注:小篆改此作“?”。“?”、“?”字从此。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部】申

古文:?、?。

《唐韵》、《集韵》:失人切,《韵会》、《正韵》:升人切,并音身。十二支之一。《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释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使备成也。《史记·律书》:七月也。律中夷则,其于十二子为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贼万物。

又重也。《易·巽卦》:重巽以申命。《书·尧典》:申命义叔。传:申,重也。《后汉·朱晖传》:愿将军少察愚言,申纳诸儒。

又致也。《礼·郊特牲》: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又舒也。《武王弓铭》:屈申之义,废兴之行,无忘自过。班彪《北征赋》:行止屈申,与时息兮。

又欠伸也。《庄子·刻意篇》:熊经鸟申。

又《博雅》:申申,容也。《论语》:子之燕居,申申如也。朱注:申申,其容舒也。

又姓。《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其后有州甫申吕,皆姜姓之后,并为诸侯。

又申屠,复姓。

又国名。《诗·王风》: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传:申,姜姓之国。《左传·隐元年》:郑武公娶于申。注:申国,今南阳宛县。

又州名。《韵会》:春秋时属楚,秦南阳郡,后魏为郢州,周为申州。

又山名。《山海经》:申山,其上多谷柞,其下多杻橿。

又北二十里曰上申之山。

又池名。《左传·文十八年》:夏五月公游于申池。注:齐南城西门名申门,左右有池。

又矢名。《晋语》:乾时之役,申孙之矢集于桓钩。注:申孙,矢名。

又草名。《淮南子·人间训》:申茮,杜茞,美人之所怀服也。注:申茮、杜茞,皆香草也。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思晋切,音信。伸也。

又《集韵》:试刃切,音眒。引也。

音韵汇集

字头

小韵

韵目

韵部

韵母

反切

声调

声母

声符

上古音系

广韵

失人

平声

中原音韵

真文

真文齐

阴平

洪武正韵

八真

升人

平声

八震

思晋

去声

分韵撮要

第八宾禀嫔毕

阴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